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4:04:24 AM
在甘肅省環縣西北120裏處的山城鄉,有一個由溝壑縱橫,大小不一的塬(山包)組成的堡,因山城鄉而得名山城堡。
1936年11月21日淩晨,山城堡開來瞭一個番號為232旅的中央軍,旅長名叫廖昂。廖昂是四川人,畢業於黃埔二期,他的旅是第78師麾下兩個旅中的主力旅,第78師隸屬於赫赫有名的鬍宗南天下第1軍,師長名叫丁德隆。丁德隆是湖南人,畢業於黃埔一期,他的師部在距離山城堡不遠的保牛堡上,與廖昂主力旅遙相呼應。
於是,保牛堡到山城堡一綫突然熱鬧起來,車轔轔馬蕭蕭,塞滿瞭大批軍隊。
中央軍的軍服,顔色和隴東的黃土地一樣,都是土黃色,如果在春夏鞦的季節,他們是可以和這片黃土地融為一體的,可惜此時是鼕天,堡上有很多積雪,白白的積雪將這些戰士們的黃軍裝映襯得非常明顯,遠遠地就能看清他們行動。
廖昂將旅指揮部設在山城堡最大的塬上,他的下屬各團,營和連遍布在堡上各個區域,各單位的戰士們一到自己的防區,就熟練又熱火朝天地構築戰壕和工事。
廖昂旅構築工事的效率很高,他們證明瞭中央軍不愧是國民黨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一闆一眼章法不亂地祭齣對紅軍屢試不爽的法寶――堡壘戰術。不到一天的功夫,山城堡上就建起瞭四通八達的戰壕和交通壕,便於觀察和發揚火力的碉堡,製高點上完備的重機槍陣地,溝壑中隱藏的迫擊炮陣地,不僅如此,天空中還有5架黃色雙翼的霍剋-3型戰鬥機,這是從美國進口的最新式戰鬥機,既可以進行空中格鬥,也可以對地進行俯衝轟炸,還可以用於偵察,飛機在遍布工事的塬上盤鏇,與塬上的地麵部隊形成瞭一道立體防禦係統。
由於立體防禦係統帶來的安全感,陣地上的士兵們很放鬆,他們抽煙的抽煙,說笑說笑,連負責站崗的哨兵們都似乎忘記瞭自己的職責。
黃昏,要落山的太陽從西南麵照在山城堡上,紅彤彤的陽光強烈刺激著陣地上士兵們的眼睛,士兵們不得不拉低帽簷躲避刺眼的陽光,他們誰都沒有注意到,在他們陣地的南方,有幾個身著灰軍裝,頭戴八角帽的紅軍快速朝山城堡而來。
嚮山城堡運動的幾個紅軍,都隻帶著短槍,領頭的是一個身材消瘦,帶眼鏡杵拐杖的紅軍,他似乎並沒有受到眼鏡和拐杖的羈絆,在溝壑縱橫的黃土地上穿插前行,時而快,時而慢,其餘幾個紅軍也熟練地運動著,顯示齣很高的軍事素養,他們來到遍布工事的堡腳下,隱蔽在一條溝壑之中。
戴眼鏡的紅軍接過警衛員遞來的望遠鏡,舉起來往堡上觀察瞭一陣,然後放下望遠鏡用手指著前方,扭頭對身邊一名同樣在望遠鏡中觀察的紅軍說:“魏洪亮,這就是你們的突擊方嚮,一共有9個碉堡,看到沒有?”
魏洪亮放下望遠鏡,看瞭一眼戴眼鏡的紅軍,露齣疑惑的眼神,似乎在說我還沒有數,然後又舉起望遠鏡嚮前觀察,不一會兒他放下望遠鏡佩服地說:“師長,看清楚瞭,就是9個。”
魏洪亮是紅1師13團政委,新中國成立後被封少將,而那位被魏洪亮稱作師長的,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大將陳賡,此時是紅1方麵軍紅1軍團紅1師師長。
陳賡此時正舉著望遠鏡觀察,聽魏洪亮的迴答,他並沒有放下望遠鏡,而是邊觀察邊說:“你看,大戰在即,他們鬆鬆垮垮,成群結隊的一點緊張感都沒有,你不要看他們是中央軍,打他們不難。”再過一陣,陳賡一邊繼續觀察一邊對魏洪亮說:“你仔細看,那個大堡上有一根杆杆,很有可能是根天綫,估計下麵是個指揮部,可能是個團,你看對不對?”
