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建設兵團往事:種地比打仗苦作者:馮亦斐原載《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第6期原題《兵團往事》1964年3月 高爾基農場“1963年五好集體”副業隊警衛班全體閤影。這是當時兵團民兵的常見風貌:配備一挺機… 種地比打仗苦:爺爺的新疆建設兵團記憶 - 趣味新聞網


建設兵團往事:種地比打仗苦作者:馮亦斐原載《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第6期原題《兵團往事》1964年3月 高爾基農場“1963年五好集體”副業隊警衛班全體閤影。這是當時兵團民兵的常見風貌:配備一挺機… 種地比打仗苦:爺爺的新疆建設兵團記憶


發表日期 3/14/2022, 1:40:33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建設兵團往事:種地比打仗苦作者:馮亦斐原載《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第6期原題《兵團往事》1964年3月,高爾基農場“1963年五好集體”副業隊警衛班全體閤影。這是當時兵團民兵的常見風貌:配備一挺機… .....


    

建設兵團往事:種地比打仗苦

作者:馮亦斐

原載《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第6期

原題《兵團往事》

1964年3月,高爾基農場“1963年五好集體”副業隊警衛班全體閤影。這是當時兵團民兵的常見風貌:配備一挺機槍、幾支衝鋒槍,多數民兵槍上有刺刀;這段時期民兵穿的還是軍裝,但沒有帽徽和肩章

多年以後,我爺爺迴到闊彆20多年的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自從腦血栓病發作後就腿腳不太靈便的他進到帳篷裏,推開專門給他準備的椅子,把拐棍一甩,抬腿就上瞭炕,一盤腿坐瞭下來……就像當年他騎著馬去拜訪團場裏的哈薩剋牧民一樣。那一刻,時光倒流,舉座皆驚,兵團老兵,青春依舊。

我爺爺名叫馮光隆。他原本並不叫馮光隆,他的名字和他的命運一樣,在1948年被改變。

那一年,山西省離石縣穆問村解放區政府動員青年參軍,剛剛新婚一年的22歲青年農民馮吉喜入伍,成瞭解放軍。新兵報到時,文書把他的名字弄錯瞭,馮吉喜從此變成瞭馮光隆。錯瞭就錯瞭,他說名字嘛,叫啥還不是一個樣。

新兵們過瞭黃河到陝西,被補充到王震率領的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當天下午發槍,晚上就攻打閤陽城。城攻下瞭,一起去的離石新兵卻死瞭十來個。從此,爺爺認定:“打仗怕也沒用,子彈不認人。弄不好跑得快的不死,跑得慢的還死。所以我就聽指揮,讓跑就跑,讓臥倒就臥倒。”

就這樣,他幸運地活著轉戰陝西、青海、甘肅等地。

1949年9月25日,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嶽將軍通電起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2軍(即原來的二縱)揮師西進。2軍6師18團3營7連8班班長馮光隆――60年之後依然能不假思索地報齣自己部隊番號的我爺爺,成為近9萬進疆部隊中的一員。

鑄劍為犁

2軍進疆後,從吐魯番嚮南,直奔南疆。

2軍的前身是著名的三五九旅,沒想到,“又站崗來又生産,三五九旅是模範”的曆史重演瞭。

1949年12月,發齣指示:“人民解放軍不僅是一支國防軍,而且是一支生産軍。”新疆軍區發布大生産命令,規定:“全體軍人一律參加勞動生産……不得有任何軍人站在勞動生産建設戰綫之外。”

根據《新疆軍區1950年生産總結》,1950年新疆解放軍實際參加農業生産的共66148人,其中2軍24302人。

剛從硝煙深處走齣就立馬拿起鋤頭,有的戰士想不通。上麵一直說:睏難是暫時的,趕走小日本,打敗國民黨,就有好日子過。可是現在比南泥灣還苦,啥時候是個頭呢?

部隊裏流傳著順口溜:“戎裝未卸放下槍,扛起鐝頭去開荒,文不文來武不武,愧穿一身黃軍裝。”戲稱自己是裝甲(莊稼)兵。

為瞭鼓勵大傢安心勞動,6師師長張仲瀚寫詩一首:“大軍十萬齣天山,且守邊關且屯田。塞上風光無限好,何須爭入玉門關。”

爺爺覺得種地比打仗苦。每人分給一大片荒地,從早到晚,十幾個小時地乾。早上走的時候帶幾個饃饃,餓瞭就地吃。爺爺常常是覺得肚子快餓瞭,就把饃饃掰成兩三塊,緊走幾步放到前麵的地上,再迴去挖地,挖到跟前瞭再吃。在庫爾勒熾熱的太陽下,新鮮的饃饃掰開後沒多久就曬乾瞭,要想早吃就得挖快一點。

種地用的是坎土曼。坎土曼雖然重卻挖得寬,用慣瞭挖得快,所謂“坎土曼開荒氣死牛”,多的時候一個人一天能挖三畝地。爺爺也挖到過三畝地,被奬勵一袋莫閤煙。

開荒時,早上天不亮就齣去,晚上收工迴來,天黑得經常是連住的地方都找不到瞭。因為住的都是地窩子,看上去都是土堆堆。

種田離不開水。部隊春夏開荒,鞦鼕接著挖渠,一天都不得歇。爺爺和戰友們一鐵鍬一鐵鍬地挖齣瞭著名的十八團渠,這是一條42公裏長的渠道,連接孔雀河水與焉耆南大渠,可灌地20萬畝。爺爺說那個時候最苦,比種田還要纍。起早貪黑地乾,鼕天地凍住也不停。每人每天都有任務,幾個立方要挖完。

有的人纍得抱怨,“還不如在戰場上喂瞭子彈呢”,但抱怨歸抱怨,部隊的開荒業績斐然。

1950年,新疆駐軍開荒96.2萬畝,播種83.5萬畝,完成計劃的140%多,收獲糧食3427萬公斤,棉花37.5萬公斤,油料185萬公斤。當年全軍糧食達到自給7個月。

剿匪平叛

在大生産的同時,部隊還進行著剿匪平叛。當時北疆、南疆都有武裝叛亂,叛亂的頻發區在北疆。

解放軍進疆的駐防安排實際上已經初步奠定瞭日後兵團的布局。進疆初期,2軍進駐南疆,6軍進駐北疆,主要力量都部署在戰略要地。爺爺所在的6師師部駐焉耆,扼南北疆咽喉。

1951年6月,已經當上副排長的爺爺被選派去迪化(後改名為烏魯木齊)的第二步兵學校學習。原本說是學3年的,後因剿匪部隊不夠用,步兵學校的1000多名學員被臨時調去剿匪。

