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0/2022, 9:40:19 AM
人們在失去安全感的時候,往往會通過憤怒來讓自己重新感覺良好。
因為憤怒讓我們義正嚴詞。
憤怒讓我們感到我們從不犯錯。
憤怒還讓我們感覺自己做瞭些什麼。
憤怒是一種簡單而又低級的秩序。
我們需要秩序,恐懼混亂。
因此,再也沒有比在睏境麵前什麼都做不瞭,更讓我們感覺糟糕的瞭。
但這恰恰走嚮瞭安全感的對立麵――憤怒之後,我們會倍感不安。因為當安靜下來之後,我們總會失望的發現,我們甚至連自己都無法控製。
尤其是當憤怒並沒有演化成衝突的時候。也就是說,打齣去的一拳,空空如也,沒有人和我們互相攻擊,情況就會變得危險。
因為外在的衝突,總是會讓我們忘記內在的混亂。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如同上癮一樣,活在對他人的攻擊裏。當外在的衝突不存在,內心的混亂就會爆發。
甚至,他人的友善,很多時候也並不能讓我們感到治愈。我們甚至會感到被羞辱――對方的完美,讓我們自慚形穢。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怎樣纔能夠感到安全?
恐懼。無助。嫉妒。孤獨。不安。
這些負麵情緒接踵而來,如果無法應對,就會將我們淹沒。於是,很多人選擇堵住它們――用一種糟糕的,但立刻就能夠得到快感的生活方式堵住它們。因為這樣一來,混亂的痛苦就會被最大程度的掩蓋。
這些生活方式,總是和放縱有關;無論是徹夜酗酒,還是發泄情欲。又或者沉溺在某種虛擬世界裏。這些轉瞬即逝的快樂,的確會壓抑痛苦。除瞭過程本身的「刺激」,還因為快樂之後的「戒斷反應」,同樣是一種痛苦。這會掩蓋我們內心之中真正的混亂。其作用和外在的衝突很相似。
可是,惡性循環一旦開始,要迴頭就會變得很難。當一個宿醉者發現他宿醉的頭痛可以用第二天醒來的幾杯酒緩解的時候,正反饋環就會建立,然後開始自己的酒精上癮之路。直到其成為一個酒鬼。
混亂的狀態不斷加深,痛苦越來越巨大,因此需要更大的痛苦來掩蓋。如同一場又一場的雪崩,不斷將其推至崩潰邊緣。
那麼救贖之道在哪裏?
救贖之道在小事。
在可以疏導混亂,而非掩蓋混亂的小事。
內心的混亂,和外在的混亂一樣,都是一種傾嚮。一種隻要沒有秩序的疏導,就會不斷蔓延的傾嚮。
這幾乎是個無休止的過程。如同腐爛會傳染,地闆永遠擦不掉所有的塵,沒有瞭物業管理,小區就會垃圾成山。
而恢復秩序的小事,能夠阻止混亂蔓延的傾嚮。
這些小事因人而異,但就內在世界而言,這種最簡單的小事,就是「專注的呼吸」,哪怕一分鍾。
數自己的呼吸次數;在默念「呼與吸」的過程裏,全然感受呼吸;又或者更簡單直接的放慢呼吸速度。
你不必在意這件「傻事」有什麼意義。隻要將其當做最小限度的,對抗混亂的秩序就好。當你站在這個角度進行理解,就可以看清楚生活裏那些真正重要的小事,究竟有怎樣的意義。就如同你的心智模式被校準瞭一樣。
在空氣清新的環境裏散步,整理一會兒書桌,拖地闆,洗個澡,又或者做一件事情之前的某種儀式感,比如讀書前衝一杯咖啡。
這些能夠最低限度維持秩序的小事,會指引你的意識同樣走嚮秩序,忘記那些不斷蔓延的混亂「惡念」。
因為意識若沒有瞭指引,就會和地闆一樣不斷生塵――在這裏順帶一提,失眠之所以令人痛苦,就是因為在睡不著,又無事可做的狀態裏,我們的意識隻會蔓延混亂。這是世界運行的規律。而生命的意義,在於從混亂中建立秩序。因此,如果你能練習在專注的、緩慢的呼吸中入睡,即使睡不著,也能夠緩解這種痛苦。當然這需要時間的磨煉。
在所有的小事裏,最值得推薦的,同樣也是專注呼吸。因為它不需要特彆的場所,不需要特彆的時間。甚至在這裏――就在讀到這些文字的時候,你就可以停下來,專注的呼吸一次。
呼氣的時候默念呼,吸氣的時候默念吸。
閱讀當然也是很好的選擇。除瞭獲取知識,閱讀的過程本身,就是讓心靈恢復秩序的絕佳方式。因為混亂的意識在充滿內在邏輯的文字中,很難有可乘之機。
你讀的好書越多,內心的秩序也就越強烈。因為你的所思所想,都會被美好的文字徹底改變――現在知道讀書的重要意義瞭吧。
當然,在做事的時候,刻意放慢速度也是同樣。刻意用比平時慢一些的速度打字,喝水,散步。並專注於感受自己是如何慢慢做這些事的。
其他諸如緩緩散步,專注的進食,又或者看看天空,都很好。
自律的生活方式當然是更好的選擇,找到信仰則更佳。但開始的時候,這些並不容易。
因此,收集那些與「恢復秩序」的簡單小事,當內心的混亂開始蔓延的時候,就去讓自己做這些簡單小事。
當它們成為瞭生活中自動完成的習慣,一個人就能在每個瞬間重新開始,從不偏離一條救贖之道。
那條道不在彆處,就在此時此地。一件你能夠做的,最小限度的,建立秩序的小事裏。
文/@勺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