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5/2022, 8:54:09 PM
來源 | 易簡財經
作者 | 95
5月5日上午,廣州首輪土拍落下帷幕,共進賬341億元。
18宗地塊中,15宗底價成交,2宗溢價成交,1宗流拍,成功齣讓土地近95%。
位於白雲新城的白雲區空港大道中地塊,是本次的“明星”地塊,因為參與爭奪的明星房企中,除瞭一眾央國企,還齣現瞭港企和記黃埔。
沒錯,就是李嘉誠傢族的和記黃埔。 一直以來,李嘉誠的投資都被視作風嚮標,如今他重新殺迴內地,是否意味著房地産有瞭新的風嚮?
1
和記黃埔率先齣價23.6億元
把李嘉誠也吸引來的這個熱門地塊,位於白雲新城北部,北靠華南快速,南側600米就是地鐵2號綫江夏站,同時還鄰近機場高速,可快速到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廣州火車站等重要功能片區,可見地段足夠優秀。
早在4月29日報名截止時, 該地塊的爭奪名單上就齣現瞭中鐵建、保利、越秀、中海、華發、華潤、廣州城投、粵海、珠實等9位國傢隊選手,還有龍湖、綠城,以及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的和記黃埔地産。
在其他地塊僅有1-3傢房企報名的情況下,該地塊的火熱程度可想而知。
4月30日早上8:30,剛到可以報價的時間點,28號和記黃埔率便先齣價23.6億元。
一直到5月5號上午,10傢房企在激戰後,最終中海以27.2億元+住宅自持比例9%拿下該地塊,成交樓麵價34500元/�O,溢價率15%。
雖然和記黃埔最終沒有拿下,但此番參與,也標誌著此前因不斷拋售內地資産被熱議的李嘉誠,如今又重新殺迴內地市場瞭。
2
時隔十年重返內地房地産市場
在過去10年的時間裏,李嘉誠在內地房地産市場,幾乎是“隻賣不買”的狀態。
從2013年開始,李嘉誠開始陸續拋售大陸資産,其以長實集團、和記黃埔的名義先後在廣州投資的項目也沒能幸免。
2013年廣州荔灣西城都薈被李嘉誠作價26億元賣掉,2017年其旗下的國際玩具禮品城由佳兆業接盤,隨後更名為佳兆業未來城。
一直到現在,李嘉誠在廣州也僅有荔灣逸翠灣、增城逸翠莊園、番禺珊瑚灣畔等樓盤,並且早在十年前就已經都賣完瞭。
在內地甩賣資産得到的資金,李嘉誠轉投歐洲,特彆是英國,曾被媒體指“買下四分之一個英國”。但從去年開始,李嘉誠就已逐步在齣清海外資産,並且將目光重新放迴國內。(《俄烏戰爭之後,李嘉誠又從英國跑路瞭?》)
比如今年3月份,有消息稱李嘉誠傢族將齣售旗下英國最大配電公司,預計賺取超過2倍的收益,即約773億元人民幣。隨後又傳齣李嘉誠傢族拋售其位於倫敦的寫字樓的消息。
如若進展順利,這兩筆交易下來,李嘉誠傢族將在英國拿走超過800億人民幣的收益。加上其他甩賣項目,李嘉誠傢族前前後後套現瞭英國上韆億。
套現後的資金流嚮哪裏? 去年李嘉誠就已開始在香港重新購置地皮,還在吉林投資新能源項目。一度齣走中國大陸的李嘉誠,如今又把目光落在瞭白雲空港大道地塊,可見其對於該宗地價值,甚至是國內房地産市場的認可。 或許也證明瞭接下來李嘉誠的投資重點,那就是內地房地産。
3
“穩準狠”的投資風嚮標
雖然褒貶不一,但李超人的投資抄底嚮來穩準狠。
上世紀60年代,香港樓市低迷,李嘉誠抄底大獲成功。90年代,內地樓市剛剛起步,李嘉誠再次抄底,拿下不少地皮大賺瞭一把,而且不少項目捂著不建,等到升值後反手一賣又賺一筆。隨後在英國的投資,也是一次抄底。
最近這一年來,內地地産經曆瞭一波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過度崇拜規模導緻“大而不倒”的信仰崩塌。過去很多人說港資地産商已經是過去式,他們無法適應內地地産公司的高周轉模式,但從2015年在內地樓市高漲時退齣,到如今開始布局抄底,事實證明李嘉誠把周期踩得非常準。
相較內地房企動輒百分之七八十甚至上百的負債率,2021年,李嘉誠的長實集團負債率下降至不足1%,並且手握大量拋售海外資産獲得的現金,正是迴來抄底的好機會。 其此番齣手,又是否能預示整個內地房地産市場將到達底部,即將迎來觸底反彈呢?
前不久,鬍潤研究院發布《2022鬍潤全球房地産企業傢榜》,李嘉誠以2050億元的身傢帶領傢族再次登頂全球房地産首富,超越老對手李兆基。
就這長青地位,你怎能不驚嘆於李超人的精準投資呢?曆史一次次證明,在賺錢這件事上,李嘉誠幾乎跑贏瞭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