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原文標題:《我在建材市場賣塗料(流通篇)》 頭圖來自:視覺中國緣起:從賣塗料開始的故事過去兩三年 “打倒經銷商”,真的可行嗎? - 趣味新聞網


原文標題:《我在建材市場賣塗料(流通篇)》 頭圖來自:視覺中國緣起:從賣塗料開始的故事過去兩三年 “打倒經銷商”,真的可行嗎?


發表日期 5/9/2022, 6:39:55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原文標題:《我在建材市場賣塗料(流通篇)》,頭圖來自:視覺中國緣起:從賣塗料開始的故事過去兩三年,我和團隊一直在傢裝建材場景下摸爬滾打,除瞭大量的案頭研究、國內外案例分析外,團隊走入4座不同規模的城… .....


    

原文標題:《我在建材市場賣塗料(流通篇)》,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緣起:從賣塗料開始的故事

過去兩三年,我和團隊一直在傢裝建材場景下摸爬滾打,除瞭大量的案頭研究、國內外案例分析外,團隊走入4座不同規模的城市(北京、天津、武漢、上海),在與企業總部、分公司各,大大小小的建材商城、街邊店、物流中轉倉與數十位建材行業從業者纍計溝通時間超過100小時。我們蹲過倉庫、跟過大車、喝過無數安徽老闆的功夫茶,開始真正深入場景,感受這個行業的潮起潮落,從業者的個中艱辛。

麵對如此海量又鮮活的場景,我們開始思考,企業最關注的到底是什麼?喊瞭很久的“傳統企業數字化”到底能對整個行業、這些企業、如此多的從業者,有什麼樣的正嚮幫助?這個行業可以發力的點在哪裏?行業真正需要的是一個app或者一個管理係統嗎?

帶著這些思考和初步思路,團隊開始與某頭部國民品牌進行轉型試點,這個過程有些想法得到瞭驗證並被認可、有些想法被背後謾罵,我們給一些群體帶來瞭全新的生意模式和利益點,也讓一些群體恨得牙癢癢。這些年,我越發意識到: 一場真正傷筋動骨的浩大的“數字化轉型”絕對不止於一個app、一套數字化係統,更多的是內部組織結構、根深蒂固的文化、既得利益者與創新者之間的博弈。

偶爾迴公司跟大傢聊起個中故事,都覺得很是有趣,也經常有同事因著一些相關的話題摸上門來找我探討。聊完之後也總是有人催我,這麼多東西,你寫下來嘛,寫成一個係列,讓我們都係統地看看這個領域。

遲遲沒有動筆,當然不光是因為犯懶,是總覺得沒做齣來一個驚天動地的“創新模式”,沒有拿到一個特彆好看的增長數字,真沒啥好說的。最近忽然驚覺, 真正的創新可能是慢慢地一點點地改變與影響,光與影永遠相伴相生,不可能一刀切地走嚮一個全新的模式。

接下來,我試著將這場摸索瞭兩三年、依舊在進行中的故事抽絲剝繭,一點一點講給大傢聽。

流通領域,或許是企業數字化轉型重點

對傳統製造企業來說,他們最關注的是什麼?如果帶著這個問題去問各大小企業掌舵人,把他們雲山霧繞的迴答抽絲剝繭後,會發現答案其實就六個字:“賺錢!賺錢!賺錢!”

對,做企業不是做慈善,企業最關心賺錢。“賺錢”這個命題,從哪裏切入拆解呢?我們試著從市場模型開始入手,所謂市場,最簡單的理解無非“供”“需”兩端,工廠製造東西,消費者買東西。上個世紀生産力不足的時候,各大廠傢哪怕開足馬力也滿足不瞭人民群眾旺盛的消費需求,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賣東西不是問題,隻要能生産齣來,基本都能賣齣去,甚至需要憑票搶購。

時光轉到如今呢?大傢聽過最多的一個詞兒,是不是“産能過剩”?對如今的企業來說,“造物”不再是問題,難題是你有我有大傢都有,各細分市場都一片紅海,作為品牌廠商,最大的問題變成瞭:“我如何纔能把産品更好地賣齣去?”

為瞭讓大傢對“賣貨”這件事有一個基本商業上的認知,我們先來瞭解幾個概念。在生産製造型企業中,它的成本構成大概分這麼三塊:

1. 生産成本 ,這個很好理解,生産性行為背後的支撐,包括員工工資、廠房設備、原材料采購等;

2. 流通成本 ,所謂流通,即生産産品下生産綫後,到送達消費者之前的中間環節,流通成本包括營銷市場費用、倉儲物流成本、代理商分銷商利潤;

3. 利潤 ,要被資本拿走的純利潤。

這三部分的比例如何呢?在不同企業會有差彆,但製造業總體來說不會有結構性差距,如下圖所示,一個利潤還不錯的頭部製造品牌,如果它有100塊錢營收,資本會拿走20塊利潤,生産成本占40塊錢,流通成本占40塊錢。

以上成本與開支中,經過這些年紅海競爭,生産環節成本已被極大壓縮,在當前生産力條件下,除非齣現突破性技術革新,否則幾乎壓無可壓;流通成本完全取決於廠商渠道耕耘能力,看起來靈活性和潛力最大。綜上,企業想獲取更多利潤看起來有三條齣路:

1. 擴大市占率,賣更多貨;

2. 優化流通環節,在流通的40%中再省點錢;

3. 控製住終端市場,把産品定價往上抬,爭取更大空間;

看到這裏,聰慧如你,肯定會想,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一箭雙雕呢?企業大都也是這麼想的,所以現在很多企業數字化轉型都會聚焦在流通領域,比如前些年的一窩蜂建電商、這兩年的D2C(Direct to Consumer),比如很多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幾乎都是在跟經銷商死磕,在流通上做精耕或者突破性創新,一定能給企業的增長帶來巨大助力,這幾乎是所有成熟型企業的共識。

好瞭,道理很簡單,一聽就通透,那.....到底應該從哪裏動手呢?

打倒經銷商?流通領域的轉型答案真的在這裏嗎?

決定從哪裏動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張商品從工廠車間齣來後、到消費者手中之前,在流通環節簡化版的交易結構圖:

如圖所示的交易結構, 每一層物權轉移都伴隨資金占用 (要壓貨) 、倉儲物流成本 (要配送) 、利潤要求 (要賺錢) ,這些所有的成本最終都會反映在給到消費終端的價格上。 看到這裏,各位看官是不是覺得,廠傢直接賣給消費者就好瞭呀,現在信息時代互聯網如此發達,快遞網絡也足夠密集,讓廠商直接賣給消費者(Direct to Consumer)難道不是最優解嗎?

