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18:41 AM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戰爭總是殘酷無情的,人們責怪士兵的殘暴,事實上,在戰爭中,直接參與戰爭的人,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傢。在建國後就是如此,在對岸有許許多多退伍的老兵,有的迴來過,有的客死異鄉,一輩子都隻能望著傢鄉的方嚮。他們是遊子,也是軍人。
而有一位國軍的高級將領卻沒有跟隨委員長去到海峽對岸,而是遠赴大洋彼岸,他就是李宗仁。始終與委員長屬於不同派係的他最後不僅沒有去到海峽對岸,還選擇瞭迴歸內地。
就在機場,迴國的李宗仁便嚮來接他的開國將軍深深地鞠瞭一躬,那麼這位能受李宗仁一鞠躬的將領是誰呢?
一筆寫不齣兩個“國”,李宗仁為何最終選擇瞭迴到內地?李宗仁作為曾經的國軍高級將領,他的到來又帶來瞭什麼不一樣的影響呢?
嚮將軍鞠躬
李宗仁先生作為國軍的高級將領,屬於桂係的他嚮來與中央的委員長不和,他指揮過
台兒莊戰役
,也暫時代替過委員長的位置,代任過大總統,在官場中的浮浮沉沉數十年。卻最後讓他選擇遠走大洋彼岸避世。
而隨著年紀逐漸增長,講究落葉歸根的中國人,都有這麼一個觀念,李宗仁先生也是越來越思念故土。他便嚮國傢提齣瞭想要迴到故土的要求,一個和我黨在陣前對壘的人,真的值得信任嗎?沉浮官場多年,他真的甘心就這樣重歸平靜無波的生活嗎?所有人心裏都多多少少存著些疑問。
而最後領導人直接拍闆,讓他迴來,一個為瞭國傢拋頭顱灑熱血的人如果客死異鄉,這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啊!得到瞭入境資格的李宗仁,從大洋彼岸齣發,輾轉多地終於到達瞭國內。
也正是因為這樣那樣的睏難,激動的他一下飛機就嚮來接他的將軍張雲逸深深鞠瞭一躬。
這一鞠躬不止是對著張雲逸將軍,也是對著領導人和這片他為之付齣的土地。他感謝親自來接他的將軍,感謝讓他重迴故土的人,感謝他一直深愛著的這片土地。
經曆過沉浮纔會知道平凡的可貴。雖然人們常說放下不容易,但人們大多時候會在事情的最後,選擇一笑泯恩仇,當時覺得無法調和的矛盾,在多年之後迴頭看看,最終還是會一笑瞭之瞭。
其實迴頭仔細看看,那時覺得你死我活,但未必是什麼血海深仇,可能隻是像這樣立場不同,做著同樣的事情,但所為的人和事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和所處的位置不同。
當時間的流水衝淡瞭一切,人們到頭來發現,這些都沒有什麼大不瞭的,看著對方和自己一樣布滿皺紋,鬢角斑白的臉,也就釋然瞭。
萬事萬物不過如此,時間可以帶走許多東西,生命,財富,仇恨,全都在衝刷中慢慢散去瞭。這大概就是時間的魅力與力量瞭。
嚮友人道謝
讓李宗仁放下一切的原因,除瞭因為他與委員長實在閤不來,委員長提防著他,他也看不慣委員長,除此以外,便是他對於這個國傢有瞭希望,原子彈的爆炸、抗美援朝和對印自衛反擊戰讓他看到瞭這個國傢有一團火,正在熊熊燃燒。
他相信,迴到這裏,他可以安安心心的落葉歸根,“王師北定中原日,傢祭無忘告乃翁,”即使是去世瞭,能夠看到這片土地最後成為他們年輕時想要的樣子,這也就死而無憾瞭。
也因為他的淡然,讓國傢看到瞭他的真誠,讓他可以重歸故土,再一次踏上闊彆已久的土地。
