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烏剋蘭 地處歐亞大草原西緣文明的斷層綫上 近代烏剋蘭的民族認同是如何形成的? - 趣味新聞網


烏剋蘭 地處歐亞大草原西緣文明的斷層綫上 近代烏剋蘭的民族認同是如何形成的?


發表日期 2/27/2022, 8:17:22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烏剋蘭,地處歐亞大草原西緣文明的斷層綫上,誕生於東方和西方的相遇,多個世紀以來都是通往歐洲的門戶。在漫長的歲月中,烏剋蘭充當瞭各大帝國的談判地點以及戰場。每個帝國都對烏剋蘭的土地和財富提齣要求,在這… .....


    

烏剋蘭,地處歐亞大草原西緣文明的斷層綫上,誕生於東方和西方的相遇,多個世紀以來都是通往歐洲的門戶。在漫長的歲月中,烏剋蘭充當瞭各大帝國的談判地點以及戰場。每個帝國都對烏剋蘭的土地和財富提齣要求,在這片土地和這裏的人群特徵上都留下瞭自己的印記,同時也幫助塑造瞭烏剋蘭獨特的邊境身份和民族氣質。

直到今日,烏剋蘭仍是東西方力量衝突的焦點。烏剋蘭危機的起因是什麼?曆史在這一係列事件中扮演瞭何種角色?是什麼讓烏剋蘭人不同於俄羅斯人?在下文中,哈佛大學烏剋蘭研究院院長謝爾希・浦洛基從曆史、語言、文學和民間傳說等角度講述瞭近代烏剋蘭民族建構的過程。

下文經齣版社授權摘編自《歐洲之門:烏剋蘭2000年史》,謝爾希・浦洛基著,曾毅譯,新思文化|中信齣版社2019年3月版。文章有刪節,小標題為編者所擬。

以反波拿巴為旗幟

“烏剋蘭還沒有滅亡”,這是烏剋蘭國歌的開頭字句。對任何歌麯來說,這樣的開頭都難稱樂觀,但這首歌並非唯一一首無法激起樂觀情緒的國歌。波蘭國歌的開頭與此類似,是“波蘭還沒有滅亡”。波蘭國歌歌詞作於1797年,而烏剋蘭國歌歌詞作於1862年,因此到底是誰影響瞭誰,一目瞭然。這樣的悲觀主義從何而來?對波蘭人和烏剋蘭人而言,民族滅亡的觀念都來自他們在18世紀晚期的經曆,即波蘭的被瓜分和哥薩剋國的終結。

與其他許多國歌一樣,波蘭國歌原先是一首進行麯。這首歌為跟隨拿破侖・波拿巴――未來的法國皇帝――在意大利徵戰的波蘭軍團而作,最初叫作“東布羅夫斯基瑪祖卡”,得名自波蘭軍團的一名指揮官揚・亨裏剋・東布羅夫斯基。波蘭軍團中許多軍人,包括這位指揮官在內,都曾參加過科希丘什科起義。這首歌作於波蘭被瓜分勢力摧毀之後,意在鼓舞波蘭人的情緒。歌詞的第二行就明確錶示:“隻要我們一息尚存”,波蘭就不會滅亡。波蘭國歌不僅將民族的命運與國傢聯結在一起,也將它與自視為民族成員的那些人聯結在一起,因此不僅讓波蘭人看到瞭希望,也讓其他沒有自己國傢的民族的代錶們看到瞭希望。波蘭和烏剋蘭的新一代愛國者拒絕把上個世紀的悲劇當作對他們民族命運的最終判決。這兩個民族的活動傢開始宣傳一種新的民族國傢理念:它應該是一個由愛國公民組成的民主政治體,而不僅僅是一個擁有領土的政權。

在19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拿破侖和他的士兵們用歌聲和槍尖將民族和人民主權的觀念傳遍整個歐洲。1807年,這位法國皇帝擊敗瞭普魯士,並在普魯士從瓜分波蘭中獲得的土地上建立瞭華沙公國。波蘭軍團成員們的夢想離實現更近瞭一步:對他們而言,這意味著祖國復國這一令人激動的前景。1812年,拿破侖軍隊入侵俄國之後,俄國統治下的波蘭人也群起支持被他們視為解放者的法國侵略軍。這一時代波蘭首屈一指的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在其史詩《塔德烏什先生》(Sir Thaddeus)描述瞭法軍進入今天白俄羅斯地區時當地波蘭貴族的興奮之情。這部作品至今仍被波蘭學校列為必讀篇目(在白俄羅斯則不然)。“光榮已屬於我們,”詩中的一名波蘭人物說道,“我們的共和國很快就會重生。”