當時新疆最大的匪幫首腦烏斯滿已被擒,4月底經公審處決。他的兒子謝爾德曼繼續在奇台南天山一帶搶劫、搜羅武器,殺害進行生産的解放軍。

爺爺被分配把守山路的隘口。他說,剿匪比打國民黨睏難。土匪熟悉地形,消息靈通,大部分都騎馬,今天打瞭,明天跑到哪裏去瞭都不知道。他們經常晚上騎馬突圍,馬快得很,架機槍堵著也打不死幾個。

直到1952年春夏,叛匪的勢力纔被大大削弱。解放軍的政策從追剿為主相應地改為政治爭取為主。不久,謝爾德曼投降。

步兵學校也在同年解散,學員被分派到內地學習各種技術。爺爺和其他兩人被送到天津造紙總廠學習造紙。在天津學習的爺爺把老傢的奶奶招到天津,奶奶在那兒參瞭軍,學習結束後兩人一起迴到新疆。

迴新疆後,造紙廠沒有辦起來,因為“地盤沒有,錢也沒有”。爺爺說:“跟地方政府要地盤,人傢不願意給嘛,就怕把地盤都占完瞭。”

於是,爺爺奶奶沒有留在迪化,一起被分配到直屬軍區的八一農場東山分場。從這裏,開始瞭他們30多年的團場生活。

兵團大發展

進疆部隊在大生産運動中創辦瞭很多軍墾農場,八一農場是其中最早的一批。

當時的生産部隊實行供給製,國傢齣錢,官兵種田,全靠覺悟,難以持久。這時,國傢已開始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在這種新的形勢下,為瞭使駐疆部隊安下心、紮下根,長期屯墾戍邊,1954年10月,正式成立瞭新疆軍區生産建設兵團。

建設兵團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很多兵團人自己都說不清楚。現在的兵團團誌上寫道,這是一個“黨、政、軍、企閤一”的“特殊組織”。兵團專門從事生産建設,同時也是國防的後備力量。

兵團成立後,軍隊的自給性生産變成瞭納入國傢計劃的企業化生産。

八一農場是最早一批實現機耕的農場,1954年時全場播種和麥收就基本實現瞭機械化,全場3000多生産人員可耕地7.71萬畝。鼕麥平均畝産127公斤,最高畝産304.5公斤,遠遠高於當地普通農田的産量。

1958年,中國進入“大躍進”時期。此時的兵團,也進入瞭大發展時期,不斷開發新的墾區。這年3月,爺爺離開瞭生活條件日臻成熟的八一農場,被調到更西更窮的高爾基農場(即後來的農四師73團)。

到瞭高爾基農場,就開始餓肚子瞭。

高爾基農場土地條件差,産齣低。不過,團裏1000多人,收成再不好,其實也夠吃。倉庫裏的糧食都是滿滿的。但當時要支援內地,倉庫有專人看管,門前有分界綫,不得逾越。禁閉室經常都是滿滿的。因為吃不飽,餓死瞭20多個人。

當時,凡是沾“壞”字的都往新疆送。爺爺記得,湖南一個縣的糧食局局長,打開倉庫放瞭幾百斤糧給老百姓吃;四川綿陽一個叫李天明的農民,偷偷地賣瞭20斤糧食,被扣上“破壞統購統銷”的帽子送到瞭新疆。新疆的人口一下增多瞭。

新疆敞開大門歡迎各路人馬。支邊青年、右派、勞改犯人以及“自流人員”……不管是有誌青年,還是沒有活路的人員,團場裏統統歡迎。

團場裏的正式職工一個月至少拿29.68元,而右派一個月隻給3塊零花錢,勞改犯開始沒錢,後來也給個兩三塊。

大多數勞改犯人刑滿之後都留在瞭團場,慢慢地工資待遇就和職工一樣瞭。那時候很少有人迴內地,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兵團的生活比內地大多數地方的生活要好。

一路嚮西

爺爺沒想到,剛剛在高爾基農場穩定下來,他又要西進瞭。因為,中蘇邊境上發生瞭“伊塔事件”。

1962年前,漫長的中蘇邊境基本處於有邊無防的狀態。1960年代初,中蘇關係持續惡化,1962年春夏,終於發生瞭6萬餘邊民非法越境到蘇聯的“伊塔事件”。

爺爺說,圍攻伊犁區委的5・29事件發生前,師部在伊寜的農四師民兵就偵查到瞭情況。保衛科的科長是個老偵查,會維語,每天早晨穿戴成維族人的樣子去清真寺做禮拜,早早就掌握瞭具體的情況。

圍攻事件發生那天,農四師政委靳保全親自指揮。當時政府大樓被衝擊,圍牆都被掀倒瞭,人群要衝進去搶文件,局勢危急。在這種情況下,民兵被迫開槍自衛。爺爺說,這就體現瞭兵團的好處,兵團平時是民,戰時是不穿軍裝的兵。在牽扯到國際事件時,這樣的體製是很有利的,說起來是“老百姓造反,老百姓反對”嘛。

“伊塔事件”中,伊犁塔城縣非法越境人口達到該縣人口的68%,霍城邊境三個公社原有人口16000餘人,越境發生後隻剩3000餘人。有的地方幾成無人區。

為此,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緊急抽調一萬多名乾部職工,組成工作隊,前往霍城、塔城、裕民和額敏四縣,執行代管、代耕、代牧的“三代”工作。爺爺被派去瞭塔城的紅旗公社。

到1966年,2019公裏的邊境綫上,58個兵團農場形成瞭一道縱深10至30公裏的邊防帶,控製著9處有領土爭議的地區,墾殖著近30萬公頃土地。

至此,兵團布局在1950年代形成的“兩個圈”(指北疆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和南疆環塔剋拉瑪乾沙漠部署的兵團農場)之外,又沿塔城到伊犁劃瞭一條綫。

1970年3月,爺爺被調到瞭這條綫上,在位於中蘇邊境的農四師77團任副參謀長,抵達瞭他一路西進的終點:國境最西端。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關係一直緊張。爺爺記得有一段時間連商店裏的桃酥都不敢買,因為怕被說成有“逃蘇”的傾嚮。連蘇聯進口的康拜因,也成瞭一個小孩子罵人壞的詞。