無獨有偶,無數電商平台喊齣“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賣方更賺錢,買方更省錢”的口號;大量的電商小號、營銷賬號開始貼大字報:“去掉層層中間商,給您最大的優惠”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相信,中間商是萬惡的存在,乾掉他們,自己就能得到最大優惠。

但,事實真的如此麼?全網都在呐喊“打倒經銷商、乾掉中間商”時,作為整個産業鏈條上的關鍵環節、生廠商、品牌商、經銷商這一群最精明的生意人,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過去幾年,各行各業的商業精英們,他們做瞭哪些嘗試和探索?如果真的簡單“打倒經銷商”就可以大規模簡化流通交易成本,增強産品利潤和市占率,為什麼到目前為止,主流的成熟各大製造廠商的主要銷售量還是放在傳統經銷-分銷網絡上呢?

嗯......事情一定沒有錶麵那麼簡單,既然第一反應都是經銷商革命,那麼咱們流通領域的第一個話題就從經銷商說起。

經銷商到底是什麼?

開始動手之前,先彆忙著喊“打倒經銷商”,先問問自己,經銷商到底是什麼呢?哪怕我們真的要打倒經銷商,那也要先瞭解經銷商。如果有人說經銷商時不談市場、不談上下遊,逮著經銷商說經銷商,那基本就是在耍流氓。理解經銷商,必須從整個市場結構來看、從最本質的要素來看。

上文已經提到,所謂市場,主要是兩個核心要素,“供”和“需”,所有的活動都是為瞭做好供需匹配罷瞭。供需之間天然有鴻溝,中間的橋梁就是經銷商、代理商、分銷商、批發商等等服務者。 那為什麼說供需天然有鴻溝?這些經銷商們又提供瞭哪些價值呢?

咱們從頭捋一捋,早在市場經濟誕生之前,手工業社會,“供”即生産方、“需”即消費方,大部分買賣行為都在集市自主發生,生産方直接把商品交易給消費方,非常簡單的模型。一旦商品齣現跨地域、跨時間交易,就開始需要中間人來進行操作。最早在春鞦戰國時期就有經商者的記錄,有名的商人有幫助越王滅吳的大夫範蠡,“奇貨可居”的秦國宰相呂不韋等。這些最早期的“商人”靠買進賣齣賺差價為生,即為最原始的經銷商原型。

工業革命後,生産力飛速發展,工廠機器轟隆隆運轉不停,大量的商品被製造齣來,民眾的需求也被點燃,車間裏大量的商品如何進入韆傢萬戶呢,讓所有人排隊去工廠門口購買?讓廠商自己去麵對韆萬消費者挨個收款?讓廠商深入到全國各地去賣貨?在工業時代,信息化和數字化手段尚未普及之前,以上思路基本不現實。

由於信息不對稱,供需永遠存在錯配、延遲等問題,廠商必須有自己的“緩衝池”,在“供”“需”之間承擔銷售推廣、資金池、物流服務等職能,經銷商應運而生。

如上圖所示,在整個流通環節中,經銷商成為廠商在各地的銷售代錶,獲得廠商在某地的專屬經營權、獲得特殊的價格、特定的品類品相;作為迴報,他們需要承擔廠商在該地區的銷售增長目標,承諾給廠商每年至少多少的銷售量,據我們所知, 基本所有經銷商都會有背指標數字,達標後會有返點奬勵,嚴重不達標可能會被取消代理資格。

除此之外,經銷商和分銷渠道們還需要嚮自己的下一層級提供倉儲、物流、售後等服務,負責嚮下介紹新産品,打開新品市場(不過這個視廠商而定,部分廠商會讓自己的銷售來做區域精耕)。

經銷商賺什麼錢呢?明麵上的分兩大塊,利潤差和廠商返點。利潤差很好理解,自己從廠商的進貨價與自己賣給分銷渠道的差價。返點是指經銷商完成任務後廠商給的奬勵,部分廠商還會給階梯返點,比如基礎目標1kw,達標後返2個點,超過1.3kw額外增加1個點,超過1.5kw漲到5個點等等。

在這裏,有個有趣的現象是, 越是大品牌的暢銷品,越難以賺到利潤差。 為什麼呢?用某品牌大區銷售總監的話來說就是,“大眾貨熱銷款太容易被‘賣透底兒’瞭”。我第一次聽她這麼說,有點摸不著頭腦,當深入場景中後,纔逐漸體會到是怎麼迴事兒。

以國民産品農夫山泉為例,農夫山泉國名度最高的500ml飲用水,幾乎遍布大街小巷每個大小商超,所有農夫山泉經銷商、分銷店都知道它進貨價幾毛幾分,誰傢賣貴瞭幾分錢,這樣的産品,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下,很難有好的單品利潤。比如大傢都是8毛錢進貨,1塊錢齣貨,但凡誰想多賺利潤差,多賣幾分錢,因為這個sku沒有特殊性,市場上大傢都有,所以這位代理商幾乎一定馬上就會流失一部分客戶,代理商不想餓死隻能迴調價格, 反復幾次後,最終代理商這一層的齣貨價一定會維持在一個漲價賣不齣去,降價會賠錢的動態平衡點上。 這就是很多經銷商嘴裏嚷嚷的大眾貨不賺錢定律。

更有意思的是,既然大眾貨不賺錢,那經銷商彆做這個瞭?如果這麼跟經銷商提,他們一定會扭扭捏捏用各種話術來搪塞,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 大眾貨流通貨並不是不賺錢,是很難賺利潤差 。它一般性價比高,國民認知度高,非常好走量,所以哪怕不賺錢,依靠廠商給的返點,也是有賺頭的。

其次, 大眾流通貨會給其他sku鋪路,是一塊非常好使的敲門磚 ,隻要有瞭這些認可度高的流通貨,就能把麵鋪開,鋪開後再搭售其他利潤品會更容易。最後,流通貨也是經銷商實力的象徵,你做農夫山泉沒有500ml飲用水,做康師傅沒有老壇酸菜牛肉麵,做立邦沒有五閤一,那會讓人懷疑你是不是正牌授權經銷商。

另外,我剛有提到,“明麵上”的利潤,一定有讀者惦記著問,“桌子底下”的呢?讓我先賣個關子,在後麵的篇章中,慢慢給大傢道來。

說得有點遠瞭,我們往迴帶一下,來,總結一下,經銷商是什麼呢?

它是廠商在各地的“觸角”與“網絡”,麵臨韆差萬彆的各地市場環境和消費習慣,廠商難以用一套思路做透全球生意,它需要熟悉當地市場情況的經銷商來承擔以下責任:

1. 最重要的, 打開當地銷售通路 。大白話說就是,在當地賣貨,賣越多越好;

2. 收賬,做資金緩衝池 。大傢都知道,不管做什麼規模的生意,最重要的命脈就是資金鏈,廠商為瞭保證自己的資金鏈健康,恨不得所有交易都能現款現結(當然這個不太現實),但越是強勢品牌廠商,賬期越沒得談,且對賬越嚴格。

舉個例子,娃哈哈齣瞭個新品,要進軍某個地級市,它不可能對著一個一個商超小店去收款供貨,如果這些小店欠貨款瞭再去催收,它最簡單的思路就是在當地找個大代理,授權後直接跟這個代理收款,至於這個代理有沒有能力及時迴款,會不會壞賬,娃哈哈是不用管的。

3. 做好産品服務。 不同的産品對服務的定義不一樣,比如OPPO賣手機,物流容易,售後麻煩;比如立邦賣塗料,裝修過的小夥伴都知道,18L標準桶超過50斤,倉儲物流非常麻煩;比如蔡司賣鏡片,這東西不重也好保存,但普通人沒法直接用,必須有專業環節提供服務纔可以産生價值。

一句話,對於廠商來說,代理商能夠幫它把東西順利賣齣去,口碑做起來,這就是頂頂重要的事情。到此為止,各位聰明的讀者可以琢磨一下,“打倒經銷商、去掉中間環節”,在目前的商業環境下,是否具備可行性?它到底是一個正確的方嚮,還是更多像一個營銷噱頭?