畫作《拿破侖翻越阿爾卑斯山》。

1815年,15歲的密茨凱維奇在進入維爾紐斯大學學習時將自己的名字改成瞭亞當・拿破侖・密茨凱維奇。此時波蘭人的“我們的共和國重生”的夢想早已被粉碎。拿破侖和東布羅夫斯基以及他們的法軍和波蘭軍團都已從俄羅斯帝國敗退。拿破侖侵俄失敗一年以後,俄軍占領瞭巴黎,而拿破侖被流放到厄爾巴島。但這些努力並非全部白費。決定後拿破侖時代歐洲命運的維也納會議(1814―1815)讓波蘭再次齣現在歐洲地圖上。維也納會議在拿破侖創建的華沙公國廢墟基礎上增加瞭部分原被奧地利吞並的土地,建立瞭波蘭王國。這個波蘭王國與它的強鄰俄羅斯帝國擁有共同的君主,在俄國被稱為沙皇國(tsardom),而非王國。沙皇亞曆山大一世還賜予波蘭帝國其他部分無法企及的自治權和特殊待遇。

以帝國統一化和行政司法標準化為標誌的葉卡捷琳娜理性時代就此結束,特殊對待的時代又迴來瞭。那些失去瞭特權的民族都對波蘭人滿懷羨慕,其中包括前哥薩剋國的精英階層。盡管近代波蘭民族主義是在拿破侖的翼護下成長起來的,烏剋蘭的民族主義最初興起時卻以反波拿巴為旗幟。在拿破侖戰爭中,俄羅斯帝國的報紙第一次開始刊登烏剋蘭語而非俄語的愛國詩歌。這批詩歌中的一首齣現在1807年,題為“啊哈!惡棍雜種波拿巴,你還沒有饜足嗎?”(“Aha! Have You Grabbed Enough, You Vicious Bastard Bonaparte?”)無論是以哪種方式,拿破侖都激起瞭當地的愛國主義和民族情感。在波蘭人、德意誌人和俄羅斯人用各自的母語錶達這些情感的同時,一些烏剋蘭人決定他們也應該用自己的語言來錶達。在烏剋蘭以及歐洲其他地區,語言、民間故事、文學,最後但同樣重要的,還有曆史,都成為構建一種近代民族認同的磚瓦。

烏剋蘭語與浪漫主義文學

近代烏剋蘭文學的奠基人伊凡・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就是那些準備拿起武器抵抗拿破侖的烏剋蘭人中的一員。他齣生在前哥薩剋國境內的波爾塔瓦地區,自己組建瞭一支哥薩剋部隊,加入抵抗拿破侖的鬥爭中。科特利亞列夫斯基是一名下級官員的兒子,在一所神學院接受教育,曾做過貴族子弟的傢庭教師,也曾加入俄羅斯帝國的軍隊,在1806―1812年的俄土戰爭中作戰。1798年,還在軍中服役的他齣版瞭其詩作《埃內伊達》(Ene da)的第一部分。這部詩作是基於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Aeneid)的模仿之作,其中的主要人物並非希臘人,而是紮波羅熱哥薩剋人。正如人們對真正的紮波羅熱哥薩剋的期待那樣,詩中人物都說烏剋蘭方言。然而,我們隻有在迴顧中纔能理解這部詩作的語言選擇背後的邏輯。在18世紀晚期的烏剋蘭,科特利亞列夫斯基是一位先驅――他是第一位用烏剋蘭方言創作一部重要詩篇的作者。

伊凡・科特利亞列夫斯基畫像。

科特利亞列夫斯基為什麼要這樣做?沒有任何證據錶明他在嘗試發齣某種政治聲明。實際上,選擇模仿文體正錶明他是在進行一場語言和主題的遊戲,而不是要創作一部高度嚴肅的作品。很明顯,科特利亞列夫斯基不乏文學天賦,對時代精神也有精準的把握。18世紀晚期,整個歐洲的知識分子都緻力於將民族國傢設想為不僅是一個人民享有主權的政治體,還是一個文化實體,一個等待被民族文藝復興喚醒的睡美人。在德意誌地區,約翰・戈特弗裏德・赫爾德將語言和文化作為自己對民族的新理解的基礎。在西歐和中歐的其他國傢也一樣:後來被稱為民俗學學者的狂熱分子們到處搜集民間故事和歌謠,在找不到“好”樣本時,就自己創作。在英國,古代吟遊詩人莪相的“發現者”詹姆斯・麥剋弗森就成功地將愛爾蘭民間傳說變成瞭蘇格蘭的民族神話。

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寫作《埃內伊達》第一部分時,正值教會斯拉夫語這一在上一時代統治俄羅斯帝國文學的語言框架分崩離析之際。各種基於方言的文學作品得以以不同的方式齣現在公共領域。俄國齣現瞭其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偉大詩人亞曆山大・普希金。烏剋蘭則有瞭自己的偉大詩人科特利亞列夫斯基。無論他用烏剋蘭語寫作的初衷為何,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從未對這個選擇感到後悔。他還將完成《埃內伊達》的其餘五部,並成為第一批烏剋蘭語戲劇的作者。這些戲劇中包括以一個烏剋蘭村莊為背景的愛情故事《娜塔爾卡-波爾塔夫卡》(Natalka-Poltavka,即《波爾塔瓦的娜塔爾卡》)。前哥薩剋國的波爾塔瓦地區(科特利亞列夫斯基的故鄉)所使用的語言將成為標準烏剋蘭語的基礎,並為以第聶伯河為中心,東至頓河、西至喀爾巴阡山脈的不同烏剋蘭方言的使用者所接受。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帶來瞭一種新的文學。阿列剋西・帕夫洛夫斯基(Oleksii Pavlovsky)在1818年齣版瞭其作品《小俄羅斯方言語法》(Grammar of the Little Russian Dialect),讓這種語言有瞭自己的第一套語法係統。一年後,米科拉(・尼古拉)・采爾捷列夫編撰的第一部烏剋蘭民歌集也得以齣版。

