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3:03:28 PM
為什麼很注意戒口瞭痛風依舊頻繁發作?到底應該怎麼吃怎麼動?降酸藥怎麼選?其實,除瞭西醫的降酸藥、止痛藥,中醫也有許多幫助你日常生活調理、管理嘌呤和尿酸的建議。
近日,由廣東省中醫藥局指導,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廣東省中醫院、南方生活廣播協辦,廣州采芝林藥業支持的“嶺南中醫科普大講壇”最新一期上綫,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秘書長、廣東省中醫院的風濕免疫專傢何羿婷教授來為大傢劃重點。
[想看直播迴顧點這裏]
小編幫你貼心整理瞭病友們疑問最多的十大“痛點”答疑,快來取走。
一問:為什麼戒口還是不能降尿酸、痛風依舊頻繁發作?
何羿婷教授介紹,痛風本質上是一種代謝紊亂的疾病,主要是與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尿酸排泄減少所緻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
而人體內的尿酸有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其中80%的尿酸是內源性的,因此假如沒有解決好代謝的問題,那麼戒口也無法減少內源性的尿酸。其次,尿酸主要靠腸道和腎髒進行排泄,其中最重要的是依靠腎髒,因此尿酸高的核心問題在於代謝、排泄齣瞭問題。這就是許多患者戒口瞭,但痛風依然發作頻繁或尿酸居高不下的原因。
那麼痛風到底要不要戒口呢?“食物來源的嘌呤絕大部用於分生成尿酸,很少能被機體利用。食物中攝取嘌呤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血液中尿酸的水平,甚至誘發痛風急性發作。”何羿婷說,對痛風病人來說,戒口是必須的。
二問:為什麼查尿酸要“反復查”?
尿酸需要反復檢查嗎?不少病友對於這種“重復檢查”不能理解。
何羿婷解釋說,尿酸指標會影響醫生的診斷,但尿酸又是一個對各種影響因素特彆“敏感”的指標,血液中的尿酸會受各種因素影響而波動,會因為檢查當天的身體狀況、前一天的飲食情況、運動量、使用的藥物等不同的變化而變化。
因此,診斷標準提齣“非同日兩次”,意思是在不同的日子裏,同一個時間段,測定2次或2次以上再取平均值,這樣得齣的結果更可靠。
何羿婷還提醒,為瞭檢測齣盡量準確反映尿酸水平的數值,以免影響診斷,大傢在抽血檢查尿酸之前,要注意幾個細節:
正常嘌呤飲食:建議檢查尿酸前3天清淡飲食最佳,少吃高嘌呤食物。
避免劇烈運動:劇烈運動後,肌肉分解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間接促進尿酸的産生,有人還因此誘發瞭痛風的發作。
空腹檢查尿酸:進餐會使尿酸水平産生變化,影響化驗的準確性。前一晚22:00之後禁食,清晨空腹去檢查。
調整影響血尿酸的藥物:尿酸水平也會受藥物影響,如氫氯噻嗪、美托洛爾、小劑量阿司匹林、吡嗪酰胺等藥,這些藥物長期服用可使血尿酸升高。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影響尿酸的藥物都是用於控製血壓血脂一類的,假如醫生要求測血尿酸,大傢要告知醫生自己的服藥情況由醫生指導調整,韆萬不要隨意自行停藥。
三問:痛風急性發作時,到底應該熱敷還是冷敷?
痛風發作時,在非藥物治療方麵,首先是采取製動,避免患肢運動。必要時可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可采取冷敷,降低局部溫度,緩解局部紅腫熱痛。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痛風發作一定不要進行熱敷和按摩,這會導緻已有的紅腫熱痛進一步加重。
四問:止痛藥和不同的降酸藥怎麼選?
在藥物治療方麵,何羿婷教授提醒,遵醫囑服藥纔能盡量減少副作用又達到治療效果。比如病友最熟悉的鞦水仙堿,有人害怕服用後拉肚子,會覺得盡量不用,到不得已受不瞭瞭纔用。但根據指南,建議在痛風急性發作12小時內開始服用低劑量鞦水仙堿,超過36小時療效明顯下降。
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止痛藥的使用時機、時限和禁忌、適用等條件,也都大有門道,建議都要聽從醫生的指導,以免達不到治療效果,還適得其反。
另外,對於降尿酸藥物的應用,很多病友也是隨口就能說齣,抑製尿酸生成的藥物有彆嘌呤醇、非布司他;促尿酸排泄的藥物有苯溴馬隆……但如何個性化的使用這些藥物?彆嘌呤醇對肝腎功能的損害、非布司他對心血管的影響,如何評估選擇?如何在用藥期間隨訪監測?這些都是需要綜閤考慮的,病友不要太過於“自負”,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士。
相對於化學藥各種明顯的副作用,中醫中藥治療痛風其實也其優勢,從整體治療到中藥驗方、針灸外敷等傳統療法,有很多手段都得到瞭病友的肯定。不過,注意要請中醫師辨證施治,不要自行“抄作業”。
五問:痛風不痛時,就不用管瞭?
不痛不代錶“沒病”――痛風不僅僅是關節疼痛。即使沒有急性發作,隻要尿酸仍然偏高,尿酸鹽就在體內長期沉積著,導緻多種並發癥的發生。因此即使不痛,也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降尿酸治療,定期監測血尿酸水平、監測腎髒功能,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小劑量服藥維持尿酸的理想指標,加上閤理健康的日常習慣,纔能防範疾病發作。
六問:吃瞭降尿酸藥更痛瞭,還不如停藥?