廠商與經銷商(渠道)的恩怨情仇

說完經銷商,不得不提廠商與經銷商的關係,開始之前先看一張圖,如下圖所示,這是某年銷量百億的頭部品牌2021年流通渠道網絡圖與各渠道齣貨量占比。

看完這張圖,是不是稍微有點感覺瞭?我們直接切入結論,再展開討論。

廠商與經銷商 (渠道) 永遠處於博弈狀態

我們說經銷商時候可能會略狹義,用渠道來理解這個事情更有代錶性。上麵的圖也能看齣來,經銷商是渠道的一種,而且往往是齣貨量最大的渠道代錶。廠商與經銷商的博弈,我們可以拿康師傅的崛起之路來做個簡單瞭解。

國民品牌康師傅的故事頗為傳奇,它如何從一個小小的民營廠成長為食品、飲料屆的巨頭,在它的帝國構架之路中,有一個詞兒絕對繞不過去: 通路精耕 ,這個從麥肯锡重金學來的營銷方式,康師傅將它結閤中國國情做瞭本土版本。我們來粗略瞭解一下。

如上文所講,經銷商作為廠商地方代理,目標就是賣貨。對廠商來說,經銷商能力越強自然更好,我們把時間轉迴二十多年前,彼時的康師傅,麵臨的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大經銷商,康師傅産品受歡迎,大經銷商齣貨能力非常強,但是嚮下的渠道通路完全掌握在這幾個大經銷商手裏,經銷商麵對廠商有很強的話語權,我想賣什麼,每次進多少貨,配送服務收款方式等等,都要有談判空間。這時候廠商就會受限製,比如康師傅齣瞭一個新品,想主推一下,但不好意思,經銷商規避風險,隻願意進暢銷品,根本不想碰新品。

這時候的康師傅做瞭兩件事:

1. 削弱大經銷商,扶持更多的小經銷商來瓜分掉大經銷商的地盤;

2. 采用通路精耕和渠道下沉策略,康師傅不在坐在工廠等著經銷商來進貨,而是主動布局全國渠道 網絡,自己養瞭數韆名銷售,把新渠道的開拓和維護都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3. 具體操作方式如圖所示,把城市、城郊劃區劃塊,分給當地銷售去定期開拓、拜訪、維護。如此一來,對銷售終端和渠道網絡的把控慢慢迴到瞭康師傅自己手裏,基本上都是康師傅的銷售談好網點,經銷商按照康師傅銷售的指令來鋪貨配送,曾經主導渠道的經銷商慢慢變成瞭提供物流倉儲配送服務的城市配送商。

廠商永遠想控製經銷商,經銷商永遠在掙紮,廠商品牌強勢時,經銷商會弱勢,經銷商強大時又會反壓品牌。在各行各業幾乎都是如此,康師傅的故事可以僅供我們管中窺豹,略做瞭解,在後續的篇章中,我們會持續看到這種博弈關係帶來的故事。

越是聰明的品牌,越不願意擁抱電商平台

如今的獨角獸式電商平台,對大中小品牌來說,猶如飲鴆止渴,好喝、上癮、但也可能緻命。寫到這裏,剛好京東快遞來送昨天買的紙巾,京造抽紙,包裝簡潔大小閤適,沒啥奇怪的香氣,手感也還可以。再抬頭看看好像不經意間買瞭不少京東京造,抽紙、鍵盤、充電寶、黑芝麻、口罩、吹風機、垃圾袋等等,這些日常不可或缺又沒啥品牌傾嚮的東西,不知不覺就買瞭京東京造,是不是有點巧? 大傢有沒有想過,這所有的巧閤可能都是平台精心布局多年的大網。 我們來看國外一個有名的抄襲案件。

2019年底,舊金山創新環保時尚品牌Allbirds聯閤創始人及CEO Joey Zwillinger在接受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CNN)著名記者剋裏斯汀・阿曼普(Christiane Amanpour)采訪時宣稱亞馬遜發布瞭一款自有品牌的鞋,該鞋外觀與Allbirds標誌性的“Wool Runner”羊毛休閑鞋幾乎相同。Allbirds是一傢經由美國B-Corp(Benefit Corporation共益企業)官方認證的公益企業,專注於時尚與環保的服飾鞋履麵料研發,並於2016年發布瞭第一款標誌性羊毛休閑鞋“wool runner”,一經發售大獲成功。

作為一個展露頭角的新興品牌,allbirds沒有強勢的綫下渠道,他們選擇綫上平台作為主要的銷售渠道,他們的主打款“wool runner”標價95美元在亞馬遜平台銷售。過瞭一段時間後,驚訝地發現亞馬遜通過自有品牌“206 Collective”發布瞭一款跟“wool runner”幾乎一模一樣的鞋子,標價45美元,搜索排名靠前,推薦商品也會緊挨著“wool runner”,那些原本想買allbirds的消費者但凡迷糊一些,或者對價格敏感一些,很容易買成瞭亞馬遜的自營産品。

對於Joey Zwillinger和 Allbirds來說,最無奈的事情莫過於, 亞馬遜太過於瞭解allbirds的消費群,也太過於瞭解allbirds的産品與定價,亞馬遜知道都是哪些人買走瞭什麼樣的款,這些人的消費習慣與選品喜好, 在亞馬遜平台上,allbirds與亞馬遜自營的戰爭從來都不是一個維度,猶如冷兵器部隊麵對火力裝備的重甲部隊,毫無勝算。

故事的最後,allbirds輿論造勢一番譴責後撤齣亞馬遜,轉投shopify懷抱,選擇獨自建站。我們看到的是,在電商平台商業模式初期,電商平台對廠商索要的是競價排名費用、廣告推廣費用,手伸的嚮的是40%流通領域,在這個階段,平台還隻是卡住瞭廠商的銷售通路。 隨著電商平台開始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它們用積纍的數據精準切走廠商的市場蛋糕,把手伸嚮瞭生産環節,徹底掐死瞭品牌廠商的喉嚨。

綜上,聰明的品牌絕對不會擁抱電商平台,也許有人反問,“我看好多知名品牌都有天貓旗艦店啊!” 嗯,好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開通綫上旗艦店,和願意給綫上店好産品、好價格,是兩迴事。大傢可以再看看我在章節開始放的那張圖中的齣貨量占比, 綫上渠道可以有,但永遠不會成為主流 。成熟的廠商基本不會允許綫上平台齣貨量一傢獨大,與其麵對天貓京東這種巨頭,還不如麵對綫下經銷商,至少,分散在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好控製得多。

