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12:41:37 AM
二��一三年年底,北大校友聯誼會上,一個拄著拐杖的男人一瘸一拐地走瞭進來,絲毫不在意旁人的眼光。
這個男人名叫魏延政,是北大94級計算機係的畢業學子,他曾被稱為“北大計算機係天纔”。
魏延政的一生即使不說是順風順水,也至少是年少有為。
但直到他患上癌癥的時候,他纔猛然意識到人類在疾病麵前到底有多麼渺小。
2016年,為瞭拯救魏延政,他的北大同學僅用幾天時間就湊夠瞭95萬元,這筆錢被全部用於魏延政的治療。
可惜天不遂人願,這個曾經驕傲不可一世的“計算機係天纔”,最終還是離開瞭這個世界。
離開人世之前,魏延政用最後的力氣寫下6個字:笑著,嚮死而生。
“彆人傢的孩子”
魏延政,1975年生於新疆,在他齣生之前,他的父母已經為他生下瞭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
作為傢裏最小的孩子,魏延政從小就生活在傢人無微不至的關愛當中。
新疆作為祖國的邊陲之地,教育資源比起內陸地區來說更為匱乏。
魏延政傢境不算富裕,從小上的便是普通的職工子弟學校,但他的學習天賦卻並未因此埋沒。
從小到大,魏延政都是“彆人傢的孩子”,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還經常參加各類競賽。
“看老魏傢的孩子多齣息!成績那麼好,將來怎麼也得上個最好的大學吧!”
從魏延政上學起,這樣的贊賞話語就充斥在他的周圍,魏延政也深以為然。
隻是那時,他以為全國最好的大學就是新疆大學,北大在他眼裏,和新疆大學是差不多的學府。
因為魏延政哥哥的意外去世,他成為瞭傢裏唯一的男孩,傢裏人都不希望他去省外讀書。
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魏延政還沒高考的時候,就被北大的招生老師們看上瞭。
高考成績一齣來,他就成為瞭北大招生名單中的一員。
傢裏人雖然不滿意這個“又遠又貴”的大學,但為瞭魏延政的前途,他的父母還是答應讓他去北大上學。
去北京的道路麯摺離奇,後來魏延政特意把這段經曆寫在瞭博客中,取名為《無票火車奔襲八韆裏》。
當年魏延政到達火車站的時候,發現從新疆去北京的票早就賣完瞭。
為瞭不耽誤報到時間,他在幾個朋友的掩護下,悄悄爬上瞭火車車窗,從外麵翻進瞭車廂裏麵。
魏延政沒坐多久,查票的工作人員就來到瞭他的麵前,心虛的魏延政緊張極瞭。
“學生證在哪裏?”工作人員問他。“在您桌子下麵的那個包裏呢。”魏延政指瞭指自己的包。
工作人員又好氣又好笑,“我還以為哪個熟人放這兒的,原來是你啊。”
“喲,還是北大的?計算機係的?行啊你!行瞭行瞭補半價就行啊,64塊5,手續費五塊阿姨也不要你的瞭。”
工作人員劈裏啪啦地說瞭一大堆,一口氣不帶歇的,魏延政愣是沒插上話。
他呆呆地從包裏摸齣64塊5,遞給瞭工作人員,這一刻他終於踏踏實實地坐到瞭火車上。
學習永無止境
北京大學計算機係學子,這個在旁人眼裏閃閃發光的頭銜,在魏延政眼裏卻算不瞭什麼。
魏延政永遠相信“學習永無止境”這句話,這也奠定瞭他在以後的歲月裏不停奮鬥的基礎。
剛進學校沒多久,他便得知瞭北大中國研究中心招收經濟學雙學士的通知,魏延政興高采烈地報瞭名。
彼時的他懷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在攻讀IT學位的同時,還兼顧著經濟學的課業。
魏延政的經濟學頭腦,在那個時候便初現端倪。
當時電影票很貴,一張就要15元錢,在那個國民綜閤收入並不高的年代,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錢。
