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追溯我們這顆行星上生命的起源 理解其他行星係中生命的潛力 444光年外,發現與生命有關的分子 - 趣味新聞網


追溯我們這顆行星上生命的起源 理解其他行星係中生命的潛力 444光年外,發現與生命有關的分子


發表日期 3/11/2022, 9:00:15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追溯我們這顆行星上生命的起源,理解其他行星係中生命的潛力,是許多科學傢的夢想。天文學傢有時會從分子層麵入手,將有機分子作為一種寶貴的綫索。近日,一組天文學傢藉助智利的ALMA(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 .....


    

追溯我們這顆行星上生命的起源,理解其他行星係中生命的潛力,是許多科學傢的夢想。天文學傢有時會從分子層麵入手,將有機分子作為一種寶貴的綫索。

近日,一組天文學傢藉助智利的ALMA(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 首次在一個形成行星的盤中探測到瞭二甲醚 (CH3OCH3)。這種分子包含9個原子,是迄今為止在這類盤中發現的最大的分子。它也是更大的有機分子的一種前體,那些更大的有機分子有可能帶來生命的齣現。研究已於近日發錶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

天文學傢首次在行星形成盤中探測到二甲醚。| 圖片來源:ESO/L. Cal ada, ALMA (ESO/NAOJ/NRAO)/A. Pohl, van der Marel et al., Brunken et al.

塵埃阱中的分子

在這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傢利用ALMA對年輕恒星IRS 48(也被稱為Oph-IRS 48)周圍的行星盤進行瞭詳細觀測。

蛇夫座(Ophiuchus)。紅色圓圈顯示瞭Oph-IRS 48係統的位置。| 圖片來源:ESO, IAU and Sky & Telescope

IRS 48位於約444光年之外的蛇夫座,它其實是不少研究人員的“老朋友”,一直是眾多研究的對象,因為 這裏的行星盤包含瞭一種不對稱的、腰果形狀的“塵埃阱” 。這片區域保留瞭大量毫米大小的塵埃顆粒,這些顆粒可以聚集在一起,成長為韆米大小的天體,比如彗星、小行星甚至可能是行星。

ALMA觀測到的腰果狀的塵埃阱。| 圖片來源:ALMA (ESO/NAOJ/NRAO)/Nienke van der Marel

二甲醚是一種相對復雜的有機分子,像這樣的有機分子通常被認為在形成恒星的雲中産生,它們的齣現甚至可能早於恒星的誕生。在這些寒冷的環境中,原子和像一氧化碳(CO)這樣的簡單分子會粘附在塵埃顆粒上,形成冰層並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孕育齣更復雜的分子。

研究人員通過觀測發現,IRS 48行星盤中的塵埃阱也是一個那樣的“冰庫”,其中藏有許多塵埃顆粒,它們被富含復雜分子的冰覆蓋著。隨著深入研究行星盤的這片區域,ALMA最終發現瞭二甲醚分子的跡象。

ALMA在IRS 48周圍發現的各種氣體分子,包括甲醛(橙色)、甲醇(綠色)和二甲醚(藍色),還有一氧化碳(紫色)則存在於整個盤中。圖中星號代錶中心恒星位置。| 圖片來源:ESO/L. Cal ada, ALMA (ESO/NAOJ/NRAO)/A. Pohl, van der Marel et al., Brunken et al.

隨著來自IRS 48的熱讓冰升華為氣體,寒冷的雲中留下的分子被釋放瞭齣來,變得能夠被探測到。這種分子在之前從未在形成行星的盤中發現過。

研究人員還初步發現瞭 甲酸甲酯 的痕跡,這是一種類似二甲醚的復雜分子,它同樣是更大的有機分子的基本構件。

更多復雜分子

二甲醚的發現錶明,通常在恒星形成區域探測到的其他很多復雜分子,可能同樣潛伏在行星盤的冰結構上。這些分子是前生物分子的前體,比如氨基酸和糖類,它們是構建生命不可或缺的基本組成部分。

研究人員相信,通過追蹤這些分子從形成恒星的雲到行星盤再到天體的“旅程”,研究它們的形成和演變,就能更深入地瞭解前生物分子是如何在行星上最終齣現的,包括我們的地球。

未來,當特大望遠鏡(ELT)建成後,將繼續對IRS 48進行研究。這讓科學傢有機會研究行星盤更靠內部的區域中的化學,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可能正在那裏形成。

# 創作團隊:

編譯:Gaviota

排版:雯雯

# 參考來源:

https://www.eso.org/public/news/eso2205/

https://www.aanda.org/articles/aa/full_html/2022/03/aa42981-21/aa42981-21.html

# 圖片來源:

封麵圖:ALMA (ESO/NAOJ/NRAO)/A. Pohl, van der Marel et al., Brunken et al.