品牌都會嘗試直營,但並非所有業務都直營為王

我們先來拆解第一個問題:品牌為什麼都會想要做直營業務?開始之前先看一張圖。

如圖所示,從品牌廠商到最終消費者之間,經過經銷商、零售商層層周轉之後,會發生兩種品牌廠商非常不想看到的場景:

1. 對終端市場的控製力極大降低。 廠商把商品賣給經銷商後,物權轉移,商品也運至經銷商倉庫,至此,商品完全從廠商視野中消失,廠商不知道經銷商把貨賣給瞭誰,不知道經銷商庫房裏還有多少貨,也不知道經銷商是不是違反規定在不應該有的渠道低價傾銷搗亂市場。

終端一旦失控,廠商的很多政策會被架空或者利用,比如廠商想針對某個産品做個促銷拉量,但這些優惠可能會被經銷商直接吃掉,完全反應不到終端去。有時候廠商想嘗試漲價,也會被經銷商壓迴來,難以推進。

為瞭避免自己的盲區,幾乎所有廠商對經銷商的“進-銷-存”數據都垂涎三尺,為瞭拿到經銷商的數據,很多廠商會自掏腰包給經銷商提供免費的進銷存管理軟件,甚至為瞭鼓勵經銷商使用係統,會給額外的返點奬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經銷商為瞭拿到奬勵也為瞭應付廠商,會派專人蹲係統前造假數據。所以,廠商如何拿通過經銷商拿到終端市場更多控製權,是很多廠商一直努力的方嚮。

2. 牛鞭效應帶來的産銷失衡。 牛鞭效應是供應鏈常見的需求放大現象,它的錶現為哪怕市場需求起伏不大,越往後傳導,需求預測起伏波動也會巨大,廠商遠離終端後,在牛鞭效應的加持下,庫存的預測和生産排期會變得很睏難。

工廠的生産綫不能停,但通過層層分銷渠道傳遞迴來的市場需求波動巨大,讓廠商的安全庫存變得難以控製,在我們調研過程中,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描述,“銷售淡季外倉爆倉,逼停生産綫” “銷售旺季強勢銷售會替自己的大客戶占領生産綫,生産完直接搬走”,這些我們聽起來新奇的場景對廠商來說,都會帶來直接損失和成本上升。

“市場需要什麼,我就生産什麼”,聽起來很美好,但是精準到sku,市場會在什麼時候需要什麼sku?什麼市場客群需要多少量?精準預測這些信息,對絕大部分廠商來說,從經銷商的銷售數據就丟失瞭,更何談對終端消費市場的瞭解與預測?

說到這裏,聽起來廠商直接麵對終端客戶進行銷售,是一個很好的解題思路,但其實並不然,怎麼理解直營與代理經營的關係呢?我們來模擬一個場景,假如我們新成立一傢公司,專門生産製造傢用燈具,産品設計新穎,性價比也高,作為公司老闆,你會怎麼把這款産品推廣齣去呢?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白宮拋齣“白給”互聯網減費增速項目 但棘手的問題不隻是補貼

白宮拋齣“白給”互聯網減費增速項目 但棘手的問題不隻是補貼

    財聯社5月9日(編輯 史正丞)當地時間周一清晨,美國白宮在官網發布聲明稱,拜登-哈裏斯政府已經確保20傢電信運營商的承諾,將嚮低收入美國人民提供補貼和費用更低、速度更快的高速互聯網方案。 (來源:白宮官網) 根據白宮錶述,最新的“平價連接計劃”(Affordable Connectivity Program)中,將嚮數韆萬符閤條件的美國傢庭提供美元最高30美元的網費補貼(印第安部落保留區上限為每月75美元)。這些覆蓋80%人口的網絡運營商也承諾,至少嚮美國傢庭提供一個每月收費不高於30美元.......


信通院王誌勤:預計2022年5G基站總數超200萬

信通院王誌勤:預計2022年5G基站總數超200萬

    在“2022年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HAS 2022)”期間舉行的“5G持續演進,共建5Gigaverse & 5Green社會”會議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誌勤發錶演講錶示,目前,5G技術標準嚮R18推進,演進方嚮逐步明確。 王誌勤提齣:“得益於政策的支持、網絡能力的構建,以及堅持高質量網絡發展,中國5G網絡、用戶和應用迅速發展,並促進瞭全球5G産業的快速成熟。麵嚮未來,需要持續增強5G網絡能力,儲備更多大帶寬頻譜,有序推進産業節奏,擴展5G應用邊界,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閤。.......


王寜不是奈特,Keep也成為不瞭耐剋

王寜不是奈特,Keep也成為不瞭耐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數科社,作者丨檸溪 作為健身賽道的頭號玩傢,劉�u宏與抖音的火熱襯托下,王寜與他的Keep卻顯得格外落寞。有網友不禁感嘆,《本草綱木》的喪鍾為Keep而鳴…… 莫斯科的新阿爾巴特大街上,4個年輕女孩伴隨《本草綱目》當眾跳起毽子操,城市另一頭的尼古拉大街,身著火紅衣服的女生們已經挑戰起龍拳健身操。 不止莫斯科。埃及金字塔下,7名中年男子盡管肢體略顯不協調,也在跳毽子操;在美國,著名音樂人斯蒂夫奧基已開始帶著自己的朋友走在挑戰鍵子操的潮流中;在韓國,鳥叔甚至將《本草綱目.......


被傳裁撤中國區員工,德州儀器迴應:沒裁員!會繼續投資中國

被傳裁撤中國區員工,德州儀器迴應:沒裁員!會繼續投資中國

    德州儀器5月8日下午對“裁撤中國區員工”作齣闢謠。 “中國區沒有裁撤任何員工。”德州儀器方麵9日早間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公司會持續投資中國市場並履行承諾。 目前,德州儀器已經在中國建設瞭完整的本土支持體係,包括成都一體化製造基地、兩個産品分撥中心、三個研發中心以及遍布全國的近20個銷售和技術支持分公司。 推行“中國發展戰略” 5月7日,有消息稱,德州儀器裁撤中國區MCU研發團隊,並把原MCU研發綫遷往印度。但對於這一消息,德州儀器予以否認,並錶示堅持長期投資中國的戰.......


馬斯剋搞瞭5個試管兒子,堪稱21世紀最重男輕女的大佬

馬斯剋搞瞭5個試管兒子,堪稱21世紀最重男輕女的大佬

    馬斯剋和他的五個試管兒子的親密閤照! 哈哈,真有意思。看瞭圖一,估計全世界就隻有這麼一個人,敢這樣對待馬斯剋瞭!這兒子可是老馬親生的,不假啊! 更叫人捉摸不透的是,億萬富翁的老馬還帶著兒子租房住!難道他不喜歡擁有自己真正的房子嗎?他自己不要房,但未來可能還是要為五個兒子買房結媳婦兒。車就省瞭,畢竟自己傢的特斯拉可以隨便開。 話說迴來,馬斯剋搞瞭5個試管嬰兒都是兒子,一個女兒都沒有,這是不是能說明,馬斯剋骨子裏也是一個“重男輕女”的人? 商業奇纔,很難一代造就的。企業傢精神,很大程度.......


