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6:33:15 PM
【太平天國專題240】
讀《三國演義》時,很多人都曾吐槽劉備,說他一生中跟瞭無數個老大,但是他所跟老大的下場都很慘,至於其原因,到底是他運氣差而沒跟上好老大,還是他真的是“喪門星”而“剋”老大,這也說不清,所以,劉備最後隻好自己做老大。
當然,這裏就不說劉備瞭,而是說一個和他類似的人,一個跟瞭三個老大而三次陷入絕境又隻身逃脫的人,他就是太平天國裏的一枚奇人:
循王魏超成
。
他是廣西人,很早就加入瞭拜上帝教,並且是洪秀全和楊秀清等首腦的夥夫(負責做飯類炊事),因此,雖然職位卑微,但和首腦們親近,也是珍貴的廣西老兄弟之一。不久,洪秀全籌劃起義,下令團營,魏超成放下鍋鏟,被派往博白縣,要他糾閤當地教眾前往金田村集結。這時候,另一位中堅人物淩十八也迴到自己的傢鄉(廣東信宜)發動起義,然後帶著2000名粵西子弟嚮著廣西桂平縣的金田村狂奔。
一、淩十八喋血玉林,魏超成摺迴永安
1851年春,淩十八率部進入廣西陸川、博白縣一帶時,魏超成率一小部起義軍加入其中而受其領導,淩十八成為瞭他的第一個老大。隨後,周邊的梁二等人糾閤瞭3000餘人也加入淩十八部,這時候,淩十八自感實力大增、聲勢滔天,於是做齣瞭個錯誤的決定。
3月31日,他下令攻打�d林州城(今廣西玉林),還專門打造瞭三百座雲梯,在最高層架設大炮,配閤攻城,然而,這些起義軍都還沒有打過一場像樣的仗,攻城方麵毫無經驗,加之玉林城牆高兩丈,城門還有彎牆擋著,易守難攻,所以淩十八苦攻瞭40多天,就連軍師王晚都陣亡瞭也沒有攻下玉林。最後,隻能撤兵。
然而,就在淩十八帶著疲憊不堪的起義軍慌亂地撤去的時候,守城清軍會同援軍展開追殺,於是,5000多名起義軍被打得隻剩下瞭2000多人,而且大多是粵西子弟,無奈之際,淩十八和魏超成帶著他們順著原路逃迴粵西,一路上又遭受清軍的圍殲,到達廣東羅定縣羅鏡圩時,隻有1000多人瞭。
清軍和地方團練築瞭長溝,寬深各一方,約三裏長,把三麵環山的羅鏡圍得水泄不通,1852年7月25日,淩十八部被圍睏瞭兩年,終因援無彈絕失敗,最後幾乎全部戰死,而魏超成殺齣一條血路,然後收集一些殘部追趕太平軍,最後在永安(今廣西濛山縣)追上金田起義的大部隊,他被受封為殿前監斬官。這就是魏超成第一次死裏逃生。
二、林啓榮血祭九江,魏超成鳬水逃生
1854年十月,魏超成升殿右十四檢點,協助殿右十二檢點林啓榮鎮守江西九江。
九江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因此成瞭清軍與太平軍爭奪的重點。然而,林啓榮是太平軍中難得的能攻善守之將,從1854年到1856年之間,曆經大小數百戰,打得湘軍損兵摺將(童添雲),聞風喪膽。
1856年鞦,天京事變引爆,太平天國開啓血腥內訌模式,由盛轉衰,無暇顧及長江中遊的各個戰場。於是,湘軍趁機反撲,而遠離天京的九江成瞭他們的標靶。
1856年11月29日,曾國藩令湖北提督楊載福、記名臬司李續賓統湘軍水、陸兩師殺到九江城下。在一番強攻無效之後,湘軍采取圍睏之策,還專心挖瞭將近半年的壕溝。從南麵官牌夾連延嚮東,到白水湖尾,長三十多裏,一共六道壕,每道濠深二丈,寬三丈五尺,三麵閤圍。
同時,湘軍不斷地掐斷九江的外援,因此,到1857年10月,九江已經徹底成瞭孤城。
外無援兵,內缺糧草和武器彈藥,林啓榮和魏超成等17000名太平軍將士最終陷入絕境。
1858年5月19日,湘軍感到時機已到,開始攻城。湘軍用火藥炸開幾丈寬的口子,蜂擁而上。太平軍立刻用血肉之軀堵住缺口,再一排排抱著炸藥包跳嚮衝鋒的湘軍堆裏,反復幾次,都在玩命。於是,湘軍整車整車地集中炸藥,似乎要把整個九江城炸塌,隨著天崩地裂的巨響,九江城牆被炸開一百多丈(三四百米),林啓容帶著太平軍竭盡全力卻也沒法瞬間堵上缺口,湘軍踏血撲來,殺進瞭九江城。
林啓容率領1萬多名太平軍展開巷戰,一場慘烈的大屠殺此刻上演,屍體都堵住瞭湘軍進攻的道路,雖然太平軍又飢餓又疲乏,但還是拼殺掉瞭近韆湘軍,當然,最後1.7萬太平軍幾乎全部戰死,隻有魏超成順著護城河鳬水齣城,僥幸逃齣生天。
魏超成再次跟著老大遭遇滅頂之災,但又死裏逃生。
三、陳玉成血戰安慶,魏超成逃齣廬江
魏超成逃齣九江後,狂奔到安徽,投入陳玉成的部下,受封隨天豫,並奉命鎮守廬江。
1860年5月,曾國荃率湘軍主力開始挖長壕圍攻安慶。安慶是英王陳玉成的大本營,由太平軍悍將葉蕓來鎮守。於是,這場內由葉蕓來堅守,外由陳玉成救援的安慶保衛戰開啓瞭,而魏超成又捲入一場空前的大血戰。
至1861年7月,安慶被湘軍圍攻瞭一年多,期間,陳玉成竭盡全力,率太平軍精銳多次攻打安慶城下的湘軍,但是都失敗瞭,最激烈的一場血戰,太平軍連續猛攻12次,死戰瞭一日一夜,就是不能攻破湘軍濠牆,付齣的代價是一萬餘人的傷亡。“凡苦戰一日一夜,賊死者萬數韆人,我軍死者百餘人,用火藥十七萬斤,鉛子五十萬斤。”湘軍這一日一夜就消耗火藥17萬斤,鉛子50萬斤,從彈藥的消耗同樣可判斷此戰之慘烈。
陳玉成麾下最精銳的四韆王牌軍都損失殆盡。安慶因此而被湘軍攻破,魏超成跟著陳玉成含恨而逃,然後迴到廬江,沒想到剛剛入城,湘軍乘勢殺來,把廬江圍死瞭,但是魏超成又一次逃齣去瞭。
整個安慶之戰,英王陳玉成所部摺損殆盡,葉蕓來、劉�o林等悍將全部戰死,陳玉成最後也慘遭屠殺,而魏超成算是又撿迴一條命。
魏超成逃迴瞭天京,1862年,還被封為循王,隨後再被派齣救援安徽寜郭,但途中遭遇清軍埋伏,再次全軍覆沒,而魏超成去嚮不明,到底是戰死瞭,還是被俘瞭,都沒法肯定。不過,按照他每次全軍覆沒而不死的奇特能力推測,他很有可能再次死裏逃生,隻是沒有再迴到天京,而是隱匿民間,消失瞭。如果戰死或者被俘,他這種太平軍頭目,清軍為瞭邀功都會上報,這樣便會有相關記載。
總而言之,不管他結局如何,魏超成也算得上太平天國的一枚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