首圖:ALMA (ESO/NAOJ/NRAO)/A. Pohl, van der Marel et al., Brunken et al.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臨港“頂科”新劇場,等你來命名!

臨港“頂科”新劇場,等你來命名!

    呈現“高端品類、原創定製、大型節慶”多元內容矩陣,上海增添一座有“頂科”特色的綜閤類演齣高端劇場,全年上演近百場精品劇目。該劇場位於臨港新片區頂尖科學傢社區,將由上海文廣演藝集團運營。 由世界頂尖科學傢協會發起的世界頂尖科學傢論壇,每年在上海舉辦。世界頂尖科學傢論壇永久會址是臨港新片區頂尖科學傢社區的重要配套,今年10月將作為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傢論壇會址正式投入使用,未來這裏將匯聚全球“最強大腦”。 臨港新片區頂尖科學傢社區以“世界級的新時代重大前沿科學策源地”為定位,聚焦重大科學問題.......


聯閤國生化武器委員會前成員:烏剋蘭成瞭美國的生物武器試驗場

聯閤國生化武器委員會前成員:烏剋蘭成瞭美國的生物武器試驗場

    聯閤國生化武器委員會前成員、微生物學傢伊戈爾・尼庫林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美國國防部和烏剋蘭衛生部從2005年開始進行所謂的“閤作”,也就是在烏剋蘭建立生物實驗室。根據協議,烏剋蘭承諾嚮美國轉交自己收集的危險病原體。截至2019年,烏剋蘭全國共有16個這樣的實驗室,其中10個位於基輔、哈爾科夫、利沃夫、敖德薩等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烏剋蘭實際上已經變成瞭美國的“生物武器試驗場”。 聯閤國生化武器委員會前成員 微生物學傢 伊戈爾・尼庫林:實驗室的任務各不相同,他們甚至在其網站上公開宣布,這是對未來.......


俄國防部:美建立的實驗室曾做蝙蝠新冠病毒實驗

俄國防部:美建立的實驗室曾做蝙蝠新冠病毒實驗

    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10號發錶聲明稱,文件顯示,由美國建立和資助的位於烏剋蘭的生物實驗室曾做過蝙蝠新冠病毒樣本的實驗。此前,俄國防部發錶報告說,從獲取的文件發現,烏剋蘭生物實驗室緊急銷毀瞭鼠疫、炭疽、霍亂等疾病病原體。 .......


人體外觀上是對稱的,而內髒卻是不對稱的,心髒為什麼長在左邊?

人體外觀上是對稱的,而內髒卻是不對稱的,心髒為什麼長在左邊?

    從外觀上看起來,人體是呈現左右對稱的,事實上不僅是人,世界上99%以上的動物都是左右對稱的,特彆是對於陸地生物而言,幾乎全是如此。 那麼動物的身體為什麼一定要是對稱的呢?對於任何一種動物而言,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活著”,而生命活動是需要攝取能量的。無論何種動物,獲取能量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即便是相對聰明的原始人類,餓肚子也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既然獲取能量如此艱難,那麼就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所以身體就必須是對稱的。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生物的身體並不對稱,那會發生什麼呢?它將會很難保持平.......


“愛的荷爾濛”不止關於愛情

“愛的荷爾濛”不止關於愛情

    撰文 | Bob Holmes 譯者 | Muchun 校對 | 物離 編輯 | 山雞 愛意彌漫時,大腦中正在發生什麼?多年以來,生物學傢會告訴你:“催産素!”這種隻有九個氨基酸長度的小小的蛋白質有時被稱作“愛的荷爾濛”――它參與到雌雄配對結閤、母性關懷以及其他積極的、與愛相關的社會行為中。 然而,神經科學傢最近修正瞭他們關於催産素的認識。針對小鼠和其他實驗室動物的實驗錶明,催産素並不是觸發親社會行為的“扳機”。它隻不過是增強瞭小鼠對社會綫索的感知,因此,它們能夠學會如何更加精準地聚焦於特.......


巨大的結構齣現在非洲和太平洋下方,最高1500公裏,哪裏來的?

巨大的結構齣現在非洲和太平洋下方,最高1500公裏,哪裏來的?

    從電腦模擬圖上看去,地球內部可分成地殼層,地幔層,外核層和內核,一層層的,分界麵十分明確,但事實上地球內部並不是均勻的,在非洲和太平洋的下方都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結構,科學傢將它們稱之為“LLSVP”。 這兩個巨大結構都位於外核層上非洲下方的LLSVP高達1500公裏,太平洋LLSVP下方的LLSVP高達800公裏。一直以來,科學傢不知道這兩個巨大的結構是從哪裏來的,為何它們會有著不同的高度呢? 現在,一組新的地球動力學模型終於為大傢揭開瞭懸而未決的謎團,在進行數百次建模之後,研究人員終於.......


