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4:13:37 PM
明朝中後期,苛政+天災雙管齊下,使得全國老百姓的日子都過得苦不堪言,本就辛勤勞作一年收成不佳,刨去需要繳納的糧食更是所剩無幾。史料記載當時的陝西一帶惡臭遍地,隨處可見因撿樹根野草果腹導緻渾身浮腫的可憐人。
待到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陝西省定邊縣齣生瞭一個孩子名叫張獻忠,這位就是跟闖王李自成齊名的大西皇帝。自張獻忠起義以來,若論其戰場上的功夫還是可圈可點的,但後人對他更大的好奇是”沉銀“一謎。
――要想搞清楚”張獻忠沉銀“的謎案具體是怎樣被探究齣來的,大抵就得從他性格脈絡,銀子從哪來來分析齣沉銀的動機,最後再厘清這些銀子塵封數年是怎樣被發現的。
張獻忠在陝西定邊縣附近長到二十來歲時,受夠瞭餓著肚子朝不保夕的日子,咬咬牙就自米脂起義參加瞭王嘉胤的隊伍,因其小時候讀過書,還做過捕快,在一眾大老粗裏屬於心思細膩有謀略的,所以一路戰無不勝於成都建立瞭大西政權。
雖說張獻忠翻身稱帝,安排起大西政權的官職、政務來都有模有樣,什麼左右丞相、六部尚書、開科舉納賢也一個不落,可這個自小就吃足瞭苦頭的皇帝,有一個令四川整個豪紳貴族圈都格外憂慮的癖好:就是貪財。
從史料對張獻忠的記載來看,這人幾乎不好色,嗜好就是極度貪財,從來到四川成都建立大西以後,不僅百般收沒當地貴族的傢産,還設錢局私鑄“大順通寶”用以流通和商貿,並且當瞭皇帝依然南徵北戰,每順利討伐一處地方,就把當地的所有錢財全部洗劫一空,數年下來積攢瞭如大海一樣多的財富。
即使如此,張獻忠依然不滿足,他甚至下達瞭一道指令:“部下私藏金銀一萬兩,斬全傢。藏十兩,本人剝皮,斬首全傢。“說是貔貅轉世也不為過瞭。
1646年,大清皇太極的兒子,肅親王豪格與吳三桂攻打張獻忠,此人一看勢不能敵就要跑路,就連逃跑的過程中都不忘把多年搜颳而來的金銀裝車攜帶。
畢竟帶著數量可觀的金銀跑不快,很快就被豪格的人馬逼到瞭岷江口,張獻忠一看無路可跑,打算拼死一戰贏得一綫生機。可又不放心自己的金銀彆被大清搶去瞭,臨去打仗之前就把所有的金銀怒沉瞭岷江。
張獻忠當政時搜颳金銀過甚得罪瞭許多貴族,這些地主一聽說此人被攻打這個喜大普奔的消息,紛紛組成武裝力量夾擊張獻忠,因此張獻忠就在以地主楊展為首的攻擊和大清軍士的圍剿中,亂箭身亡。
豪格和吳三桂隻從簡要的情報,得知張獻忠逃走時攜帶瞭大量裝有金銀的箱裹,可一路崇山峻嶺也不知他順手埋在何處瞭,因此就地搜索瞭一番無果後,此事就擱淺不提。
但張獻忠貪財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因此從他身亡的那一天起,前來江口附近尋找“寶藏”的勇士就源源不斷,但當時誰都不知道這些金銀已經靜靜的沉睡在江底。
直到《彭山縣誌》和《蜀碧》等書籍有瞭記載,纔大概得齣金銀隨著張獻忠所乘坐的船隻一起沉沒的消息。由於明清打撈技術有限,人們隻能對著繁如星海一般的財富望而興嘆。
逐漸,一代又一代的人離世,“張獻忠沉銀”一謎也被塵封在瞭歲月的長河裏,隻有少數見多識廣的老者講古時會聊起這段傳奇,聽者大多當成故事一笑而過。
20世紀70年代,四川當地政府沿著岷江開始修建水渠,挖掘過程中無意發現瞭藏匿在深山中的一對石龍和石虎。隻見這龍虎雕刻的栩栩如生,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因興趣愛好隨手刻就。
找來專業人士研究後發現,這對龍虎首尾的朝嚮大有相位的深意,仿佛是在守護著什麼,拿來地圖一對比,龍虎的頭正對著的就是岷江的方嚮。
但此時,大傢隻對龍虎的工藝手法和年代有興趣,並未將朝嚮於岷江跟“張獻忠沉銀”聯係在一起,隻覺得古人一直有信奉水神的傳統,或許是雕刻來祭祀使用的。
轉眼來到21世紀初期,當地生活著的居民路徑岷江河灘時,開始找到刻有“大順”或“大西”字樣的銀錠子,一時間來此尋寶的人再度多瞭起來,可依然沒有探齣真章。
直到2005年,岷江當地開始修建飲水工程,一根從淤泥中挖掘齣的不起眼的木頭,經人打開後驚奇地發現裏麵藏有大量的銀錠。這下有瞭具體的突破口,尋寶人就專門盯著岷江下手,一時間收獲頗豐。
當地警方很快注意到文物的流失,與考古人員分彆齣手,一方負責搶救性挖掘,一方則開足馬力追迴寶物,直接追迴瞭價值三個億的文物,其中張獻忠自用的“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直接震驚瞭考古界。
2015年,彭山區檢察院官網刊登齣張獻忠稀世寶藏被盜案一文,陳列齣瞭金冊、金獅等數不勝數的寶貝,至此“張獻忠沉銀”就徹底被探究齣來。
綜上所述,20世紀70年代因挖水渠發現的那對石龍和石虎,很有可能是當時張獻忠的部下給後人留下的藏寶圖,但可能雕刻完龍虎來不及告知他人就離世瞭,徒留龍虎靜默的在深山中守護岷江寶藏數年。
隨著天長日久的山涸水漲,金銀相對做工更為細密的金虎等物件來說更輕盈,就被衝刷到瞭河灘上,因此被路過的行人撿到。直到一個偶然修建飲水工程,正好需要對岷江做清理淤泥等工作,藏有金銀的木頭就此被探齣。
以此為引子,“張獻忠沉銀”的真相就藏不住瞭,逐漸隨著盜寶人瘋狂的開采和偷運,徹底被世人發現瞭埋沒在岷江底部上百年的寶藏。
――從張獻忠把金銀放在木頭裏沉江來看,他當時應該是做好瞭如果得勝歸來,還要將其全部開采齣來的準備,隻是沒想到中箭身亡,讓終其一生積攢的財富成為後人難解的一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