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10:46:08 AM
點擊名片輕鬆關注
―――――― 深圳舊改第一現場 ――――――
來源:深圳樓市熱綫
萬科的內部講話總是用來“泄密”的。昨晚,行業龍頭萬科一份內部講話流齣,想必大傢已經知曉大概內容,老大哥的一舉一動,風嚮標仍在。
據媒體報道,這份內部講話係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鬱亮1月9日在大梅沙總部萬科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的2022年年會做的總結發言。不過截至發稿萬科還沒有對內容進行迴應。
大年初六,恒大也開瞭年會。許老闆在會上也發錶瞭激情四射的講話。核心一句話是:“任何時候都不能賤賣公司資産,否則資産賤賣完瞭也很難還清債務。”
不過外界更關心的是恒大如何更快地還債。
2022年的市場環境,決定瞭大多數房企將采取“防守型”戰略。萬科就是其中一員。
反觀萬科一直是房地産行業穩健經營的領頭羊,在應對行業變化嚮來反應前置,危機意識極強。
2021年1-12月,萬科纍計實現閤同銷售麵積3807.8萬平方米,閤同銷售金額6277.8億元,較2020年減少10.8%。這也是萬科首次齣現銷售額負增長。
麵對嚴峻形勢,2022年一開年,一嚮清醒的鬱總在集團年會上做瞭比以前 更冷靜 的講話,中心思想是:今年是 萬科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一年,要麼活,要麼死,沒有中間狀態。
這比2018年的“活下去”講得更徹底、更靈魂齣竅。
去年11月,萬科發齣“節衣縮食”籌備過鼕和打造“戰時氛圍”的倡議,同年12月,萬科宣布重磅人事變動,改變黃金時代萬科按區域分兵作戰的模式。
能“打仗”,這是萬科對自己的要求,鬱總的講話,不亞於一條條內部“軍規”。
這份內部講話,全文講的最多的是 ”黑鐵時代 “。這也是萬科給房地産行業周期做齣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之後的最新判斷。
“黑鐵時代”四個字,當然不是萬科的原創,取自已故作傢王小波作品《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
用”黑鐵時代“比喻當下的房地産行業,反映瞭萬科一貫的危機意識, 其 “悲觀主義” 的成分也一直被業內同行調侃為“哭慘”。不過這一次萬科的呐喊,應該第一次讓同行感同身受,萬科作為頭部房企之一,其先知先覺的敏感神經,仍然值得業內深思。
講話全文有5000多字,我們從講話中梳理瞭幾段最有含金量的乾貨,其他內容可以看文末全文實錄。
1、在戰略方麵,外部環境的第一個特徵是行業進入縮錶齣清階段。今年是背水一戰的一年, 如何理解背水一戰?就是要麼死、要麼活,沒有中間狀態。 能解決過去纍積下來的包袱就有開始新徵程的機會,包袱甩不掉就活不下去。
2、對房地産業來說,縮錶齣清就是去金融化。 國傢不允許房地産占用過多金融資源, 也不能允許居民因買房背負瞭高額的債務負擔,因為這些金融資源沒有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
3、去金融化是一個欣然的趨勢,也是痛苦的過程。 好比剛開始給你吃糖感覺很好,但吃多之後,堆積脂肪,等到戒糖的時候就會很痛苦。 這個時候已經嚴重依賴,沒有糖吃就會萎靡不振。
4、外部環境另一個輸齣是今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的行業新發展模式。預判下來,新發展模式可以概括為 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 。 一個中心,就是解決老百姓居住問題。三個基本點,或三個基本抓手,分彆是房住不炒、租購並舉和人―地―房的匹配。
5、房住不炒其實是“房住”和“不炒”兩個方麵。對“房子是用來住的”這個方麵,要切實解決居民的閤理居住需求。“不炒”是指盡管可能會放開部分購房限製,但還是不允許炒的,漲幅限製還會保留,政府也有如稅收或限製齣讓等方式管控投資投機。 盡管“房住”可能會釋放一些需求,但今天還有這麼大量的需求嗎? 去年買萬科房子的客戶年齡又推遲瞭兩歲,而且隨著需求不斷被滿足,總量也在不斷變小。
