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美女:綽號寫入正史,一生悲歡交集
文/老張在路上
五代十國是武夫當國的時代,武人專政,城頭變幻大王旗,翻開新舊《五代史》、《資治通鑒》等等記載五代十國曆史的古籍,短短幾十年時間,大大小小的軍閥數不勝數。而另一邊,史有記載的女性又屈指可數,在五代十國不多的史有記載的女性中,王淑妃花見羞,她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則真實驗證瞭一句著名的話: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可能就是一座山。而有人偏偏處在一個塵土飛揚的時代之中。
(本文古裝美女圖片與本文人物無關)
01
故事從一個叫劉鄩(yuē)的五代名將說起。
劉鄩的大名,放在五代十國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也算得上赫赫有名。就連眼高於頂的後唐莊宗李存勖,也說:
“吾聞劉鄩用兵,一步百計。”
劉鄩本名劉掞,密州安丘(今山東省安丘市)人,公元858年齣生。
據史書記載,劉鄩年輕時就心有大誌,喜好鑽研用兵的謀略。唐朝中和年間(中和881年七月至885年三月,是唐僖宗李儇的年號,共計5年。)劉鄩跟隨唐朝青州節度使王敬武任小校。王敬武去世後,青州三軍推舉他的兒子王師範為青州留後,王師範任命劉鄩為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攻下棣州,殺死棣州刺史張蟾。此後劉鄩曆任登、淄二州刺史、行軍司馬。
唐天復三年(903年),硃溫命大將楊師厚攻王師範。王師範派遣副使李嗣業到楊師厚營中乞降,硃溫接受瞭王師範的投降請求,將王師範全傢遷居汴州,任命其為河陽節度使。
劉鄩也在王師範命令下投降,隨同王師範歸順硃溫,硃溫任命劉鄩為鄜州節度留後。從此,劉鄩在梁硃朝廷裏走上瞭開掛的順遂道路。
歸順硃溫後。劉鄩平定劉知俊叛亂,收復長安,授檢校司徒、永平軍節度使。開平四年(910年),加封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後梁末帝即位,授開封尹、鎮南軍節度使。先後聯閤楊師厚打退晉軍,平定徐州蔣殷叛亂,擊退吳軍進攻,授檢校太尉、泰寜軍節度使、同平章事。
貞明六年(920年),劉鄩攻打河中節度使硃友謙,兵敗後退入洛陽。劉鄩與硃友謙是姻親,劉鄩西討硃友謙,到達陝州時,劉鄩曾經派遣使者帶著檄文送與硃友謙,以禍福大計曉諭他,誘使他迴歸朝廷,硃友謙不聽,劉鄩大軍因為等待硃友謙的答復而在陝州停留瞭一個月。
劉鄩兵敗迴到洛陽,一幫平素妒忌劉鄩的人,羅織他的罪名,說劉鄩拖延時機養寇成患,讓硃友謙等來援兵,纔緻使梁軍打瞭敗仗。
龍德元年(921年)五月,河南尹張宗奭接受梁末帝密旨,逼迫劉鄩飲毒藥而亡,劉鄩時年64歲。
02
劉鄩被逼飲毒藥而死,一瞭百瞭,活著的人還得繼續生活。劉鄩的侍妾王氏開始走上前台,演繹齣她人生的大悲大喜活劇。
王氏大名失傳,她的綽號卻明明白白載入正史。《新五代史》說:
“
淑妃王氏,邠州餅傢子也,有美色,號‘花見羞’。少賣梁故將劉鄩為侍兒,鄩卒,王氏無所歸。”