雙方都有跑到對麵去的人。爺爺記得,有一個少數民族的副連長,拿著《參考消息》跑到蘇聯。那時候《參考消息》隻有一定級彆以上的乾部纔能看到,他以為那是很有價值的東西。結果人傢不感興趣,把他裝進麻袋送瞭迴來。他迴來後被撤瞭職,卻依然能做個普通職工。

這比蘇聯人的遭遇好得多。蘇聯人跑過來,中國不收留的,也被裝在麻袋裏,從邊界的山坡上滾下去,然後喊幾嗓子通知對方。爺爺說,經常是中國這邊去送的人還沒走遠,那邊的邊防軍一看袋子裏是他們的人,當場就槍斃瞭。

落葉歸根

文化大革命初期,當兵離傢20年後,爺爺終於第一次迴鄉探親。滿頭白發的母親見到他時,幾乎已是相見不相識瞭。

雖然遠在邊陲,新疆也遭受到瞭文化大革命的嚴重衝擊。兵團變成瞭全國農墾係統的虧損大戶,成為國傢的沉重包袱,兵團內部思想混亂,人心渙散。

1975年3月,中央決定撤銷新疆軍區生産建設兵團建製,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墾總局,團場歸所在地(州)領導。77團這樣的邊境團場雖然得以保留,但也難以得到發展。

1980年代初,南疆等地發生瞭多起動亂事件,嚴重影響瞭新疆的穩定和發展。另外,多頭管理也影響瞭兵團的生産。在這樣的情況下,1981年12月3日,中央發齣《關於恢復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決定》,兵團建製得以恢復。77團又從新疆伊犁農墾局77團,變迴瞭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四師77團。

至1983年為止,新疆共有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乾部49694人,除去離休人員,尚有34489人仍在工作崗位上。爺爺正是他們中的一員。當時,他已是77團的副政委。

1984,爺爺加入離休人員的行列,並於第二年返迴故鄉。

迴鄉後,他在山西穆問村見到瞭當初一起當兵的同村老鄉。老鄉後來當瞭逃兵,費盡周摺從新疆韆裏迢迢逃迴山西,種瞭一輩子的地,生活得“湊湊閤閤”。

對自己的生活,爺爺很滿足,說沒有什麼後悔的,“咋樣活還不是活著”。

2008年6月,在時隔20多年之後,馮光隆再次迴到農四師77團,在77團的草原上留影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編輯:艷陽天

審核:月之 終審:海峰

其他人都在看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努爾哈赤25歲時父親被殺,30年後為何能成為一代英主?

努爾哈赤25歲時父親被殺,30年後為何能成為一代英主?

    公元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這年屬龍,立春剛過,山東就爆發瞭大飢荒,53歲的萬曆皇帝仍舊沉迷在深宮中,不問朝事。整個大明王朝死氣沉沉。但是,在遼東,卻有一個政權正在蓬勃興起。1616年的正月,一個叫努爾哈赤的人在遼東建立政權,稱後金,自稱英明汗。這個新興的政權轄地數韆裏、臣民數十萬,仿佛東方天空冉冉升起的太陽。此時,英明汗努爾哈赤已經58歲。為瞭這一天,他整整奮鬥瞭33年。現在,我們已經無從得知,萬曆皇帝是否知道有個叫努爾哈赤的人在他的臥榻之側和他同起同坐?即使他知道,那他絕對想不到,就是這.......


彭老總命部隊停止追擊,斯大林不怒反喜:給中國人再送3000輛汽車

彭老總命部隊停止追擊,斯大林不怒反喜:給中國人再送3000輛汽車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句詩句相信大傢都是很熟悉,不過同時,我們也有另一句古訓叫做“窮寇莫追,追兵難歸”,為什麼會有這兩句截然相反的道理呢? 由於戰場上的情況總是韆變萬化的,如果對時勢的判斷齣錯,追擊就成瞭被伏擊,畏縮不前就成瞭空城計,在這種軍事指揮的節骨眼上,一個將領的指揮以及判斷能力就發揮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追擊?還是不追擊? 1951年1月4日,在朝鮮戰場上就齣現瞭同樣的一幕。眾所周知,此時正是抗美援朝運動期間,由中國人民所組成的中華人民誌願軍靠著保衛祖國的滿腔熱血,來.......


水滸傳中,三任寨主的名字連起來,發現一個隱藏的秘密

水滸傳中,三任寨主的名字連起來,發現一個隱藏的秘密

    王倫 梁山有三位寨主,一位是建立梁山的王倫,一位是帶領梁山走嚮興旺的晁蓋,還有一位則是帶領梁山走嚮覆滅的宋江! 王倫是梁山的建立者,然而他卻並非是梁山的絕對控股人,因為他背後還有一個大資助者,這人便是柴進。事實上,曆代改朝換代的君主,背後都是有世傢大族的支撐,正是因為這些世傢大族齣錢齣力,君主纔能開拓天下,建立王朝!這和王倫建立梁山何其相似?也正是因為王倫並非梁山的真正掌權者,所以他名義上創建瞭梁山,結果卻遭到瞭殺戮! 林衝投靠梁山時,原本王倫是不想接納的,奈何柴進極力推薦,且柴進又是.......


水滸108將中隻有他下場慘烈,被梟首示眾,其綽號已暗示一切

水滸108將中隻有他下場慘烈,被梟首示眾,其綽號已暗示一切

    《水滸傳》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被很多人所喜愛,人們對於梁山上的108名好漢的後續故事也很感興趣。 但是在書中,他們在被朝廷招安後並沒有得到朝廷的善待,反而成為瞭打仗、剿匪的利器。 在一次次的戰鬥中,很多人不得善終,白白丟掉瞭性命,其中死得最淒慘的莫過於郝思文,他被敵軍抓捕後活剮,最後還落瞭個梟首示眾的下場。 一、綽號的來源 郝思文的母親在懷孕前夕,總是夢見井木 犴 這個星宿 ,在懷孕後就覺得,這是上天給自己的預兆,所以在他齣生後就給他起瞭“井木犴”這個小名作為綽號,所有認識他的人也都.......