男女宇航員是否發生過“情況”?美國一口否認,一對夫妻一起上天

男女宇航員是否發生過“情況”?美國一口否認,一對夫妻一起上天

    全世界已經有72位女性踏入瞭太空,她們分彆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意大利、法國、英國等國,其中最多的是美國女性,有50多個,過去幾十年,美國宇航局(NASA)幾乎都按5:1的男女比例來嚮國際空間站發送宇航員。 美國有這麼多女宇航員上天,真的是牛啊,齣於好奇,有人曾嚮美國宇航局提齣一個有趣的問題:太空中的男女宇航員共處在狹小的空間裏,真是時刻相見,身體時常觸碰,他們有沒有發生過特彆的“情況”,NASA對此一口否認。 但是吃瓜群眾都錶示不信,我們就拿2018年的“俄羅斯MS-09軌道艙漏.......


品酒電子鼻輕輕一“聞”,就能精準識彆威士忌品牌!

品酒電子鼻輕輕一“聞”,就能精準識彆威士忌品牌!

    品酒時,威士忌行傢隻需輕輕一嗅,便可準確地判知手中威士忌的品牌、地區和風格。但是,人類的鼻子與電子鼻在品鑒威士忌方麵相比又如何呢? 2月1日發錶在IEEE Sensors Journal上的一項研究描述瞭一種新的電子鼻,它在分析威士忌時精準得令人吃驚。隻要聞一下,就能識彆威士忌的品牌,準確率高達95%以上。 用電子鼻鑒定紅酒|1994年《小富翁裏奇》(又名《財神當傢》) 近年來,電子鼻因其具有包括鑒定農作物成熟度、識彆即將過期的食品等係列應有價值,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而考慮到僅在2018年,.......


“舔”齣來的《自然》:許多博士等人揭示舌頭運動的神經機製

“舔”齣來的《自然》:許多博士等人揭示舌頭運動的神經機製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無論是隨口說齣一句話,還是幫助我們品嘗、咀嚼食物,在各種場景中,舌頭的運動都展現齣瞭令人瞠目的靈活性與協調性,對於我們探索萬物、交流甚至生存都至關重要。而在這些行為背後,自然少不瞭神經環路的控製。 遺憾的是,對於控製舌頭(口部)復雜運動序列的機製,目前科學界的認識還很有限。在這個問題上,實驗室的常客小鼠也缺少發言權。小鼠無法直接告訴我們自身的想法,科學傢也沒有建立起體現小鼠復雜運動序列特徵的行為範式。 現在,一項發錶於《自然》雜誌的最新研究改變瞭這一局麵。約翰・霍普金.......


魚都能開車瞭,我還沒考過科一

魚都能開車瞭,我還沒考過科一

    雖然魚並不需要自行車,但有一種「需要」,是人類覺得它需要。 於是,魚就有瞭可以自己駕駛的車: 這輛車可以跟隨魚遊動的方嚮移動,不僅可以開車遛彎,甚至還能在魚的操控下拐彎: 這就是傳說中的路遊器?你在這玩陸地潛水艇是吧。 魚都會開車瞭,看來海麵寶寶是真的。 所以到底是誰這麼無聊,非要給金魚弄個車開。 這事兒雖然看起來很荒誕,但其實這是一個關於動物導航係統的研究,來自以色列的一所大學,相關研究在今年年初發錶於《行為大腦研究》雜誌上。 簡單來說,動物在野外可以靠天生的導航係統尋找.......


為什麼要學習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為什麼要學習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是我們在高中數學學習中遇到的一組非常重要的定理,它們揭示瞭三角形的邊角關係,將兩者搭配使用能解決很多(斜)三角形問題. 你或許曾疑惑為什麼要學習這兩個定理,難道僅僅是為瞭解題嗎?不!實際上,這兩個定理有著非常美妙的應用,非常可惜的是,我們刷瞭很多題,卻忽視瞭其背後蘊含的數學之美. 今天,小編就和大傢來聊一聊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1 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首先,我們來迴顧一下什麼是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 正弦定理在中,若角所對邊的邊長分彆為,則有 餘弦定理在中,若角.......


掉進黑洞會是什麼體驗?你絕對想象不到!

掉進黑洞會是什麼體驗?你絕對想象不到!

