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6:06:35 PM
一直以來,網絡上流傳著不少關於運動的“小技巧”“小竅門”,這些說法究竟是真是假?
跑步是一項深受大眾喜愛的運動項目,不受場地和時間的約束,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花費,隻要你想跑就可以隨時參與進來。
但很多初跑者都會有這樣的睏惑:
都說跑步的姿勢很重要,姿勢不對的話容易受傷,那麼跑步到底是前腳掌落地好還是腳後跟落地好呢?
一、不論足跟還是前腳掌著地,都不能迴避地麵反作用力的衝擊
有研究報道,在一場半馬比賽中,75%的跑者是足跟著地,24%是前腳掌著地,1%是前足(腳尖)著地。而另一研究對一些專業跑者和業餘愛好者調查顯示,69%-95.1%為足跟著地,而隻有4.9%-31%采用前腳掌著地。說明絕大多數人更習慣足跟著地。
不論足跟還是前腳掌著地,二者都不能迴避地麵反作用力的衝擊,也都會有損傷的風險。
二、相比於哪裏先著地,著地點和身體重心的位置纔是關鍵
有專傢研究發現無論是腳跟著地還是前腳掌著地,隻要當我們著地點位於我們臀部正下方時,在整個緩衝過程中髖、膝、踝都處於略微屈麯狀態,從而會形成有效緩衝。
也從另一個側麵反映齣,我們跑步既不能過分前傾(著地點落後於重心),也不能過分後傾(著地點先於重心),有的研究還指齣較小的步幅、較快的步頻有助於保持重心和著地點的良好關係,一般推薦的最佳步頻是每分鍾180-190步。
三、為瞭讓初跑者安全又愉快的進行健身跑,我們還要關注以下幾點
1.跑步裝備。 如果是戶外跑步,要根據不同的季節準備適當的衣服,貼身衣褲盡量選擇速乾麵料;女士要選擇高強度的運動內衣;準備一雙專業跑鞋,試穿3-4種不同類型的跑鞋找到一種最適閤自己的;如果有條件最好佩戴一塊運動手錶,記錄跑步時間、距離、心率等基礎數據。
2.跑步前的熱身。 熱身可以有效的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特彆是動態的熱身。
3.跑步前不要吃太多食物。 跑前半小時可以少量的補充一些易消化的碳水化閤物,如果是飽餐後跑步,建議至少間隔1小時。
4.對於初跑者不建議一次連續跑步距離過長。 可以從1-2公裏開始嘗試;如果感到很睏難,不一定全程跑完,可以走跑交替進行。
5.控製跑步的速度。 如果是以日常健身為目的,跑步過程中平均心率應控製在最大心率(220-年齡)的60%-70%;如果不方便檢測,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大概判斷,那就是觀察自己在跑步過程中是否可以較連貫的說齣短句子。
6.跑步結束後的整理運動。 跑步結束後可以繼續走一會兒,等待心率平穩後再進行一些牽伸練習。
最後,至於是要每天堅持跑步還是隔天跑步,這要看我們跑步後的身體反應。對於初跑者來說,如果跑步的時間和距離較短,並且第二天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就可以每天跑,但還是建議每周1-2天完全休息並且配閤一些拉伸運動。如果跑完步第二天很疲勞,那就休息1-2天再繼續。
參考資料:[1]毛曉錕 等:優勢側和非優勢側跑步支撐期的生物力學偏側性研究[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7,29(1):91.
[2]張仁祥,餘 洲,硃立艷,金 洋:跑步相關損傷的預防.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20(1).
[3]Alentorn-Geli ESamuelsson KMusahl VGreen CLBhandari MKarlsson J,The Association of Recreational and Competitive Running With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17;47(6):391.
[4]徐軍,跑步損傷[英]/ Frederieson M … / /Crit Rev Phys &Rehabil Med.1999.
[5]馬雲茹,不同著地方式對跑步時下肢生物力學特徵的影響.
[6]石岩,霍炫伊:體育運動風險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J].體育科學,2017 ,37( 2):76.
[7]仇乃民,孟昭琴:體育運動與猝死的關係及其生理學機製[J].中國臨床康復,2005,48(9):160.
[8]高曉嶙,常 蕓:我國大眾健身人群運動猝死的調查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9,45(2 ):83.
來源:全民較真-騰訊新聞(ID:qqjiaozhen)
作者:邢劍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管治療師
吳同絢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管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