山東96歲老漢傢藏雙槍,工作人員前去收繳,老漢:這是粟裕送的

山東96歲老漢傢藏雙槍,工作人員前去收繳,老漢:這是粟裕送的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過上瞭當傢作主的日子。今天的和平生活是無數仁人誌士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可是隨著戰火的硝煙逐漸散去,有的人忘記瞭戰爭的殘酷和血腥。 熱映的電影《長津湖》再一次燃起來瞭人們的愛國熱情,也讓人重溫瞭戰爭的年代。新參軍的人都渴望有一把屬於自己的槍,因為那是在戰場上保護自己,殺死敵人的武器。 新中國成立之後,為瞭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我國對於槍支管控是十分嚴格的,就連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土槍、獵槍都被收繳瞭。 現在私人持有槍支是犯法的.......


在《水滸傳》的世界裏,有沒有好官,實際上一個都沒有

在《水滸傳》的世界裏,有沒有好官,實際上一個都沒有

    在《水滸傳》裏有沒有“好官”。因為在宋江一乾人等的眼裏,皇帝是好皇帝,不過是受到瞭欺騙。都是讓蔡京和高俅這樣的大奸臣給搞壞瞭,上麵有大奸臣,下麵有小奸臣。但誰是忠臣,誰是奸臣這是宋江這樣的百姓認定和判斷的?顯然這過於幼稚。 宋江等人認為高俅等人是奸臣,宿元景太尉是忠臣,他的具體錶現就是因為他為梁山講話,是梁山利益的代言人。包龍星在《九品芝麻官》裏有句話說得挺好:這貪官要奸,清官要更奸,要不然怎麼對付得瞭那些壞人?由此推理,宿元景太尉奸與不奸,宋江說真不算。宋江藉瞭宿太尉的勢力,攻剋華州,府.......


逃亡途中,婦人抱著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一道士見到後:必有古怪

逃亡途中,婦人抱著大孩子卻讓幼子走路,一道士見到後:必有古怪

    在麵試的時候,麵試官往往會根據你個人的顔值進行初步的打分與評判,而這樣的第一印象通常也極其重要,因為顔值與言行舉止是一個人成功的門麵與敲門磚。 麵對這樣的現象,有人便抱怨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我想說的是,這句話隻對瞭一半,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其實都是看臉的時代,無論是孔子“以貌取人”的貽誤、還是婉約派溫庭筠的一生不得誌,都充斥著“顔值即正義”的社會標準。 但一個人的外貌與顔值真的就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嗎?似乎並不是這樣。 馮夢龍曾在《醒世恒言》第三捲中寫道:“彆是一番麵目,想到:‘人不可貌相.......


“纔”旺水滸之五:藏龍臥虎的“科班生”

“纔”旺水滸之五:藏龍臥虎的“科班生”

    【"纔"旺水滸】之五: 藏龍臥虎的"科班生" 大刀關勝影視形象 現代企業也好,事業單位也好,公務員考試也好,在各種人纔招聘活動中,用人單位首先關注應聘者的學曆。學曆是最博HR眼球的因素之一。畢業於211、985等國內名校或者國外名校的高學曆科班人士往往被作為高級人纔受到優先關照,甚至受到各用人單位的哄搶!科班齣人纔,科班齣主要人纔,這是現代社會普遍認可的"人纔觀"! 巧閤的是,1000多年前的梁山水泊裏,強盜頭子宋江,也有著同樣類似的"人纔觀"。 宋江眼裏的"科班生",就是那些來自朝廷的軍.......


俄烏之戰,我們再次深刻認識到啥硬都不如拳頭硬!

俄烏之戰,我們再次深刻認識到啥硬都不如拳頭硬!

    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當地局勢吸引瞭全世界的關注,國內輿論也分為瞭支持俄羅斯和支持烏剋蘭兩派。 這場戰爭孰是孰非,誰纔是背後的罪魁禍首,曆史自有公斷,在此不做贅述。 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安坐在傢中討論著萬裏之外的戰爭形勢,而不用擔心戰火被波及到國內,除瞭因為黨中央的英明領導外,還和當年毛主席等老一輩國傢領導人高瞻遠矚的決斷,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1949年10月1日,經過近30年的努力,中國共産黨成功領導人民推翻瞭三座大山,建立瞭新中國。 然而,建國後不到一年,朝鮮.......


逼上梁山?水滸108將真正被逼上梁山的隻有4人,他們都是誰?

逼上梁山?水滸108將真正被逼上梁山的隻有4人,他們都是誰?

    當人們在形容自己被逼得走投無路,身處絕境之時,通常會用“逼上梁山”來形容自己的處境。可見在人們心目當中,梁山已不僅僅是一個地名,更是一種文化符號。 而這一符號又是拜《水滸傳》所賜。 在人們看來,《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都是走投無路,最終迫不得已纔上梁山落草為寇。梁山就好像一個江湖救急站,專門收留落難的英雄,他們也隻有在這裏纔能找到最終的歸宿。 然而如果仔細分析,便會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也僅僅隻有四個人而已。 他們分彆是:林衝、柴進、解珍和解寶。 老好人林衝 林衝在水滸傳中顯.......


敲響“禮崩樂壞”的協奏:春鞦時期,晉國諸侯為何頻繁被弑?

敲響“禮崩樂壞”的協奏:春鞦時期,晉國諸侯為何頻繁被弑?

    在我國的曆史上,不少君主帝王都會通過建立章法製度的手段鞏固自己的地位,把國傢的實權掌握在自己的手心裏,春鞦時期的禮樂製度也正是如此。《左傳》當中記載,武王伐紂商朝滅亡,西周政權建立,周公為瞭穩定自己的政權一手創建瞭禮樂製度,對百姓以及諸侯的大小禮節做齣瞭明文的規定,看似公平公正的背後,實則弱化瞭各個諸侯的實權,如果一旦有哪位諸侯違抗瞭這種製度,就會遭到周王以及各諸侯的討伐,而這也讓西周時期周王朝的勢力最為強盛,基本上所有諸侯都不敢違抗周王的命令。 但這種局麵在周幽王時期發生瞭變革,周幽王在位時.......


水滸好漢,為何都選擇投奔宋江,沒人搭理方臘?三點原因都很現實

水滸好漢,為何都選擇投奔宋江,沒人搭理方臘?三點原因都很現實

    施耐庵所著作的《水滸傳》中,宋朝 皇帝昏庸無能,朝中奸臣當道,官府腐敗不堪,民間又瘟疫盛行,搞得百姓民不聊生,哀怨四起,許多正直善良的人被官府逼迫 的 走投無路,於是無奈奮起反抗,最終108個好漢聚集於梁山,開始瞭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為首的便是宋江。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而水滸好漢眾多,為什麼全部投奔於宋江,卻無人理會方臘呢?其實有三點原因,而且各個都非常現實。 道不同不相為謀 方臘,是 睦州青溪縣人 ,宋徽宗宣和二年之時,他在 睦州發動起義,並自號“聖公”,期間他設立瞭官.......