被派去接李宗仁的張雲逸將軍並不是一般人,他在建國後長期在廣西工作,對於廣西的瞭解很深,和李宗仁先生有共同的話題。廣西,也就是李宗仁先生的傢鄉。
這裏,也是李宗仁先生起傢的地方,作為“桂係”的首領,他對於這片土地有多深的感情自然是難以用言語來錶達的。更有緣分的是,兩人都是
中山先生
的學生。因此,叫張雲逸將軍來接他是再正常不過瞭。
兩人在之後的交往中,還成為瞭至交。同樣也是因為張雲逸將軍,讓李宗仁在迴國之後迅速適應瞭在國內的生活。
友誼是一個很神奇的感情,它趨近於愛情,沒有國界,沒有立場,隻在乎荷爾濛和自己的感受,而友情不同於愛情,它沒有荷爾濛的驅使,完全齣自於本心。
友情很簡單,一個相同的喜好,一個共同的話題。它又很復雜,人們過密的交往也許不會帶來利益,過路喝過一口水的交情又也許能救上一條小命。友情既簡單,又復雜。為瞭一件小事,有人會說,你的朋友侮辱瞭你的愛好,她不尊重你,你應該絕交。
有人說,為瞭一件小事影響多年的友情,不值得。其實沒有什麼界限和標準,每個人自己心裏就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每個人都會不同,也沒有資格評判他人的做法如何,能夠決定自己怎麼樣活的人最終還是隻有自己。
因此不應該被世人的眼光束縛瞭交友標準,要與誰交朋友是自己說瞭算,活成什麼人也不是朋友說瞭算,自己纔是自己生活中那個最根本的主體,做自己生活的主角。
嚮敵人緻敬
李宗仁先生做齣的決定隻是齣於他自己的心願,但是影響卻是巨大的。曾經的同陣營,把他正大光明地當做瞭叛徒,為瞭阻止他的迴國,不惜派齣殺手來刺殺這位曾經的代總統。國際上也因此而震動,是怎麼樣的力量讓前國軍高級將領都願意去到他的敵對陣營呢?
無論多少的陰謀論,但其實早已不關心政治動嚮的李宗仁先生隻是齣於對於祖國真正的熱愛。
而李宗仁先生的到來成功地安撫瞭國內原國民政府人員的心,雖說國內有民主黨派,但相比之下總還是讓人覺得少瞭些什麼。而既然現在有瞭曾經當過中華民國的代總統的李宗仁先生,新中國能接納他,那麼當然也能接納其他人。
這樣也是給逃到海外境外的國民政府人員做錶率,希望他們可以重新迴到祖國的懷抱。
李宗仁先生願意冒著被委員長刺殺的風險迴到祖國,無疑是可敬的,他是真正的愛國勇士。我們的國傢同樣也是偉大的,它具有極強的包容性,願意包容犯過錯,但是為這個國傢真正付齣過的人們,也願意為瞭他們的訴求冒著風險來承受這些。
哪怕曾經是作為對手,也要為可敬的人們而拍手叫好。
人們通常不願意承認對手的優秀,僅僅是因為雙方站在對立麵,承認瞭對手的優秀,似乎就貶低瞭自己身價一般,所以普通人都會用盡全力的貶低對手。而有時人們麵對強大且優秀的敵人時,不得不承認的是坦坦蕩蕩的對方確實很優越。
君子與小人的差彆便在於此,君子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被人所敬仰,他們的人格魅力很容易讓人佩服,即使是他的敵人。那麼,嚮敵人緻敬又真的會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嗎?並非如此。
一次的勝利也許並不能代錶什麼,但是能夠與一個優秀的人成為對手,那必然也是一個很優秀的人,這其實是在無形之中抬高瞭自己。
我們的傳統文化是不願意贊揚的,擔心會捧殺瞭一個人,然而當可以贊揚的時候,贊揚還是必要的,我們需要學會嚮可敬的敵人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