魏洪亮在望遠鏡中觀察瞭一陣,點頭說:“師長說得對,從陣地規模上看,我敢肯定是團指揮部。”
陳賡放下望遠鏡,他看著魏洪亮說:“我們師能否衝得上去,就看你們團能否從這裏撕開口子瞭。”魏洪亮堅定地說保證完成任務。
陳賡見魏洪亮答應得很爽快,擔心他輕敵,告訴他:“不要輕敵,你要告訴戰士們,對麵是鬍宗南的78師,這個師還沒有和我們交過手,十分驕橫,你們要用拿手的夜戰對付他們,他們的裝備好,因此你們要準備用白刃戰打垮他們,但是也要采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既要減少我們的損失,又要殲滅敵人。”
紅13團沒有團長,身為政委的魏洪亮就成瞭13團的最高軍事指揮官,他是一位從連指導員乾到團政委的政工乾部,此時即感興奮又有壓力,興奮的是終於可以在軍事上獨當一麵,壓力則是缺少軍事上獨擋一麵的經驗,一下子讓他指揮一個整團,可想而知壓力山大,但有陳賡的支持,魏洪亮還是信心十足。
魏洪亮又舉起望遠鏡,他一邊仔細觀察,一邊口述著突擊路綫,一名紅軍從背著的皮包中掏齣紙和筆,根據魏洪亮的口述畫瞭起來,陳賡在旁仔細聽著,不時進行糾正,不一會兒,那名紅軍的紙上麵就齣現一副清晰的作戰路綫圖。
那天的夜晚對紅軍很照顧,沒有星光也沒有月亮,大地漆黑一片,似乎是為瞭方便擅長夜戰的紅軍運動。魏洪亮帶著13團很快就運動到山城堡下的潛伏地點。
總攻發起,魏洪亮命令一個連嚮預定的路綫齣擊,他沒想到這個連剛齣發不久,堡上敵人陣地上的機槍就響瞭,這個連頓時被壓住無法動彈,魏洪亮又命令另一個連嚮預定的第二條路綫齣擊,這個連齣擊的距離比第一個連稍長,但同樣被敵陣地響起的機槍壓製,再也無法前進一步。
魏洪亮預設的突擊計劃就是兩條路綫,而現在兩條路綫都被封鎖,他感到頭腦中一片空白,經驗的缺乏讓他頭腦中沒有一點應對的辦法,這時,師指揮所方嚮傳來瞭司號員的軍號聲,魏洪亮明白,這是陳賡在詢問突擊情況,他不知道該怎麼迴答。
魏洪亮心亂如麻之際,他身邊的司號員偏偏不斷催著他:“政委,師部在問我們,我們怎麼迴答?”
堡上敵人機槍不挺地嚮下掃射,兩個連突擊隊的傷亡情況不明,魏洪亮本能地迴頭看,雖然漆黑一片,但是他能感受到,他後麵一團的士兵們都在原地趴著,這些久經沙場英勇善戰的戰士們突然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他能感受到戰士們心中的鬱悶,心中的壓力更大瞭,雖然是大鼕天,他周身的毛孔都張開瞭,噴湧而齣的汗水打濕瞭內衣,他一咬牙,準備再次沿著前麵兩個突擊隊的路綫組織第三次突擊,以英勇善戰的紅軍大無畏精神,強行突破敵陣地。
魏洪亮準備再次組織突擊時,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喊他的名字:“魏洪亮,魏洪亮,魏洪亮在哪裏?”
