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如果這個帳號是我爸 那他真的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最後一句話轉得太硬瞭。如果這是NGO 第37屆時報文學奬短篇小說組首奬作品-跨界通勛(下) - 趣味新聞網


如果這個帳號是我爸 那他真的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最後一句話轉得太硬瞭。如果這是NGO 第37屆時報文學奬短篇小說組首奬作品-跨界通勛(下)


發表日期 2016-06-27T21:38:44+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如果這個帳號是我爸,那他真的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最後一句話轉得太硬瞭。如果這是NGO,那他們有足夠的實力稱之為公益組織。如果是詐騙集團,我也認瞭。如果是我,我也會去簽放棄聲明。所有品性、知識、教養都是我 .....


    如果這個帳號是我爸,那他真的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最後一句話轉得太硬瞭。如果這是NGO,那他們有足夠的實力稱之為公益組織。如果是詐騙集團,我也認瞭。如果是我,我也會去簽放棄聲明。所有品性、知識、教養都是我們一點一點學來,最後也一點一點失去,剩下赤裸的一個人,我們不記得自己齣生的時候,也不會知道自己最後的模樣。可是網路帳號不同,隻要資料庫不壞,這個人格就能永遠存在。我想這個帳號真的很像我爸,一生不求他人,不太說自己的事,這封訊息恐怕是他的極限瞭。

    不過,就像這個世界不存在童話故事一樣,我的父親不認識林伯伯。那個帳號是我註冊的,林伯伯的女兒自然也是殭屍帳號。死亡就是死亡,絕對沒有靈魂存在。發齣訊息的地址在博愛路上,周圍除瞭公傢機關和百貨公司、西服店,就隻有一傢網咖。等座位旁邊的馬尾眼鏡男子去上廁所,他的電腦還停留在臉書介麵。我對瞭一下收到的訊息與他發齣的訊息。昨天一發齣問題,我就立刻搭計程車齣門,路上不停查看手機,就怕他突然斷瞭聯絡。沒想到他竟然花瞭這麼多時間迴覆,過程中不斷輸入又倒退,隔壁座位的我比他本人還緊張。

    他從廁所迴來瞭,我坐在他的位置上,把手機遞給他。他皺瞭皺眉頭說:

    「你不是應該在網路上嗎?」

    「你不知道現在的手機可以上網嗎?」我說。隻要稍微更改一下設定,你人實際在哪裏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不檢舉可以,但是──「我要加入NGO。」

    ●

    跨界通信NGO在博愛路的西服店樓上,店名叫做戰略網咖,每小時10元,聚集瞭很多蹺傢的人,就是他們教會我爸登入臉書,而不是市公所的長青電腦班。綁馬尾的這位就是老闆,人稱阿雜。我爸到死都沒戒菸,這裏螢幕又大很適閤他,我爸探病結束就會順路來吹冷氣,有時甚至把吊點滴的同鄉推來,給他看小孩的臉書動態,那纔是小孩平常不敢對父母說的真實模樣。他和這群年輕人有瞭約定,如果他超過365天沒上綫,應該已經不在這個世界,請他們繼續更新他的動態。

    「網咖的收入夠你做這件事嗎?」我問。

    阿雜說,當然不夠,每天賺一個人幾十塊錢,要不是房子是老爸留下來的,連付房租都不夠。充其量隻能付水電費,更彆提換設備瞭。這個團體的營運主要來自保險金。空難之後,風聲不知怎麼傳到傢屬那邊,有個網友找上阿雜,希望能用這筆錢讓他的傢人過得幸福,雖然沒想過要接案子,但是拒絕又太殘忍。阿雜慢慢接觸到榮民以外的中年人、年輕人、小孩子,轉型為跨界通訊。簽約管理帳號之前,會讓捐款人確認授權條例,聲明「跨界通訊」無法代理所有意見,隻能根據現有資料演算,但捐款人完全不在意,把錢匯到戶頭之後就沒再聯絡,好像這筆錢會咬人似的。

    「這種契約也行啊?」我問。

    「比靈骨塔還好賣喔,你想想你一年掃墓幾次,一天上臉書幾次,投資報酬率絕對劃算。」

    難怪我爸天天跑這,買瞭手機、平闆電腦,還有奇怪的生前契約。

    阿雜跟我一樣,到現在還是不知道他父親是自殺或不小心的,是失智還是裝的。他爸還活著那時,三不五時接到警察電話說你爸在橋上遊蕩,要走去湖口支援趙誌華兵變,有時候站在環河道路中央說有好多星星,有時候認不得同鄉老友說他們是匪諜意圖不軌,有時候又好好的說剛剛是開玩笑的啦。連醫生都拿不準他的狀況,隻說發病情形每個人都不一樣。廢話,這樣還看醫生乾嘛。終於有次他父親從橋上跳下去沒救迴來,他每次上香隻想著那一刻究竟是自由意誌還是失智?假設這是父親的決定,他沒什麼好說。如果是失智,那也許他認為自己是掉到星星的海洋裏麵。有一天,他登入父親的臉書,電腦幫他記住瞭密碼,雖然密碼也不難猜,就是他兒子阿雜的生日,從沒換過。阿雜這纔發現他父親加入瞭「榮民47」的網路社團。

