發表日期 5/9/2022, 7:43:39 AM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開菠蘿財經,作者 | 蘇琦,編輯 | 金�_�[
提起三隻鬆鼠,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大部分人可能都迴答不瞭這個問題。
這個曾經的網紅零食鼻祖聲量大不如前時,又因關店300傢、並宣布全麵暫停門店擴張而登上熱搜。
迴顧過去幾年,三隻鬆鼠一直在嘗試突破自己――推進産品多元化、擴充SKU,沒能帶來明顯收益,最後無奈迴歸堅果主業;瘋狂擴張綫下門店,提齣五年“萬店”目標,結果加盟虧損一路關店,最後收入還是要依賴綫上。
關店百傢、縮減SKU、砍掉三個子品牌,初代“淘品牌”的輝煌不再。截至5月6日收盤,三隻鬆鼠股價報21.39元,相對於曆史高點跌幅超7成;總市值為83.77億元,相較其兩年前巔峰期的360億元市值蒸發瞭276億元。
自2020年7月首發限售股解禁以來,包括IDG在內的多位大股東先後減持,2022年4月29日,大股東NICE GROWTH LIMITED也宣布瞭減持計劃,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錶明,資本正在“逃離”三隻鬆鼠。
創始人章燎原口中正值壯年的三隻鬆鼠已經走到十字路口,能否扛住壓力、扳迴一局,不妨先來迴答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問:“萬店計劃”破産,怪誰?
直營店的數量,在2019年和2020年穩步增長,到2021年急速收縮,僅新開12傢、閉店達43傢。
從2020年開始,三隻鬆鼠大力開放加盟,僅一年時間,新開加盟門店數達641傢,2021年加盟步伐變慢,新開門店數腰斬至341傢,同年又關閉瞭近乎同等數量的門店。
製圖 / 開菠蘿財經
截至2021年底,三隻鬆鼠直營門店有140傢,營收達8.18億元;加盟店纍計925傢,帶來的營收達7.49億元。
可以看到,直營店數量僅有加盟店的15%,營收卻超過瞭加盟店的營收總和。經計算,平均每傢自營店年營收在584萬元左右,平均每傢加盟店年營收在80萬左右。 這說明加盟店的單店收入隻有直營店的七分之一左右,加盟店坪效較差。 同時財報顯示,三隻鬆鼠收入排名前十的門店一直為直營店。
製圖 / 開菠蘿財經
三隻鬆鼠
門店的不穩定性正是齣自加盟店,其關閉的331傢門店中,多為加盟店。“加盟店模式下的閉店,很多時候不由品牌商掌控, 加盟商一旦持續虧損,關店的比例就增加瞭。 ”零售電商行業專傢、百聯谘詢創始人莊帥稱。
一位在2021年選擇關店的加盟商告訴開菠蘿財經,三隻鬆鼠盟商一般需要準備35萬-40萬的啓動資金,包括4萬的品牌使用費,7萬-10萬的首次進貨成本,裝修和貨架共12萬+(比例各占一半左右),10萬+的房租押金,還要準備少許流動資金。
“一開始,毛利率能到35%左右,但每個月收入都持續下滑,最後選擇關店。”上述加盟商錶示。
消費行業投資人衛斌也稱,因為資源的傾斜和管理的統一,直營店的銷售體量很容易超過加盟店, 但三隻鬆鼠的加盟店占比過高,就帶來瞭不小的隱患。 從現狀來看,三隻鬆鼠很難保證加盟商能賺錢,此時選擇主動暫停擴張,是明智的選擇。
與三隻鬆鼠相反,在持續擴店的良品鋪子和來伊份,自營與加盟的比例相對健康。良品鋪子2021年綫下門店達2974傢,其中自營門店為907傢,加盟門店為2067傢;來伊份2021年門店總數達3488傢,其中直營門店2194傢,加盟門店1294傢。
2022年,壓力之下,三隻鬆鼠繼續斷臂求生。財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超400傢店鋪齣現階段性閉店,這一數據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關店數據。
第二問:保綫上還是拓綫下?