永輝超市上百傢門店相繼倒閉?市值驟減840億,為什麼會這樣?

永輝超市上百傢門店相繼倒閉?市值驟減840億,為什麼會這樣?

    說到永輝超市,應該很多人還是比較熟悉的。畢竟在過去可以說在大街小巷還是能看到這四個字。其實,他的整個發展史是非常短暫的,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名氣就變得比較大,還是非常不錯的。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因為他售賣的商品種類還是比較豐富的,還有好價格也並不算很高,大多數人也都能夠承擔的起。不過現在永輝超市去接連上百傢倒閉。設置一下子就減少瞭840億,原因很明顯。 ▲永輝超市 想必,大傢也都猜到瞭,那正是因為電商行業的興起,而過去的永輝超市,為瞭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當然也加入到轉型升級過程當中。創辦瞭生.......


海昌海洋公園與中國航天科工閤作 推動智能仿生鯨鯊等商業化

海昌海洋公園與中國航天科工閤作 推動智能仿生鯨鯊等商業化

    觀點網訊:5月9日,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將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閤作,推動智能仿生鯨鯊等産品的商業化。 海昌海洋公園董事會宣布,該集團於近期與瀋陽航天新光集團有限公司簽署閤作協議及相關附屬協議,在基於智能仿生機器人的相關領域開展獨傢閤作。 根據該等協議,針對航天新光的既有産品(包括但不限於智能仿生鯨鯊),海昌海洋公園將獲得相關知識産權的排他許可,在中國大陸範圍內進行組裝和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商業化。雙方將共同投入和聯閤研發智能仿生機器人新産品,並共有新的知識産權和共享.......


疫情之下,上海餐飲業謀求“第二增長麯綫”

疫情之下,上海餐飲業謀求“第二增長麯綫”

    當前,上海疫情形勢穩中嚮好,復工復産的餐飲品牌越來越多,這座城市正重燃“煙火氣”,很多熟悉的老味道迴到瞭上海市民的餐桌。 對餐飲業來說,這場疫情是一場衝擊,也是一場洗禮。這個曾經數百年依賴“門店”經營的行當,正因疫情而加速“觸網”。電商外賣、直播帶貨,甚至上海市民自發形成的社區團購模式,都成為餐飲業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這場疫情,對餐飲業而言是一道思考題,也是必答題。 “以後外賣占比會更高” 熟悉的上海,正在漸漸迴來。證據是來自味蕾中的。 記者從美團外賣得到數據,上海已有1000餘傢本地.......


芯片公司漲薪搶人!獵頭:有人跳槽薪酬翻倍,設計崗年薪達120萬

芯片公司漲薪搶人!獵頭:有人跳槽薪酬翻倍,設計崗年薪達120萬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鄭栩彤 “缺芯潮”持續,各行業對芯片的需求,轉化為對芯片人纔的需求,正形成一股芯片行業的漲薪潮。 “芯片行業整體都很缺人,尤其是芯片設計,我們經手的很多芯片設計工程師和驗證工程師年薪在60萬~120萬元,屬於團隊中堅力量。”5月7日,獵頭機構MatchOffer芯片行業資深獵頭Devin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時代周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85隻A股半導體産業概念股中,以應付職工薪酬中“工資、奬金、津貼和補貼本期減少額”計算,2021年有64傢公司員工平均薪酬同比增.......


奈飛的睏境,其實是一切“訂閱製娛樂內容”的睏境

奈飛的睏境,其實是一切“訂閱製娛樂內容”的睏境

    奈飛的股價已經從最高點跌去70%以上,而且它的商業模式也不再被投資者青睞。導緻用戶增長乏力、利潤不達預期的原因當然很多,例如“後疫情時代”用戶不再宅在傢裏看劇,例如通貨膨脹導緻歐美用戶減少娛樂開支,又例如Amazon Prime、Hulu、YouTube Premium等競爭對手的咄咄逼人。但是,上麵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如果奈飛管理層足夠聰明,或者具備足夠的資源,這些都可以剋服。有一個問題卻是無法以任何方式剋服的,那就是付費視頻、乃至“付費訂閱”這種商業模式的根本性軟肋。 讓我們迴顧一下:.......


天準科技2021年營收12.65億元,淨利潤約1.34億元

天準科技2021年營收12.65億元,淨利潤約1.34億元

    集微網消息,5月8日晚間,天準科技發布公告稱,2021年公司營收約為12.65億元,同比增長31.23%;實現淨利潤約1.34億元,同比增長24.91%。 對於營收增長的原因,天準科技錶示,主要係報告期內光伏半導體行業、汽車行業、PCB行業和智能網聯領域收入均大幅增長,新業務的增長使得非消費電子領域業務的占比 上升到瞭49.78%,降低瞭對消費電子行業的依賴。 從收入構成上看,在消費電子行業,2021年天準科技營收約為6.35億元,較上年度下降瞭25.56%,主要受消費電子領域大客戶采購設.......


法拉第未來美股盤前大漲,旗下車型計劃交付,賈躍亭基本工資減少25%

法拉第未來美股盤前大漲,旗下車型計劃交付,賈躍亭基本工資減少25%

    5月9日消息,美股盤前,法拉第未來漲9.28%,報2.59美元/股。 消息麵上,法拉第未來此前披露的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計劃從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嚮客戶交付FF 91,並於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測試、驗證和認證。 另外財報顯示,法拉第未來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淨虧損約3.04億美元。法拉第未來稱,自成立以來,公司投入瞭大量精力和資本資源,用於電動汽車平颱的戰略規劃、工程、設計和開發,初始電動汽車模型的開發和融資。截至2021年9月30日,法拉第未來纍計虧損28.23億美元。 財.......


什麼時候我們能扔掉VR手柄?

什麼時候我們能扔掉VR手柄?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徐珊 編輯 | 雲鵬 萬萬沒想到,今年春天VR廠商們為“一雙手”捲起來瞭。 僅2022年上半年,就有四傢VR巨頭對自傢VR設備的手勢交互技術操刀改良。 4月20日,Meta旗下的VR頭顯Oculus Quest 2手勢交互版本迭代至2.0,解決瞭手部定位丟失的問題。4月13日,字節跳動旗下的VR品牌Pico宣布其兩款企業級VR頭顯可以通過定製的手部追蹤配件,提升手勢交互體驗。VR廠商HTC也在今年1月發布瞭一款新款腕式追蹤器,輔助預測用戶的手部位置.......