伊凡・科特利亞列夫斯基的烏剋蘭語詩作《埃內伊達》書封。

如果不是其他數以十計(後來更發展到數以百計)富有纔華的作者的作品齣現,科特利亞列夫斯基及其作品完全可能隻是文學史上的一個小小腳注,一個異數而已。這些作者並非都用烏剋蘭語寫作,但他們大多數人都是浪漫主義者,都懷有19世紀初那種對民間傳說和傳統的美好想象,都重視情感而非啓濛時代的理性主義。烏剋蘭浪漫主義的發源地是哈爾基夫。1805年,帝國當局在這裏開辦瞭一所大學,邀請全國各地的教授們前來任教。在當時,身為一名教授通常意味著對地方誌和民間傳說感興趣,而哈爾基夫正有豐富的傳統。在博赫丹・赫梅爾尼茨基的年代,它是斯洛博達烏剋蘭的行政和文化中心,居住著烏剋蘭哥薩剋人和逃亡的農民。到瞭18世紀晚期和19世紀初,這片土地常被人稱為“烏剋蘭”。因此,1816年哈爾基夫開始齣現的第一份文學年鑒被命名為《烏剋蘭先驅報》(Ukrainian Herald)也就不足為奇瞭。雖然這份刊物以俄語印刷,但它也接受烏剋蘭語投稿。它的許多作者所討論的也是烏剋蘭曆史和文化主題。

哥薩剋曆史的影響

哥薩剋曆史成瞭浪漫主義文學的興趣焦點,這在科特利亞列夫斯基的《埃內伊達》中已有所顯示。哈爾基夫的浪漫主義者們對這一時期最具影響力的烏剋蘭曆史著作《羅斯曆史》(Istoriia rusov)的積極歡迎和宣傳進一步證明瞭這一點。這部關於烏剋蘭哥薩剋人的曆史被歸為18世紀的東正教大主教赫俄希・科尼斯基的著作,但其真正的作者(或作者群)來自前哥薩剋國斯塔羅杜布地區的哥薩剋軍官後裔階層。無論《羅斯曆史》的作者是誰,他都對哥薩剋軍官和俄羅斯貴族群體中的不平等狀況十分關心,並更加公開地主張小俄羅斯和大俄羅斯的平等。這是在18世紀哥薩剋文獻中迴響的傳統主題,但現在擁有瞭更適閤浪漫主義時代情感的錶現形式。

曾居住於烏剋蘭中心地帶的紮波羅熱哥薩剋。

《羅斯曆史》將哥薩剋人刻畫成一個獨特的民族,並通過烏剋蘭哥薩剋統領們的英雄事跡、戰鬥曆程和死於敵人之手的故事來贊美哥薩剋曆史。這些敵人和其敘事中的反麵人物大都代錶著彆的民族――波蘭人、猶太人和俄羅斯人。帝國各地的浪漫主義作傢和詩人們的想象力都被《羅斯曆史》點燃瞭。這些人中包括聖彼得堡的孔德拉季・雷列耶夫、亞曆山大・普希金和尼古拉・果戈理。在哈爾基夫,這一神秘文本的主要鼓吹者是本地大學的一名教授伊斯梅爾・斯列茲涅夫斯基。與他之前的麥剋弗森一樣,斯列茲涅夫斯基同樣自己創作民間傳說。麥剋弗森利用愛爾蘭神話來達到目的,斯列茲涅夫斯基則在《羅斯曆史》中尋找靈感。這部作品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前哥薩剋國地區風靡一時,將一段關於哥薩剋社會階層的曆史變成瞭一種對一個新興民族社群的記述,邁齣瞭近代烏剋蘭民族塑造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

曾經存在的哥薩剋國為近代烏剋蘭民族的構建提供瞭磚石―― 一個關鍵的曆史神話、一種文化傳統和一種語言。除此之外,它還提供瞭建築師:《埃內伊達》的作者伊凡・科特利亞列夫斯基、第一部烏剋蘭民歌集的編撰者米科拉・采爾捷列夫和寫齣第一本烏剋蘭語語法著作的阿列剋西・帕夫洛夫斯基都來自前哥薩剋國。在烏剋蘭民族構建的早期階段中,哥薩剋國精英階層占有如此突齣甚至是統治性的地位,其原因很簡單:在19世紀的烏剋蘭,擁有土地的精英階層與當地人共享同一種文化的唯一地區就是前哥薩剋國。在奧屬加利西亞和俄屬沃裏尼亞、波多裏亞和右岸烏剋蘭,主導當地政治和文化圖景的是信仰天主教的波蘭人或是波蘭化的烏剋蘭貴族。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得到墾殖的南方草原上,處於統治地位的精英階層則是族群意義上或文化意義上的俄羅斯人。因此,哥薩剋國境內的舊哥薩剋民族後裔幾乎自然而然地成瞭新民族塑造鬥爭的先鋒。這個新民族從其語言到其名字“烏剋蘭”都來自哥薩剋國,也就不足為奇瞭。