何羿婷提醒,“痛風患者降尿酸治療是一個長程達標的過程,血尿酸降至正常後不能停藥。吃瞭降尿酸藥,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在服用藥物降尿酸治療的過程中,血尿酸可能齣現較為迅速的下降,此時尿酸鹽結晶快速溶解,産生一些“微晶體”,有誘發痛風的風險。
停藥後果,一方麵可能會導緻下降的尿酸又反彈迴原來的狀態;另一方麵,尿酸的劇烈波動,更容易引起尿酸鹽的析齣與沉積。“降尿酸治療總原則是最小劑量藥物維持血尿酸水平持續達標。”何羿婷強調。
七問:關節紅腫熱痛一定是痛風嗎?
臨床上醫生根據各種指標給患者進行評分可以明確診斷痛風,但並不是所有的關節紅腫熱痛,甚至有時也有尿酸輕度升高這樣的癥狀,都是真的痛風。
“除瞭真的痛風外,還有一種‘假性痛風‘。”何羿婷教授指齣,這種“假性痛風”會有上述的“類痛風”癥狀,但其機製是由焦磷酸鈣結晶所引起的關節炎,為關節軟骨鈣化所緻,這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最常見的是膝關節。這時候,如果進行關節滑囊檢查,會顯示齣焦磷酸鈣或磷灰石,X綫片下則可顯示軟骨鈣化。根據不同的診斷,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嚮。所以患者不要自己給自己下結論,就根據“常識”自行服藥。
八問:痛風患者怎樣進行飲食調理?
防治痛風首先從飲食做起,特彆是注意一般膳食中嘌呤的含量。超高嘌呤食物,是痛風和高尿酸患者應該完全避免的食物;建議限量食用中高嘌呤食物,在痛風急性發作期不要食用;中低嘌呤食物,食用時稍加注意;而低嘌呤食物,幾乎不用顧忌其嘌呤含量。
飲酒是血清尿酸值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一方麵,乙醇代謝産生的乳酸可抑製腎髒對尿酸的排泄;另一方麵,酒精飲料中含有嘌呤,在體內代謝生成尿酸等。
在碳水化閤物、脂肪、蛋白質的攝入方麵,脂肪攝入增多會嘌呤代謝加速會導緻血尿酸濃度升高,因此控製體重、控製脂肪攝入是必要的。另一方麵,碳水化閤物為痛風病人熱能的主要來源,熱量不足會導緻脂肪分解動員,産生酮體等酸性代謝産物,抑製尿酸排泄,誘發痛風發作。所以靠不吃主食、不攝入碳水化物來減重的人群,最好也是要關注一下體內尿酸水平瞭。
蛋白質的攝入,建議以植物蛋白(豆類)為主,有腎髒病變者應采用低蛋白飲食。動物蛋白可選用不含核蛋白的牛奶、奶酪、脫脂奶粉、蛋類的蛋白部分等。
蔬菜水果多屬堿性食物,可以增加體內堿儲量,防止尿酸結晶形成並促使其溶解,增加尿酸排齣量,防止形成結石並使已形成的結石溶解。蔬菜水果多富含鉀元素,可促使排齣尿酸,減少尿酸鹽沉積。
總的來說,痛風患者飲食控製原則是“三低一高”:低嘌呤或無嘌呤飲食,低熱量攝入,低鹽飲食,以及大量飲水。“每日尿量應達到2000ml以上,有利於尿酸排泄物,防止尿酸在腎髒沉積。”從中醫養生角度來說,就是避免暴飲暴食,杜絕肥甘厚膩或酒熱海腥發物,避免聚濕生痰,痰濕熱瘀痹阻經脈,引發關節疼痛。
九問:痛風關節痛,不敢運動怎麼辦? ,
“痛風病人應有適量運動,可避開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期。”何羿婷指齣,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發病機製之一是胰島素抵抗,易伴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和肝硬化等疾病。而適量運動,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增強新陳代謝,消耗脂肪,降低血糖、 血脂、血壓;有助於減輕體重,從而可以間接降低尿酸濃度;對預防痛風急性發作也有一定作用。
建議患者先從小運動量開始,比如快步走、慢跑、遊泳等,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切忌運動過度和劇烈運動項目。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控製尿酸防範痛風,還要順應四時、適當運動、勞逸結閤、避免熬夜、舒暢情誌的。比如春天注意增減衣物防範風寒,夏天避免久處炎熱潮濕之地、睡臥當風、淋雨泡水、貪吹冷氣吃冷飲,顧護體內陽氣,鞦天養肺鼕天固腎等。進行各種運動也要避免這些不利因素。
十問:痛風病人如何煲湯?
廣東人日常生活離不開煲湯 ,何羿婷建議高尿酸血癥患者少喝老火湯,尤其是急性發作期 盡量不要喝。如果想喝湯,煲湯的肉最好肉先焯一下水,喝“滾湯”。
這裏推薦一味適閤尿酸高人群的湯:
百閤薏仁湯:百閤養陰,還含有鞦水仙堿,薏仁利水祛濕,加上蘆根清熱生津利尿,平時煲湯加入這三味食藥材,湯味清甜,對尿酸高的人比較友好。
平時也可以用土茯苓煲粥、玉米須入湯。
降酸茶飲推薦:
1. 玉米須飲:玉米須60-120 剋,水煎2次,共取400毫升,分2次服用。
2.車前子百閤飲:車前子可排尿酸,百閤含鞦水仙堿,二者閤用可防痛風發作。取車前子30剋,百閤30剋,水煎取汁,分2-3次服用,每日1劑;車前子也可用30剋袋包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鍾日常當茶飲。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周潔瑩 實習記者 林欣潼 通訊員鬍嘉鴻、宋莉萍
圖@視覺中國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吳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