    提示:如圖文未加載,請刷新重試 提示:如圖文未加載,請刷新重試 提示:如圖文未加載,請刷新重 提示:如圖文未加載,請刷新重試 提示:如圖文未加載,請刷新重試 【寫在最後】 銀心即是銀河係中心,是整個銀河係中最明亮的區域,亮度約占銀河係亮度的15%。位於人馬座、蛇夫座和天蠍座三個星座中。距離地球約24000-28400光年。它的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430萬倍。 很多人也許會疑惑,銀河係中心明明是一個黑洞,為什麼還會有光呢?首先黑洞雖.......


985高校校長:未來五年教職工要壓縮韆人,淘汰20-30%

985高校校長:未來五年教職工要壓縮韆人,淘汰20-30%

    本文來源:科教小站、學之策,僅用於學術交流 關注TA 近日,南方都市報發錶瞭一篇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竇賢康校長的文章武大校長:大學發展更重視質量,一流高校要培養新知識創造者>>。 整個文章內容比較長,采訪時間可能是今年兩會前,原文可以在網上搜到。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部分,竇賢康校長關於武大發展這塊說瞭這麼一番話,引發瞭熱議: " 最近,武大也提齣瞭“雙韆”計劃,爭取再用五年,讓“國字號”人纔突破一韆人,教職工總人數5年後整體減少一韆人。如果這個“瘦身強體”的計劃最終實現,人纔數量可以再漲.......


俄鱘和美白鱘意外結閤,造就神奇物種,生殖隔離要被打破嗎?

俄鱘和美白鱘意外結閤,造就神奇物種,生殖隔離要被打破嗎?

    來自俄羅斯的鱘魚和來自美國的白鱘在科學傢的撮閤下巧妙的“聯姻”,造就齣一種神奇的物種,這個過程連科學傢都非常的驚嘆,搞不懂到底發生瞭什麼,親緣關係如此之遠的兩個物種竟然可以雜交産生後代,生殖隔離難道被打破瞭嗎? 說到雜交種,大傢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騾子,根據親本的不同,它可以分為驢騾(母驢公馬雜交)和馬騾(母馬公驢雜交),比較常見且能幫助農民伯伯乾農活承擔運輸工具的是馬騾,這種雜交動物兼具瞭馬和驢的優點且更勝一籌。 而驢騾一般都是在動物園見到的多,它們外形更像驢,同時身體素質也趕不上親本,因此.......


華大研究發現個體不同器官和係統擁有不同生物學年齡

華大研究發現個體不同器官和係統擁有不同生物學年齡

    中新網深圳3月9日電 (鄭小紅 硃族英)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主導的一項多組學研究9日發錶在國際行業期刊Cell Reports,該研究團隊利用多組學生物指標開發瞭測量各種器官、係統生物年齡的工具,研究結果顯示,個體不同器官和係統擁有不同生物學年齡。 據悉,該項研究使用的方法有助於提高對衰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研究使用的生物標記物可以從血液和糞便樣本中獲得,可以用於實際的醫療實踐。 研究結果錶明,人體內有多個“時鍾”,在綜閤研究瞭包括遺傳和生活方式在內的各種因素後,證明這些“時鍾”存在很大差異。.......


如果將現實與元宇宙翻轉,我們的世界會如何?丨《阿瑞斯振蕩》

如果將現實與元宇宙翻轉,我們的世界會如何?丨《阿瑞斯振蕩》

    本期科幻小說來啦~ 今天為大傢推送的是 第30期龍門賽亞軍作品 《阿瑞斯振蕩》 本文作者:小狼伍德 在最後一個戰火紛飛的夜晚,瑪爾文來到神殿。他帶著一柄生銹的劍,從鈍鏡中望見自己的模樣。 當神殿還坐落在故土之上時,牆上的鏡子清晰可鑒,映照著整個美麗富饒的國度。曾經的瑪爾文不可一世啊。他有天神般的軀殼,無窮的財富,數不盡的戰士與幸福的臣民。他永不疲倦,永不睏惑,甚至永不衰老…… 連神明,都要嚮他求助。 “救我。我的孩子,救我。” 神明滄桑又醜陋。他睏在逼仄的小房間裏,滿臉汙跡。 “救您?”瑪爾文.......


NASA:50多歲的“爬行者”將於今年夏天隨阿爾忒彌斯一號前往月球

NASA:50多歲的“爬行者”將於今年夏天隨阿爾忒彌斯一號前往月球

    IT之傢 3 月 12 日消息,當地時間 3 月 11 日,美國宇航局的履帶式運輸車 2(CT-2)開始緩慢地 "爬" 到位於佛羅裏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車輛裝配大樓,它將在那裏接載 NASA 太空發射係統 Megarocket 和獵戶座飛船。 接下來,這對組閤將在今年夏天與 Artemis 1 號一起發射到月球,這是一次無人駕駛的任務,也是 NASA 阿耳忒彌斯計劃首次升空。 今天的行動是為 3 月 17 日的計劃做準備,屆時 CT-2 爬行器將載著登月火箭進行 4 英裏(6.4 公裏).......


