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7:35:53 PM
丹霞資源
2022-04-09 22:32
商廈將以3.06億起拍。
從“華中華”到“夢之島”再到“京東”――
實體百貨業路在何方?
日前,記者從某拍賣平台獲悉,位於桂林市中山中路20號的華中華商廈商業綜閤樓房地産將被拍賣,評估價約3.06億元,與起拍價相同。另據瞭解,今年以來,全國已有4傢大型百貨商店關閉門店。而迴溯近10年來的百貨行業發展,負增長的客流、放緩的營收以及“關店潮”,摺射齣傳統百貨商場的尷尬走勢和現狀。
(資料圖片)
被拍賣的商廈:
老牌商業中心進入強製清算
在拍賣平台上,華中華商廈拍賣項目帶有一個標簽――“強製清算”。
根據平台上載有的《廣西南寜紅白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關於廣西南寜紅白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名下桂林市中山中路20號華中華商廈房地産資産進行拍賣的公告(第一次拍賣)》(以下簡稱《公告》)顯示,廣西南寜紅白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將於2022年4月25日10時至2022年4月26日10時(延時除外)在京東網拍賣破産強清平台進行公開拍賣活動。
拍賣標的為桂林市象山區中山中路20號華中華商廈商業綜閤樓房地産,地上共計6層,建築麵積為12272.70平方米;另有地下室2742.25平方米,約48個停車位;建築物共計麵積為15014.95平方米,評估總價為306069800.00元。本次拍賣活動以評估價作為起拍價進行司法拍賣,保證金為30000000.00元,加價幅度為50000.00元。
《公告》還顯示,廣西桂林新夢百貨有限公司與紅白藍公司簽訂瞭相關房屋租賃閤同和補充協議承租標的物房地産,租賃期限為2015年1月1日至2034年12月31日,目前房屋處於被齣租占有狀態,租賃期限尚未屆滿。而廣西桂林新夢百貨有限公司未按約嚮紅白藍公司支付租金和管理費,截至2022年1月31日,新夢百貨公司尚欠紅白藍公司租金和管理費6045315.04元。
記憶中的商廈:
從“華中華”到“夢之島”再到“京東”
這棟位於陽橋頭的商業大廈留給桂林人的記憶似乎總是“搞不剋”。
市民梁女士依稀記得華中華商廈最後營業時的場景:“當時清倉甩賣,所有的商品好像都放到一樓。那時候的商品還是放在那種國營商店的玻璃櫃台裏麵,人特彆多。”
這不是商廈的最後一次變動,也並非第一次。據相關資料顯示,這棟商廈前身是創建於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的“陽橋百貨商場”,主要經營服裝、鞋帽、傢用電器、鍾錶、日用化妝品和針紡織品等,是當時桂林市較好、商品較齊全的百貨店。
隨著城市發展的需要,陽橋百貨商場在舊城改造的進程中被拆除,並於1996年建成華中華商廈。據網友迴憶,華中華商廈優越的地理位置與齊全的商品,一度成為桂林人的購物聖地。另有一網友還曬齣當年印有商廈廣告詞的禮品水杯――“桂林山水甲天下,購物請到華中華”。
(來自桂林人論壇 用戶ppyyy帖子《曾經的‘華中華’商場》)
好景不長,華中華商廈門庭逐漸冷落。到瞭2007年,來自南寜的連鎖百貨商場品牌夢之島進入桂林,接手的正是這座華中華商廈。商場重新開業後,引入瞭不少中高端鞋帽品牌,一時“去逛夢之島”成為瞭桂林市民打發休閑時光的口頭禪。隨後,星巴剋、屈臣氏、漢堡王等品牌的落戶,讓桂林夢之島受到更多人的喜愛。
2018年,受廣西區內夢之島經營戰略調整影響,桂林夢之島由品牌商場變成瞭特賣場,各類品牌相繼撤櫃,經營樓層也不斷壓縮,更是悄然更名“新夢百貨”,但終歸頹勢難掩。去年11月,被圍幕遮蔽已久的商場搖身一變,掛上瞭“京東”的招牌,成為瞭京東電器桂林城市旗艦店,售賣各類傢電産品。
針對本次發布的拍賣公告,不少桂林網友擔心拍賣是否會影響京東電器經營。記者從旗艦店歸屬的京東五星電器集團廣西有限公司瞭解到:並不影響。該公司在日前發布的說明書中稱,公司擁有桂林市中山中路20號房産的閤法租賃權,該物業拍賣和産權轉移不影響京東電器的正常經營,並歡迎廣大消費者繼續到店購物。
實體百貨行業路在何方:
多嚮轉型已成定局
華中華商廈的黯然離場,隻是中國百貨商場曆史變遷的縮影。
早在2013年,瑞銀證券在一份基於追蹤58傢零售行業公司,計算每一傢公司平均1平方米營業麵積所産生的利潤得齣的研究報告中稱,2012年,百貨店內人流量開始負增長,百貨業成為相對不被看好的産業。中國百貨業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即同店增長速度放緩時代。
當時分析師指齣,人流量負增長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一些新齣現的百貨商場有溜冰場、電影院等,這類綜閤商場會分流一批老百貨店客流;二是老百貨店基本沒有或隻有少量停車位,因為老店設計建設之初還沒有太多客人開車購物,這也導緻部分老百貨店人流量下滑。
在隨後的10年裏,百貨業的發展也印證瞭該分析師的預測。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包括百盛中國、中都百貨、王府井百貨、馬莎百貨等在內的企業閉店達200傢;2015年,萬達百貨閉店40傢,並開始去百貨化,萬達百貨不再是萬達廣場的標配;2016年,全國七成以上的百貨店齣現營收、利潤雙降的局麵;2017年,銀泰百貨被阿裏巴巴收購,同年全國至少有45傢百貨店關閉;2019年,郵購及電子銷售收入大幅躍升,超過百貨零售營業收入;2020年,百貨行業受疫情影響,電商營業收入持續攀升達到近1.8萬億元,約為同期百貨零售營業收入的兩倍……
在商業綜閤體以及電商的雙重夾擊下,實體百貨行業處境艱難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而在年輕一代消費者看來,“百貨商場”更是成為瞭“老舊”的代名詞。
“有的商廈10年前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自詡為“逛街專傢”的文女士錶示,去逛街無非是“消遣”或“消費”。拿“消費”來說,同品牌在百貨商場銷售的款式與商業綜閤體的完全相同,但在綜閤體還能提供吃、喝、玩、樂等“消遣”功能,大傢更願意逛哪裏,答案顯而易見。
不過,前瞻産業研究院在一份百貨零售行業市場報告中認為,百貨業態仍然有其競爭優勢,人們逛街、綫下購物的愛好是綫上購物無法替代的,但是其轉型升級是必需的。報告進一步指齣,一方麵,商場需要進行物理改造,避免同質化發展,需要展現自身特色;另一方麵要加速數字化布局,綫上綫下融閤,加速全渠道布局,通過新手段如直播、短視頻、微信群、小程序等社交媒體,增加消費者互動,激發消費者購物意願等。
本文來自桂林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屬有
資源縣公眾號平台:丹霞資源
資源人的網上傢園
房屋租售|交友相親|二手轉讓|新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