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10:24:55 AM
1
又有重磅文件發布!3月17日,國傢發改委發布 《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閤發展重點任務》 。
今年城鎮化怎麼建、區域經濟怎麼發展,重點都圈在文件裏瞭。重點任務都有啥?
1) 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實全麵取消落戶限製政策。 實行積分落戶政策的城市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2) 鼓勵人口集中流入城市區分中心城區和新區郊區等區域 ,製定差異化落戶政策。
3)推動具備條件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內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纍計互認。
4)大力開展適閤農民工就業的技能培訓和新職業新業態培訓,開展農民工補貼性培訓600萬人次以上。
5)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
6)製定齣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年度工作要點,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和重大平台建設,開展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
7) 印發實施長江中遊、北部灣、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 ,推動建立城市群多層次、常態化協商協調機製。
8)支持有條件的都市圈科學規劃多層次軌道交通,發展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打造1小時通勤圈。 支持有條件的都市圈探索建立稅收分享和經濟統計分成機製。
9)支持120個縣城建設示範地區率先推動縣城補短闆強弱項,支持20個縣城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建設。
10)加快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推進水電路氣信等配套設施建設及小區內建築物屋麵、外牆、樓梯等公共部位維修,有條件的加裝電梯,力爭改善840萬戶居民基本居住條件。
11)以人口淨流入的大城市為重點,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著力解決符閤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睏難問題。
12)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慎重從嚴把握撤縣(市)改區,嚴控省會城市規模擴張,確需調整的要嚴格程序、充分論證。穩慎優化城市市轄區規模結構。
而其中最重要的信號,還是這2點: 繼續推進農業人口嚮城市落戶;撤縣改區、省會擴張,基本終結。
2
中國新增人口下滑,已是事實。但城鎮化的任務,還沒結束。2016年,國務院發布 “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 的通知。隨後,“搶人大戰”掀起風潮。而“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麵取消落戶限製”,其實早在2019年就已經提齣。
但不僅僅是大城市,包括一大批特大城市,也都加入放寬甚至取消落戶限製的隊列。也正是在那一年,“搶人大戰”進入最高潮。“十三五”結束的2020年,公安部宣布,1億人落戶任務提前完成。而今年的城鎮化重點任務中,對人口落戶的錶述依然是這句話,並沒有進一步的明細。
存量人口的遷移,仍是重中之重。
2021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4.7%。對於一個14億人口大國來說,已是規模巨大。但這中間有一個概念上的差彆,我們常說的城鎮化率指的是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而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2020年,中國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隻有45.4%,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還有19個百分點的差距。
也就是說, 在城市中還有2.6億外來人口沒有落戶。
他們或許想著打拼幾年迴到傢鄉,或許想留著老傢的農村戶口,或許戶口在彆的城市,原因各異。而當下各個城市又麵臨人口增長乏力的局麵。
圖片來源:城市戰爭
以目前公布的數據看,增長最多的成都、杭州,也僅有24萬左右,比2018/19/20年的40萬上下,少瞭接近一半。廣州僅僅增長瞭7萬人,上海增長1萬人,北京還減少瞭4000人, 北上廣三個一綫城市,加起來增長瞭7.7萬人。
這可是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人口增長卻如此慘淡。因此, 在城市中2.6億的未落戶人口,將是未來爭奪的重點。
所以,文件中還提到瞭給農民工培訓等,盡可能幫助他們在城市有獲得感、有歸屬感。提供什麼樣的就業環境、創業環境、營商環境、教育醫療等等,怎樣把這些人真正的變成“深圳人”“杭州人”“成都人”,是交給城市的一個新難題。
3
第二個重點是, 撤縣改區、省會擴張的浪潮,宣告終結。
在今年的兩會上已經提到“嚴控撤縣建市設區”,發改委延續瞭這一錶述,並且加上瞭 “嚴控省會城市規模擴張” 的新提法。這對那些有著擴容規劃的城市,可以說是大利空。
圖片來源:劉曉博說財經以市區總麵積來看,重慶排第一,其實已經算是一個省份級彆瞭。
北京、天津、烏魯木齊、哈爾濱的總麵積都超過瞭1萬平方公裏。但還有很多城市的市區麵積,占比嚴重過低。比如深圳,市區麵積僅2020平方公裏,本身就太小瞭。比如福州,市區麵積1701平方公裏,占總麵積僅14%。
比如閤肥,市區麵積1345平方公裏,占總麵積僅11%。比如鄭州,市區麵積1071平方公裏,占總麵積僅14%。
而這些城市,常住人口每年都在增長,人口密度不斷提高,擴容欲望十分強烈。撤縣設區,就是一條捷徑。
從2009年到2019年,中國的市轄區增加瞭110個,而縣減少瞭141個。僅2017-2021這5年,全國就有74個地方完成撤縣。
且不少城市在“十四五”規劃中都提齣瞭撤縣設市設區。
鄭州:“加快撤縣(市)設區步伐”
閤肥:“推動肥東、肥西、長豐與市區一體化發展,謀劃推進縣改區”
太原:實質性推動陽麯、清徐撤縣設區,盡快提齣調整方案
福州:謀劃閩侯、連江加快融入主城區
昆明: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有序推進撤縣設市(區)……
之所以眾多城市對撤縣設市趨之若鶩,在於縣級市或區和縣的管理模式不同。前者采取的是城市管理方式,而後者采取的主要是農村管理方式。
把自身下轄或代管的縣,劃成市區,既增加瞭市區麵積,減緩人口密度壓力,還能在其他經濟建設指標上加把勁。
最明顯的利好,就是建地鐵。國傢規定,常住人口超過300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過300億、GDP超過3000億元的城市纔能修建地鐵。通過撤縣設區,一部分中小城市便可直接達標。
對縣城來講,盡管行政級彆還是一樣,但行政自主權提升、更好的融入城市,利好更多。一石二鳥,何樂不為?但熱潮洶湧,國傢也注意到瞭。
從2020年,高層就錶示“城市單體規模不能無限擴張”,再到今年明確提齣“嚴控”,及時給齣瞭刹車的信號。
那些抱著擴容夢的城市,恐怕希望要落空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