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8:36:15 AM
如今說起互聯網,很少再有人提起BAT。
作為曾經的三大巨頭,B明顯比不上A和T,甚至字節、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的迅速崛起,百度的成長遠遠落在後麵。
2021年,騰訊營收超5000億(預計),阿裏營收6500億。
百度呢?
1245億。
這已經完全不是一個體量瞭。
原因在哪?
時代的車輪。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從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大門打開以來,中國的互聯網已經發展到瞭第三代。
第一代是PC互聯網,這個是歐美發達國傢占絕對優勢的時代。
和歐美傢傢戶戶使用電腦相比,中國電腦普及度不算太高,能夠使用電腦上網的,屬於少數精英(從某種意義上講,能去網吧上網的也算精英)。
BAT在這個時代分彆控製瞭最重要的三大入口:搜索、社交、網購。
當然,在BAT的背後,電腦産業鏈也開始成長。聯想、浪潮、方正等企業開始從組裝和模仿起步,一大批國産電腦品牌都是在這個時候生根發芽。
因為缺乏足夠的市場體量,中國自有芯片企業並沒有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這是屬於Intel和AMD的時代。
第二代是移動互聯網,這是中國後來居上的時代。
中國人沒有經曆過傢傢戶戶用電腦,直接越過這個階段,迎來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時代。蘋果開創瞭智能手機市場,魅族、小米、華為、OPPO、vivo等國産品牌的跟進,讓中國企業成為全球手機市場的絕對霸主。
市場決定技術,中國龐大的手機市場帶來海量産值,讓中國企業挺起瞭腰杆。
中國企業從3G開始參與標準,4G影響標準,5G主導標準。
中國的手機産業鏈也不滿足於組裝和模仿,一方麵在設計領域搞起瞭創新,另一方麵開始自研芯片。
Intel轉型移動芯片阻力重重,最終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芯片之王,成為ARM。和Intel設計生産全部大包大攬相比,ARM的知識産權體係要簡單得多,比如華為拿到瞭ARM整個版本的永久授權。
騰訊和阿裏經過陣痛,順利轉型到瞭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轉型中,因為移動端場景的不同,導緻搜索需求和PC端有著很大的不同,百度落伍瞭。
第三代互聯網已經來瞭,這是中國引領的時代。
它就是萬物互聯。
如果有留意,會發現近年來能夠買到的幾乎所有傢電,無論空調電視還是洗衣機,都支持使用APP互聯,甚至電飯煲都能通知你現在米飯做到幾成熟。
這意味著所有的傢電都有一套完整的物聯網芯片係統,背後是難以估量的産業鏈市場。由於物聯網設備對芯片的能耗要求不高,所以製程不再是芯片技術的束縛。
比如特斯拉14nm的“磚頭”大芯片一樣用的很好。
其中,市場空間最大的一個細分領域,是車聯網(自動駕駛)。
誰在這個市場打拼?
百度。
百度絞盡腦汁也沒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找好自己的位置,從外賣到視頻到紅包,無一例外不溫不火。
與其逆轉時代的車輪,不如投身到下一個時代。
2017年,百度發布瞭阿波羅平台,全麵擁抱自動駕駛。
2021年11月25日,百度Apollo獲國內首個自動駕駛收費訂單,這標誌著自動駕駛正迎來“下半場”――商業化運營階段。
一、百度2021年年報
2022年3月1日,百度發布瞭2021年年報(未經審計)。
2021年,百度營收1245億元,同比增長16%,淨利潤10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一半多。核心研發費用221億元,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達23%。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製圖:詩與星空
結閤2020年年報數據,發現百度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研發加大投入,從195億增加到瞭245億;二是營銷推廣力度加大,銷售費用從180億增加到瞭247億。
數字的背後,是百度研發人員和營銷人員不斷擴容。在不少互聯網巨頭不斷曝齣裁員消息的時候,百度還在悄悄的加人,實屬難得,也從側麵反映齣百度的業務正在擴張。
當然瞭,如果隻看財務數據,百度來自搜索引擎的業務(廣告為主)依然是重中之重,該闆塊全年的營收為952億元,占比76%,增速12%。
這個數字需要辯證地看,一方麵,在現有互聯網商業模式下,百度的核心業務基本維持不變,說明雖然有短視頻、直播等新零售模式衝擊,在搜索引擎方麵,傳統企業依然維持穩健的投放;另一方麵,隨著90後00後們步入社會,成為消費者主流,傳統的搜索引擎逐漸缺乏增量。
百度的創新業務,纔是未來。
二、創新業務超預期
在百度的産品綫裏,自動駕駛和AI雲計算是創新業務,該部分營收達到212億元,同比增長71%。
由於阿裏雲的特殊性,國內雲計算品牌在通用雲領域,幾乎沒有一個能打的。
百度雲另闢蹺徑,先從個人用戶的網盤做起,然後搞企業網盤以及企業級雲計算市場。
另外,百度的AI平台也取得瞭不錯的成績。截至2021年底,AI飛槳開發者社區已經凝聚406萬開發者,服務15.7萬傢企業,開發者在飛槳上創建47.6萬個模型。
百度引以為傲的,是蘿蔔快跑。
蘿蔔快跑是百度Apollo平台孵化的自動駕駛商業化項目,2021年第四季度,百度蘿蔔快跑訂單量約21.3萬單,環比增長近一倍。
截至2022年2月,蘿蔔快跑覆蓋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長沙、滄州及陽泉8個城市;其中,北京、重慶、陽泉均開啓正式收費運營。
自動駕駛能夠快速盈利的場景有兩個,一個是麵嚮物流行業的最後一公裏;第二個就是麵嚮齣租車行業。
尤其是在實現瞭車路協同的試點區域,路綫比較固定的情況下,基於自動駕駛的齣租車業務,要遠比私傢車實現無人駕駛更為簡單。
“巧閤”的是,第一個做自動駕駛齣租業務的,是百度的老對手,榖歌。
2009年,榖歌的Waymo項目成立。2020年,Waymo擁有365輛車,每周訂單約為1000-2000單左右,每季度1.2-2.4萬單;2021年8月,其車隊達到615輛,每季度訂單量2.02-4.03萬單,年度訂單量在16萬左右。
而蘿蔔快跑商業化應用後,已經實現瞭對Waymo的遙遙領先。
可以預計的是,2022年,蘿蔔快跑將會實現大踏步的超越。
這不是百度自身能夠實現的超越,背後是政策法規地方支持産業鏈完備的共同作用的成果。
榖歌的自動駕駛技術,仍以單車模擬人駕駛為主。
百度落地的自動駕駛技術,通過“基建狂魔”的智慧城市來實現。車路協同要比傳感器更安全靠譜,城市規劃齣來自動駕駛專用道路,進行車路協同的改造,滿足百度以及其他自動駕駛企業的商業化運營需求,然後實現對發達國傢整體技術上的超越。
美國科幻小說海因萊因寫過一篇科幻小說,設想瞭自動化的道路城市,叫《道路滾滾嚮前》。最先實現這個夢想的,是中國人。
也許用不瞭多久,人們會再次提起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