作者|謝爾希・浦洛基

摘編|李永博

導語校對|盧茜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陝西兩項考古入圍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陝西兩項考古入圍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

    2月26日,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根據投票結果,得票數前20位的項目入圍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其中,我省的寶雞周原遺址、西安江村大墓兩項考古入圍終評。 入圍終評項目覆蓋地域廣、種類多樣、內涵豐富 本次初評,評選活動辦公室共發齣選票227張,其中團體選票91張,理事選票136張。各團體和理事踴躍投票,共收迴有效選票209張,評委參與率92.1%。 2021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參與初評的重要考古成果眾多。部分考古發現得到評委的一緻認可,得票數第一的.......


詩說新語‖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詩說新語‖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文丨王亞楠(方塘傳媒編輯傳播中心實習編輯) 《簡盧陟》 ――唐 韋應物 可憐白雪麯,未遇知音人。 �j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U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還記得前幾年那一句“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嗎?在網上引發瞭數萬人進行續作。為什麼這一句詩能夠引起大傢的共鳴,這酒裏有什麼能夠慰勞我們的“風塵”,而我們每個人又有什麼“風塵”呢?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明顯脫胎於韋應物這首《簡盧陟》的最後一句,隻是為何“一瓢飲”變成瞭“一壺飲”?大概我們現在喝酒都是用壺吧。葫.......


清溪詩社|李全啓•詠懷(絕句十三首)

清溪詩社|李全啓•詠懷(絕句十三首)

    清 溪 詩 社 初 雪 天寒風嘯嘯,殘月影濛濛。 踏雪觀清友,梅開一樹紅。 雪 趣 寒客迎風綻,花香春欲歸。 頑童誰怕冷,戲雪滿天飛。 小 寒 殘鼕風雪寒,遊子寄平安。 明月邀歸客,傾杯濁酒歡。 詠 梅 無意爭芳艷,傾情對朔風。 隆鼕香色吐,並與雪花中。 落 葉 霜侵鞦色雁南歸,草木枯黃雪漫飛。 葉落思根花有意,依依明月念春暉。 天鵝戀 朝陽似錦霧如煙,白雪冰枝獨木船。 前世修行終不棄,今生池影續姻緣。 大雪節氣 大雪時分不飛雪,隻聞窗外北風狂。 隔天凝雨隨寒到,卻看梅枝暗送.......


一天一個漢字——弦

一天一個漢字——弦

    弦 xián,弓背兩端之間的繩狀物,用其彈性以發箭。 今天我們來認識【弦 xián】這個字。 【字形演變】 玄,既是聲旁也是形旁,即“幺”,細單綫。弦,篆文(弓)(幺,絲綫),造字本義:名詞,緊綳在弓的兩端、以其彈力射箭的牛筋。 【書法名傢】 【字詞釋義】 〈名〉 (會意。左為“弓”,右為“絲”。弓弦是用絲做成的。本義:弓弦) 引弦而戰。――《淮南子・人間訓》 弓弩 。 樂器上的腸綫或金屬絲 朝歌夜弦。――唐・ 杜牧《阿房宮賦》 弦樂器 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呂氏春鞦》 弦樂器彈.......


明代“最懶”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卻成韆古絕對流傳至今

明代“最懶”對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卻成韆古絕對流傳至今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的藝術形式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據史書記載,我國最早的對聯齣現在三國時期,江西廬陵曾齣土瞭一尊鐵十字架,其上寫道: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韆鞦。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聯也變得愈發精妙,若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絕對瞧不齣個中奧秘。 徐渭,1521年齣生於浙江紹興,因母親為妾,所以他10歲時就被迫與母親分離,寄人籬下多年。 另外,雖說徐渭還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徐淮,但二人的年齡卻差瞭30多歲,平時沒什麼話聊.......


一天一成語丨人琴俱亡

一天一成語丨人琴俱亡

    每天兩分鍾,積纍豐富知識 【成語】 人琴俱亡 【拼音】 rén qín jù wáng 【釋義】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齣處】 《晉書・王徽之傳》:“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座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雲:“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餘亦卒。” 解釋:王獻之平時喜歡彈琴,王徽之便一直進去坐在靈座上,拿過王獻之的琴來彈。琴弦怎麼也調不好,就把琴扔到地上說:“子敬,子敬,人和琴都不在瞭!”說完就悲痛得昏瞭過去,很久纔醒過來。過瞭一個多月也去.......


中國好手藝:我對著紙槽“跳”瞭35年“舞”

中國好手藝:我對著紙槽“跳”瞭35年“舞”

    講述人: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撈紙工、“大國工匠”周東紅 “一簾水靠身,二簾水破心。” 啥意思?你看:我和搭檔麵對麵,一個掌簾,一個抬簾,倆人必須完全同步,把撈紙簾垂直沉入水中,抬起齣水麵到45度角,然後再次浸入水中,抬起齊肩,再把成型的紙漿從竹簾上剝離。 有人說我倆像跳舞,那也是最單調的舞蹈。從1986年乾撈紙工,這“舞”,我對著紙槽“跳”瞭35年,撈的宣紙有一韆多萬張。 一張宣紙從投料到成紙,要經曆300多天、18個環節、100多道工序,技術難度最大的就是撈紙。宣紙的好壞、厚.......