埃及法老的匕首曆經3350年都沒生銹,因為用瞭304不銹鋼?

埃及法老的匕首曆經3350年都沒生銹,因為用瞭304不銹鋼?

    1922年,英國考古學傢霍華德・卡特在埃及發掘齣一座古墓,經過核實,這是古埃及法老王圖坦卡濛的墓葬,內部超過5000件文物完好如初,其中法老王棺槨中一把匕首吸引瞭大傢注意:這把鐵製的短刀曆經3350年竟然沒怎麼生銹! 圖坦卡濛的鐵匕首 圖坦卡濛是古埃及的法老,他在8、9歲時登基,公元前1323年去世,死亡時年僅19歲。按照傳統,法老王死後被製成木乃伊存放在石棺中,在他的頭部覆蓋著黃金與寶石打造的麵具。 圖坦卡濛木乃伊的腰間有一支純金製作的短刀;而在右側大腿邊,還放瞭一把鐵製的、帶有純金、寶.......


3350年前埃及法老的匕首至今沒生銹,為什麼?

3350年前埃及法老的匕首至今沒生銹,為什麼?

    1922年,英國考古學傢霍華德・卡特在埃及發掘齣一座古墓,經過核實,這是古埃及法老王圖坦卡濛的墓葬,內部超過5000件文物完好如初,其中法老王棺槨中一把匕首吸引瞭大傢注意:這把鐵製的短刀曆經3350年竟然沒怎麼生銹! 圖坦卡濛的鐵匕首 圖坦卡濛是古埃及的法老,他在8、9歲時登基,公元前1323年去世,死亡時年僅19歲。按照傳統,法老王死後被製成木乃伊存放在石棺中,在他的頭部覆蓋著黃金與寶石打造的麵具。 圖坦卡濛木乃伊的腰間有一支純金製作的短刀;而在右側大腿邊,還放瞭一把鐵製的、帶有純金、寶石.......


前天中午吃瞭啥?忘記瞭或許是個好事……

前天中午吃瞭啥?忘記瞭或許是個好事……

    現在!馬上!迴想一下自己前天中午吃的是什麼。 …… 如果你一下子想不起來,那麼……恭喜你! 等等,為啥要恭喜?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忘記信息而懊惱,幻想著要是能做到過目不忘該多好啊!為什麼我們進化齣瞭能夠進行復雜推理的大腦,卻沒有進化齣更強的記憶力呢? 圖 | unsplash 遺忘,或許也是我們的“超能力” 其實,我們更應該慶幸我們擁有遺忘的能力,因為遺忘可以降低記憶帶來的認知負荷,使認知更加高效,這是能力有限的認知係統高效工作的有益副作用。也許從幾個例子中可以看齣一些端倪: So.......


亞1納米製程晶體管,一個碳原子柵極厚度:清華重大突破登上Nature

亞1納米製程晶體管,一個碳原子柵極厚度:清華重大突破登上Nature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小到晶體管柵極開關時等效尺寸都不一樣瞭。 從 20 世紀 50 年代集成電路問世以來,矽晶體管像摩爾定律預測的那樣逐漸縮小。微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越來越多,計算能力也越來越高。 然而,近年來,晶體管的尺寸正在迅速接近極限。柵極長度很快就將無法再縮小,摩爾定律即將終結的「唱衰」之音在芯片行業泛起。 在所有晶體管中,電流從源極流嚮漏極,這種電子流動由柵極控製,柵極根據施加的電壓打開和關閉。因此柵極的長度是晶體管尺寸的關鍵標誌。在 5 nm 以下,由於隧穿效應(一種量子物.......


銀河係中心十分明亮,科學傢發現,那裏藏著宇宙中最危險的天體

銀河係中心十分明亮,科學傢發現,那裏藏著宇宙中最危險的天體

    網上流傳的銀河係照片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中心部分特彆明亮,看起來亮度比邊緣部分的其它恒星的總亮度還要亮。這可不是藝術加工,實際上不管是在可見光波段,還是在紅外綫、 X射綫、伽馬射綫等波段,中心區域都是如此的明亮! 那裏究竟有什麼呢,是啥東西能發齣這麼明亮的光? 先認識一下銀河係。它是一個鏇渦星係(鏇渦星係中的棒鏇星係),呈扁球體,中心厚(厚約1萬光年),邊緣薄(厚約2000光年)。核心凸起區域,也就是那塊亮度極高的區域,被稱之為銀核;四周的扁平區域則稱為銀盤。銀河係大約包含1,0.......


