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2/2022, 8:03:56 PM
圖片: 韆圖網/Pexels | 撰稿: 醫伴旅內容團隊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作為多發性骨髓瘤的前體疾病,有進展為癥狀性多發性骨髓瘤的可能,本文對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的診療進行介紹。
一、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的定義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種惡性漿細胞腫瘤,其前體為意義未明的單剋隆丙種球蛋白病(MGUS)和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SMM)。
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介於MGUS和MM之間,是指符閤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標準,但病情進展緩慢並且沒有臨床癥狀的多發性骨髓瘤,又稱為無癥狀性多發性骨髓瘤。早在1980年,基於該病的特徵,發現該類病例的Kyle和Greipp用“冒煙型”形容。
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在多發性骨髓瘤中占比為8%~14%,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為67歲,年發病率為每10萬人0.4例。
絕大部分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最終會進展為有癥狀的多發性骨髓瘤,該病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疾病,臨床進程具有差異性,在診斷後的5-10年內每年進展為多發性骨髓瘤的概率約為3%,10年後進展的風險下降至約1%。
二、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標準
綜閤美國國傢綜閤癌癥網絡(NCCN)和國際骨髓瘤工作組(IMWG)指南,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標準如下:
1、血清M蛋白(IgG或IgA)>3 g/dL,或尿M蛋白>500mg/24小時
2、骨髓單剋隆漿細胞比例�R10%且
3、無相關器官以及組織的損害,如終末器官損害(CRAB)或其他惡性生物標誌物(SLiM-)或者澱粉樣變
CRAB:血清鈣高於正常值上限>1mg/dL或>11mg/dL;腎功能不全:血清肌酐>2mg/dL或肌酐清除率2g/dL或
SLiM:骨髓單剋隆漿細胞比例≥60%;血清受纍/非受纍遊離輕鏈比>100;MRI顯示>1處5mm以上局竈性骨質破壞。
三、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的分層
目前仍缺乏理想的風險分層體係,根據疾病進展的3個風險因素將患者分為3個階段:低危(無風險因素)、中危(1個風險因素)和高危(≥2個風險因素),2年進展風險分彆為9.7%、26.3%和47.4%。
四、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
由於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不伴有器官功能損害且用於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的藥物很少,過去被認為不需要治療,標準模式為每3~6個月觀察監測,直到疾病進展後癥狀齣現。
關於該疾病的最新研究進展錶明,對於中、低危患者,仍然建議進行定期隨訪觀察,有助於醫生掌握疾病變化,如果齣現進展,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治療。而對於高危患者,由於較易進展為多發性骨髓瘤,臨床中主張早期進行乾預,目前藥物乾預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1)臨床試驗1:
西班牙開展瞭針對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早期治療的第一項大規模3期試驗,試驗組接受地塞米鬆聯閤來那度胺為期9周的誘導治療,隨後接受來那度胺維持治療2年或直至疾病進展;而對照組不接受任何治療直至疾病發生進展。
結果顯示,治療組中位至疾病進展時間未達到,無治療組的中位至疾病進展時間為21個月。治療組和無治療組分彆有23%和76%的患者進展為癥狀性多發性骨髓瘤。在誘導治療期間,79%的患者達到部分緩解或更好,其中包括7%的嚴格意義上的緩解、7%的完全緩解和11%的非常好的部分緩解。治療組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彆為98%和94%,無治療組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彆為80%和78%。
總體而言,該試驗錶明,來那度胺聯閤地塞米鬆方案對高危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進行早期乾預可以顯著延遲其嚮癥狀性多發性骨髓瘤的進展,並使該類患者獲得OS獲益。
(2)臨床試驗2:
近期開展的一項開放標簽、III期臨床試驗(E3A06)對口服來那度胺單藥在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療效進行瞭評估。
結果顯示,接受來那度胺口服治療的患者中有50%達到部分緩解或更好,中位至緩解時間為5個月,未接受治療組無緩解齣現。同時,治療組的無進展生存期顯著高於未接受治療組,3年後的疾病進展纍積發生率顯著低於未接受治療組。
總體而言,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口服來那度胺治療可以顯著延遲疾病進展。
(3)臨床試驗3:
一項II期研究對卡非佐米、來那度胺和地塞米鬆(CRd)聯閤療法在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療效進行瞭評估。
結果顯示,使用該方案治療2個周期後,參與研究的12例患者均達到部分緩解,其中6名患者達到非常好的部分緩解。除此之外,在安全性方麵,該聯閤方案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胃腸道疾病和淋巴細胞減少性肺功能減退。
五、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的隨訪
針對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監測應在最初診斷後每2-3個月進行一次,持續6-12個月。相關指標主要包括:血肌酐、白蛋白、乳酸脫氫酶、血清鈣、β2微球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蛋白電泳及血免疫固定電泳、24 h尿總蛋白、尿蛋白電泳及尿免疫固定電泳。另外,血清FLC有助於判斷疾病進展;骨骼檢查可以每年進行1次或在有臨床癥狀時進行。
如果隨訪監測結果穩定,可在另一年內每4-6個月隨訪一次,此後每6-12個月隨訪一次。除此以外,應根據患者的進展風險進行個體化隨訪。
六、總結
關於冒煙型多發性骨髓瘤,在對低、中危患者做好隨訪監測的同時,重點是識彆需要進行早期治療乾預的高危患者。目前也在進行多種臨床試驗,以期控製疾病,延緩疾病進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