南北朝山水詩名傢,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鬱,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南北朝山水詩名傢,讀謝朓十首詩,情感濃鬱,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詩仙”李白最贊賞、最敬仰的詩人是誰?估計這個問題很難讓人猜到。李白曾在12首詩中提到一位南北朝時期的詩人,“詩仙”對他極為贊賞,他便是南齊詩人謝�I。史稱謝�I為“小謝”,因為他與前輩詩人謝靈運屬於同宗,後者被稱為“大謝”。謝�I對李白、杜甫,王維影響巨大,他的新體詩對唐朝律詩、絕句的形成,産生一定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謝�I十首詩,尤其山水詩,極具特色,讀起來引人入勝。 從齣身來看,謝�I齣生於著名的謝氏傢族,他的生活穩定,早期仕途順利,心態極為閑適。不過早期他的仕途與政治中心.......


“大國風範·民族脊梁”時代楷模藝術傢陳冰獻禮兩會

“大國風範·民族脊梁”時代楷模藝術傢陳冰獻禮兩會

    陳冰,1940年1月齣生,大學本科畢業,高級工程師,國傢一級美術師,皇傢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東京中國書畫院特高級院士,現為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北京市收藏傢協會會員、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國畫傢協會會員、福建省書法傢協會會員、文化部發的文藝第七屆文化奬成就奬,全國百名德藝雙馨功勛藝術傢和抗疫全國文化界最美英雄等稱號,作品進入國內外文化市場,在福州三坊七巷東方書畫社和美國洛杉磯、舊金山辦過個人書畫專展。 陳冰曾參加國內外大型書法展覽二十多次並獲奬,主要有:香港世界華人書畫展金奬,日本.......


“最早的中國”在哪裏?聽聽學術大咖怎麼說

“最早的中國”在哪裏?聽聽學術大咖怎麼說

    27日下午,《最早的中國(英文版)》新書見麵會在洛陽市國寶鉑瑞酒店多功能廳成功舉辦。該書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院許宏與該書譯者、洛陽師範學院曆史文化學院副教授桑櫟受洛陽市席殊書屋的邀請,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裏,通過對話的形式,共同講述瞭一個關於“中國”誕生的故事,為市民奉上瞭一場特彆的文化盛宴。 該書作者許宏與譯者桑櫟 據瞭解,《最早的中國》2009年由科學齣版社齣版,該書以二裏頭遺址為切入點,係統闡述瞭東亞大陸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傢的形成過程,麵世後獲得瞭考古學界與公眾的廣泛關注。其.......


磚雕非遺傳承人:在“守藝”中的“破”與“立”

磚雕非遺傳承人:在“守藝”中的“破”與“立”

    正在學習製作磚雕的村民。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寜夏隆德2月27日電 題:磚雕非遺傳承人:在“守藝”中的“破”與“立” 中新網記者 於晶 磚雕,俗稱“花活”,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三雕”之一,是中國古建築雕刻中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蔔文俊,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魏氏磚雕項目第四代傳承人,30餘年與青磚為伴,刀尖上流轉齣精湛技藝。 2月27日,記者來到寜夏固原市隆德縣鳳嶺鄉蔔文俊的工作室,他正埋頭伏案,刀鋒與青磚相觸,迸齣或筆直、或婉約的綫條。磚屑紛飛過後,冰冷堅硬的磚麵上開滿瞭枝葉和花朵…… 在蔔文.......


海南首次發現古代岩畫遺存!形象、地址

海南首次發現古代岩畫遺存!形象、地址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古隊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進行史前考古學調查時,在舊石器時代遺址錢鐵洞頂部發現一處古代岩畫遺存,這是海南首次發現古代岩畫,填補瞭海南島地區無岩畫實物的空白,對研究中國岩畫的分布和特徵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古隊介紹,今年1月中旬,考古隊在海南昌江王下鄉錢鐵洞頂部進行勘探時,發現洞內近20米長的岩壁上,分布著多處疑似人為形成的圖案。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李超榮:從舊石器時代遺址的頂部發現瞭.......


紅樓夢:一張“當票”為何成為林黛玉的隱憂?你看當鋪名字叫什麼

紅樓夢:一張“當票”為何成為林黛玉的隱憂?你看當鋪名字叫什麼

    趣侃紅樓307:路見不平,史湘雲義憤填膺,一張當票,林黛玉物傷其類 薛姨媽在瀟湘館跟林黛玉又是講“月老姻緣”,又是重提賈母求聘薛寶琴,又是揚言要給林黛玉和賈寶玉做媒,自己當一迴月下老人。 可以肯定“姨媽”絕對沒這麼“慈”心給林黛玉做媒。她的言辭目的隻有三個。 一,打擊寶黛姻緣。 二,離間賈母和林黛玉。 三,反擊賈母“掰謊記”。 薛姨媽說得痛快瞭,前文已經交代清楚,本文不多贅述。 曹雪芹這時筆鋒一轉,就見史湘雲拿著一張當票走瞭進來,詢問眾人是什麼,怎麼她不認得。 (第五十七迴)一語未瞭,忽見.......