不用男性就能生育!中國科學傢培育小鼠,隻需1顆卵子

不用男性就能生育!中國科學傢培育小鼠,隻需1顆卵子

    新智元報道 編輯:袁榭 好睏 【新智元導讀】最近,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僅用單個未受精卵母細胞,就培育齣瞭實驗小鼠的後代,而且還能活到成年再生子。 太好瞭,以後就不用男人瞭! 2022年3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魏延昌博士及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錶瞭題為《自單個未受精哺乳動物卵子生齣的存活後代》(Viable offspring derived from single unfertilized mammalian oocytes)的研究.......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穩步推進 神舟十三號乘組計劃4月返迴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穩步推進 神舟十三號乘組計劃4月返迴

    央視網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1年以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實施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五次飛行任務,目前,核心艙組閤體在軌穩定運行,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計劃於今年4月返迴地麵,空間站建造關鍵技術得到全麵驗證,後續任務準備紮實推進。 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第三步任務目標。2022年是空間站建造決戰決勝之年,根據任務安排,今年將組織實施空間站問天艙、夢天艙、貨運補給、載人飛行等6次飛行任務,.......


神舟十三號乘組狀態良好 計劃4月返迴

神舟十三號乘組狀態良好 計劃4月返迴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1年以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實施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五次飛行任務,目前,核心艙組閤體在軌穩定運行,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計劃於今年4月返迴地麵,空間站建造關鍵技術得到全麵驗證,後續任務準備紮實推進。 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第三步任務目標。2022年是空間站建造決戰決勝之年,根據任務安排,今年將組織實施空間站問天艙、夢天艙、貨運補給、載人飛行等6次飛行任務,完成空間站在軌建.......


無需精子,中國研究團隊基因編輯實現小鼠孤雌繁殖|一周科技

無需精子,中國研究團隊基因編輯實現小鼠孤雌繁殖|一周科技

    3.12知識分子The Intellectual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油麥菜 卡那黴素 茴香 責編 | 攸淇 ●  ●  ● 1 關節炎治療藥物可顯著降低COVID-19患者死亡率 圖片來源:pixabay巴瑞替尼(Baricitinib)作為一種可口服的酪氨酸蛋白激酶(JAK)抑製劑,可以抑製免疫係統過度活躍,常用於中重度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在COVID-.......


為啥看恐怖片老是忘不掉?最新研究:恐懼記憶的形成方式更利於穩定存儲

為啥看恐怖片老是忘不掉?最新研究:恐懼記憶的形成方式更利於穩定存儲

    博雯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為啥恐怖片看完瞭老是忘不掉? 科學傢們觀察瞭活體大腦中的記憶形成過程後,得齣瞭答案。 你沒聽錯,確實是在肉眼觀摩瞭全程後發現: 大腦會用不同的編碼途徑形成不同類型的記憶,比如像恐怖片這種會造成心理創傷的記憶,就會選擇一種簡單粗暴的做法―― 直接剪掉大腦皮層中的某些突觸,並在其他區域生成新的突觸。 就像是盆栽的修剪和移植一樣。 這項研究引起瞭諸多熱議,獲得瞭500+的熱度: 目前,這項研究已經登上PNAS: 肉眼觀測“恐懼”形成過.......


人造神經元成功操縱植物,讓捕蠅草強行閉閤,腦機接口新思路打開

人造神經元成功操縱植物,讓捕蠅草強行閉閤,腦機接口新思路打開

    博雯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每日一問:機械義肢什麼時候普及? 二次元中裏常用的解決方法是將神經與硬件設備(包括各種電纜)相連,以達到控製的目的,當然瞭,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還做不到。 於是有人就提齣,能不能通過傳感器感知特定的場景來自動的完成相應的動作,也就是“讓義肢它自己的想法”? 你彆說,這個真可以有。 人造一個神經元,直接讓捕蠅草遭四周空無一蟲的時候也能閉閤: 對,你沒聽錯,人造瞭一個神經元。 將捕蠅草的生物細胞與這個特殊的神經元相連,就能模擬大腦處理和傳遞信息,.......


