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10:36:15 AM
前些天,考研成績公布瞭,作為一名法學院本科畢業班輔導員,我竟有點忐忑,不管順利與否,學生的拐點已到。這些天和學生交流,也讓我進一步思考瞭我學生時代未曾細想過的問題。
我高考落過榜,大學保過研,這兩種極緻狀態我都有過充分體驗,所以我不會嘲笑境遇不佳的學生,我的想法也絕不是精英們的舉重若輕,而多是我“以身試法”後的經驗教訓。寫這篇仍然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水文, 隻是從我的角度說說個人看法,不隻談考研,還有一些“底層邏輯”,希望增加點學生的“戰略定力”,遇到問題能多些考慮的維度。
在我負責的本科年級,考研的人是大多數,主動選擇就業的人是少數。部分學生麵對可以參加的招聘,顯得有些“冷淡”,不投簡曆或者隻投齣幾份簡曆,也許是篤定本科學曆無法得到滿意工作,也許是堅信隻要讀研贏麵會更大。這種現象的普遍,以至於當我看到有些主動選擇就業的學生,我都好奇的問:“你為什麼不考研?”
從全國的數據看,本次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457萬,比2021年增加80萬。最近朋友圈在轉發一個考生的文章,說考瞭391分還不能進某大學的復試。在這種現象的背後,我感受到的是國民素質升級的動力、被“考研熱”裹挾的壓力,可能還有點逃避真實生活的無力。
誠然,有一部分學生熱愛所學專業,一心嚮學,我相信這裏麵肯定有未來的高校專業教師,也許還會齣幾位學術巨擘。但和學生談及考研動機,相當一部分以增加自身應聘砝碼,緩解就業壓力為主要目的,不接受從事自認為的“低檔工作”或“收入與自身素質不符”的工作。還有一部分把考研當成“逆天改命”的上升通道。我還瞭解到有部分學生是跟風,為不當“異類”或“多玩幾年”而考研,這也成瞭暫時的安全屋。還有一些學生在備考階段自覺與目標院校差距太大,已經有瞭來年再戰的打算,希望“一戰打基礎,二戰985”的奇跡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網絡上有一種言論,說中國本科生已經“遍地走”,研究生正在“本科化”,還有的網絡社區,達到瞭人均985的水平。但 主觀感受不代錶真實情況,自己所處的小環境未必是大氣候 ,就像在鬆江大學城到處是大學生,在“閔大荒”碩博生多於本科生,但這隻是局部真實。 中國教育在綫發布《2022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指齣,2007年我國就業人群中研究生學曆占比為0.2%,2019年我國就業人群中研究生學曆占比為1.1%。 我們國傢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本科以上學曆占人口也隻有約5%。
從上麵的數字,至少可以說,放眼全國, 考不上研或者不讀研,不代錶天崩地裂,不代錶前景黯淡,以目前1%到2%的研究生比例,讀研目前還是一種個人選擇而非剛需。而且,讀到碩士也不是盡頭,那些高端崗位也不是僅一張碩士文憑就能駕馭得瞭 。我個人認為,作為在中國學曆水平前5%的大學生,讀研不是理想生活的決定因素,如果經過努力確實沒有考上也不必自卑,畢竟, 讀研不等同於職業培訓,不代錶你的職業能力,不能完全代替你的工作經驗。 如果說本科生完全沒工作可做,隻能說這是某種程度上的“挑食”。
在2000年之前,在大學生還沒有取消畢業包分配的年代、高等教育還是精英教育的年代,本科、研究生學曆確實有一種“護城河”的效果。 但現在是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的階段,把學曆當“護城河”、“護身符”的心態韆萬不要有。學曆就算是在貶值,但自己升值的速度一定要趕上學曆貶值的速度,放棄一勞永逸的思想。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可以把本科學曆比作一台十幾萬的汽車,碩士是幾十萬的的汽車,學校知名度當作汽車品牌, 升級交通工具固然重要,但開車上路最為重要,終歸是為瞭到達目的地。
當然,我也問過往屆一些在律所工作的畢業生:“研究生學曆在法律職場裏很有必要嗎?”他們錶示“在上海,哪怕進入稍有名氣的律所,研究生是很必要瞭,在其他省份本科還夠用。”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要、都想、都能在知名律所工作、在上海工作, 職業的選擇也未必要被教育背景限製 。從我對一些“高收入”工作的認知,高收入的背後,往往是高投入、高壓力、高競爭,而且收入差距的“二八定律”現象也很明顯。
工作到底適不適閤自己,符不符閤自己追求的幸福生活,如果還沒有實習經曆的,很建議先去找相關實習,去真正的感受、觀察,有這種親身的實踐,你纔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纔能在麵對五光十色、眼花繚亂、光怪陸離的社會,有自己的“戰略定力”。關於實踐的重要性、避免簡單化看問題的重要性,在我之前寫的《煙雲萬重,策杖尋徑》也寫過,在這裏鬥膽把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裏的一段話修改一下再次強調:
“學生未來發展的正確的決策來源於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於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於周到的和必要的學習與實踐,和對於各種親身經曆聯貫起來的思索。學生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調查手段,將調查得來的目標情況的各種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錶及裏的思索,然後將自己的具體情況加上去,研究雙方的對比和相互的關係,因而構成判斷,定下決心,作齣計劃―― 這是學生在作齣每一個決定未來發展的計劃之前的一個發個的認識情況的過程。粗心大意的學生,不去這樣做,把自己的發展計劃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之上,這種計劃是空想的,不符閤於實際的。” 我清楚地知道,想“二戰”的還是會去“二戰”,已決定踏入社會的,很多已經有瞭不少實習經曆,這些都是個人選擇,沒有對錯之分,隻是希望多些維度考慮問題,不要把單一因素誇大,多去嘗試,拓寬視野,不要彆人做什麼我跟著做,而是我要這麼做。沒有自己的體驗,僅僅是“聽說”,太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動搖,很多時候也是有瞭行動纔有瞭正確決策。
我還是再跟“二戰”的學生提醒一下,在我對英美高等教育有限的瞭解裏,他們的本科和博士教育纔是重中之重,碩士僅僅是個過渡。就算你現在考研沒有成功,但如果你很重視畢業論文的品質,甚至在這兩三個月裏,你能每天投入至少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閱讀文獻,甚至願意花更長時間去探究、去請教論文指導老師,我支持你報考好學校,期待你能讀完博士。 如果對論文不感興趣,有必要正視自己考研的動機到底是什麼,就算是混碩士文憑,也請檢視自己“二戰”的目標院校專業是否匹配自己的學習動力、能力,也希望在這兩三個月裏,可以去投投簡曆,找找實習,暫時脫離一下學校,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確實沒有一傢單位要你,或者經曆瞭很多麵試失敗,或者每天的實習非常疲憊,你的“二戰”將更加堅決,你將更加珍視校園時光 ,畢竟,在研究生裏,心不在學業的人也不少,你看到這彆生氣,不是在說你,我讀研的時候就不在狀態,而我現在的職業,讓我知道瞭更多研究生的故事。
上麵寫的內容,其實是前段時間跟不同學生談話的內容,但是在這個交流過程中,我總感覺有些更深層的問題沒想清楚,這幾天我終於明確瞭這個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究竟在哪裏,決定個人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學曆、財富、傢庭背景、人脈資源,社會地位等都是錶象,因為強調單一因素,總有反例齣現,解釋不清楚就隻能強行歸結為“運氣”、“命好”。
我最近時不時在思考這個問題, 說下我目前不成熟的觀點:人與人主要的差異、決定個人發展的主要因素是認知。 如果再完善一點,就是在有相關認知後還能有行動。
除瞭社會生存的要求,上學最大的意義在於改變瞭人的認知。現實生活中,比我們厲害的人往往是在相關領域高於我們認知的人,我們個人的進步也是在不斷失敗後經過反思提升瞭的認知。人一般掙不瞭認知外的錢,沒有相匹配的認知,還會有憑實力虧齣去的事情發生。
真正的大學是社會,真正的老師是生活。不管讀到什麼學曆層次,最重要的是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這個認知的提升途徑可以是上學、閱讀、工作、行萬裏路、到新的環境遇到新的人……這些經曆都會給你提供對世界不同角度的認知。 不管讀不讀研,中間多停靠幾站,大傢都要進入社會曆練,請勇敢接受畢業後的每一份不確定。 從學校的中心到社會的邊緣,在最初與社會短兵相接時,很多初齣茅廬的學生感到不適應,但 我們普通人得放低姿態,調整預期,認認真真學,一點一點做,不要患得患失、總想著一步到位。 山本耀司曾經說過:“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彆的什麼,反彈迴來纔會瞭解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纔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認真做最好也許不代錶你這次能贏,但能讓你對失敗的理解更透徹,當再遇到其他機會的時候成功率會大很多。
我想,如果能不執迷於從利益得失和對各種目的的追逐中獲得成就感和意義,而是懷揣著對生活本身的熱愛和勇氣,投入到對當下具體事物的付齣中,或許我們會更能看到自己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