這件楷書,耐看瞭一韆多年!

這件楷書,耐看瞭一韆多年!

    《倪寬贊》,褚遂良楷書墨跡。本帖筆劃疏瘦,頓挫生姿,筆意翩翩自得,秀麗美妙,那些四平八穩的楷書,比起這份墨跡簡直弱爆瞭! 王世貞評褚書曰:“一勾一捺有韆鈞之力,雖外拓取姿,而中�K有法。”由墨跡觀之,尤為明顯。書風或學鍾繇之體而古雅,或師逸少之法而瘦勁。無怪蘇軾說:“清遠蕭灑,微雜隸體。” .......


“小美人魚”雖化成瞭泡沫,但澤姆林斯基的時代最終會到來

“小美人魚”雖化成瞭泡沫,但澤姆林斯基的時代最終會到來

    昨晚,上海交響樂團在華裔指揮傢洪毅全的執棒下,演繹瞭奧地利作麯傢亞曆山大・澤姆林斯基《小美人魚》,這是這部作品在中國大陸的首演。《小美人魚》算是澤姆林斯基最受歡迎的作品,而它的背後,是澤姆林斯基一段失意的戀情。 “雖然小美人魚用盡所有換來瞭短暫和愛人相處的機會,可是她終究沒能讓愛人的目光留駐,並於次日淩晨化成海上的泡沫。” 洪毅全在被問及這部作品的處理時,花瞭將近20分鍾又細細講述瞭這部童話,他想要傳遞的不僅這部作品貫穿始終的悲劇色彩,還有作麯傢澤姆林斯基在寫下這麯悲歌時內心復雜的情感。 .......


耗資3億、耗時9個月撈齣南海一號,奇珍異寶8萬件,專傢難以估值

耗資3億、耗時9個月撈齣南海一號,奇珍異寶8萬件,專傢難以估值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杜牧 文物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我們去瞭解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讓我們瞭解曆史,從曆史中學習經驗和教訓,從而獲得更美好的生活。 同時,文物不僅包含著曆史,還包含著古代勞動人民樸實的情感。這些文物的留存正是對我們以往生活的繼承,它們的存在提醒著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為瞭讓這世界變得更美好。 南海一號曾是我國古代一艘裝滿瓷器的貨船,它在南宋時期主要就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將那些國內生産的瓷器等物件運送到國外,聯通國內外的貿易之路。 我國從發現這艘沉船到開始打撈挖掘中間.......


來日不方長,山水可不逢

來日不方長,山水可不逢

    來日不方長,山水可不逢 文:落雪染塵 編輯:一夢芳菲 長安落瞭一場新雪的時候 我想在簷下寄掛上一串風鈴 等候東風的歸來 涼薄的細碎吻過眉眼 我攜上滿腔的風月 日復一日的寫 一橫一竪帶上瞭心煩的倦意 所有濃墨滾燙的暈上 到最後隻剩下一枝褪的清白的筆 這文字若是可以勉強 或許已經重逢瞭韆百次 一行一行的字藏進素白 詩句一直是如落雪般涼薄 斟酌萬韆的筆下 不曾有過明艷動人的詞句 清愁和幽怨的不得見寫夠 還想再期盼點什麼呢? 如果你也剛好看到長安舊城的這場雪 不妨也算做見過一場 哪怕是短暫又轟.......


煮一壺光陰,飲半盞清歡

煮一壺光陰,飲半盞清歡

    煮一壺光陰,飲半盞清歡 文:天河 來源:品讀時刻 編輯:一夢芳菲 透過安暖的時光,淨坐一隅,將所有的心事擱置於身外,清淺的歲月透露齣些許陽光的餘暉,己往的塵煙都在斜陽下散盡。看著漸漸消失的餘暉,心情被寜靜的時光款待著。守一間茶捨,擺幾捲書箋,將茶捨裝置成頗有幾份的詩雅。 落坐,守一寸時光,煮一壺光陰,推波助瀾,在一杯細碎的光陰裏品茶,仿若置身於水閣雲間。一絲裊裊,仿佛昨夜還未散去的那一抹情懷,聊聊幾杯便拓展瞭心底的那一絲柔軟。淡淡的清香,還有你那溫文爾雅的身姿,勾勒齣一種禪與茶的意境,.......


賈探春擁有最好的結局,作者不但給瞭她福壽,還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賈探春擁有最好的結局,作者不但給瞭她福壽,還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紅樓夢》原創齣“薄命司”,置身其中的金陵十二釵三冊之人,都是賈傢的主要人物。 由於“薄命”二字,不免讓人疑慮是否她們的結局都很慘。 其實“薄命”是指人生的一個階段,而不特彆指嚮結局。 比方嬌杏,她從小給甄士隱傢做丫頭,也沒提起她父母如何,身為奴籍就是薄命。 但嬌杏卻因為賈雨村時來運轉獲得僥幸,人生不可謂不好。 比方賈母,一生榮華富貴享盡福氣。但丈夫賈代善盛年早逝,讓她守寡幾十年,也是“薄命”。 還有些現實中人,他們少年時極為坎坷,傢境,父母,教育,經曆都不如意,卻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成功。.......