這位綽號“花見羞”的王氏,就是後來被人稱為“五代第一美女”的後唐第二代皇帝明宗李嗣源的寵妃王淑妃。
花見羞生於何年何月不見記載,然而從劉鄩的生卒年可以大緻推算齣來。劉鄩生於858年,卒於921年,卒年64歲。坊間所見關於花見羞的文章,都說她十七八歲時被劉鄩納為侍妾,劉鄩那時已年近60歲,大緻是公元918年左右,那麼,花見羞當生於公元900年左右,那是唐朝倒數第二位皇帝唐昭宗李曄在位的時候,離唐朝滅亡還有六七年時間。
花見羞究竟長得什麼模樣,美到什麼程度,現在的人也隻能想像一下,再美的鮮花也比不上她,所以時人纔稱她為“花見羞”。 另《女紅餘誌》上說:
有一天後唐明宗同王淑妃看花,一花無風搖動,眾葉翻然覆之,明宗笑曰:“此淑妃明秀,花見亦為之羞也。”自後宮中呼為花見羞。
王氏齣生於邠州人(今陝西省邠縣),傢裏以賣餅為生。天生麗質的佳人生逢亂世,她的一生自不會平凡度過。按《新五代史》記載,她是在很小時賣給劉鄩當侍兒,後來因為美艷又被劉鄩納為侍妾的。
從劉鄩經曆中可以知道,公元909年夏,後梁同州節度使劉知俊叛變,招引李茂貞的軍隊襲擊並占領瞭長安,劉鄩率軍嚮西徵討,領兵收復長安。硃溫任命劉鄩為佑國、同州軍兩使留後,鏇即改佑國軍為永平軍,任命劉鄩為節度使、檢校司徒,代理大安尹、金州管內觀察使。
邠州是今天陝西省彬縣,同州即今渭南市大荔縣,兩地相距並不太遠。一個靠賣燒餅為生的窮苦人傢的女兒,賣給大將軍府上做侍兒,這都是極其平常的事情。
王氏因容貌嬌美、伶俐乖巧深得劉鄩的寵愛。可惜好景不長,公元921年,大概王氏成為劉鄩侍妾三年後,劉鄩遭受誣陷,最終被梁末帝逼令自殺。王氏成瞭劉氏未亡人,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寡婦。
人死歸葬故鄉,劉鄩死後,葬於今山東省安丘市城東北15公裏的劉傢堯鎮西石馬墳莊,此墓現仍存。劉鄩生前極寵愛王氏,賞賜她財寶很多,王氏帶著婢女就來到劉鄩故鄉安丘,在劉鄩墓廬前守孝三年。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鄴都(治今河北大名東北)稱帝,建立後唐,是為後唐莊宗。後唐太祖李剋用養子李嗣源進拜檢校太傅,兼任侍中。
此時,梁唐兩軍主力對峙於黃河沿岸,一路梁軍正急攻澤州(治今山西晉城),而後唐潞州守將李繼韜卻叛附後梁。唐莊宗便與李嗣源商議,欲齣兵奇襲鄆州,切斷梁軍右翼。李嗣源親率五韆步騎渡過濟水,趁梁軍不備襲破鄆州,被拜為天平軍節度使。
天平軍,治鄆州,治所在今山東東平縣。而為劉鄩守孝的王氏也即將迎來她生命中的貴人,後來的唐明宗李嗣源。
03
後唐明宗李嗣源,生於公元867年10月10日,字邈佶烈,應州金城縣(今山西省應縣),沙陀族。五代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後唐太祖李剋用養子。稱帝之後,更名李亶。
李嗣源善於騎射,驍勇善戰。為人沉厚寡言,行事恭謹。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李剋用被宣武節度使硃溫圍睏在汴州(治今河南開封)上源驛,親隨將領戰死無數,史稱上源驛事件。李嗣源時年17,拼死保護李剋用,在亂兵流矢之中將其救齣,因而備受重用,得以統領親兵。
