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2:01:26 PM
班固
: “序自漢興,終於孝平,外戚後庭色寵著聞二十有餘人,然其保位全傢者,唯文、景、武帝太後及邛成後四人而已。”
邛成太後王氏:她的一生既苦澀不堪,也算是幸運無比吧!
她曾有5次婚約,每每到成婚之前未婚夫都突然病死,這在民間來說是相當不吉利的。
這就是所謂的“剋夫”命啊!
但是否極泰來,她有幸進宮,有幸被封為婕妤,有幸被宣帝選中當上皇後!
司馬遷《史記》有言:“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惡者,天報之以殃。”
因為她的善良,也因為她的不爭不搶,她能夠頤養天年富貴到老!
父親月光照室而生,女兒5次訂婚傳齣剋夫之言
邛成太後王氏,房縣關內侯王奉光之女,西漢宣帝劉病已的第三任皇後。
王氏的祖先曾在漢高祖劉邦時期因為戰功而被封為關內侯,便從沛郡遷到長陵居住,傳爵位到王氏的父親王奉光。
相傳,王奉光齣生之時,正好是晚上。
當晚月光明耀,將産房照得透亮透亮,實為奇觀,民間都認為這是大吉之兆,覺得這孩子將來定會大富大貴。
王奉光長大後,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富貴之相,也沒什麼纔能做什麼大官。
娶妻後育有一女,王奉光與妻子便覺得自己的大富大貴必然在女兒身上。
可萬萬沒想到,女兒到瞭議親的年紀,本來說好的親事,偏偏到瞭臨嫁之前,這未婚夫便莫名其妙的病死瞭。
但是一次也就算瞭,偏偏議瞭五次親,次次如此。
這鄰裏百姓都紛紛議論王氏有剋夫之命。
5次議親,5次同樣的結果,這讓王氏很是傷感,也讓王奉光夫婦很是頭疼。
未婚夫生病而亡並不是王氏導緻的,但王氏卻得背著這個剋夫的名聲,好在王奉光夫妻兩並沒有嫌棄女兒。
這王奉光甚至還相信他的大富大貴必然是女兒帶給他的,所以始終對女兒疼愛有加。
王氏雖然因為自己名聲不好,但她也並沒有放棄自己。
她始終善良,覺得好人必有好報,善良的人肯定會有福報。
李巍曾說:“人生最好的風水就是擁有一顆善良而感恩的心。”
王氏她終是會以她的善良之心換來屬於她的幸福高光。
父親少時與君識,君納王氏入後宮
漢宣帝劉病已早年因為“巫蠱之禍”流落民間時,正好與當時喜歡鬥雞的王奉光相識。
宣帝即位後,對於王奉光的女兒議親一事也是頗有耳聞。
那時候,背上一個剋夫之名,本就嫁不齣去瞭,嫁不齣去的女子,今後的生活將何其艱難。
宣帝想著,自己也算與王奉光有舊,再一個這王氏也算是自己的子民,就將王氏召入宮中封為婕妤。
這下,王奉光高興壞瞭。
昔日的友人如今成瞭大漢天子,自己的女兒名聲再不好現在也成瞭天子的女人瞭,那自己也算是天子的半個丈人瞭。
這下,王奉光終於迎來瞭他等待的幾十年的大富大貴瞭。
然而,被封為婕妤的王氏,在深宮之中,哪有那麼容易。
後宮,女人的天下,整天的鈎心鬥角,讓王氏煩不勝煩。
再說王氏入宮之後,宣帝並沒有對她多有寵幸和照顧,王氏也沒有懷上過孩子。
所以其他女人的戰爭,王氏也是能避則避,她善良大度、寬厚仁慈,從不與人為惡,也不與人爭風吃醋,在霍皇後被廢之前,她都還算過得平靜且淡然。
霍氏被廢君選後,隻為太子有人顧
漢宣帝登基三年之後,他的平民皇後便被權臣霍光的夫人霍顯也就是當時的霍婕妤的母親給害死瞭。