一、麵臨國民黨軍重重包圍的三大紅軍主力嚮何處去?
紅1方麵在結束對山西的東徵迴到陝北後,為瞭迎接即將到來的紅2方麵軍和紅4方麵軍的三軍會師,馬不停蹄地展開瞭西徵,在新開闢400多裏的根據地後,紅軍擁有瞭一片有30多座縣城的新根據地,為三軍會師創造瞭條件。
1936年10月,紅1方麵軍終於在甘肅的會寜迎來瞭和紅4方麵軍,紅2方麵軍的會師,會師後紅軍的總人數達到瞭5萬餘人,力量頓時強大起來,此時,除瞭地方上的紅軍遊擊隊,全國的紅軍主力都集中在陝甘寜,但是,尾隨紅4方麵軍的國民黨軍也跟著來到瞭陝甘寜地區。
當紅軍三軍會師時,尾隨而來的國民黨軍和紅軍周邊陝甘寜地區的國民黨軍總數達到瞭5個軍,分彆是鬍宗南的第1軍,王均第3軍,毛炳文第37軍,王以哲67軍和何柱國騎兵軍,紅軍依然處在國民黨軍的大包圍中,處境非常危險,因此急需定齣下一步的戰略行動。
又一次給齣瞭紅軍的戰略行動,集中全部的紅軍主力,嚮北發展,進入寜夏。
之所以考慮進入寜夏,因為此時紅軍的選擇餘地很小,東徵的失敗證明瞭紅軍無法進入山西,南麵是幾乎已成友軍的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地盤,貧瘠的陝北更不可能容納眾多的紅軍,而寜夏卻對紅軍則有著突齣的吸引力。
在黃土高原的幾個省中,寜夏很特彆,由於有賀蘭山為屏障,又有大片的銀川平原,使得寜夏成為盛産稻米的地方,俗話說“天下黃河富寜夏”,紅軍到瞭這裏,可以獲得大量的生活和物資保障。
更重要的是,紅軍一直在尋找和蘇聯的聯係通道,東徵失敗使得紅軍斷絕瞭齣綏遠,察哈爾聯係蘇聯的希望,而寜夏又給瞭紅軍希望。紅軍進入寜夏和蘇聯取得聯係,將獲得大批蘇聯物資,這樣就有兩方麵的意義:近,團結在西北的東北軍和西北軍反蔣;遠,團結全國的反蔣力量。
但此時此刻,紅軍麵臨國民黨軍兩個集團的圍追堵截。
一個擋在前麵的馬傢軍集團,這個集團以西北“三馬”中的“二馬”為主,他們在黃河沿岸擺開陣勢。青海王馬步青的1個騎兵師披掛整齊,在黃河西綫躍馬橫刀;寜夏王馬鴻逵的1個師在黃河北綫嚴陣以待。
另一個是國民黨野戰軍集團,這個集團就是以鬍宗南天下第1軍領頭的5個軍,其中鬍宗南第1軍準備截斷紅軍主力往陝北的退路,王均第3軍和毛炳文37軍嚮紅軍主力會師地會寜殺來,其餘各軍則為鬍宗南軍做策應。
紅軍要達成進入寜夏的戰略目的,必須準備再打一場大仗,大仗分兩步:先對國民黨野戰集團進行殲滅性打擊,再打擊馬傢軍集團,渡過黃河。
這就是紅軍著名的寜夏戰役計劃。
二、寜夏戰役的結果,一支悲壯的軍隊産生瞭
紅軍沒有想到,寜夏戰役一開始他們就陷入瞭被動,由於蔣介石親臨西安督戰,各路國民黨軍配閤相得益彰,加之有對紅軍10倍優勢的30萬之眾,雖然張學良已經將蔣介石剿滅紅軍的計劃通報瞭紅軍,但是在實力強大的國民黨軍麵前,紅軍依然隻有招架之功。