李剋用死後,李嗣源攻打後梁,徵戰河北,屢立戰功,輔佐晉王李存勖建立後唐。
明宗李嗣源一生有三後一妃:和武憲皇後曹氏、昭懿皇後夏氏、宣憲皇後魏氏,一妃為淑妃王氏,也就是花見羞。
王氏歸李嗣源,牽綫人是李嗣源的部下愛將安重誨。
安重誨也是沙陀族人,年輕時投於李嗣源軍中,因驍勇善戰,纔識過人而逐漸得到李嗣源的賞識。
公元923年,李嗣源駐軍鄆州,被拜為天平軍節度使時,他的原配夫人夏氏去逝瞭。
“是時,明宗夏夫人已卒,方求彆室,有言王氏於安重誨者,重誨以告明宗而納之。”
按照《新五代史》的這個記載,李嗣源夫人死瞭,要再娶彆室,有人告訴安重誨關於王氏的信息,大概是想讓安將軍納瞭王氏,但此時安將軍想到瞭自己的主子李嗣源也需要一個小夫人,就轉而介紹給瞭李嗣源。
李嗣源此時已經56歲,在那個時代,也是一個標準的老頭子瞭。估計一見王氏,即驚為天人,“花見羞”王氏當即被抬入李府,成李嗣源小妾。
王氏平民齣身,天資聰慧,性情溫順善良,識大體重大局。從進李府到李嗣源稱帝,王氏打齣瞭幾付好牌。
劉鄩沒死之前,很是寵愛王氏,經常賞賜她金銀財寶,所以她和私房積蓄很多,現在成瞭李嗣源的小妾,她的積蓄全部帶到瞭李府。王氏把私房財物大大方方送給李嗣源左右及諸子婦人,一時間,人人都講王氏的好話,李嗣源也更加喜愛她。
公元923年十月,唐莊宗李存勖自楊劉(在今山東東阿北)渡河,進抵鄆州,任命李嗣源為前鋒,攻破中都,擒獲後梁大將王彥章。唐軍諸將都認為接下來應先攻占青州、齊州(治今山東濟南)、徐州、兗州等地,再乘機而動。李嗣源力排眾議,建議奔襲汴州,攻取後梁國都。
李存勖采納李嗣源建議,命李嗣源率前軍倍道兼程,於十月初九日抵達汴州,而後揮軍攻城。梁末帝硃友貞自殺,梁將王瓚開封丘門迎降,後梁正式滅亡。
後梁滅國後,唐莊宗李存勖遷都洛陽,升任李嗣源為中書令,後又被調任為宣武軍節度使,兼任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
(李存勖)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魏博戍卒在貝州(治今河北清河)嘩變,推趙在禮為首領,攻入鄴都。唐莊宗李存勖命元行欽徵討,但卻連連失利,李存勖隻得起用李嗣源,讓他率從馬直(皇帝親軍番號)北上,會閤元行欽平叛。
李嗣源抵達鄴都,駐紮於城西南,並定下攻城日期。從馬直卻在攻城前夜嘩變,劫持李嗣源,聲稱要與鄴都叛軍閤勢,擁其稱帝河北。
李嗣源想要返迴成德藩鎮,等待皇帝降罪。但霍彥威、安重誨皆反對,建議他返迴朝廷,嚮皇帝當麵自辯。李嗣源遂率軍南歸,並數次上錶申訴,嚮唐莊宗錶明心跡,但皆被元行欽阻遏,未能上達。當時,李嗣源長子李從璟正在洛陽禁軍效力,奉莊宗之命去招撫李嗣源,也被元行欽扣留在衛州,後被元行欽殺死。
李嗣源疑懼不安,采納女婿石敬瑭的建議,決定攻取汴州,謀求自立。花見羞也贊同石敬塘意見,為李嗣源獻良策,她認為河北各地形勢復雜,難以立國,不如渡過黃河,入據開封,西攻洛陽,李嗣源權衡形勢,接受瞭石敬塘花見羞的建議。
後唐莊宗李存勖親自率軍東徵,想坐鎮汴州指揮平叛。李嗣源搶先占據汴州。後唐莊宗知道局勢已不可挽迴,行至萬勝鎮(在今河南中牟西北)便下令迴師,倉皇返迴洛陽。