馬斯剋:星艦最高有效載荷 300 噸,比美國 NASA官方土星五號更強

馬斯剋:星艦最高有效載荷 300 噸,比美國 NASA官方土星五號更強

    IT之傢 3 月 12 日消息,有網友在推上發瞭一張圖並 @馬斯剋,比較瞭幾個比較齣名的火箭在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馬斯剋隨後錶示其星艦在一次性模式(正常是要保留燃料降落到地麵進行迴收的)下最高有效載荷可達 250~300 噸。 馬斯剋錶示:“優化的、完全可重復使用的星艦與土星五號相同的參考軌道有效載荷為 150 噸(土星五號 140 噸)。在消耗模式下,星艦的有效載荷可達 250 噸至 300 噸。” 他這句話在 reddit 上引起激烈討論,畢竟土星五號是完全消耗性的,而 SpaceX .......


8年內中國首次載人登月?美重返月球:打開最後一個50年前的樣本

8年內中國首次載人登月?美重返月球:打開最後一個50年前的樣本

    中國人什麼時候能夠站在月球上? 中國空間站預計2022年完成建設,已有十多個國傢成功申請加入,包括日本等國! 2021年6月17日是不尋常的一天,中國人第一次站在瞭自己的空間站裏,雖然在此之前還有一個國際空間站,但這個早在2010年就完成建造的空間站,竟然一直都不允許中國宇航員進入,它的運營權主要就掌握在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傢手裏。 按照中國空間站目前的情況來看,預計會在2022年完成建設,設計壽命是10年時間,一般航天器的實際使用時間都會超過設計壽命,而國際空間站則很可能在2024年提.......


這一領域將有大動作!

這一領域將有大動作!

    海報製作:宋晨 到月球找水、去火星采樣……這些科幻小說中的情節正逐步走進現實。 在前不久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全麵建成並運營中國空間站、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完成火星采樣返迴等重大航天任務的規劃受到廣泛關注。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劇透”瞭未來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大動作。 “嫦娥”將在月球“找水” 據悉,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經過多年論證,已於2021年底正式通過立項審批。具體將分三步實施,計劃在2030年之前發射嫦娥六號、嫦.......


發生核爆炸時立刻跳進下水道,到底能不能活命?如何纔能逃生?

發生核爆炸時立刻跳進下水道,到底能不能活命?如何纔能逃生?

    如果遭遇到核武器襲擊爆炸時,立即躲到下水道當中有用?還有沒有其他的活命方式呢? 答案:有些用,但是依然會有巨大危害。最好的活命方式是:躲避在較為完備的人防工程,如果沒找到,其次的選擇是地鐵,或者大型地下停車場,如果這都沒有,隻能躲避到下水道當中。 要瞭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核武器造成的傷害都有哪些? 核武器的殺傷類型 核武器原理是利用核反應釋放巨大能量來造成殺傷和破壞。原子彈利用的是核裂變和鏈式反應,氫彈則用的是核聚變,實際上還存在一些混閤的類型。 一般來說,用來發射核彈的工具.......


自主研發“十年磨一劍”隻為讓盲人也能看見圖文

自主研發“十年磨一劍”隻為讓盲人也能看見圖文

    人民網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丁亦鑫)“觸感好、很均勻、沒有異味。”這是本屆鼕殘奧會鼕季兩項中心場館殘奧整閤經理劉裏裏聽到的外國運動員對明盲對照中英文版場館介紹手冊最多的評價。“這兩天很多外國朋友對這個感興趣,原本場館中留存瞭近20本手冊,因為很多人想要留作紀念,目前就剩下3本瞭。” 起源:善意點燃盲文的“火花” 和一般盲文印刷品不同,這本手冊采用瞭中國科學院自主研發的綠色盲文印刷新技術,觸感更好,抗菌又環保。宋延林便是這項技術的主要負責人。 進入中科院24年,宋延林起初並不是研究盲文印刷的。.......


科技早新聞來瞭丨2022-3-12

科技早新聞來瞭丨2022-3-12

    【今日封麵】 3月10日,江蘇省南京市玄武湖景區二月蘭開放,美不勝收。新華社發(劉建華攝) 消息站 3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齣席記者會並迴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11日,國務院總理李剋強在人民大會堂齣席記者會並迴答中外記者提問。李剋強錶示,今年要實施一項政策,就是把人們常用的身份證電子化,同時也要為不用智能手機的人,特彆是老人提供便利,還要保障公民的信息安全和隱私。(來源:人民日報) 在軌運行的中國空間站組閤體。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載人航天.......


比去年增62%!巴西雨林砍伐創7年來2月之最,中國卻在讓地球變綠

比去年增62%!巴西雨林砍伐創7年來2月之最,中國卻在讓地球變綠

    巴西航天局發布瞭一個令人心疼的消息,什麼消息?那就是2022年2月,巴西亞馬遜森林砍伐再次創下紀錄,這是什麼情況?的確,這個數據有點令人意外,我們都說保護地球的生態係統,保護亞馬遜熱帶雨林,但巴西這是一次又一次地砍伐創新高,熱帶雨林真的要徹底失去瞭? 這不,英國埃剋塞特大學也纔發布瞭一項關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巨變消息――彈性正在減弱。一旦超過臨界點,森林就可能被草原取代,也就是說熱帶雨林要變成大草原。這又來瞭一個熱帶雨林砍伐創新高,難道熱帶雨林真的要徹底失去瞭?我們一步一步地看。 亞馬遜.......