6、二是租購並舉。租購並舉固然對租賃住房是機會,但也意味著 剛需購房者可以在“租”和“購”之間做選擇,會分流買房子的需求 。 且即使租房需求增多也對衝不瞭開發業務賣房子規模的下降。同時,中國很多中小城市房子便宜,供應又多,它們不需要發展租賃。
7、三是人、地、房之間的匹配關係可能改變。以前建設用地指標的分配和人口的分布是不匹配的,人口流入的城市供應普遍不夠,地與房之間的關係也不匹配。 比如深圳過往隻有大概20%左右的住宅用地指標,而國外普遍是40%左右。在新發展模式中,人―地―房之間的關係可能會有所改善。核心、主要城市的住房供應會增加,過去一些齣於限購等原因未被滿足的改善需求未來有釋放的可能。但 大傢要適應行業迴歸民生屬性這個現實,不要指望價格上漲 。
8、兩個重大變化,一是市場分化會越來越明顯,二是行業規模開始萎縮。麵對市場分化萎縮、利潤非常有限的時候,我們需要更高質量的投資,要由過去均勻、分散式的投資轉為嚮市場錶現更好、團隊操盤能力得到證明的地方集約化投資。如果有些地方確實做不好,可能就要整建製撤銷,收迴番號。 麵對激烈競爭,沒有那麼多資源和精力分散發力。
9、行業到瞭黑鐵時代,我們怎麼找到新的錨定點?我們薪酬體係建立什麼新的錨定點,我們還是錨定在黃金時代的體係嗎? 今年大傢的收入肯定是大幅下調,包括我們的福利、補貼等等,要跟黑鐵時代相適應。
10、麵對10%左右微利的行業,我們在流程方麵要不要再造?房地産過去每個環節都可以外包,每個環節外包齣去之後我們還能賺錢,今天還能做到嗎?所有的工作都假手於人,每個人都要賺10%,我們肯定沒錢賺,所以我們要流程再造。我們 今天黑鐵時代瞭,我們自己不乾誰乾? 我們過去大手大腳、做二傳手、假手於人,層層轉包的方式一定是不可行的。
鬱亮還特彆舉瞭一個例子:
我參觀比亞迪,王傳福說他除瞭輪胎跟玻璃不生産,彆的都自己生産,我說汽車部件都很成熟,可以拿來用。但後來發現這還是黃金時代思維,找各個零配件廠傢,就能把車拼起來。他說鬱總每個部品都有廠傢,每個廠傢都要賺10%的利潤,拼起來我們怎麼賺錢?
11、我們現在處在“黑鐵時代”的環境中還能給那麼多錢嗎?社會上有很多熱門行業,比如元宇宙、遊戲、能源等,這些行業更容易通過用金錢激勵去找到閤適的人,而 我們的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這個齣價能力瞭, 我們無法給齣超過彆人的金錢激勵,而且隻為瞭金錢激勵的人也不適閤在黑鐵時代的行業中工作。
12、我們是在背水一戰的情況下開展工作,一切工作都圍繞打仗進行,圍繞跌迴穩提升、縮錶齣清和“長肌肉”三項主要任務展開, 與之無關的工作都可以放一放,放在次要位置。
鬱亮還呼籲要營造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減少浪費的戰時氛圍。他還披露:
“我助理給我定機票的時候是不會買頭等艙的,如果有時間接近的航班也會哪班便宜買哪班,能省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傳達的信號很重要。”
13、三個要求,做專業高手、全能冠軍、長跑勝將。一是做專業高手,我們不要和自己過去比較,也不要同兄弟比較,而要與行業標杆比較。如果你已經成為行業標杆,應該與更卓越目標比較;二是做全能冠軍,靠一招鮮吃天下的時代已經結束瞭;三是 做長跑勝將,長期堅持、長期堅守做正確的事 。
圖:21世紀商業評論
2016年,還是萬科總裁的鬱亮接受瞭人民日報的專訪,人民日報隨後發錶瞭 《樓市不存在崩盤風險》 一文。
從訪談內容來看,人民日報用瞭“樓市不存在崩盤風險”作為標題,錶明這篇文章主要是為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而寫。
個人猜測,人民日報采訪的應該是當時的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但又怕王說話收不住,於是讓王委托鬱亮接受官媒的專訪。
在人民日報這麼高的官媒廟堂,讓一傢開發商站齣來說話,還給瞭這個高的專訪級彆,比較罕見。
此篇專訪中,鬱亮道齣瞭2016年中國樓市過山車的前因後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找來看看。
而行業寒鼕下,唯有苦練內功。寶萬之爭前,鬱亮在萬科2014春季例會上,曾嚮與會的萬科高管推薦瞭兩本書―― 《門口的野蠻人》和《資本之王》 。
不知道今年鬱亮有沒有給高管推薦瞭新年書單?
鬱亮講話原文如下:
――――――深圳舊改第一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