李嗣源占據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洛陽,先鋒石敬瑭帶兵逼進汜水關(河南滎陽汜水鎮)。後唐莊宗李存勖決定前往汜水關,會閤長子李繼岌統率的徵蜀大軍,聯兵進剿李嗣源。
當時,後唐兵將整裝待發,騎兵齊聚宣仁門外,步兵集閤在五鳳門外。這時擔任指揮使得伶人郭從謙趁機叛亂,火燒興教門,李存勖召集近衛騎兵,衝到中左門,亂兵此時突入中左門,李存勖被流箭射中,王全斌將其扶至絳霄殿,宦官奉進酪漿,喝完一杯,遽爾殞命。一名伶人揀丟棄的樂器放在存勖屍體上,點火焚屍。
此次兵變,史稱“興教門之變”。
同年四月,李嗣源率軍入洛陽。天成元年(926年)四月二十日,李嗣源在西宮稱帝。
李嗣源即帝位後,很多舉措受花見羞的影響,革除李存勖在位時所製定的許多秕政,撤銷瞭一些有名無實的機構,遣散宮女,推崇節儉,勤政愛民等等,至此後唐朝兵事粗定,連年豐收,百姓逐漸豐裕,算是五代中最安康的一段時光。
04
李嗣源登基後,他想立王氏為後。李嗣源沒有想到,後宮人人嚮往的皇後位子,王氏卻拒絕瞭,勸皇帝追封原配夏氏夫人為皇後,暫不立後。花見羞說:“皇後隻不過是一個名號而已,名號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陛下和原配夫人夏氏曾經患難相隨,如今雖已過世兩年,但她所生的兩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且正領兵在外,況且夏氏族人也多宦居要職。不如暫時不冊立皇後,而追封原配夫人為後,一來可以使人覺得陛下不忘舊情,二來也可以安定父子關係,並籠絡夏氏族人。”
李嗣源聽從王氏意見,滿朝文武都認為皇上是個重感情的君王,增加瞭對皇帝的信任和敬重。
三年後,因為皇後母儀天下,不能一直空著。李嗣源對立誰為後犯瞭難。當時隻有王氏和另一夫人曹氏有資格做皇後。王氏年輕貌美,最得李嗣源寵愛,位在曹氏之下。曹氏為人儉樸大方,和善慈祥,端莊嚴肅。她見王氏得寵,明宗也有意立她為後,便主動提齣讓王氏當皇後。
曹氏對王氏說:
“我素多病,而性不耐煩,妹當代我。”
王氏說:
“後,帝匹也,至尊之位,誰敢乾之!”
花見羞堅持要李嗣源冊立曹淑妃為後。
曹淑妃原來侍候過夏氏夫人,並幫忙撫育過李嗣源與夏氏夫人所生的兩個兒子。這時早已色衰愛馳,平日隻燒香禮佛,深居簡齣的曹淑妃由於花見羞的謙讓而坐上皇後的寶座。曹皇後為人儉樸大方,和善慈祥,端莊嚴肅。她見王氏得寵,就把後宮都交給王氏管理,自己隻有個皇後名號,而王氏實際上成為無冕皇後。
後唐明宗李嗣源親生兒子和養子很多,他的長子名叫李從審,又名李從璟,官至金槍指揮使,被莊宗收為養子,李嗣源起兵後被元行欽所殺。
李從榮,是後唐明宗李嗣源次子。李嗣源當瞭皇帝後,封李從榮為檢校司徒兼禦史大夫,領鄴郡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同平章事。三年,遷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晉封秦王。長興元年(930),李從榮擔任河南尹,判六軍諸衛事,加封天下兵馬大元帥。長興三年(932),李從榮兼中書令,與宰相分班而居右。長興四年(933年),加尚書令,食邑萬戶。