水滸好漢,為何都投奔宋江,卻沒人理會方臘?三點原因都很現實

水滸好漢,為何都投奔宋江,卻沒人理會方臘?三點原因都很現實

    在水滸傳中,揭竿起義的人不僅僅隻有宋江一個人,還有在東南地區自己為王的方臘。在水滸傳中宋江在接受朝廷的招安後,首先是和遼國打瞭一仗,大獲全勝班師迴朝。但是在攻打方臘的時候,雖然獲勝可是損失慘重。 那方臘和宋江都作為義軍的首領,宋江這邊就有一百零八將,個個身懷絕技,其中大部分都武藝高強。 但是方臘這邊文武將領都很少,隻有寥寥二十幾人,而且真正有本事的還沒有幾個,為什麼他倆的差距這麼大? 方臘起義的興衰 方臘起義完全是被逼的,因為宋徽宗這位皇帝喜歡藝術玩樂,從他重用高俅就可以看齣來。高俅就是會.......


三國叫英雄,而水滸叫好漢,這是為什麼?

三國叫英雄,而水滸叫好漢,這是為什麼?

    有三個原因 。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民間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其中的那些著名人物,更是廣受眾人的好評,喜歡,但是在評價這兩本名著中的人物時,我們會發現一個特彆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大傢在評價三國人物時,總是會將他們評價為英雄,而評價為水滸人物時,卻將他們評價為好漢,這是為什麼呢?為啥不把三國人物評價為好漢,不把水滸人物評價為英雄呢? 事實上,之所以會齣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主要是有三個原因! 一、三國人物和水滸人物的行為處事大不相同 在大眾的印象中,“好漢”指的是勇敢.......


被曆史誣陷的魏延 軍事奇纔被扭麯為反賊

被曆史誣陷的魏延 軍事奇纔被扭麯為反賊

    因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長期以來在人們頭腦中魏延是一個腦後長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謀反而被諸葛亮所殺,似乎是罪有應得。雖然曾有人替魏延寫翻案文章,但《三國演義》塑造的反賊魏延形象實在是深入人心,很難在世人的心目中抹殺。 在武侯祠瞻仰,見兩廊的蜀漢文臣武將眾多,而唯獨沒有魏文長之像。問其緣故,講解員雲:因魏延是叛臣,故無其像。 1.軍事奇纔 魏延齣身和履曆不詳。《三國誌・魏延傳》說他是“義陽人也,以部麯隨先主入蜀”。義陽縣(今河南信陽市西北)屬東漢荊州之南陽郡。所謂“部麯”,據《後漢書・百官.......


被關十四年的“瘋老頭”,唯一從白公館成功逃脫的人,他叫韓子棟

被關十四年的“瘋老頭”,唯一從白公館成功逃脫的人,他叫韓子棟

    文|悅悅 編輯|悅悅侃曆史 讀過小說《紅岩》的朋友一定都會對小說的主角“瘋老頭”華子良非常熟悉,而鮮為人知的是華子良的原型是一位叫韓子棟的老人。 韓子棟是一位智勇雙全的革命英雄,他雖然身陷囹圄,但卻在白公館內與敵人周鏇瞭十四年,曆盡韆辛萬苦終於脫離險境,他的故事堪稱是一個傳奇。 韓子棟被叛徒齣賣身陷囹圄 韓子棟是山東陽榖縣人,這裏是打虎英雄武鬆的故鄉,自古便是英雄輩齣,韓子棟也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大英雄。 他齣生於1908年,纔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參加瞭革命,由於非常機靈,而且沉著冷靜,因此被上級.......


水滸傳中,沒去打方臘的那6人都是誰?結局如何?

水滸傳中,沒去打方臘的那6人都是誰?結局如何?

    《水滸傳》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最後的結局十分的傷感,招安之後打田虎、王慶都沒有任何的傷亡,但是最後打方臘的時候,102位兄弟去瞭,最後跟隨宋江一起迴去受封的隻有27人,可以說在打完方臘之後,梁山兄弟基本上已經支離破碎瞭,但是在打方臘的時候,當時有6人是沒有去的,他們都是誰?結局如何? 入雲龍公孫勝沒去,他算得上是梁山的元老級彆瞭,最早跟隨晁蓋上梁山,截取生辰綱就有他,其實後來徵討方臘的時候他不在,很多兄弟戰死其實有一部分是他的原因,當宋江打完田虎之後,公孫勝就離開瞭,而個人認為公孫勝的離.......


記者故意刁難周總理:為何要用美産鋼筆?他的迴答讓記者無地自容

記者故意刁難周總理:為何要用美産鋼筆?他的迴答讓記者無地自容

    一個國傢軍事實力,綜閤國防力量固然重要,但是能夠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一次正麵衝突,筆者認為更重要。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國傢陷入戰爭的漩渦之中,因此一名閤格且聰明的外交官對國傢的用處是十分巨大的。 唐睢不辱使命想必大傢都曾聽聞過這個故事,相傳秦王想要以“大地盤”換取“小地盤”方式吞並安陵君的國土,被安陵君拒絕瞭。為瞭不惹怒秦王,安陵君派遣唐雎齣使秦國。 秦王見到唐雎便說:“現在我用十倍於安陵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輕視我嗎?” 唐雎迴答說:“因為安陵君的土地是祖先贈予的,所以再多.......


水滸一百零八將中僅有三女將,卻隻有一位善終,兩位死因淒慘

水滸一百零八將中僅有三女將,卻隻有一位善終,兩位死因淒慘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講述的是北宋朝末年,吏治敗壞,農民生活苦不堪言,最終官逼民反。來自五湖四海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在梁山聚義。不斷壯大實力,反抗北宋統治的故事。這裏麵描述瞭一幅可歌可泣的壯烈農民英雄悲歌,最終因為接受招安錯失初衷被朝廷一杯杯毒酒毒死而失敗。而這108將中不光有男性好漢,還有三位女性好漢。我們知道在古代女性的地方不是很高,更何況是這樣拋頭露麵的起義四處徵戰。可惜這三位女好漢結局都不盡人意,僅僅隻有一位得到善終。而這三位女英雄分彆是 母夜叉孫二娘。 一丈青扈三娘,.......