百年雲锡礦業,見證輝煌!

百年雲锡礦業,見證輝煌!

    紅河“三韆四百年”曆史文化名片 猶如滿天星鬥般燦爛 百年雲锡礦業 繪成紅河畔一幅不朽的畫捲 锡都個舊 一座位於北迴歸綫上的小城 是世界上最早的産锡基地 (個舊夜景) 不僅有深埋於地下的锡礦 還有其悠久的锡文化和發展傳奇 譜寫瞭不朽的詩篇 (雲锡控股公司大锡冶煉場景) 個舊是雲南工業文明的發祥地 關於大锡的一切 在這裏都能找到傳承與發展 (锡錠外運) 1883年,個舊廠務招商局成立(雲锡前身) 1905年,開始使用進口設備與工藝 (水車洗礦,資料圖) 1910年,成立锡務公司.......


“當代美術人物”國之魁寶,篆刻

“當代美術人物”國之魁寶,篆刻

    文/馮海濤 印章/張立濤 篆刻名字由來是因為自古治印都用篆字,所以稱為篆刻。印章與書法、繪畫以及雕刻一樣,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價值。印章與生活密切相關,其藝術性是集書法、繪畫以及雕刻於一身。可以說是真正的方寸間生有萬韆變化,蘊意無窮情趣。也因篆刻與書法、繪畫、雕刻息息相關,所以對篆刻傢要求也格外苛刻,必須對書法、繪畫以及雕刻具有深刻的研究和紮實的創作能力。除去對書法、繪畫以及雕刻的認識理解與創作能力外,還需要深刻研究和應用,篆法、章法、刀法。 張立濤篆刻作品 印章材質使用現在異常廣泛,石印、陶.......


讓文物走進生活 文旅商共建博物館落地杭州

讓文物走進生活 文旅商共建博物館落地杭州

    “國絲・時裝博物館”在杭州地標性建築杭州大廈開館。 童笑雨 攝 中新網杭州2月27日電(童笑雨)逛商場的同時還能看個文物展,如今在浙江杭州實現。2月26日,“國絲・時裝博物館”在杭州地標性建築杭州大廈開館,並將在其中舉辦長期的特展。這也是中國國有博物館首次走進城市中心的商業空間。 據悉,該館由中國絲綢博物館攜手杭州大廈共同打造。“可以說,這是一次文旅商的深度融閤,也讓文物走進生活,讓文化進入尋常百姓傢。”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說。 中國絲綢博物館是國傢一級博物館,收藏瞭4萬多件國內外的時裝.......


俞寬宏|北四川路的左聯文藝往事

俞寬宏|北四川路的左聯文藝往事

    1929年初中華藝術大學搬遷到竇樂安路233號,使北四川路融匯成瞭一個影響全國的左翼文化運動中心。1930年3月2日,“中國左翼作傢聯盟”在中華藝術大學內成立。之後,文委相繼組織成立瞭社聯、美盟、劇聯和文總,形成瞭統一的左翼文化陣營。 20世紀20年代末,北四川路這條蘇州河北岸半租界現代街區,是南京路和福州路之外最為繁盛之地,“日夕車輛雲集,行人擁擠”。“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的最初幾年,基於中共四大召開之後這裏濃厚的無産階級革命氛圍和深厚的工人運動基礎,藉助這塊連接全球貨易的橋頭堡,來自海內.......


極品|奇崛剛勁:他的行草書,渾深縱橫,彆樹一幟

極品|奇崛剛勁:他的行草書,渾深縱橫,彆樹一幟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極品 | 奇崛剛勁:他的行草書,渾深縱橫,彆樹一幟 黃道周行草書《初集明誠堂》立軸,水墨綾本,87.5×26厘米。周震良舊藏。 黃道周(1585 -1646),漢族,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號石齋,世人尊稱石齋先生。為明末學者、書畫傢、文學傢、民族英雄。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今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人,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從莆田遷徙至漳州。 天啓二年(1622年)三十八歲的黃道周中進士,與倪元.......


上海江東書院創始人韓可勝:節氣,是最大的自然

上海江東書院創始人韓可勝:節氣,是最大的自然

    傳統文化如何轉換成世界語言?在北京舉行的第24屆鼕奧會的開幕式,設計瞭以二十四節氣來倒數時間的短片。全世界的觀眾在大屏幕上看到,“處暑”節氣的畫麵,是一個滿頭大汗練習冰雪項目的男孩,汗水從他的下巴滴落。這個咬緊牙關的孩子,是奧林匹剋精神的直白展現,而畫麵選配的詩句“春種一粒粟,鞦收萬顆子”,相信會擊中每一個中國人,也會擊中每一個經曆過人間四季、成敗起落的奧運觀眾。 多年來緻力於傳播節氣文化的韓可勝,對二十四節氣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他發現很多人認為節氣就是風花雪月,寫起文章來隻談花花草草;還發現很.......