戰役開展沒有多久,紅軍就丟失瞭會師地會寜,靜寜和界石鋪等地,紅軍的根據地被壓縮瞭,不僅如此,紅軍主力也緊隨根據地的壓縮被堵在黃河東岸,集中在海原和達拉池地區。
看到紅軍的窘境,國民黨軍加緊圍剿,全力嚮這兩個地區壓縮,意圖將紅軍往黃河岸邊的靖遠縣趕,以靖遠的守軍鄧寶珊部和國民黨進剿部隊兩麵夾擊,將紅軍殲滅在黃河東岸。
紅軍在這樣的條件下,隻能一邊阻擊敵人,一邊強行渡河,在激烈的戰鬥中,紅4方麵軍總指揮部,直屬隊和30軍,9軍,5軍於10月25日渡過瞭黃河,但是由於東岸紅軍殲滅王均第3軍的任務沒有達成,使得國民黨軍嚮海原和打拉池的閤圍圈越來越小,沒有渡河的紅軍不得不放棄西渡黃河的計劃,轉而嚮東轉移,這個行動宣告瞭寜夏戰役失利。
寜夏戰役失利的結果,使得剛剛會師的紅軍主力一分為二,渡過黃河的2萬1韆8百紅軍組成瞭西路軍,開始瞭悲壯的西徵直至全軍覆沒。
黃河東岸的紅軍雖然嚮東轉移,卻依然麵臨國民黨大軍的追剿,為此,紅軍前敵總指揮確定瞭對追剿之敵的作戰方案,即逐次轉移,誘敵深入,利用有利地形集中優勢兵力,先打中央軍鬍宗南部,對王均和毛炳文等雜牌軍進行牽製,同時,對東北軍進行統戰。
在紅軍的逐次轉移,誘敵深入戰術下,終於抓到瞭打擊鬍宗南的戰機。
三、紅軍一手提刀,一手嚮前摸"圓巴巴"
誘敵深入,再以優勢兵力殲敵一直是紅軍運動作戰的主要戰術,此時,紅軍要重點打擊鬍宗南,也是采用這樣的戰術。
紅軍的目的,是將鬍宗南部引誘到豫旺(今吳忠市同心縣附近)、鹽池、環縣之三角地帶,再集中紅軍主力圍殲。
耐心的紅軍終於等來瞭機會,國民黨軍第3軍軍長王均飛機失事,使得第3軍群龍無首,在同心縣城駐留不前,東北軍已經被統戰,隻有鬍宗南部在奮勇追擊,成瞭孤軍深入。
11月17日,鬍宗南第1師的第2旅被紅4方麵軍的紅4軍和紅31軍殲滅600餘人,還損失瞭一架飛機。於是,鬍宗南命令他的第1師,第97師和第78師加緊對紅軍進行閤圍,其中,第1師,第97師進占鹽池縣西南的惠安堡,第78師進到瞭環縣西北的山城堡附近。
相對於挨得較近的第1師和第97師,第78師顯得孤立,於是,這個師成瞭紅軍重點打擊的對象。
紅軍以宋時輪的紅28軍對鬍宗南第1師和第97師進行阻擊,其餘紅軍主力對第78師進行圍殲。圍殲敵78師的具體戰術,是先殲滅廖昂旅,再殲滅78師。
紅軍以徐海東紅15軍一部截斷第78師退路,其餘紅1,2,4三個方麵軍從東,南,北三個方嚮對山城堡的廖昂旅進行打擊。
紅1方麵軍的進攻方嚮在南麵,負責對山城堡主攻的是紅1師,紅1師的突擊部隊是第13團。進攻發起後,13團的兩次突擊都受挫,政委魏洪亮準備再進行第三次突擊時,聽到瞭一個熟悉的呼喊聲,他知道,陳賡來瞭。
黑暗中,陳賡杵著拐杖高一腳低一級地來到魏洪亮麵前,問清楚瞭現場情況後,指齣瞭魏洪亮指揮上的不足:兩路突擊沒有重點,火力運用不當。然後陳賡問:“負責第二路突擊的是幾連?”魏洪亮說是3連。
陳賡立刻命令調上預備隊加強第3連,同時集中全團的火力支援第3連。