從李從榮這些職位來說,李嗣源是把這個次子當成皇位繼承人來培養的。
李從益,公元931年齣生,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子,其母不詳,李嗣源讓王淑妃花見羞撫養李從益。因為李從益年紀還很小,王淑妃就給李從益找瞭一位乳母司衣王氏喂養李從益。
李嗣源寵愛王淑妃花見羞,經常到王淑妃寢宮中去看望留宿。一直沒有正式宣布為皇太子的李從榮心裏不安,就想瞭解一點父皇的想法,就暗中和司衣王氏勾搭成奸。司衣王氏成瞭李從榮安插在皇帝王淑妃身邊的“暗探”。
長興四年(933年),明宗李嗣源病重。李從榮入宮探視,見李嗣源已不能抬頭,李從榮探視父皇後剛齣宮時又聽到宮中哭聲不絕,他誤以為李嗣源已經去世,次日便稱病不復入朝,在府中與親信謀議奪位。
李從榮率牙兵韆人列陣於天津橋,準備以武力入居興聖宮。孟漢瓊召來馬軍都指揮使硃洪實,讓他率五百騎兵攻擊李從榮。李從榮逃迴府邸,夫妻匿於床下,被皇城使安從益追上斬殺。
大病中的李嗣源聽到這個消息,悲駭莫名,病情加劇。《資治通鑒·後唐紀七》記載:
“帝聞從榮死,悲駭,幾落禦榻,絕而復蘇者再,由是疾復劇。”
李嗣源追廢李從榮為庶人,並從鄴都召迴宋王李從厚。
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嗣源駕崩於大內雍和殿,終年67歲。李從厚趕至洛陽,為李嗣源發喪,並於柩前即位,是為後唐湣帝。
李從厚繼位後,賜死司衣王氏。司衣王氏是李從益的乳母,而李從益又是花見羞撫養的,所以這事牽連到瞭王太妃花見羞。李從厚本來想把王太妃遷到至德宮,因為花見羞與所有的妃子都很友善,湣帝不願觸犯眾怒,雖然打消瞭驅除花見羞的念頭,但從這以後對她很冷淡。
應順元年(934年),潞王李從珂在鳳翔起兵,攻至洛陽稱帝,廢李從厚為鄂王。李從厚逃至衛州,不久遇弑身亡。
末帝李從珂即位,有一天置酒在王太妃的宮院,王太妃舉酒說:“願辭彆皇帝,齣傢當比丘尼。”末帝問:“為什麼?”花見羞說:“小兒李從益,若你不容他,則他死之日,我有何麵目見先帝!”
王太妃聲淚俱下,末帝也為之淒然,在位期間對她很是優待。
石敬瑭兵犯京師,末帝聚集族人準備自焚。花見羞對曹太後說:“事情緊急,咱們躲避一下。”曹太後說:“我們李傢到瞭這一地步,我不忍心獨生,妹妹你自己保重吧!”曹太後和末帝都自焚而死,而花見羞與許王李從益及其妹妹藏在鞠院(古代球場),得以脫離危險。
05
公元936年,後晉高祖石敬瑭當皇帝後,花見羞又自請為尼,石敬瑭沒有批準,把她母子遷到瞭至德宮。後晉遷都到汴梁後,花見羞母子隨同東行,住到汴梁的宮中。
後晉高祖石敬塘李皇後是李嗣源的親生女兒,是花見羞養子李從益的同父異母的姐姐。
李皇後把花見羞當母親看待,石敬塘對花見羞母子還算不錯。天福四年(939年),石敬瑭封李從益為郇國公,以西京洛陽至德宮為後唐宗廟,讓李從益主持後唐的宗廟祭禮。
公元942年,石敬塘死後,他的侄子後晉齣帝石重貴即位後,花見羞母子一起從開封遷居洛陽。
公元947年,契丹主耶律德光攻陷汴梁,耶律德光以中原皇帝的儀仗進入東京汴梁,在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賀。耶律德光在東京皇宮下詔將國號“大契丹國”改為“大遼”,後晉滅國。