在門店的擴張和收縮之間,三隻鬆鼠、良品鋪子和來伊份的營收差距也在縮小,大有“你停我趕”的態勢。
製圖 / 開菠蘿財經
再看利潤,在三傢錶現都乏善可陳的背景下,近三年三隻鬆鼠的扣非利潤數據雖在上漲,但與營收百億規模相比,體量並不大,2022年Q1與營收一同下跌,同比下滑57.37%。
製圖 / 開菠蘿財經
“主要源自綫上和綫下渠道受到瞭雙重夾擊。”莊帥嚮開菠蘿財經分析,三隻鬆鼠一度寄希望於綫下門店,但開店成本高昂、迴本周期太長, 綫下業務進展並不理想,最後營收還是得依賴綫上渠道,但代價是要花費高昂的獲客成本和營銷投入,陷入增長瓶頸是預期內的事情。
前快消領域創業者宋浩稱,近幾年隨著流量競爭激烈,為瞭換取綫上渠道的銷售額增長,就要支付更高的流量成本。
財報數據證實瞭這一說法,2021年三隻鬆鼠的綫上收入占比達66.31%,但這一年綫上的銷售額下滑趨勢明顯,同比下滑10.39%。與此同時,銷售費用持續高企,比2020年增長21.01%,2021年的銷售費用率達21.21%。
隨著近幾年,快手、抖音等新型電商平台崛起,天貓、京東的流量被部分蠶食。財報顯示,三隻鬆鼠2021年在天貓的銷售額同比下降22.32%,在京東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1.84%。
“淘品牌”三隻鬆鼠又將麵臨“齣淘”尋找新流量池的難題。 “淘寶有獨特的營銷規則和運營體係,其他平台也不適用。在淘係成長起來的品牌,‘齣淘’需要花費很高的學習成本。”莊帥稱。
“不管是綫上轉綫下,還是綫下轉綫上,關鍵在於品牌如何打通綫上綫下。”衛斌分析,綫下可以憑藉信息差達到區域性的壟斷,零食品牌大部分的利潤還是由綫下貢獻,但為瞭長遠發展,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要盡量做到綫上綫下營收均衡,這樣纔能對資本市場講綫上綫下結閤的新零售故事。
但對於“打通綫上綫下”的問題,“包括這三傢品牌在內,整個零食行業都還沒有找到最優解”,衛斌稱。
一個例證是,在主力渠道變更的過程中,三隻鬆鼠的價格體係疑似也齣現瞭問題。一位加盟商曾在社交平台錶示, 10個進店的消費者中,有1-2個人拿著手機打開綫上網店比價, 綫上促銷活動多、打摺力度大,對實體店來說是沉重的打擊。
第三問:三隻鬆鼠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2020年,三隻鬆鼠的營收沒能維持住百億量級,開始瞭“兩步走”。一步是橫嚮拓展品類,SKU從200個左右擴展到近韆款;一步是在2020年接連推齣小鹿藍藍、鐵功基、養瞭個毛孩、喜小雀四個子品牌,分彆切入嬰童食品、方便速食、寵物食品、定製喜禮等多個細分領域市場。
但三隻鬆鼠的算盤並不如意,這兩步棋都沒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也正是這一年,三隻鬆鼠錶示要迴歸“以堅果為核心”的戰略,並對SKU進行清理和淘汰,截至當年末,SKU數淘汰300餘款。 這被認為是三隻鬆鼠拓品類失敗的錶現。
“我要吃高端一點、質量好一點的零食,會去買良品鋪子;我要吃瓜子,會去買洽洽;江浙一帶想吃肉類食品,會去吃來伊份,但是 為什麼買三隻鬆鼠?我沒有唯一的答案。 ”有消費者說。
而四個子品牌中,如今還“活”在財報中的,僅剩小鹿藍藍。三隻鬆鼠2021年上半年財報披露,小鹿藍藍上半年營收2.01億元,營收占比3.82%,同時帶來虧損額近5000萬。2021年報顯示,小鹿藍藍收入為4.92億元,營收占比為5.04%。這份年報中未披露小鹿藍藍的利潤或虧損數據。
“問題齣在研發上”,莊帥稱,兒童零食對品控、食品安全和研發創新的要求更高,隻有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生理機能、消化係統、飲水/食結構等進行研究,對原材料進行不斷的實驗和調配,纔能做齣孩子喜歡吃、適閤吃的零食,可不少品牌的研發費用卻非常低。
從財報可以看到,2021年,三隻鬆鼠的研發費用僅有0.57億元,營銷費用是其36倍。
食品安全的問題,小鹿藍藍也沒能逃過,投訴平台上關於它的投訴不少。而缺乏國傢標準、同質化嚴重、性價比低等問題,更讓傢長買單意願下降。小鹿藍藍的未來如何,還尚待觀察。
結語
零食行業,群雄爭霸。放眼望去,綫上有三隻鬆鼠、良品鋪子和百草味,綫下有來伊份、洽洽和鹽津鋪子等品牌,還有後起之秀王飽飽和王小鹵等細分品牌,整個市場良性增長,但行業集中度非常低,沒有一傢能夠做到遙遙領先。
在多位受訪者的觀察裏, 三隻鬆鼠 如果不再找準自己的定位,恐怕將會被用戶忘記。 如果問題不能被快速解決,將進一步惡化三隻鬆鼠的處境。
事實上,去年一年,三隻鬆鼠都處在“內部救火”的狀態。比如管理層麵,前有高管因私自倒賣公司廢紙箱鬧笑話,後有兩位高管因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衛斌、宋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