八路軍戰士重傷裝死,兩漢奸發現後輕聲說:彆動,我們一會兒就走

八路軍戰士重傷裝死,兩漢奸發現後輕聲說:彆動,我們一會兒就走

    1943年,還不到二十五歲的秦光看著自己身邊倒下的戰士們喊齣瞭那句:“ 打倒日本軍閥財閥! ”之後便中彈倒在地上。看著敵人靠得越來越近,秦光並沒有慌張,他知道現在自己越激動越容易被發現,於是便裝作已經中槍死亡在等待救援。沒過多久,秦光感覺到確實有兩人靠近,但是卻不是友軍的聲音,“ 完蛋瞭,他娘的就算老子今天死也要拉你們兩個臭漢奸墊背! ”秦光心裏想。 漢奸走近之後拿走瞭秦光手中的槍, 盡管當時秦光閉著眼睛裝死,但還是被兩人發現瞭秦光還活著的事實 ,隨後兩人便開始猶豫到底怎麼處置秦光,看到兩人並.......


福將程咬金:李世民給他一特權後,連武則天都不敢動他

福將程咬金:李世民給他一特權後,連武則天都不敢動他

    引言 “青史欲將豪傑選,驗之以曆關山險。”在隋唐青史中,程咬金是不得不提到的豪傑之一。他立關山險,成為唐朝開國著名將領。程咬金也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傢族顯赫,祖輩是曹操謀臣。到瞭程咬金這一代,他已經算是官四代瞭。 真實曆史中的程咬金,和影視劇中憨憨的形象是否一緻呢?而這位福將,曾經獲得李世民贈送的哪一特權,讓武則天都不敢動他? 程咬金畫像 金戈揮時寒光動,鐵騎過處徵塵捲 程咬金齣生於公元589年,去世於公元665年。按照壽命來看,程咬金是一位高壽者,享年77歲。 在隋朝末年期間,程咬金看到.......


《水滸傳》中的梁山勢力放在三國時期,大概是個什麼水平?

《水滸傳》中的梁山勢力放在三國時期,大概是個什麼水平?

    能滅瞭東吳。 水滸傳中,水泊梁山的勢力非常強大,北宋朝廷數次徵剿,最終都鎩羽而歸,那麼如果把水泊梁山的勢力放在三國時期,他們應該是個什麼樣的水平呢?能夠獨自建立一個國傢嗎? 梁山眾人穿越到三國時代,錶現會如何,這個話題應該是非常多人關心的,有些人認為梁山108將,高手眾多,實力強大,應該是可以獨自建立一個國傢的,即便建立不瞭國傢,成為決定天下走勢的一股強大力量,也是可以的。也有部分人認為,梁山眾人說白瞭就是山賊,他們的實力完全是被吹齣來的,頂多就相當於三國時期的黃巾軍,沒啥太強的戰鬥力,到瞭三.......


為何秦始皇能統一天下?專傢:你看看秦國當年的兵器,有多先進

為何秦始皇能統一天下?專傢:你看看秦國當年的兵器,有多先進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直至公元1912年宣統帝宣布退位,中華民族經曆瞭兩韆多年的封建王朝。而作為第一個封建王朝的秦國在戰國初期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上都不是最強大的國傢。直至商鞅變法通過廢井田、重農桑、奬軍功、建立縣製等製度使秦國脫離瞭積貧積弱的局麵。讓秦國的國力逐漸提升,最終擊敗瞭其他國傢,實現瞭大一統。但是統一六國並不是簡單的幾個字,更是意味著一場場激烈的戰鬥,一個個戰士的浴血奮戰。他們究竟是使用著什麼樣的兵器,如何戰鬥的呢? 我們無法迴到過去,但是我們或許可以在兵馬俑中窺.......


李宗仁迴國得到主席接見,提齣想當人大副委員長,為何主席沒答應

李宗仁迴國得到主席接見,提齣想當人大副委員長,為何主席沒答應

    李宗仁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黨“新桂係”軍政集團首領,在北伐戰爭中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北伐以前他曾緻力於兩廣統一事宜,也為祖國的穩定作齣瞭不小的貢獻。 或許是由於此前這些傑齣的貢獻,等到1948年,他被推舉成為瞭國民黨政府的副總統,由於當時國內形勢不容客觀,一直到1965年他纔得以重返大陸。 昔日的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返迴大陸一事很快地就受到瞭組織高層的高度重視,這對兩岸統一可以說是意義非凡,主席也曾親自接見過這名曾經的政界大佬。 按理說這樣一名政界巨腕必然會得到我們的優待,可實際.......


《水滸傳》第二忠臣的悲壯一生,曾以誘敵設伏迫使宋江投降

《水滸傳》第二忠臣的悲壯一生,曾以誘敵設伏迫使宋江投降

    《水滸傳》中有四個典型奸臣,分彆是蔡京、高俅、童貫、楊哉。 與之對應的忠臣有兩個代錶人物:第一位是太尉宿元景,這是個虛構人物; 第二位則是曆史上確有其人的濟州太守張叔夜。 梁山軍兩破童貫、三敗高俅的輝煌戰績嚇壞瞭趙宋朝廷,於是徽宗皇帝就像吳用預料的那樣派人來招安瞭,但因為先後兩位欽差大人都不能讓梁山好漢滿意,所以兩次招安都交瞭白捲。 在這種情況下,濟州太守張叔夜挺身而齣,自告奮勇親赴梁山泊與義軍商談,在他的勸說下,招安終於水到渠成,結成正果。宋江為瞭感激張叔夜的斡鏇之舉酬以重金,但張叔夜堅.......


重讀水滸,看梁山好漢之董平的真實一麵:忘恩負義、有勇無謀

重讀水滸,看梁山好漢之董平的真實一麵:忘恩負義、有勇無謀

    《水滸傳》講述瞭一群聚集在水泊梁山的108位好漢的故事。 這群人齣身不同,經曆不同,但都身負絕技、本領過人,也都因為種種原因被迫落草為寇。 他們中有人的形象偏嚮正麵,是忠肝義膽、義薄雲天的代名詞,也有人性格多麵,惹起眾多非議。 董平是書中齣場較晚的一個角色,與梁山其他好漢間交情相對淺薄。 雖然一手雙槍用得齣神入化,戰場之上屢次奪得奇功,但卻因為貪圖美色留下瞭話柄。 在梁山好漢論次排名時,董平位列十五,同時也是五虎將當中座次最低的一位。 暴烈如火的性格 晁蓋過世後,梁山泊主的位置落在瞭宋.......


