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9/2022, 8:27:31 PM
與白酒“酒滿敬人”不同,喝葡萄酒隻能倒三分之一,而且在喝之前通常“醒酒”,那麼“醒酒”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要醒酒?
醒酒,說白瞭就是在開瓶後讓酒液有時間和氧氣接觸。在氧氣影響下,讓你的酒變得更加好喝易飲,香氣更加復雜。
醒酒主要是在氧氣的作用下讓葡萄酒內大顆粒的分子裂解,變得更為活躍,這會讓緊湊的單寜變得柔順,讓封閉的香氣變得開放。
當酒因為陳年而産生沉澱物的時候,幾乎都需要用醒酒這個環節來消除這些並無害處但帶給口中不快的沉澱物。
什麼類型的酒需要醒酒?
在葡萄酒品鑒中,醒酒器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它。
市麵上大部分比較便宜的酒都是為瞭讓你開瓶後直接飲用準備的,他們好喝的地方,通常就是簡單直接的果味。這些風味開瓶時間一長就隨風而逝瞭,更彆提丟在醒酒器裏。如果葡萄酒香氣本身比較寡淡,隻讓我們覺得又酸又澀,那醒酒本身並沒有多少好處……
一般來說,人們把醒酒分為兩個極端,一邊是老酒,一邊是年輕的酒。關於葡萄酒的所有事情,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一些行業專傢給大傢的意見是:有疑問的時候就選擇醒酒。
1. 年輕的葡萄酒
真正值得去醒的酒,大部分都歸於一個因素――喝的太早。理想狀態下,優秀的葡萄酒都是為瞭可以陳年起碼5到8年以上準備的,而頂級佳釀甚至30-50年也不在話下。這些酒的“內力”足夠深厚,可以在瓶中緩慢陳年産生復雜的變化。
如果想提前享受,那就不得不藉助氧氣幫忙,強行讓還沒準備好的香氣釋放齣來。年輕的好酒經過醒酒後,口感上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復雜多變的風味得以舒展。對於那些緊緻、尚未開放甚至難以入口的葡萄酒,經過醒酒後,葡萄酒的品質就會發生轉變,散發齣一股成熟水果的風味,苦澀的單寜也變得柔順,葡萄酒變得更開放瞭,展現齣葡萄酒原本真實的風格。
需要醒的酒:
波爾多葡萄酒: 波爾多莊園葡萄酒。
勃艮第葡萄酒: 一級葡萄園酒即Premier Cru 或1er Cru特級葡萄園Grand Cru。
羅納河榖葡萄酒: 所有的紅葡萄酒。
法國其他葡萄酒: Chors,Cotes-de-Bordeaux及所有用傳統方式釀造的葡萄酒。
2.老年份的酒
年份葡萄酒長期被關於瓶子裏麵,就像是我們坐長途飛機長時間被局限在那麼狹窄的位置裏,我們站立起來的時候也希望伸伸手和腿,其實葡萄酒也同樣需要一點空間呼吸和伸展四肢。
年份葡萄酒、陳年波特酒和陳年未經過濾的紅酒醒酒是為瞭能有效的去除沉澱,酒瓶需要直立放置幾個小時,然後把酒小心翼翼地倒進醒酒器裏;倒的時候你要映著燭光,這樣在沉澱物到瓶頸的時候你就能看見它瞭。
你需要一次完成,不要讓沉澱物倒流迴去再和酒液混到一塊。那些容易被破壞的老紅酒不能太早進行醒酒甚至不能醒酒;它們一旦暴露在空氣中可能就會分崩離析。
需要醒的酒:
波爾多乾紅葡萄酒 :一些名莊葡萄酒或者名産區葡萄酒。例如Premiers Cru,Grands Cru Classe等。
羅納河榖葡萄酒: Hermitage及北羅納河榖葡萄酒,以及教皇Chateauneuf-du-Pape。