俄媒:美資助烏建立生物實驗室的計劃可追溯到2005年

俄媒:美資助烏建立生物實驗室的計劃可追溯到2005年

    中新網3月12日電 近期,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一份資料顯示,美國花費超過2億美元用於在烏剋蘭的生物實驗室運營,這些實驗室參與瞭美國軍事生物計劃。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記錄顯示,早在2005年,美國就已經有瞭資助烏剋蘭的生物實驗室的計劃。 圖片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頁截圖 報道指齣,美國武裝力量反擴散中心保存的一份媒體簡報上,講述瞭時任美國參議員理查德・盧格(Richard Lugar)如何“稱贊烏剋蘭敖德薩臨時中央參考實驗室(ICRL)的啓用”。 這篇文章於2010年6月17日最初發錶在.......


《張朝陽的物理課》“新春第⼀課”收官:又見硬核推導,六塊黑闆寫不下

《張朝陽的物理課》“新春第⼀課”收官:又見硬核推導,六塊黑闆寫不下

    時間和空間不是各自獨立的嗎?怎麼攪和到一塊兒瞭?世界上最有名的方程E=mc 是怎麼來的?3月11日,《張朝陽的物理課》綫下“新春第一課”首次開講,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與來自北京各高校的物理學子及物理愛好者們一起探討物理的奧秘。 課堂上,他從光速不變理論齣發,通過各種思想實驗推導齣時間膨脹、長度收縮、質速關係等違反直覺的相對論效應,利用質速關係與能量的定義進一步推導質能關係,並講解瞭質能關係的意義與應用。之後又與現場同學討論瞭此前直播課的相關問題,例如,薛定諤如何猜齣薛定諤方.......


玄而又玄的超弦,其實是一種保守的理論?|科技袁人

玄而又玄的超弦,其實是一種保守的理論?|科技袁人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弦論其實是一種相對保守的理論,隻是因為麵對的問題太極端,所以最保守的處理在常人看來也是極端的。 視頻鏈接: 西瓜視頻: https://www.ixigua.com/7071089164112003623 本視頻發布於2022年3月4日,播放量已達4萬 精彩呈現: 很多人都聽說過超弦,知道它是一種物理學理論,但這個玄而又玄的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多數人就完全茫然瞭。我的朋友戴瑾博士是一位物理學傢,他讀博士的時候研究的就是超弦。他的博士導師約瑟夫・波欽斯基(J.......


聽說有人天生對艾滋病免疫,是真的嗎?科學傢發現……

聽說有人天生對艾滋病免疫,是真的嗎?科學傢發現……

    作者: 曹瑋(北京協和醫院) HIV 病毒在攻擊人體免疫細胞 CD4 細胞時,除瞭認準 CD4 細胞外,還需要先識彆 CD4 細胞錶麵的受體。 這個受體就好比細胞的一把門鎖,一旦被病毒配對成功,HIV 病毒就可以通過這道門順利進入 CD4 細胞的內部。 CD4 細胞錶麵的門鎖主要有兩把,一把叫 CCR5,一把叫 CXCR4。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大部分 HIV 病毒能開 CCR5 門鎖進入,有些病毒能開 CXCR4 門鎖進入,還有些病毒能夠同時打開兩把門鎖,存活適應性就更強。 世界上絕.......


能量加倍!長達24年的核聚變紀錄被打破

能量加倍!長達24年的核聚變紀錄被打破

    原文作者:Elizabeth Gibney 實驗性的歐洲聯閤環狀反應爐(Joint European Torus)已經將聚變(太陽釋放能量的過程)産生的能量增加瞭一倍。 長達24年的核聚變紀錄已被打破。2月9日,英國牛津附近歐洲聯閤環(JET)的科學傢宣布,他們通過原子聚變産生瞭有史以來最高的持續能量脈衝,是他們1997年實驗記錄的兩倍還多。 英國牛津附近的歐洲聯閤托卡馬剋反應堆是世界上最大的聚變實驗(法國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的試驗場所 | Christopher Roux.......





前一篇新聞
解放軍曆史上唯一一次連升6級:從副團長直接提拔為副軍長
后一篇新聞
閼與之戰,讓趙奢一戰成名,背後離不開一位無名小卒的冒死直諫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