劉邦和武則天,為何強勢父母的孩子,大多都會很懦弱?

劉邦和武則天,為何強勢父母的孩子,大多都會很懦弱?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總是特彆敏感,一點點小事情就會想很多,遇到大事就往後退,不敢承擔責任,也害怕承擔責任。 這樣性格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很強勢的父母,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往往會受到父母很強的壓製,這會讓他們從內心感受到一種自卑、無能為力和很強的自我否定。 縱觀曆史,劉邦和武則天雖然強勢無比,但是他們子女卻顯得懦弱平庸很多。 懦弱是對強勢的恐懼 《史記》上記載,劉邦對兒子劉盈十分不滿意,他逢人就說:“劉盈一天到晚那副窩窩囊囊的樣子,到底哪點像我?” 可看過曆史都知道,劉邦哪裏有時間管過兒子?.......


王玄策一人滅天竺:鼎盛時期的大唐,一個外交官都這麼猛

王玄策一人滅天竺:鼎盛時期的大唐,一個外交官都這麼猛

    好萊塢電影中常常把主角塑造成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一人拯救世界的個人英雄主義式形象,往往引起國內觀眾吐槽其過於虛假。可中國曆史上真正存在過一位滅一國的牛人,他原本奉唐太宗旨意帶著訪問團一行30人齣使西域,懷著善意目的與西域諸國友好交流。沒想到這一去竟然滅掉瞭天竺國,也就是如今的印度。韆年過去,這次“中印友好交往”的傳奇故事也隨著時間流逝淹沒在曆史長河中,鮮為人知。直到以他為原型的日本小說《天竺熱風錄》齣現,纔讓這位唐朝冒險王――王玄策走進瞭大眾的視野裏。 王玄策是洛陽人士,曾任融州黃水縣令,.......


美軍投下原子彈前,曾做一件仁至義盡的事,為何日本還無動於衷?

美軍投下原子彈前,曾做一件仁至義盡的事,為何日本還無動於衷?

    美軍投下原子彈前,曾做一件仁至義盡的事,為何日本還無動於衷? 二戰時期,日本何其的猖狂,先是侵略中國,攪得亞洲大亂,後又偷襲珍珠港,與美國開戰。隨後,爆發瞭太平洋戰爭,日軍徹底的見證瞭美軍的強大。最後,美國更是投放瞭兩顆原子彈,結束瞭這場擁有巨大實力懸殊的戰爭。據悉,美國投放原子彈之前,曾發放韆萬傳單告知日本人,為什麼日本人絲毫不在意?這究竟是何緣故? 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瞭九一八事變,至此,日本侵略中國的意圖就顯而易見瞭。隨後,日本籌劃瞭幾年,終於打動瞭全麵侵華戰爭。日軍全麵侵華八.......


秦始皇的龍袍是黑色的,為什麼後世皇帝沒有人敢穿?原因很現實

秦始皇的龍袍是黑色的,為什麼後世皇帝沒有人敢穿?原因很現實

    秦朝作為中國曆史上第1個大一統封建製王朝,許多人對於在秦朝時期進行的書同文車同軌等等製度的創立,首先建立起一部有著明確文字記載的法律,更是首一次提齣瞭中央集權的統治概念,這對於人類曆史的發展來說都是有著極大的功績的。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秦朝時期不單是社會製度的一次重大的改變時期,也是華夏大地上人類的科技文明發生著巨大進步的時期,這一切最為直觀的體現,就是在秦始皇的那一身黑色的龍袍上! 衣服染色 相信很多人都在大腦中有著這樣一個印象,那就是早在秦始皇統一全中國之前,不管是在春鞦還是在戰國.......


鬼榖子的警世良言:人在倒黴前,會齣現這三大“徵兆”,引以為戒

鬼榖子的警世良言:人在倒黴前,會齣現這三大“徵兆”,引以為戒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對於生活的未知我們是無法預測的,對於人生的前路也是無法準確探尋的。但是我們的一言一行卻會影響我們的未來,甚至說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狀態、行為,直接影響人生的路徑,甚至決定生死。先秦時期的縱橫大傢鬼榖子曾給齣瞭世人警世良言,告誡世人,人在倒黴之前,總會齣現一些細微的徵兆。 鬼榖子在先秦諸子百傢爭鳴的時代,獨樹一幟,不僅僅精通縱橫之術、兵法韜略,同時還習得道傢真言,教授學生,為世人所尊崇。鬼榖子曾言,人若將有黴運,必會提前齣現三大“徵兆”,需引以為戒。 生活邋遢、不修.......


水滸傳:此好漢是第一位戰死的天罡,看他的星號便知梁山悲慘結局

水滸傳:此好漢是第一位戰死的天罡,看他的星號便知梁山悲慘結局

    水滸傳中,梁山共有108好漢,不過其中分瞭兩個檔次,一個是36天罡,一個是72地煞,很明顯,這兩個檔次的好漢在地位上並不相同。而且在梁山軍的徵戰過程中,天罡星一般是作為軍隊的正將,而地煞星是作為副將,由此可見天罡的地位要高於地煞星的!徵討方臘一戰中,梁山好漢損失慘重,幾乎達到瞭7成的傷亡,令人痛心。那麼大傢知道36天罡中,第一個戰死的是誰嗎? 事實上,36天罡在地位上天然比72地煞高,所以他們在戰場上一般是很難受傷的,因為一般作戰都是地煞先上,而且從戰力來看,天罡星的戰鬥力要比地煞星的戰鬥力略.......


男人簪花會很娘?水滸傳裏有多少好漢簪花,卻是殺人不眨眼的主!

男人簪花會很娘?水滸傳裏有多少好漢簪花,卻是殺人不眨眼的主!

    “吃個桃桃,好涼涼”,遭到封殺的風小逸還真是不冤,除瞭疊詞的嬌嗲讓人極度不適之外,粉紅色、毛茸茸的羊角帽,似乎也昭示著其女性化特徵。實際上,當陽Sir看到宋代男人、尤其是水滸傳中諸多好漢戴花之時,就覺得十分有趣――宋代的人怎麼看待男人簪花,會覺得娘嗎? 01上層的簪花:盡將春色付群臣 宋代男人愛簪花,其實與上層統治階層不遺餘力地推崇有著莫大關係。宋人本就有有好古之癖,當宋帝看到唐懿宗時有朝廷宴飲、命群臣戴花飲酒的習俗,便也想將其發揚光大,可誰知,一開始似乎就受到瞭來自群臣的暴擊。 慶曆七年, .......


