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11:08:29 AM
你會下什麼診斷呢?
臨床資料
男性,11歲。
一周前齣現胸背部疼痛不適,無咳嗽、咳痰,無胸悶、氣促不適,無畏寒、發熱,無夜間盜汗等不適。
外院MRI提示胸5椎體及左側附件骨質破壞伴病理性骨摺;左上肺占位。
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腫瘤12項、感染8項均為陰性。
CT橫斷位平掃
CT冠狀位平掃(軟組織窗)
CT冠狀位平掃(骨窗)
CT矢狀位平掃(骨窗、軟組織窗)
CT增強橫斷位、冠狀位
全身骨顯像
影像學錶現
1、左側第5後肋近段溶骨性骨質破壞,周圍軟組織腫塊形成,邊界不清,密度不均勻,增強掃描呈明顯不均勻強化。
2、病竈纍及相鄰上下肋骨及第5胸椎椎體及左側附件,椎體左側變扁,相應層麵椎管內軟組織強化影;腫塊突入胸腔,鄰近胸膜及左肺受纍。
3、胸5椎體及左側第5、6後肋異常放射性濃聚影。
初步診斷
尤文肉瘤?骨肉瘤?朗格漢斯組織細胞增生癥?
病理結果
1、穿刺組織內見單核樣或多核巨細胞聚集,局部壞死,間質伴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浸潤。
2、免疫組化結果:CD30(-),CD1a(+),CD68(+),S-100(+),Vimentin(+),Ki-67(熱點約5%+),Langerin(+),BRAF(+),CD21(-),所取組織內偶見個彆核分裂,首先考慮 朗格漢斯細胞增生癥(LCH)。
概述
LCH是一種較為少見的疾病,屬於中間型腫瘤樣病變,病因與發病機製尚不明確,有學者認為免疫功能低下、病毒感染和代謝性疾病與本病有關。
LCH男女的發生率無明顯差異,臨床錶現形式有3種, 其中嗜酸性肉芽腫是本病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約占LCH的70%,一般發生在兒童期,年齡約在5~15歲。
嗜酸性肉芽腫多局限於骨骼係統,尤其是造血功能旺盛的顱骨、脊柱、骨盆,股骨近端也較常見。 本病具有自限自愈的特點,最後以縴維愈閤的方式修復,預後相對最好。一般單骨發病, 年齡小的患者不經治療可自愈。
病理改變:
錶現為朗格漢斯細胞增生浸潤,而後 逐漸形成肉芽腫侵犯骨質,最終不同程度的骨質破壞。
影像錶現:
常錶現為地圖樣骨質破壞伴軟組織腫塊形成,周圍骨髓水腫,鄰近肌肉軟組織水腫,部分可伴有病理性骨摺,周圍可有或無骨質硬化。椎體LCH的病變椎體可錶現為扁平椎、錢幣徵,可閤並椎旁軟組織腫塊。而發生於長骨及肋骨LCH並不多見。
參考病例
男,18歲,額骨LCH。右側額骨骨質破壞伴軟組織腫塊形成,MR增強後病竈強化明顯。
男性,診斷多係統LCH: 肱骨乾骺端大片溶骨性骨質破壞區,其內見不規則長T1長T2信號影,邊緣稍模糊,信號欠均勻,腫塊突破骨皮質浸入軟組織內。骨盆多發骨骼呈溶骨性骨質破壞,邊緣有硬化。
右側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腫,錶現為溶骨性骨質破壞,邊緣不規則,硬化不明顯,軟組織腫塊內見斑點狀死骨。
鑒彆診斷
1、尤文肉瘤: 尤文肉瘤以孤立性病變多見,起源於髓腔,骨鬆質和骨皮質呈邊界不清的蟲蝕狀溶骨性骨破壞,可見較明顯的蔥皮狀骨膜反應,病變周圍可有反應性骨質硬化。
2、骨肉瘤: 好發於長骨乾骺端,錶現為骨質破壞伴明顯軟組織腫塊形成,周圍可見瘤骨形成及明顯骨膜反應。
3、淋巴瘤: 骨淋巴瘤較少見,好發30-50歲人群,亦錶現為局竈性溶骨性破壞,通常伴有明顯的軟組織腫塊。
診斷要點
1、兒童、少年發病。
2、脊柱、骨盆等造血旺盛部位構成骨常見。
3、溶骨性骨質破壞伴軟組織腫塊形成。
參考文獻:
1、張玲,鬍桂周,唐浩,骨朗格漢斯組織細胞增生癥的影像學分析[J].放射學實踐,2013,28(8):882-885。
2、邢 菲,孫娜娜,劉希勝,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的影像學診斷及病理學特徵[J].實用放射學雜誌,2019,35(8):1294-1298。
3、龍曉麗,嚮正敏,周漫天,成人多係統朗格漢斯組織細胞增生癥1例[J].實用放射學雜誌,2015,31(3):523-524。
來源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放射科
作者丨張曉彤、周啓健
【版權聲明】本平台屬公益學習平台,轉載係齣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齣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