魏延政有一次捨不得買電影票,他想瞭一想,決定乾一筆劃算的買賣。
他先是跑到電影票售賣窗口,以13元的優惠價格批發瞭30張電影票,接著拿到學校售賣。
由於魏延政的電影票是現場直售,不用辛辛苦苦去電影院現場排隊,很快便銷售一空。
魏延政再接再厲,從30張電影票到100張,再到包下整個場子,賺足瞭差價。
依靠著批發電影票,魏延政掙到瞭自己人生中第一筆不小的財富,直到畢業後,魏延政纔把這個生意放下。
之後,他又陸續去瞭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
除瞭學習之外,魏延政還不斷拓展著自己的興趣愛好,書法便是他其中一個業餘愛好。
2004年,在英國留學生春節聯歡晚會上,魏延政用油漆刷子寫下三個大字“無止境”。
魏延政直言,這三個字是他最得意的書法之一,象徵著他的人生態度。
博士畢業後,魏延政順利去到英國電信研究院工作,在那裏幾乎都是歐洲麵孔。
有一天中午,魏延政在食堂吃飯的時候,意外地看到瞭一大群亞洲麵孔,這群人立刻引起瞭他的注意。
因為魏延政恰好在人群中多看瞭他們幾眼,這群人就把他當作自己人瞭。
“快點,等會兒還要開會呢!”其中一個人用純正的中國話對魏延政說道。
因為這個美麗的誤會,魏延政結識瞭當時華為駐英國的代錶,也就是華為歐洲區的老大。
他非常欣賞魏延政的專業水平和做事態度,於是推薦他迴國到華為總部工作。
魏延政本就打算在英國積纍幾年經驗後就迴國,接到這個橄欖枝後,他思考片刻便答應瞭。
對於魏延政來說,入職華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他當時的職責是做無綫産品和戰略規劃。
這意味著魏延政除瞭專注於計算機産品研究之外,還要研究如何跟人打交道。
就像魏延政筆下的“無止境”三個字一樣,魏延政的人生態度一嚮都是學習無止境。
他並沒有恃纔傲物,而是積極調整心態,在華為總部快速吸收著各種有用的知識。
2009年,魏延政被調往上海,擔任無綫産品營銷部總裁助理,年薪百萬,真正在華為公司站穩瞭腳跟。
這一年,他還邂逅瞭自己的妻子孫藝瑋,相同的留學經曆讓兩人很快便互相吸引。
在一段甜蜜的戀愛後,魏延政和孫藝瑋領瞭證,兩人正式結為夫妻,攜手共度接下來的人生。
魏延政本以為,自己的人生到此刻已經趨於圓滿,光鮮亮麗的工作和幸福的傢庭無一不昭示著他是個成功的男人。
可命運偏偏就喜歡跟人們開玩笑,就在他意氣風發的時候,意外突然降臨瞭。
確診癌癥
2011年2月,魏延政發現自己的右腳無名指上陸陸續續長齣瞭一粒一粒的小疙瘩,一碰就疼。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這些小疙瘩就會發齣鑽心的疼痛,讓魏延政輾轉反側。
在妻子的陪伴下,魏延政來到醫院做檢查,他一開始還以為,這隻是偶然齣現的小毛病。
但檢查結果齣來後,他和妻子都懵瞭――報告上清清楚楚地寫著“透明細胞肉瘤”這幾個字。
醫生告訴魏延政,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惡性腫瘤,死亡率高達80%,治愈的可能性非常低。
這時的魏延政年僅35歲,正處於最好的年紀,他身旁的妻子剛剛懷孕四個月,肚子已經微微隆起。
聽到醫生殘酷的話語,魏延政和妻子麵麵相覷,兩個人都如墜冰窟,說不齣一句話。
魏延政想哭卻又哭不齣來,他害怕妻子看見自己的淚水會更加傷心,隻能把悲傷的情緒埋在心底。
確診之後,魏延政跟沒事人一樣照常去公司上班,內心的苦澀幾乎要將他淹沒。
他緊盯著電腦,思緒卻已經飛齣瞭公司外,不知不覺中,魏延政的眼裏已經含滿瞭淚水。
“老魏!這裏恐怕要改一下......”同事敲瞭敲魏延政的桌子,想和他溝通工作。
魏延政把頭從桌子上抬起來,淚眼朦朧地望著同事。
“你沒事吧?”同事被魏延政的神情嚇瞭一跳,得到沒事的答復後,同事拍拍他的肩膀,讓他好好休息。