後來霍婕妤霍成君被立為皇後,但是霍成君為後之後被母親霍顯慫恿,以至對許皇後留下的兒子劉�]感覺很是礙眼,就與母親霍顯暗謀意圖毒殺太子劉�]。
但是漢宣帝劉病已可不是個擺設,霍光已經死瞭,而且霍氏其他黨羽也被他減瞭不少。
自從他最愛的女人許皇後被霍顯害死之後,他就一直盯著霍顯和霍成君,立霍成君為後一是為瞭安撫霍傢,二是為瞭麻痹霍傢。
對於兒子劉�],漢宣帝可是一直派心腹守著。
所以最終霍成君被廢瞭。
在經過一係列的事情之後,漢宣帝為瞭能有人照顧劉�]便想選個皇後。
但在皇後人選上,漢宣帝慎之又慎。
不僅要選個有能力可以統領後宮之人,還必須是個仁厚善良能夠真心愛護太子的人。
很明確,宣帝要給年幼的太子找一個善良的真心對他的母親,能夠保護太子安然健康長大直到接管皇位的母親。
選來選去,就選到瞭王氏的頭上。
漢宣帝當年召王氏入宮,不過是為瞭照顧好友情誼,並非是因為貪戀王氏美色。
再一個王氏入宮之後,漢宣帝與她並沒有太多接觸,王氏也沒有懷孕生子。
而且漢宣帝也知道王氏秉性善良、寬厚仁慈,從不與人爭風吃醋也不參與鈎心鬥角,重要的是沒有子嗣不會為自己的兒子爭權奪勢。
於是,漢宣帝決定立王氏為皇後。
元康二年,王氏入主中宮。
雖然王氏當瞭皇後,但漢宣帝並沒有過多地理會和照顧她,感情上也是淡淡如水沒有絲毫進展。
宣帝直接明明白白的告訴王氏:
“封你為皇後,隻因你純善仁慈,你的任務便是悉心照顧太子,撫養太子,不得讓其有絲毫損傷。彆把心思放在朕身上。”
王氏聽言,便知道瞭,也做到瞭。
王氏沒有生齣半點嫉妒之情,反而因為沒有生過孩子但後宮孤寂也嚮往有一個自己的孩子,於是她把全部的熱情和心思全部放在瞭太子劉�]身上。
自古常有後母如毒蠍之說,但是王氏卻獨獨做到瞭一個親生母親做的。
王氏常常擔心會有人加害太子,就自己親自照顧太子的生活起居,每次用膳用藥時都是王氏先嘗過沒有問題後,纔讓太子吃。
所謂,真心換真心,善人有好報,劉�]也非常尊重和喜歡這個母親,兩人之間建立瞭深厚的感情。
宣帝對於王氏的所作所為也是看在眼裏,對王氏無不是感激。
王氏入主中宮之後,父親王奉光也被封為邛成侯。
一生善心享天年,唯缺情愛孤身苦
王氏一生,既苦澀也幸運。
她沒有因為5次議親失敗背上剋夫名聲而自暴自棄,哀怨命運不公;
入宮後,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善良行事,不爭風吃醋也不鈎心鬥角。
王氏是感激宣帝的,因為是宣帝不懼流言召她入宮,給她一個棲身之所也給瞭她富貴的生活。
但是二人之間雖是夫妻,卻無夫妻之情。
王氏感激宣帝,宣帝也感激王氏,因為王氏對太子是真的無私付齣。
宣帝僅僅活到42歲,但是王氏卻安享瞭天年,直到她七十多高齡纔去世。
一個女人,從未體會到丈夫對她的愛重,她的情感是一片空缺,幾十年來,她撫養養子劉�]長大,看著劉�]繼承皇位生兒育女,看著自己的孫兒繼承皇位生兒育女。
一步步的從皇後走到太後,再走到太皇太後的位子上,曆經三朝,她看瞭太多的風雲變幻,見瞭太多的是是非非。
但始終,她始終保持著最初的初心,最初的善良。
就算心中孤苦寂寞,她也未曾怨懟。
她的善良和真心,也換來瞭養子和孫子兩朝皇帝的看重和尊敬。
一生孤苦,卻也幸運。
她被稱為邛成太後。
公元前16年,邛成太後以七十多歲的高齡辭世,與漢宣帝閤葬於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