說來也巧,正在陳賡布置火力的時候,紅4師李天佑部的12團團長鄧剋明,解放後授少將,此時帶著他的部隊路過這裏,身邊正好帶著3挺重機槍。鄧剋明問明情況後,立刻命令他的3挺重機槍投入戰鬥。
有鄧剋明的重機槍配閤,13團火力大增,一時間,二十多挺輕重機槍同時嚮第二路突擊方嚮上的碉堡射擊,雖然是黑夜,但是從二十多條子彈曳光的軌跡,可以明顯看到碉堡的火力被壓製。
預備隊隊長從背上抽齣大刀,黑暗中大喊一聲:“跟我上。”話音未落,人已經竄齣瞭陣地,隨著預備隊長的嚮上衝擊,陳賡和魏洪亮隻感覺身邊如起瞭一陣陣鏇風,後麵的突擊隊員們呼啦啦一個跟著一個地往上衝。
敵人在山城堡南麵的口子被撕開瞭,陳賡的紅1師衝上瞭敵陣地,雙方展開白刃戰。
夜戰和白刃戰紅軍所長,據魏洪亮後來迴憶,當時的白刃戰幾乎是紅軍的一邊倒,由於陣地上雙方士兵密度大,加之黑夜無法看清,紅軍戰士一手提刀,一手往前摸,隻要摸到帽子上有“圓巴巴”的(流行於兩湖和西南地區的方言,意為帽子上的陶瓷圓帽徽),就順手一刀,也不管結果如何,扔下這個又摸下一個。
能有這樣乾淨熟練的動作,都是久經沙場的老戰士,實際上,此時的紅軍幾乎都是經曆過長徵的老戰士。
白刃戰隻持續瞭幾分鍾,國民黨軍就開始瞭全麵潰逃,紅軍在後緊追。一嚮以精銳著稱的中央軍在紅軍的白刃戰和追擊麵前,立刻形成瞭潰散。
當紅1方麵軍從南麵發起攻擊時,紅2方麵軍和紅4方麵軍在東麵和北麵也發起瞭攻擊,在三個方嚮的打擊下,廖昂旅全軍覆沒。廖昂帶少數人逃往保牛堡的師部,紅軍在後緊追,第78師師長丁德隆見紅軍追來,意識到要被紅軍全殲,他立刻派齣部隊阻擊紅軍,自己帶著主力拼命嚮北突圍,打算靠攏第1師和第97師。紅軍則緊追不捨,一直到第78師進入瞭甜水鎮,達成瞭靠攏第1師和第97師的目的,紅軍纔停止追擊。
清點戰果,此役紅軍共殲滅瞭中央軍鬍宗南部第78師的1個旅零2個團。
四、事件評價
山城堡之戰是紅軍在最睏難的時候打的一場勝仗,之所以能勝利,主要是貫徹瞭紅軍的一貫戰術,即誘敵到伏擊地點,再集中優勢兵力予以殲滅。
紅軍這樣的戰術,被抗日時期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解放戰爭時期的解放軍貫徹始終,成為剋敵製勝的法寶。
但是山城堡之戰的勝利,並沒有使得紅軍擺脫睏境,其重大的作用主要是在政治方麵,這場勝利使張學良和楊虎城看到瞭紅軍的強悍戰鬥力。當蔣介石調集大軍再次嚮紅軍壓來,中央想放棄陝甘寜根據地再次進行第二次長徵時,遭到張學良和楊虎城的強烈反對,他們嚮紅軍承諾,2個月內情況將會發生大變化,並給紅軍送來大批過鼕物資,包括裝備,被服和金錢等等。
結果,山城堡戰役結束半個月後的12月12日,發生瞭震驚中外,改變曆史的西安事變,紅軍終於鳳凰涅��獲得重生。
山城堡戰役,成瞭抗戰前主力紅軍和國民黨軍的最後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