與此同時,大著肚子的孫藝瑋正在四處奔波,為他尋找能夠治愈癌癥的辦法。
“醫生說,要麼橫切掉半個腳,要麼切掉整個腳。”孫藝瑋的聲音裏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
魏延政聽到這句話,內心一陣恐慌,但他卻不能當著妻子的麵錶現齣脆弱的一麵。
他隻能靜悄悄地找到一個沒人的角落,蹲下來小聲啜泣,淚水打濕瞭他的兩隻衣袖。
笑著,嚮死而生
經曆瞭第一次手術後,魏延政的病情好轉瞭許多,他也離開醫院,堅強地迴到瞭工作崗位上。
可是沒過多久,魏延政的腳踝處就齣現瞭劇烈的疼痛。
醫生告訴他,這是因為癌細胞已經轉移。
早在魏延政確診的時候,他就上網查閱瞭大量的透明細胞肉瘤的資料,對其瞭解透徹。
他知道,癌細胞轉移是透明細胞肉瘤病情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到這個階段時,他已經無限接近於死亡。
“最多隻剩半年時間瞭,不如留著腿好好過剩下不多的日子吧。”所有醫生都建議魏延政不要再做激進的治療。
然而魏延政不是一般人,他通過查閱資料摸索齣瞭一套能夠將生命最大延長的治療方案。
這套方案能夠確保魏延政活過醫生所預言的半年,但卻會帶給他無限的痛苦。
魏延政提齣的方案是截肢-放療-化療,每個步驟都伴隨著生理上的疼痛。
那段時間,魏延政幾乎無法進食,他腦海中一旦閃過要喝水進食的念頭,就會劇烈嘔吐。
到瞭後來,魏延政甚至刻意斷食,阻斷機體對癌細胞的供給,最大限度地延長自己的生命。
魏延政經曆的斷食總共有四次,總計天數為98天,這些日子裏他隻喝水吃藥,彆的一概不碰。
“彆老想著就好瞭。白天該乾嘛乾嘛。我還要齣差給企業講課呢!”被問到斷食餓不餓的時候,魏延政淡淡地說道。
讓魏延政在痛苦的治病生涯中感到幸福的是,他的妻子一直不離不棄地陪伴在他的身邊。
尤其是截肢之後,魏延政行動不便,妻子對他而言,就是他的雙腿。
除瞭行動不便之外,最睏擾魏延政的就是癌癥治療所需的大筆費用。
自從魏延政病情惡化之後,公司就和他解約瞭,他的收入來源幾乎被掐斷。
而癌癥治療卻宛如一個無底洞一般,不斷地吞噬著魏延政的存款。
魏延政手術用到的PD1抗體,一支的價格就是2.4萬元,而魏延政的手術中至少要用到9支。
魏延政和妻子僅在抗體上就要花二十多萬元,更不要說其他的瑣碎費用瞭。
在得知魏延政的高額治療費用後,北大校友自發在網絡上為他捐款,幾天之內就籌集瞭95萬元。
“素昧平生,大傢都被他的堅持和對抗死亡的勇氣感動。”一名為魏延政捐過款的北大校友說道。
的確,在得知自己患病後,魏延政一直用樂觀堅強的心態對抗病魔,從來沒有流露齣怨天尤人的情緒。
2015年8月,魏延政的癌細胞再一次擴散,這一次所有專傢都建議他進行保守治療。
魏延政看著自己三歲的兒子和憔悴的妻子,內心湧起瞭無限的不捨情緒。
他將自己這麼多年的人生感悟概括為“智力、毅力”、“朋友、助力”、“眼界、定力”這三句話,盡數教給自己的兒子。
他還將自己的抗癌故事用筆記錄下來,齣版成書,並將書籍售賣的所有報酬全部捐給母校。
2016年8月,做完這些後,魏延政決定停止治療,讓自己的生命停留在最好的時候。
“在豐滿到裝不下的時候落幕,恰到好處,一生所愛仍曆曆在目。”魏延政的一生,短暫又充滿光輝。
魏延政去世後,他的親朋好友和同事們、校友們,以及社會各界,都紛紛緬懷緻意,並嚮他的傢人們送去慰問。
大傢都被他的勇敢、堅韌和豁達所感染。
2022年4月5日,在清明節當天,魏延政的妻子帶著兒子,和部分北大校友前去掃墓,共同悼念和追憶這位堅強善良的男人。
墓碑上魏延政的照片,笑得是那樣的燦爛幸福。
祝魏延政的妻子和孩子平安順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