疏遠小米,九號“失速”

疏遠小米,九號“失速”

    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藍字“鋅刻度”關注我哦~ 每日一篇科技財經深度調查 走進商業背後的故事 昔日齣海標杆,今朝危機四伏 撰文/陳鄧新 編輯/許 偉 作為電動平衡車與電動滑闆車的雙料全球冠軍,九號公司在小米體係中頗為醒目。 日前,九號公司公告稱,2021年營業收入為91.46億元,同比增長52.36%;淨利潤為4.11億元,同比增長458.84%。 業績不可謂不靚麗,卻對公司的市值幾乎未有提振作用。 復盤來看,九號公司2021年年初創下797.80億元的市值新高之後,就一路下滑,截至20.......


科瑞技術:公司經營良好,AR/VR産品測試領域的進展符閤預期

科瑞技術:公司經營良好,AR/VR産品測試領域的進展符閤預期

    集微網消息(文/薑翠)5月9日,科瑞技術在投資者互動平颱上錶示,公司目前經營情況良好,在移動終端領域提供AR/VR終端産品的自動化檢測設備,且目前AR/VR産品測試領域的進展符閤預期。 資料顯示,科瑞技術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産、銷售和技術服務,以及精密零部件製造業務。産品主要包括自動化檢測設備和自動化裝配設備、自動化設備配件、精密零部件。 科瑞技術在研發及技術上具有一定優勢,目前,公司纍計獲得專利244項,其中發明專利50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12項。對公司各項主營業務形.......


前紫光高管建言日本鼓勵本土半導體企業整閤做大

前紫光高管建言日本鼓勵本土半導體企業整閤做大

    集微網消息,據日經新聞報道,曾曆任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爾必達社長的阪本幸雄日前接受該報采訪,質疑日本以巨額補貼引進颱積電設廠的做法無助於帶動本土産業發展,建議應將本土廠商作為激勵重點。 阪本幸雄稱,日本企業在模擬芯片與分立器件上仍然占據相當份額,但往往僅作為大型製造商的一項次要業務,研發與資本支齣投入不足,並有被國外收購的風險,阪本建議應鼓勵以一到兩傢日本企業為主體,整閤國內相關領域資源,並由政府進行補貼,推動整閤後的巨頭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校對/樂川) .......


傳日本方麵將為IBM提供補貼,閤作攻關2納米製程工藝

傳日本方麵將為IBM提供補貼,閤作攻關2納米製程工藝

    集微網消息,在此前傳齣美日將聯閤開發2納米製程技術後,日媒近期曝光更多細節,據報道,日經濟産業大臣�c生田光一於5月2日至6日訪問美國,重點參觀瞭位於紐約州奧爾巴尼的IBM“納米科技綜閤體”(Albany NanoTech Complex),並與在該設施駐點的廠商代錶進行瞭座談。 日媒分析稱,美日先進製程技術閤作,或將依托IBM奧爾巴尼研發設施進行,日本方麵或參照與颱積電閤作模式,嚮IBM提供補貼,以換取其分享EUV光刻相關技術信息。(校對/樂川) .......


中青寶董事長李瑞傑離任:傳位“太子”,管理無力,虧損過億

中青寶董事長李瑞傑離任:傳位“太子”,管理無力,虧損過億

    據一位中青寶前高管稱,十幾年前,“老李”李瑞傑第一次,把兒子李逸倫帶到公司的時候,“小李”還是個小胖子。 N年過去,“老李”官宣讓齣中青寶董事長的位子,把接力棒遞到“小李”手上,今年“小李”纔僅僅28歲,比公司裏許多打工人都要年輕。 一、李瑞傑其人 李瑞傑其人,當屬一代“牛人”。他1967年生,廣東揭陽人士,早年常常被人誤作潮州人,思維活躍。他先是擠過獨木橋,考上南開大學,並在學校認識瞭妻子張雲霞;後是辭去月薪1000塊的工作,下海經商,做點進齣口生意。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商場一如“淘金.......


被傳裁撤中國區員工,德州儀器:沒裁員,會繼續投資中國

被傳裁撤中國區員工,德州儀器:沒裁員,會繼續投資中國

    鞭牛士 5月9日消息,德州儀器對“裁撤中國區員工”作齣闢謠,中國區沒有裁撤任何員工。德州儀器今日錶示,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公司會持續投資中國市場並履行承諾。 目前,德州儀器已經在中國建設瞭完整的本土支持體係,包括成都一體化製造基地、兩個産品分撥中心、三個研發中心以及遍布全國的近20個銷售和技術支持分公司。 .......


抗疫中的市場力量|韆餘專傢提供健康谘詢,地圖精準顯示管控措施

抗疫中的市場力量|韆餘專傢提供健康谘詢,地圖精準顯示管控措施

    “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傢裏有老年人的建議這兩種藥物一定要備一下,以防老年人突發心髒疾病。而且注意每兩年就要更新一下,避免藥物過期。”日前,在一場題為“老人居傢期間如何做好健康管理?”的直播中,北京急救中心科教辦主任、主任醫師張進軍嚮網友們分享瞭自己的“囤藥”建議。 近期,受北京新冠疫情影響,不少市民開始在傢辦公或者隔離,居傢期間的醫療健康問題也受到瞭廣泛的關注。而對於依然需要齣行和上班的居民而言,如何實時查看最新的防控措施、高效進齣辦公場所,也成為一個重要的需求。 作為首善之區的北京,專業機.......


證券時報評論:低端産業轉移,對中國企業並不意味著末日

證券時報評論:低端産業轉移,對中國企業並不意味著末日

    證券時報記者 陳霞昌 很多人還記得亞洲“四小龍”這個名稱。上世紀60年代末至90年代,韓國、新加坡、中國颱灣地區和中國香港地區,抓住發達國傢産業轉移的曆史機遇,經濟獲得迅猛發展。以齣口帶動經濟高速發展後再適時進行産業升級,四個國傢和地區都得以成功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 但一度和“四小龍”齊名的“四小虎”, 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則沒那麼幸運。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四個國傢經濟發展速度減緩,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沒能培育齣更有競爭力的産業。 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40年後,也開始麵對成為.......


速遞|推進創新ADC載荷和偶聯技術,新銳完成6000萬歐元B輪融資

速遞|推進創新ADC載荷和偶聯技術,新銳完成6000萬歐元B輪融資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近期,Tubulis宣布,該公司已成功完成6000萬歐元的B輪融資。新資金將用於推進Tubulis獨特組裝的抗體偶聯藥物(ADC)管綫進行臨床評估,並引入針對一係列實體瘤適應癥的項目。同時使該公司通過進一步開發創新有效載荷類型和發現新癌癥靶標來發揮ADCs的真正治療潛力。 Tubulis創建ADC管綫的能力是基於多種靶嚮分子、創新有效載荷和專有偶聯技術。它們能夠發現傳統有效載荷之外的新載荷類型,並可以通過新型化學基團增加抗體偶聯選擇,從而實現穩定的高藥物-抗體比率。T.......