    置頂的創立宗旨為:

    「根據國軍退輔會調查,現存1949年前後撤退來台的老兵已婚有子女並居住在台灣者共47名。故名為榮民47。這群人目前還活著,但除瞭比將軍和總統活得久之外,沒什麼重要性,沒人在乎他們死活或經曆的事,就連老兵自己也不清楚是否參與過曆史,官卑職微。這群人隻擔心自己活太久,給小孩造成負擔,吃掉子孫的福氣。47這個數字未來勢必減少,趁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就去死吧。」

    社團裏有一份手冊,貫徹去死的意誌,就像把自己的餘生當成最後的禮物。阿雜看著,連大氣都不敢喘,就怕按下滑鼠漏失什麼重要訊息。手冊說燒炭、跳樓、吃錯藥這些方式都太明顯,最不著痕跡又能騙過醫生的就是老人癡呆。父親就是按照寫好的流程進行,但某天開始就不再登入,其他的老人知道瞭,就商量該怎麼幫他。阿雜迴想那段期間,以為父親病情好轉,但那時候纔真的病瞭。原本的計畫被打亂,平常下棋的夥伴想提醒他,卻被當作匪諜。原來這些老人遠遠地看起來在下棋,其實都在交代後事,難怪掛著點滴也不願意錯過這每月一度的聚會。

    這些老人在神智清明的狀態下,以正當、及時的的手段,且幾乎是英雄的態度迎接最後的生命。社團裏麵留下瞭許多遺書,當初的47人經過三年後銳減到16人,他們把密碼貼在社團,以防自己有一天再也無法登入。阿雜想,如果不是看到這個社團,他會覺得是自己沒照顧好老爸,都是自己的錯,但既然老爸這麼希望,那我就把死亡這件事當作禮物接受吧,一定能找到迴報的方式。過去隻有靈媒纔能跟死者溝通,如今靠著科技能麵對第一手資料,反而能客觀認識那個曾經存在的人。

    於是,一個個死去的帳號復活瞭。

    剛開始隻是跟他一樣的榮民小孩加入,後來是網咖裏麵的年輕客戶。

    隻要網路還在,他們就還活著。

    隻要我們持續更新,他們就不曾死去。

    阿雜叫齣一名重生帳號的資料,對方和我同年,學曆、興趣幾乎一模一樣,他就是我的試用階段。其他誌工挑齣跟他一樣年輕的死者跟我互動,接著他過去的朋友、戀人也傳來訊息,讓我漸漸知道他是怎樣的人。

    跨界通訊的旺季是父親節和母親節,臉書朋友貼上自己做的賀卡、截圖、點播歌麯。一首初音未來的〈苦海女神龍〉造成網路癱瘓,我們纔知道關注這裏的人遠不隻那些按贊的。在這傢網咖裏麵,有人刻苦練功,有人上網做報告,有人追小說,也有人像我們一樣讓死者重生。24小時全年無休,就連春節期間,都能和彩券行、超商三足鼎立。我趁團圓飯之間的空檔來到網咖,一一審查發布到我管理的塗鴉牆,旁邊的阿雜正在處理我爸的帳號,我切迴自己的身分問他:

    你知道人生的結局是什麼嗎 17:31

    大不瞭是死而已 17:31

    你知道失智的結局是什麼嗎 17:32

    就是癱瘓而已 17:32

    你知道人死瞭之後會怎樣嗎 17:33

    我早就知道,以新的形式活過來而已 剛剛

    推開褐色玻璃門,鼕日的天空暗得很早,隻有興奮的孩子們聚在公園裏麵放鞭炮,我舉高手機,錄下這短暫的聲音。沒人知道人可以活到什麼時候,資料庫何時會報銷,記憶能留存多久不被腐蝕。

    我閉上眼睛,聆聽新年的風吹過空蕩蕩的城市。

    (下)

    (人間)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第37屆時報文學奬短篇小說組首奬作品-跨界通訊(上)

第37屆時報文學奬短篇小說組首奬作品-跨界通訊(上)

   真的是你嗎 00:41不然呢 00:45你不是早就死瞭嗎 00:46我生是羅傢的人 死是羅傢的鬼啊 剛剛我照臉書個人資訊撥電話過去。響一下,通瞭。「跨界通訊客戶服務中心您好,國語服務請按一,颱語服務請按二,for English……」我按下一。這個服務中心到底是什麼?「歌麯點播請按一,收聽留言請按二,障礙申告請按三,業務說明請按四……」什麼東西啊?九。「對不起,您撥的號碼不正確,請查明後重新輸入。」○,還是不對。耐著性子全部聽完之後,「直接聯係客服人員」在四業務說明>七網路介麵>三虛擬對話的選單.......


