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41:55 AM
公元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這年屬龍,立春剛過,山東就爆發瞭大飢荒,53歲的萬曆皇帝仍舊沉迷在深宮中,不問朝事。整個大明王朝死氣沉沉。但是,在遼東,卻有一個政權正在蓬勃興起。1616年的正月,一個叫努爾哈赤的人在遼東建立政權,稱後金,自稱英明汗。這個新興的政權轄地數韆裏、臣民數十萬,仿佛東方天空冉冉升起的太陽。此時,英明汗努爾哈赤已經58歲。 為瞭這一天,他整整奮鬥瞭33年。 現在,我們已經無從得知,萬曆皇帝是否知道有個叫努爾哈赤的人在他的臥榻之側和他同起同坐?即使他知道,那他絕對想不到,就是這個後金取代瞭大明,成為中華大地上新的帝國。因為,四年之後,萬曆皇帝就一命嗚呼瞭。
努爾哈赤齣生在赫圖阿拉的一個酋長傢庭,父親是一個小部落的首領。盡管努爾哈赤從小不需要忍飢挨餓,但是他的童年並不幸福。努爾哈赤幼年喪母,繼母對他刻薄寡恩,經常虐待他。兄弟們為瞭爭奪傢産,鬧著分傢。努爾哈赤的生活非常艱難,他不得不上山挖人參、采蘑菇、摘木耳、拾鬆子,然後將這些土特産賣到撫順。盡管這段時間生活艱苦,但是努爾哈赤的意誌力得到瞭磨練,為他日後率兵作戰打下瞭堅實基礎。
25 歲那年,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都死瞭。 他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剋世本是明軍的嚮導,在一次攻城戰中被明朝官兵誤殺。努爾哈赤對祖父和父親的死耿耿於懷。從此,他心中埋下瞭對明朝的仇恨。
另一個部落的酋長尼堪外蘭見塔剋世已死,企圖藉助明軍勢力,搶奪努爾哈赤的地盤和人口,逼迫他成為附庸。
盡管努爾哈赤年紀輕輕,勢單力薄,但是,他從小就練就瞭堅忍不拔的意誌,在強敵麵前毫不畏懼。為瞭替父報仇,也為瞭保住部落不被外人侵占,努爾哈赤於1583年(萬曆十一年)五月毅然帶領三十個忠心耿耿的部下和十三副鎧甲,起兵反抗其他部落的壓迫。
努爾哈赤雖然年紀輕輕,但是一上戰場,就展現齣非凡的軍事纔能。他沒有蠻乾,畢竟勢單力薄。他聯閤其他幾個飽受尼堪外蘭欺負的部落,和他們結成聯盟,逐漸壯大自己的勢力。努爾哈赤帶領幾個部落結成的軍隊,進攻尼堪外蘭的駐地圖倫城。他英勇衝鋒,一戰告捷,逼得尼堪外蘭倉惶逃竄。經此一戰,努爾哈赤算是在諸多部落裏站穩瞭腳跟。
大傢注意,盡管是明軍殺瞭努爾哈赤的父親,盡管努爾哈赤對明朝恨之入骨,但此時他的敵人並不是明軍,而是其他女真部落。
對於努爾哈赤來說,明朝是神一般的存在,他還沒有實力反對明朝。當務之急,是要在建州這塊土地上立穩腳跟。
這裏插一段,簡短交代一下女真的曆史。
萬曆初期,女真有三個較大的部落,分彆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每個部落裏又分為很多小部落。這些部落之間為瞭爭奪土地、人口、財産,經常發生戰爭。努爾哈赤的部落屬於建州女真。西海女真分為哈達、輝發、烏拉、葉赫四大部落。其中的葉赫部不斷壯大,成為後金的主要對手。
萬事開頭難,邁齣瞭第一步,以後的路就好走瞭。努爾哈赤采用“遠郊近攻”的辦法,逐個蠶食建州女真的各個部落。同時, 努爾哈赤壓製心中仇恨,積極與明朝處好關係,多次到北京朝貢。 目的就是穩住明朝,好讓他不斷發展壯大,吞並其他部落。
到1595年(萬曆二十三年),努爾哈赤徵服瞭大部分建州女真的部落。此時的努爾哈赤,再也不是12年前那個死瞭父親、孤立無援的弱小酋長,而是年富力強、實力大增、威望日隆的部落領袖。於是,他給自己封個頭銜 “女真國建州衛王子”。十年之後,1605年(萬曆三十三年),努爾哈赤已經徵服瞭整個建州女真,成為建州女真的絕對統治者。這一年,他又封自己為建州王,自稱“建州國汗”。努爾哈赤每次對自己的加封,都是他野心膨脹的外在錶現。隨著勢力不斷強大、統治地域不斷擴大,距離他復仇的日子也越來越近瞭。
後金建立之後,努爾哈赤實行開明的統治政策,任用賢臣,選拔良將,加之他的幾個兒子個個能徵善戰,都是戰場上的虎將。幾年之後,後金發展成地域遼闊、兵強馬壯的帝國,八旗製度把全國的男女老少都凝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強大的共同體。努爾哈赤認為,報仇的時機到瞭。
1618年(萬曆四十六),也就是努爾哈赤稱“英明汗”之後的兩年,四月十三日這天,努爾哈赤下令大軍在赫圖阿拉集結,敬天告祖,發布“七大恨”,下令發兵討伐明朝。
這“七大恨”是指責明朝政府欺淩自己和廣大女真人的七條大罪, 第一恨就是明朝殺瞭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 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對明朝的仇恨有多麼深。
其餘六條,分彆是:
明朝派兵保護後金的死對頭葉赫部;
明朝邊臣背信棄義,殺死采參挖礦的百姓;
明朝乾涉後金與葉赫的事務,使得葉赫部將已經許聘給努爾哈赤及其子代善的公主轉嫁濛古;
明朝齣兵驅逐住在柴河、齊拉、法納哈三路耕田種榖的女真人;
明朝聽信葉赫部讒言,派人持書譴責後金、侮辱建州;
明朝逼迫努爾哈赤退齣已經並吞的哈達地區。
這“七大恨”集中反映瞭後金對明朝的憤怒,是台麵上的理由。努爾哈赤之所以齣兵討伐明朝,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對外擴張,掠奪更多土地、人口、財富。政治上後金建立瞭穩固的政治體係,軍事上“八旗製度”使得後金軍事實力大增。後金已經是一個初具規模、軍事能力強大的國傢,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受人欺淩的小部落,逐漸積纍瞭擴張的資本。
告天儀式結束後,努爾哈赤率兵突襲撫順,接連攻下城堡五百餘座,擊敗遼東總兵官張承胤,掠奪人口和牲畜三十萬。明朝邊將李永芳投降後金。
李永芳投降是一件極具象徵意義的事情。當時,後金被稱作“賊酋”,是野蠻人。很少有明朝將領願意投降。所以,努爾哈赤在招待李永芳上下足瞭功夫。他親自接見李永芳,當即下令,將其從遊擊擢升副將,又把孫女下嫁給他為妻,給瞭他一個尊稱:“撫順額駙”。除瞭這些政治待遇之外,努爾哈赤還賞賜給李永芳大量財物,並讓他統管被後金掠奪來的明朝百姓。通過這波操作,努爾哈赤成功塑造瞭善待、重用明朝降將的形象。
― 曆史控 ―
齣品人:曆史君
讀書先讀史
正史、野史,人生、故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