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7/2022, 12:05:16 AM
辛棄疾是少數文武雙全的古人,文能寫詩寫詞,議論風生,武能上陣殺敵,練兵圖強。
辛棄疾的詞雖然以豪放詞為主,號稱“豪放詞”的代錶詞人。但是辛棄疾的詞作中也有不少婉約的作品,也有不少柔情的詞句。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達人,記得動動手指關注我哦!
英雄也有柔腸,今天,我和大傢分享辛棄疾最柔情的5句詩詞,流傳四海,驚艷韆年!
第1句:韆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是他最具有代錶的婉約詞之一。這首詞寫惜春之情,寫女子被冷落的幽怨之情,也是寫辛棄疾壯誌難酬的苦悶。
傳統詩詞有一個有趣的規律,那就是寫閨怨的多數是男詩人。大概受瞭《離騷》“香草美人”的傳統,許多須眉男兒都喜歡在詩詞中用女子指代自己,藉此錶達不被朝廷重用的寂寞與痛苦。
就像辛棄疾說的那樣,韆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漢代的陳阿嬌還可以通過司馬相如的《長門賦》來換取君王暫時的深情,而辛棄疾縱然有無限依戀、無限誠摯之情,卻被朝廷漠視,卻根本沒有人能夠理解。
辛棄疾雖然沒有改變自己喜歡用典的寫作習慣,但是這首詞卻寫得如此纏綿悱惻,沉鬱頓挫。
柔情依依,空自零落,其中之苦悶、苦澀、苦痛,雖然無法被當道理解,卻穿梭韆年,驚艷瞭你我的心。
第2句: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韆疊。
辛棄疾的《念奴嬌・書東流村壁》,寫的是辛棄疾重遊故地,追憶當年曾與歌女在此地離彆的情景,霎時迴憶浮上心頭,愁緒布滿腦海,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我們看這句詞,舊恨指的是當年與戀人分彆的苦惱,時隔多年,已然成舊,卻終究不肯拋棄。新恨,則是辛棄疾來到故地,物是人非,浮現起當日情景,便成瞭新一層的惱恨。
舊恨與新恨的對比,其實隻是一樣,都是辛棄疾無法忘情之癡心。一片癡心,如流水不斷,如雲山重重,藉由比喻而具象化,輕易就讓讀者産生共鳴。
當然,這首詞中“麯岸持觴,垂楊係馬,此地曾輕彆”的句子也彆有深情。麯岸持觴,垂楊係馬,兩個動作,便將辛棄疾與戀人當日的情狀寫得淋灕盡緻,盡可供讀者想象。
正如《項脊軒誌》所謂“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留白之情,讀者盡可自由想象。
第3句:眾裏尋他韆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王國維把辛棄疾這一句特彆拈齣,認為是“人生三大境界”的最高層,可謂獨具慧眼。
自然,這句詞寫愛情之尋尋覓覓,更是行傢本色,用詩意的語言概括瞭愛情的規律。
愛情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有人不信愛情的魔力,有人深陷愛情的深淵。有人有心栽花花不開,有人得來全不費工夫。
辛棄疾則特彆拈齣一句“驀然迴首”,一刹那的頓悟,一刹那的狂喜,一刹那的心靈震顫,當真柔情萬韆,纏綿無盡。
第4首: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辛棄疾《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兼具豪放與柔情,兼有自嘲與自賞,興味無窮,耐人咀嚼。
自來文人,若無知己,便移情於物。
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
至於以青山為知己者,所在多有。譬如李白,看世人多以白眼,卻說“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譬如辛棄疾,他的狂放,他的瀟灑,他的悲傷,他的淪落,他的深情,都在他與青山之間默契成詩,留下瞭韆年驚艷。
第5句: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乾不自由。”
辛棄疾當然也是個風流之人,他與小妾、歌女的風流事件流傳眾多。
最誇張的一件事,辛棄疾因為醫生治好瞭自己的病,就把自己的小妾送給瞭醫生。
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大概與蘇東坡的“春娘換馬”都成為所謂的“汙點”。也有不少人替古人加以辯駁,甚是無聊。
不過,辛棄疾到底是多情之人,多情兼具無情,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就像這一句“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端的是柔情萬韆,仿佛真是一個沉溺於情愛的軟弱文人,在情海裏不得超生。
大傢還知道哪些好詩詞呢?你們自己有創作過詩詞嗎?歡迎留言哦。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傢多多贊賞,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