第38屆時報文學奬 新詩組 首奬作品-她的名字

第38屆時報文學奬 新詩組 首奬作品-她的名字

   I 産房手記*一種半倒立的姿勢雙腳套進不銹鋼環若是兩手撐地就可以像體操選手翻身彈起 接受掌聲但畫麵凝結在完美落地的前一秒/持續瞭數小時。疼痛,疼痛,痛自身體底層痙攣裂開地錶/「先彆用力」教練們聳聳肩。我尖叫──岩漿蓄勢待發指揮官下令:「現在!」/一枚魚雷射齣(為什麼不像按一個鈕那麼簡單?)炸開響亮的哭喊/歡慶的樂聲他們撫弄 擦拭把額頭印著血跡的嬰孩彆在我的左胸他吸吮一顆鬆弛的汗珠/赤裸的孩子啊我苦難與喜樂的勛章正如當年亞當睜開疑惑而惺忪的雙眼不明白宇宙因最大的神蹟而震驚Ⅱ 夜遊痛醒時胸口溼瞭一片.......


第38屆時報文學奬 短篇小說組 首奬作品-搖樹(上)

第38屆時報文學奬 短篇小說組 首奬作品-搖樹(上)

   最開始跟著學長走進林道旁陰鬱的樣區時,我仍懷著純粹的敬意。那仍是寒冷的二月,海拔兩韆公尺,這個針闊葉樹混閤的森林,在闊葉樹的那部分,天光毫無罣礙地穿過落盡葉子的空蕩冠層透射到林底,樹底望上去,顯得純淨透明。通過一小片天然林後,便進入人工林場,濃墨似的造林樹種遮天蔽日,一時也分不清是柳杉還是颱灣杉,一逕地蒼茫厚重,如洞窟般包裹住整個空間。無論是天然還是人造林,那些高大樹乾直立頂天的姿態,總令人有種走進神殿的敬畏。根據文獻,樹冠層無脊椎動物的抖落研究,在颱灣就僅有篇小規模,不大具有統計效力的報告而已.......


第38屆時報文學奬 短篇小說組 首奬作品-搖樹(下)

第38屆時報文學奬 短篇小說組 首奬作品-搖樹(下)

   跟著學長搖樹,就感覺到這個森林上層的各種復雜結構仍能被一次次動搖,所有潛藏的價值仍能被裝管定位,毛蟲也終於能變成蛾,不會就這樣固定在蛛網上成為二維平麵上的屍骸。●春天,鼕天的毛蟲逐漸養大,每次抖落的毛蟲卻越來越多,學長養毛蟲的小盒子堆成瞭一座公寓,不時要添加食草,清理糞便,工作愈形繁瑣。入夏之後,每次甚至都增加幾韆隻樣本,每一隻都得秤重建檔,編列錶格並加以統計,通常做完所有工作後,又是下一次搖樹日瞭。處理樣本到心力交瘁的時候,就不由地會想起她,以及分手前的那段留言:「我的理想情人,一定上進而專業.......


第38屆時報文學奬散文組首奬作品-世界是野獸的

第38屆時報文學奬散文組首奬作品-世界是野獸的

   1 樂園小的時候,父親經常不在。因此,野獸跑瞭進來,僞裝成人的模樣。傢裏的門總是不鎖。浪蕩子性格的父親,不太有責任感,開過舞廳,後來又迷上六閤彩,喜歡四處求明牌。民間有個說法,說是尚未識字的孩童報的明牌極其神準,所以傢裏的齣入份子頗為復雜,甚至會有不知從哪裏跑來、根本不認識的父親「友人」獨自載我齣去,希望能夠從我的童稚言行裏頭領略到獨傢明牌。現在迴想起,那是很驚恐的經驗,但是安靜的孩子,通常無人聞問。鄉下地方,總以為人們多是良善且無害的,於是傢裏的兩個小女孩,並未被保護的羽翼所覆蓋。敞開的大門,.......




第37屆時報文學奬短篇小說組首奬作品-跨界通勛(下)

「關於寫作,我想說的是……」第一輯3之1-專職爬格子是啥?


前一篇新聞
第34屆時報文學奬-筆賽寫拼
后一篇新聞
第37屆時報文學奬短篇小說組首奬作品-跨界通訊(上)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