契丹軍隊占領中原後,對花見羞母子也沒有太為難,而且頗為照顧。因為後晉投降契丹的將領趙延壽的妻子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兒興平公主,這樣算起來,趙延壽和石敬塘本來就是連襟關係。興平公主死後,耶律德光又做主讓趙延壽續娶瞭李從益的妹妹永安公主。
永安公主也一直是花見羞養大的,所以耶律德光請花見羞和李從益到京師,主持公主的婚禮。據說,在永安公主的婚禮上,耶律德光看到後唐明宗的畫像,焚香再拜,他對花見羞說:“明宗與我約為弟兄,你是我的嫂嫂。”
婚禮結束,耶律德光封李從益為彰信軍節度使,李從益固辭不就,與花見羞一起返迴洛陽。
耶律德光以為中原皇帝做定,令契丹兵以牧馬為名,四齣搶掠,稱為“打草榖”。契丹兵大殺大掠,開封、洛陽附近數百裏間,成為白地,又以犒軍為名,嚴令後晉官括錢,不論任何人,都得獻齣錢帛,所得財物,並不分給契丹兵,而且準備運迴契丹國內。
耶律德光任命蕭翰為宣武軍節度使,留守東京。他自己帶著後晉降官數韆人,宮女、宦官數百人以及晉府庫所有財物,離開封返迴北方。
耶律德光剛剛北歸,蕭翰也準備撤兵北去,因為害怕走後中原大亂,他詐稱遼太宗耶律德光有詔,派人請李從益為監國,想讓他當中原的代理皇帝,以此來牽製劉知遠。
李從益年少氣盛,似想大展身手一番。當他把事情告知母親花見羞後,老於世故,幾經風浪的花見羞並不認為這是好事情。她對李從益說:“天下已亂,遼人退齣中原,四周盡是手握雄兵的虎狼之人,我們無兵無將,沒有實力與彆人相爭,能保住命就不錯瞭,還想當什麼天子?”
花見羞母子沒有答應,逃到徽陵(李嗣源陵墓)一帶,迴避使者。但使者還是找到瞭他們,迫使李從益當代理皇帝,知南朝軍國事。
李從益接受蕭翰率領的契丹諸將以及後晉群臣的拜見後,群臣入宮謁見太妃花見羞,花見羞說:“我們孤兒寡母的,為諸公所擁戴,這難道是福嗎?我看大禍不遠瞭!”
劉知遠947年二月稱帝後舉兵南下,李從益派人召請高行周、武行德等節度使,發兵抵抗劉知遠的軍隊。這些人觀察天下情勢,沒有一個人前來救護。
李從益讓人指揮蕭翰留下的不到韆人的契丹兵,閉城自守。花見羞說:“我們傢是亡國的後代,怎麼敢與人爭天下!”
李從益隻好派人上書迎接劉知遠,自己和母親則遷齣宮外,居於私宅,虛位以待劉知遠。
劉知遠聽說李從益曾經召請高行周等人抵抗,就派郭從義先入京師殺花見羞母子。花見羞臨死前喊道:“我傢母子有什麼罪過?怎麼不留我兒子一條命,使每年寒食持一盂飯,灑明宗墳上。”
然而沒有人救得瞭花見羞母子的性命。李從益死時17歲,花見羞年47歲(以約生於900年計算)。
花見羞死後數年,公元951年,當年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大將郭威登基稱帝,是為後周太祖,他追封唐故郇國公為許王,追贈唐明宗王淑妃花見羞為王賢妃。
花見羞死後13年,宋朝建立,五代結束。
花見羞幾乎見證瞭五代的興衰,她生於後梁、榮耀於後唐、沉默於後晉、死於後漢,一代紅顔最終成為亂世的犧牲品。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