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11:46:53 AM
統計顯示,高達 20%的兒童會齣現焦慮和抑鬱心理。
寒假就快結束瞭,各地陸續開啓返校模式,傢長們很開心,神獸終於要迴校瞭,卻忽略孩子正處於 “開學恐懼癥” 的狀態中。
可能有人會問,至於嗎?讀書比上班工作輕鬆多瞭,有什麼可焦慮的?其實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講,確實很容易産生恐懼和焦慮心理。
寒假即將結束,孩子轉變成“學霸模式”
糖媽之所以對開學恐懼癥比較熟悉,是因為經曆過小糖果開學前的錶現。上幼兒園時她對 日期的概念不是特彆清晰 ,隻是單純不想在幼兒園裏學習。
如今她上小學瞭,開學恐懼的錶現也不一樣。小糖果學校開學時暫定在3月1號,前幾天小夥伴找她玩耍時,提到開學這件事,小糖果很快變得緊張起來。
雖說我已經幫她把作業都規劃好瞭,但她每天還是會自己拿著作業本 , 急急忙忙往前趕進度,還暗示我開學後 不要在老師麵前告狀。
一開始我很欣慰,小糖果長大瞭、懂的事多瞭,但我也發現她這種突然的轉變,也是開學前 情緒過於焦慮的錶現。 糖媽當然希望孩子努力,但我不想讓她過於緊張和恐懼,在我的疏導下,小糖果的心態好瞭很多。
孩子為啥會焦慮?傢長彆小瞧“開學”這件事
下至幼兒園的小朋友,上至大學生及研究生等,在開學前都可能存在焦慮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結閤自己小時候的經曆,再觀察身邊孩子的錶現,大傢就會發現, 沒完成作業隻是最淺層的焦慮原因 。讓孩子們産生開學焦慮的因素,也有無形的壓力。
幼兒園或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他們不想開學,往往是因為 不喜歡被束縛的感覺。 他們喜歡在假期裏享受傢長的寵愛,可以睡到自然醒,還能吃到可口的飯菜,在幼兒園裏卻不能這樣。
高年級的孩子,大多是不想麵對 學習給他們帶來的壓力。 好學生擔心自己被比下去,差學生怕開學就被老師批評。這些心理活動,孩子往往不會主動對傢長說齣來。
當假期的慵懶習慣需要改變,孩子無法適應是正常的。有些孩子隻是情緒上很抵觸,特彆焦慮的孩子甚至會齣現 頭痛,肚子疼以及惡心嘔吐 等情況,需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孩子在開學之前有輕微緊張和焦慮,或許代錶他心理素質較差,但未必是壞事。
孩子在開學前緊張未必是壞現象,焦慮總比“擺爛”好
當傢長發現孩子有些開學焦慮時,彆急著批評他,要知道這種錶現反映瞭孩子兩種內心活動。
孩子將情緒錶現齣來,問題更好解決: 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的孩子,比那些悶聲不說話的孩子更好引導。因為傢長可以很清楚地看齣來孩子的情緒變化和內心活動,能把問題及時解決掉。
如果孩子內心很焦慮,卻沒有任何錶現,傢長和老師引導不及時,孩子反而更容易産生心理問題。
孩子知道放假和開學區彆,沒有“擺爛”: 糖媽上大學時,一位老師曾這樣說過:“知道焦慮的人,總比那些不上進、不努力的人好一些”。用如今比較流行的網絡詞,就是焦慮總比“擺爛”強。
有些孩子知道自己沒有完成任務,或錶現得不好時,他會將作業趕齣來並努力做得更好。而 從小就學會“擺爛”的孩子, 作業寫不完無所謂、老師批評他也完全沒有聽進心裏去,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都 很難進步。
總體來看,孩子有開學焦慮癥並不是他自己的問題,很多時候與傢人在寒假期間過於溺愛他,或施加壓力過大也有關係。
幫助孩子輕鬆歸校,傢長做好這幾件小事
嚴重的焦慮情緒不利於孩子身心成長,想讓孩子以輕鬆的心情歸校,不必對他講大道理,做到以下幾件小事效果就很好。
1)盡快帶孩子開啓規律的生活
對孩子來說,每天早睡早起,吃有規律的三餐,在任何時候都很有必要,就算不為瞭上學而坐,堅持下去也對身體有好處。
孩子在正常上學時,養成規律作息並不容易,而想要 摧毀好習慣,隻需要一兩天的時間 。因此,無論是為瞭適應開學後的狀態,還是為瞭孩子的身體考慮,都盡量在假期也保持好的作息習慣。
2)彆故意嚇唬孩子
不少傢長為瞭激勵孩子,會在假期時強調這類事情:“如果你作業不完成,開學後就會 被懲罰 。如果你在假期不好好學習,開學後你就會 被同學超越過去排倒數第一”, 或者總拿嚮老師告狀這件事威脅孩子。
孩子或許會有短暫的“衝勁兒”,但隨之而來的也有 巨大的恐懼和焦慮 ,這種無形的壓力會讓孩子反感開學。
因此傢長在假期就算不說學校的好話,也彆用學校老師作為條件來嚇唬孩子,這會讓他增加心理負擔。
3)幫助孩子做規劃
假期是用來放鬆自己的,而 不是放棄自己 。如果學校有作業,傢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將作業 做好規劃。 每天寫哪些作業、先寫哪個科目。不必都堆積在放假一開始就寫完,保證在開學前完成任務就好。
糖果媽媽心裏話:
針對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孩子,糖媽還有一個小秘密要告訴大傢。在快開學前的一段時間,可以帶他們去買 些新橡皮、鉛筆等文具 ,更換掉破舊的書皮或買幾本新的作業本,這會讓孩子感到很開心,上學更有積極性哦!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有開學焦慮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