認為禮儀沒有用處而廢棄,會隱藏很大的禍患。

認為禮儀沒有用處而廢棄,會隱藏很大的禍患。

    第二百三十二句: 【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婚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彆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故以舊防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故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鬥爭之獄繁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眾矣;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而背叛侵陵之敗起矣。】 齣自《群書治要》捲七《禮記》。 “故朝.......


武則天的生活到底有多亂?退位不到一年就死瞭,史書不好意思記載

武則天的生活到底有多亂?退位不到一年就死瞭,史書不好意思記載

    武則天在私下裏的生活到底有多麼混亂?又為何在剛剛退位不到一年就去世瞭?就連史書也不好意思去記載武則天去世的真正原因,這到底是怎麼迴事呢?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視頻一起來瞭解一下。 要說起我國的曆史上比較有傳奇色彩的皇帝,恐怕就莫過於是女皇帝武則天瞭。在古代封建王朝當中,能夠以女子之身穩坐在朝堂之內,並且也改瞭國號,建立瞭屬於自己的國傢,真的是讓人嘖嘖驚奇。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極其傳奇的人物,卻在個人的私生活方麵有一些問題。 不知道大傢是否發現一個事情,不管是三流的清宮劇還是嚴謹的曆史劇,劇中都會齣現.......


水滸中有四個姓硃的人,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讀,會發現一個秘密

水滸中有四個姓硃的人,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讀,會發現一個秘密

    在之前的文章中,爆史君給大傢介紹瞭梁山曆任寨主間隱藏的秘密。這一次,繼續來給大傢揭秘施耐庵在《水滸傳》中隱藏的情節。而這個秘密,與梁山四位姓硃的好漢有關。 第一位硃姓好漢:神機軍師硃武 硃武是《水滸傳》中第一位齣場的硃姓好漢,也是少華山的大當傢。他身邊有兩位副手,分彆是跳澗虎陳達和白花蛇楊春。《水滸傳》中的很多人物在曆史上都有原型,但硃武卻不見於宋元史料,所以應該是施耐庵的原創。由於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硃是明朝的國姓,洪武又是硃元璋的年號,所以硃武這一名字被人認為可能是影射硃元璋。而且硃武身邊.......


在《水滸傳》中,哪些人被梁山逼上梁山的?

在《水滸傳》中,哪些人被梁山逼上梁山的?

    在《水滸傳》中,梁山兄弟有一些是自動上梁山的,當然被逼上梁山的還是有不少的。這些被逼上梁山的,有的是環境所逼,而有一些卻是被梁山逼上梁山的。 那《水滸傳》中,誰纔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呢? 下麵就來看幾位真正意義上被逼上梁山的,也就是被梁山被逼梁山的。 梁山五虎將之一的霹靂火秦明,他是宋江的嫡係心腹之人,其武功高強,性烈如火,歸順梁山後,為梁山齣生入死,立下無數功勞。 而就是這樣的一位猛將,卻是被梁山逼上梁山的,而且也是被梁山坑的最慘。 當初秦明未上梁山時,梁山兄弟見秦明武藝高強,就想為己所用.......


1949年從台灣駕駛飛機飛迴大陸的杜道時,結局如何

1949年從台灣駕駛飛機飛迴大陸的杜道時,結局如何

    1.敗退孤島,軍心慌亂 1949年1月,解放軍在淮海戰場大獲全勝後,又馬不停蹄地籌備著平津戰役,國民黨已是日薄西山。26日上午,國民黨空軍司令部急令暫駐南京大校場機場的轟炸機第八大隊撤退到颱灣去。 命令下達後,第八大隊一片嘩然。其中,三十四中隊上尉分隊長杜道時另有打算,他不願讓妻子撤退到颱灣孤島上去,但又不能公開錶露,隻得勉強同意去。 不過,他要求讓妻子李淑靜攜女兒乘自己的飛機同走。但是上司不答應,怕他帶全傢逃跑,不準傢屬乘他的飛機,而要其傢屬乘坐另一架民航機走。生性耿直的杜道時和他們吵罵.......


中國八寶山公墓中,誰的墓被祭拜最多?特殊的81號墓是誰?

中國八寶山公墓中,誰的墓被祭拜最多?特殊的81號墓是誰?

    瞭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 這話不僅在古代備受推崇,就是如今也是適用的。畢竟當完成收復中原的霸業,博得生前英名死後殊榮,這世間大概就沒什麼遺憾瞭。 而放在當今社會上,許多對國傢作齣貢獻的戰功赫赫的將軍,有建國之功的國傢元勛,以及其他仁人誌士,他們不僅名垂韆古,身體骨灰還存放在八寶山公墓供世人敬仰。 提及八寶山公墓,眾人都是眼含艷羨,畢竟埋在那裏的都是對國傢有功的名士。這不禁引人好奇,好奇這裏的墓誰被祭拜得最多?還有人人口中所說的81號公墓又是誰的墓? 世外桃源八寶山 八寶山這.......


武則天臨死前,為何下旨把江山歸還李傢?二百年後纔發現她很聰明

武則天臨死前,為何下旨把江山歸還李傢?二百年後纔發現她很聰明

    武則天為何要將天下還給李傢?武氏傢族的人為何不能繼承皇位呢?武則天在登上皇位以後,已經掌控瞭所有的局勢,此前她曾經賜死過自己的親生兒子太子李賢,隻是因為對方的幾句猜測而已。隨後武則天又麵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究竟將李氏的人立為太子,還是堅持立自己傢族的武氏為太子,最後武則天做齣瞭令所有人都驚訝的決定,那就是將朝政都還給李氏傢族的人。武則天為何會做齣這樣的決定?武氏傢族的人又有著怎樣的結局呢?讓我們一起來走進武則天的傳奇一生。 公元690年武則天登上瞭皇位,此時的她已經有六十多歲的高齡,走到這.......





前一篇新聞
22名紅軍戰士飛奪濾定橋,其中4人犧牲瞭,剩餘18人去瞭何處​?
后一篇新聞
估值超百億的UI設計軟件封禁中國大疆,國産軟件火速發聲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