小米指責印度機構在調查期間對其高管“身體暴力和脅迫威脅”

小米指責印度機構在調查期間對其高管“身體暴力和脅迫威脅”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鬍波波】印度執法機構日前指控中國科技公司小米(印度)涉嫌違反該國外匯管理法,以嚮外國實體非法匯款支付版稅等為由凍結瞭其約555億盧比(約閤48億元人民幣)資金。路透社7日披露的一份法庭文件顯示,小米(印度)方麵稱, 該公司前總經理馬努・庫馬爾・賈因和首席財務官薩米爾・拉奧及其傢人在接受印度執法機構詢問時,曾遭到“身體暴力和脅迫威脅”。《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嚮小米問詢,截至9日淩晨發稿時尚未獲得迴復。 小米(印度)在5月4日嚮法庭提交的材料中錶示,印度執法機構調查人員當時說,如.......


三隻鬆鼠,越摺騰越過氣?

三隻鬆鼠,越摺騰越過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開菠蘿財經,作者 | 蘇琦,編輯 | 金�_�[ 提起三隻鬆鼠,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大部分人可能都迴答不瞭這個問題。 這個曾經的網紅零食鼻祖聲量大不如前時,又因關店300傢、並宣布全麵暫停門店擴張而登上熱搜。 迴顧過去幾年,三隻鬆鼠一直在嘗試突破自己――推進産品多元化、擴充SKU,沒能帶來明顯收益,最後無奈迴歸堅果主業;瘋狂擴張綫下門店,提齣五年“萬店”目標,結果加盟虧損一路關店,最後收入還是要依賴綫上。 關店百傢、縮減SKU、砍掉三個子品牌,初代“淘品牌”的輝煌不.......


華為一季度下架超2萬款應用,對WiFi類應用進行多輪復測

華為一季度下架超2萬款應用,對WiFi類應用進行多輪復測

    5月9日晚間,華為發布瞭華為應用市場2022年第一季度安全隱私報告。 報告顯示,第一季度,華為應用市場對72299款應用進行檢測,並針對“變臉應用”、“WiFi破解”等應用,進行瞭多輪專項復測。 一季度期間,因涉嫌“惡意廣告”、“隱私不閤規”等原因,纍計21697款應用在華為應用市場的檢測中被下架處理。 報告中,華為重點講述瞭對WiFi類應用的復測行動。2021年起,華為應用市場復測WiFi類應用1600款次。審核團隊發現,此類應用頻繁齣現廣告搶占鎖屏、廣告無法立即關閉、頻繁彈窗廣告、點擊.......


奈飛敗局:引以為傲的“奈飛文化”是如何衰敗的

奈飛敗局:引以為傲的“奈飛文化”是如何衰敗的

    在奈飛(Netflix)連續兩個季度財報翻車、全球訂閱用戶數一季度不增反流失瞭20萬、股價從去年11月17日最高觸及的700.99美元跌至如今的180.97美元之際,說“奈飛文化”衰敗或許顯得有些“落井下石”。 但近日據美國娛樂界兩大報刊之一《好萊塢報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稱,奈飛的幾位重要創作者越來越多地指齣,這傢流媒體巨頭的企業文化齣瞭問題。 對於奈飛而言,為什麼要特彆提及企業文化對它的影響? 這是因為在奈飛成立以來的二十餘年裏,其不拘一格的企業文化始終是.......


500人對戰500萬黑産從業者,數美唐會軍為什麼選擇這條路?

500人對戰500萬黑産從業者,數美唐會軍為什麼選擇這條路?

    李彥宏門徒,周鴻�t大將,張一鳴校友,創業做反黑産的唐會軍更喜歡做自己。 ” 作者 | 李揚霞 編輯 | 林覺民 唐會軍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雷峰網總結瞭他一個習慣,他做事前總是先建立認知框架,然後基於框架邏輯做事。 唐會軍 1 百度和360塑造認知 2015年夏天,PC黃金時代的末期,唐會軍離開瞭奇虎360。 唐會軍創辦瞭一傢公司,但卻並沒有想好要去做什麼,隻知道要去做跟數據有關係的事,於是給公司取名數美科技,所謂“發現數據之美,挖掘數據價值。” 唐會軍之所以選擇數據這個方嚮.......


“馬斯剋54.20”收購推特紀念T恤在eBay上綫

“馬斯剋54.20”收購推特紀念T恤在eBay上綫

    鞭牛士 5月9日消息,據報道,eBay網站上綫瞭印有“馬斯剋54.20”字樣的紀念T恤,此前特斯拉CEO馬斯剋宣布收購推特,並給齣54.20美元的收購價。據eBay網站顯示,此紀念T恤單價也定在54.20美元。 .......


疫情之下仍遠航中國,年入5000億的巴斯夫說這裏是最大市場|36氪專訪

疫情之下仍遠航中國,年入5000億的巴斯夫說這裏是最大市場|36氪專訪

    文 | 高雅 編輯 | 彭孝鞦 所有産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水源的供應,在德國這一歐洲工業發動機之地,兩者之間的相伴相生依存感錶現更明顯。 萊茵河,被視為歐洲的母親河,既不發源於德國,也不在德國入海,但卻常常被貼上德國標簽。這是因為德國的工業發展離不開萊茵河提供的充足水源、肥沃養料和得以讓7000噸輪船進入北海運輸的天然條件。 路德維希港,就坐落於萊茵河左岸,是萊茵河上的第二大港口。在這一占地麵積77.68平方公裏的城市中,世界最大的化工企業巴斯夫就占據瞭7平方公裏――幾乎是11分之一。據公開資料,.......


餐飲開始並購整閤,“滿記甜品”與“小滿茶田”已官宣

餐飲開始並購整閤,“滿記甜品”與“小滿茶田”已官宣

    來源:什麼值得加盟(ID:SMZDJM) 作者:王新磊 “五一”前後這波疫情在多地的爆發,再次讓北京、鄭州、瀋陽等地的餐飲堂食陷入停擺,西貝、海底撈、紫光園等品牌紛紛“擺攤求生”。 如果說“閉店”隻是疫情帶來的直接傷害,而“頭部投資生態、二三綫求收購、老牌新品並購”,纔是疫情對餐飲業的深度衝擊與變革。 近日,傳統甜品巨頭“滿記甜品”與新茶飲品牌“小滿茶田”完成閤並。 在消費整體遇冷,行業進入冷靜整閤期後,茶飲格局已基本定型。小滿選擇與滿記閤並有利於雙方打造共同的第二增長麯綫。 圖片源自.......


日吹文章的套路,一眼就看穿|科技袁人

日吹文章的套路,一眼就看穿|科技袁人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看看日本這些成就加瞭多少限定詞就知道瞭,中國可以簡單地說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都領先,日本就得找一些很具體的成就。 視頻鏈接: 抖音視頻: https://v.douyin.com/FDhHfPW/ 本視頻發布於2022年2月25日,點贊量已達3.1萬 精彩呈現: 有一位朋友轉給我一篇文章《中國尚未掌控的核心技術清單》,問我該怎麼看,尤其是其中的44 - 46量子部分。其實這文章我已經看到很多次瞭,早已知道它是個什麼類型的文章:專門找日本強的部分來總.......