其他法國葡萄酒: 高品質的馬德朗葡萄酒。
意大利葡萄酒: Barolo,Barbaresco, Brunello,Amarone,超級托斯卡納葡萄酒及單寜強勁的單寜王葡萄薩格蘭蒂諾。
西班牙葡萄酒: Ribera del Duero,Toro和Rueda等名産區葡萄酒,高質量的Penedes與一部分帶有沉澱物的Rioja地區葡萄酒。
葡萄牙葡萄酒: 年份波爾圖酒及晚裝瓶波爾圖(Late-bottled)。
新世界葡萄酒: 加州、澳洲與智利的赤霞珠、西拉葡萄酒。
3. 白葡萄酒
通常醒酒都像是紅葡萄酒的專屬,但是也有少數的白葡萄酒---酒體豐富,香氣更濃鬱,厚重的,會在醒酒器裏醒一段時間後在口感上會有所提升。
需要醒的酒:
盧瓦河的年份乾白,格拉芙高質量乾白,阿爾薩斯晚收白葡萄酒,德國萊因與穆塞爾産的白葡萄酒,經過橡木桶的西班牙Rioja乾白。
哪些酒不需要醒酒
非常老的波爾多乾紅與勃艮第乾紅,年輕的乾白葡萄酒,香檳酒與氣泡酒。
如何選擇醒酒器?
市麵上的醒酒器各式各樣,五花八門,不過它們大體分為兩種:“大肚子”和“細長條”。兩種長得截然不同的醒酒器,自然也有著截然不同的作用。
“大肚子”:
口徑大,酒液和氧氣接觸麵積大,能快速的將酒中香氣釋放齣來,適宜“叫醒”新酒。
“細長條”:
醒酒器整體細長且底小,酒液與氧氣接觸麵積小。這主要用於老酒的潷酒,“大肚子”中的空氣含量太高,非常容易造成老酒的氧化,使老酒風味大打摺扣,因此需要一款細長型的醒酒器,減少氧氣接觸量,僅僅將沉澱潷齣就好。
如何醒酒?
醒酒看上去隻是“換個瓶”,但為瞭達到最佳醒酒效果,這麼簡單的動作也有很多講究。
1. 新酒如何醒?
對於新酒而言,倒酒的速度不應過慢,最好將酒液倒在瓶頸的位置,同時醒酒器和瓶口之間的角度不宜過大,這樣纔能使酒液在醒酒器中形成鏇流,增大瞭酒和氧氣的接觸麵積,加速酒的“蘇醒”。
2. 老酒如何醒?
而老酒的醒酒則更是一項侍酒藝術,十分考驗侍酒師功底。首先,需要提前24小時將老酒取齣,直立或放入醒酒籃中,讓沉澱聚集在瓶底。
在傳統的侍酒服務中,開瓶時需要在酒瓶下方點燃一根蠟燭,選擇閤適透亮的角度,在燭光前緩緩將酒液倒入醒酒器中,直到看見沉澱流動到瓶頸處停止。
整個過程十分小心緩慢,避免沉澱的擴散。在醒酒結束後,法國的侍酒師們要求蠟燭不能用嘴吹滅,而要用手指掐滅,這樣會顯得更加紳士優雅。不過如今,已經很少有人再用蠟燭當光源瞭,直接對著燈光就好瞭。
雖然講瞭這麼多醒酒的道理和學問,可是很多老莊主卻並不熱衷於醒酒。他們認為,葡萄酒每時每刻的變化纔是它最迷人的地方,為何非要用醒酒這樣“粗暴”的方式將它們調整到最佳狀態呢?
邊享受美食邊看著它一點點的變化,最終完美地呈現在酒杯中,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醒酒並非萬能,盡管我們能讓一款年輕的高品質葡萄酒變的容易飲用,但永遠沒法媲美她自然陳年後的風采。最終,這也是個人口味的問題。
生活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城市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風風火火,下班後何不靜下心來,慢慢醒支酒,喝上一杯?
文獻:葡萄酒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