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5/2022, 1:14:00 AM
如何衡量一個朝代的興盛呢?需要通過各方麵來對比看看,軍事,政治,經濟都是重要的因素。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愛新覺羅氏族建立。愛新覺羅氏原本就是一個強大的民族。努爾哈赤打下瞭大清江山,皇太極奠定瞭清朝的基礎。
康熙
、
雍正
、
乾隆
年間,清王朝的國力達到瞭全盛時期。
那麼,這三位皇帝中哪一位擁有最大的國庫呢?據記載,
康熙
死後,國庫裏麵有2716萬兩,
雍正
死後有3453萬兩。
乾隆
死後留下瞭多少錢?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中,康熙的曆史最為艱難。
在經濟上,他實行瞭輕徭役、低稅的土地政策,並宣布結束圈地,將閑置的土地讓老百姓耕種。
他始終堅持“藏富於民”的理念,已在20多個省免徵或增徵人民財富稅。在他執政的61年裏,清政府嚮全國免除瞭1.5億兩的稅收和糧食。
康熙
把種糧作為其執政生涯的三大任務之一。從1677年到1687年,他解決瞭黃河和淮河的洪水問題。
康熙
皇帝明智的經濟、軍事和政治決策為清朝的繁榮奠定瞭基礎。
康熙
的經濟政策是“讓富於民”。稅收減免、黃河治理、國傢統一等許多問題導緻國庫支齣遠遠大於收入。
康熙
晚年鄙視仁政,不懲治挪用公款的戶部大臣。因此,當他退位時,
國庫中隻剩下2716萬兩白銀。而雍正又是什麼樣的執政理念呢?
康熙退位是國庫中有2716萬兩,雍正又是怎麼省錢的呢?
針對
康熙
帝國庫的赤字問題,
雍正
上任僅一個月便開始大規模清查。他成立徽曹政府專門調查錢糧交易,並任命怡親王胤祥負責此事。
與此同時,他把三個金庫的控製權交給胤祥,並命令殷祥嚴格管理財務。
雍正
認為,造成財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仍然與官員腐敗和勒索百姓有關。
他警告文武百官,官員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自行處理赤字問題,否則將麵臨重罪處罰。
雍正
二年,為瞭增加對缺糧缺錢的處理,
雍正
增加瞭處罰。
對因貪汙、敲詐勒索造成經濟損失的官員,必須予以免職或者沒收住所,以彌補損失。
經過多年的努力,
雍正
皇帝終於完成瞭
康熙
年間的赤字調查和控製。各級官員被
雍正
皇帝給嚇怕瞭,而且也不敢違法亂紀瞭。
雍正
皇帝聽取山西官員的建議,將“火耗”的收入分成瞭三部分:
第一部分,地方官員的“養廉”;第二部分,彌補地方財政赤字;第三部分保留給地方公共使用,這不僅增加瞭地方財政收入,而且有助於促進官員廉潔。
雍正
在經濟治理上比
康熙
嚴厲得多。他知道,為瞭鞏固一個王朝的地位,必須犧牲官紳的利益。他要求眾人平等,不管是誰,都要服兵役。
雍正
對官員腐敗的打擊和推行的經濟政策,推動瞭清朝的經濟發展到一個全盛時期。他退位時,國庫有3453萬兩白銀。那麼
乾隆
呢?
乾隆
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皇帝。
乾隆的國庫又有多少呢?
雍正退位時,他給乾隆皇帝留下瞭大量的財産。為什麼乾隆皇帝晚年移交給嘉慶皇帝時都成瞭泡沫?
主要有三個原因:人口膨脹、物價上漲和皇權集中。
人口擴張的問題在於,朝廷廢除瞭人丁,大大降低瞭人民的生育成本。此外,清政府不斷推齣一些稅收減免政策,也豐富瞭人民的利益,人口增長已成為必然趨勢。
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
乾隆
60年統治期間反復發生的自然災害。
據統計,
乾隆
年間共發生洪水、乾旱、瘟疫、地震等自然災害14403次,年均為
康熙
年間的2.42倍。作為一個以農業生産為主要經濟收入的大國,農作物歉收對國民經濟是一個嚴重的打擊。長期的糧食短缺和人口增長將不可避免地導緻價格上漲。
再加上奢靡的
乾隆
喜歡微服私訪,還有和�|這個大貪官。
當時,成秦王較為富裕,銀兩達80萬兩,和�|的銀兩是成親王的23倍。為什麼
乾隆
皇帝沒有嚴懲和�|這樣的貪官,卻仍然重視他呢?
乾隆
皇帝真的糊塗瞭嗎?
乾隆
的皇權在晚年權力集中在他自己手中,但他沒有足夠的精力來對付他們,這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個親信來代錶他。
乾隆
五十五年,和�|立瞭議罪銀製度,這使
乾隆
十分滿意。這個製度的意思就是繳納一定的銀兩來將罪犯之身赦免,也就是錢能抵消罪名。能夠及時緩解清朝的財政危機。
這也是
乾隆
不願處置和�|的原因之一。雖然他的賺錢方法不太光明正大。此時,
乾隆
皇帝對和�|等貪官的保護無異於玩火,將貪官的腐敗赤裸裸地暴露在公眾麵前,逐漸失去瞭統治階級的支持。
到
乾隆
退位時,中國的白銀存量已從鼎盛時期的7390萬兩降至6000萬至8000萬兩,而在
乾隆
執政的60年裏,國庫存量為6939萬兩。
乾隆
年的物價上漲,數韆萬兩銀,通貨膨脹是給繼承的嘉慶帶來瞭巨大的財政睏難,等到嘉慶二十五年,國庫留下瞭3121萬兩。
大清帝國,幾代帝王的延綿,最終,一切都成虛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