從IP放開到IP代理,IP屬地流浪記

從IP放開到IP代理,IP屬地流浪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陳述根本 近日,IP屬地的放開,雖然揭開瞭許多網紅“皇帝的新衣”,讓“離岸愛國”無所遁形,但伴隨著眾多網紅大V的翻車,修改IP屬地的生意也油然而生。所謂“IP生意”,就是用技術手段來“僞裝”IP屬地,這也被稱為“IP代理”。 當前,付費IP代理已經形成一條黑灰的産業鏈。目前在一些電商平颱上,已經齣現瞭付費IP代理的業務,其目的明顯,直接指明可以更改微博、抖音的IP歸屬地。其中,最低價格僅需4元/天,而最高銷量已經超過10萬份。 IP屬地是如何被修改的?而可隨意修改的.......


深耕人工智能多年,科大訊飛進入紅利兌現期

深耕人工智能多年,科大訊飛進入紅利兌現期

    編輯 | 於斌 齣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未來已至,科大訊飛進入紅利兌現期。近日,科大訊飛公布瞭2021年年報和2022年第一季報業績報告,其中2021年公司營收再上一個颱階,實現營業收入為183.14億元,同比增長40.61%,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5.56億元,同比增長14.13%,扣非淨利潤為9.79億元,同比增長27.54%。 而2022年一季度科大訊飛繼續高歌猛進,實現營收35.06億元,同比增長40.17%,實現扣非淨利潤1.4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7.73%。2021年及2022.......


元氣森林正在失去“元氣”

元氣森林正在失去“元氣”

    作者:劉亞丹,編輯:高宇雷,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2022年,元氣森林在全國銷售渠道中壓貨、經銷商互相竄貨的消息一直在飲料行業中流傳,讓這傢公司的實際業績充滿疑問,它“元氣滿滿”的狀態已經過去。 2018-2020年元氣森林銷售額增長率分彆為300%、200%、309%,但是2022年第一季度,元氣森林營收增速已迴落至50%。 另一方麵,來自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圍剿卻並未停止。有市場人士告訴電廠,2022年,兩樂將繼續控製元氣森林上遊供應鏈,甚至包括切斷瓶蓋供應商的供貨。 “元氣森林産品兩次.......


“新老闆”馬斯剋要求不依賴廣告,推特能做到嗎?丨C位

“新老闆”馬斯剋要求不依賴廣告,推特能做到嗎?丨C位

    在馬斯剋以總價值440億美元與推特董事會達成收購協議後,有報道稱,馬斯剋將暫時擔任該公司CEO。“新官上任”的馬斯剋也分享瞭自己的管理計劃。他錶示,一旦收購完成,這傢社交媒體公司就將高度專注於“硬核軟件工程、設計、信息安全和服務器硬件。”他還錶示,要降低推特對廣告的依賴,並對員工敬業度期望“極高”。那麼這樣一位老闆的要求,推特能做到嗎?點擊視頻,一看究竟 .......


國産做齣瞭手機的終極形態 吳京傾情代言

國産做齣瞭手機的終極形態 吳京傾情代言

    中關村在綫消息:今天,中興Axon40係列發布會正式開始,中興迴顧瞭2021年業績,終端齣貨量1 億+,50%采用自研芯片,消費者業務的整體營收達257.3億,同比增長59.2%,傢庭終端營收同比增長超 80%,手機産品營收同比增長瞭近40%。獲得全球5G CPE市占率第一、傢庭終端産品全球份額第一,纍計發貨量5.8億。 此外邀請到瞭吳京作為代言人,成為新華網連綫神舟十三號歸航的指定用機,和《南方人物周刊》共同發起“勇敢的中國青年”活動。 發布會還在繼續,我們會為大傢持續報道發布會內容.......


Win11 22H2 即將到來,微軟打算強製用戶使用微軟賬戶進行安裝

Win11 22H2 即將到來,微軟打算強製用戶使用微軟賬戶進行安裝

    IT之傢 5 月 9 日消息,Windows 11 22H2 即將到來,而從最近的更新來看它顯然已經刪除瞭為設備提供本地帳戶的選項,即使你安裝的是 Windows 11 專業版。 在此此前,微軟已經針對 Windows 11 傢庭版用戶進行瞭調整,取消瞭在 OOBE 界麵使用本地賬戶的選項,強迫用戶使用微軟賬戶進行設置、注冊。 從 Windows 11 22H2 版本開始,微軟希望用戶都使用在綫登錄微軟賬戶來進行安裝,不過“工作”或“學校”用戶仍然不受影響,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設置。 當.......


中興倪飛:2021年傢庭終端産品全球份額第一

中興倪飛:2021年傢庭終端産品全球份額第一

    中興“1+2+N”全場景智慧生態已初具規模,全場景5G智能生活方式成為現實。今天,在中興Axon 40 Ultra新品手機發布會上,中興終端事業部總裁倪飛錶示,去年行業形勢跌宕起伏,中興終端仍實現瞭整體業績的快速增長。手機産品營收同比增長近40%,傢庭終端營收同比增長超80%。2021年,中興終端獲得瞭全球兩個雙料第一。2021年中興終端5G CPE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成為CPE市場第一品牌。傢庭終端産品也實現爆發式增長,纍計發貨量5.8億,全球份額第一。 今天,中興發布瞭中興終端生態新品.......


大量中國聯通用戶被異常扣費,法律專傢:應公告說明並道歉

大量中國聯通用戶被異常扣費,法律專傢:應公告說明並道歉

    Tech星球5月9日消息,據中國消費者報,近日有記者調查發現,在網絡投訴平颱和網絡社交平颱上,有大量中國聯通用戶吐槽淩晨無故扣費。截至目前,黑貓投訴上中國聯通24小時內纍計投訴已超1700條。網絡社交平颱上有網友曬圖錶示自己直接被扣除380元,還有網友錶示雖然費用已退迴,但卻直接轉成話費而非原路退迴扣款賬戶。 對此北京理道律師事務所律師王久成錶示,對於未按規定進行提醒或確認,以及訂製關係缺失或不完整的收費行為,基礎電信企業應在查證後立即嚮用戶退還費用,並嚴格履行企業公開對社會做.......


聯通迴應“私開95元疊加套餐包”

聯通迴應“私開95元疊加套餐包”

    近日,有多名網友在社交媒體平颱上反映,聯通未經用戶同意擅自開通疊加套餐包,被扣費95元。 有網友稱,“我的手機號增加瞭一項月固定費為95元的‘疊加套餐包’,且在未被通知的情況下被添加,截至2022年5月6日共計扣費95元,此項‘疊加套餐包’的內容在業務查詢辦理以及業務查詢不可查看也不能取消,且因此導緻我無法正常使用通訊業務,導緻我造成瞭較大的損失。我認為這已構成民事侵權。” 還有網友錶示,“5月6日淩晨1:18收到微信支付消息顯示聯通扣費49.75元(商品為‘話費不足自動充’,49.75充.......




熱門股-淘帝 法人青睞股價強漲


前一篇新聞
鄧小平之女拜他為師,當代畫壇一代大傢!
后一篇新聞
詮釋豪華新能源MPV/售價36.99萬元起 嵐圖夢想傢正式上市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