賈寶玉的能力稱天纔不誇張!他做過的那些事,能做好的沒幾個人

賈寶玉的能力稱天纔不誇張!他做過的那些事,能做好的沒幾個人

    賈寶玉在賈傢享受的待遇非常優厚,甚至到瞭讓賈傢人側目的地步。林黛玉就說他與鳳姐受寵,奴纔們背後就有說三道四的。 而賈寶玉受寵的原因也不復雜。曾經趙姨娘說過公道話: (第二十五迴)“他還是小孩子傢,長的得人意兒,大人偏疼他些也還罷瞭。” 俗話說“老兒子大孫子”,王夫人和賈母疼他,直是“捧在手裏怕壞瞭,含在口裏怕化瞭”。 被祖母和母親溺愛,賈寶玉的性格養的“驕縱頑劣”,不愛讀書,討厭科舉文章,罵讀書人是“祿蠹”醉心名利,更是毀僧謗道荒誕不經…… 他不恥於仕途經濟,每日隻在女兒群裏廝混。不免給人.......


這個展亮相北京啦!有啥亮點足不齣“滬”搶先看

這個展亮相北京啦!有啥亮點足不齣“滬”搶先看

    今天(27日)上午,由中共一大紀念館、上海圖書館、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閤作舉辦的“偉大精神鑄就偉大時代――中國共産黨偉大建黨精神專題展”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區開幕,計劃展至3月30日。這也是中共一大紀念館“偉大建黨精神專題展暨全國巡迴展”的首站。 該展覽緊緊圍繞“偉大建黨精神”這一主題,共展齣中共一大紀念館的60餘件文物藏品以及北京魯迅博物館的50餘件文物藏品,以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生動呈現為串聯,展示在偉大建黨精神引領下黨和人民的百年奮鬥曆程。 誌願軍戰士送給赴朝慰問.......


廣東齣版界元老岑桑逝世 享年96歲

廣東齣版界元老岑桑逝世 享年96歲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磊 文藝 2月26日,記者從廣東省新聞齣版局原局長陳俊年處瞭解到,著名齣版傢、散文傢岑桑於當日下午在廣州逝世。 岑桑,1926年生,廣東順德人。194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係,工作後曆任廣州市影劇場公司副總經理,廣州文化齣版社編輯部副主任,廣東人民齣版社文藝編輯室副主任及主任、副總編輯、社長兼總編輯等職。 作為廣東齣版界的元老,岑桑發掘、培養齣一大批作者,齣版瞭諸多優秀圖書,聲譽卓著,對嶺南文化的發展作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 無論是編輯齣版還是文學創作,岑桑都取得瞭令.......


田勤先|我的寫作三原則

田勤先|我的寫作三原則

    我的寫作三原則 豐鞦 2021年,在一個文學愛好者的影響之下,我開始練習寫作,剛開始著筆的時候,睏難還是蠻多的。首先是找不著寫作素材,不知道寫什麼,有時候好不容易找著要寫的對象瞭,卻又不知道從何處下筆。往往一篇很短很小的文章,斷斷續續好幾遍纔能拼湊在一起,這樣勉強揉閤在一起的小材料,也是亂七八糟,根本不像個文章。多虧我這個人有一個犟脾氣,隻要是我自己想乾的事情,越是難辦,要是乾不成,我越是不死心,總想要乾齣個所以然來,而且還得像模像樣纔能滿意。經過一年來雜亂無章,從短到長,反復修改,慢慢鍛.......


在藝博院看廣州美術大展

在藝博院看廣州美術大展

    申暢作品《打邊爐》 重點推薦 光輝曆程――廣州美術大展  時間:2月18日-3月15日  地點:廣州藝術博物院 推薦理由:廣州美術大展是廣州地區規模最大、參與範圍最廣、美術作品種類最多、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綜閤性美術大展,集中體現瞭近年來廣州市美術創作較高水平,也是對標全國美展和省美展的一次專業性展覽。本次大展作品種類齊全,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連環畫、插畫、漆畫等畫種,總體呈現齣主題鮮明、內容豐富、風格多樣、語言新穎等特點,是曆屆廣州美術大展中藝術水平最高的一次。 .......


連續7小時直播!20餘位大咖暢聊外國文學經典

連續7小時直播!20餘位大咖暢聊外國文學經典

    陳魯豫和史航在直播活動現場。 南都訊 記者黃茜 日前,人民文學齣版社策劃並舉辦瞭7小時直播“對話:說不盡的網格本”,在外國文學經典閱讀中對話自我、對話世界、對話遠方、對話人生。全網近20傢主流平颱直播瞭此次活動,張悅然、黃磊、虹影、止庵、史航、董強、陳魯豫等20餘位文化大咖助力強勢曝光,在綫觀看總量突破533萬,讀者紛紛留言錶示從這場“文學盛宴”、從這幾節“文學課”中“受益匪淺”。 此次活動的主持人陳魯豫和史航都是文學迷、讀書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歡平行閱讀,同時閱讀幾本書。他們輪流主持.......


作傢侯磊講述老北京的人間味

作傢侯磊講述老北京的人間味

    南都訊 記者黃茜 2月26日晚,南都讀書俱樂部聯閤北京十月文藝齣版社,邀請青年作傢侯磊在綫上分享瞭他的新著《北京煙樹》。侯磊熱情洋溢地談到瞭他的鬍同人生及老北京的吃住玩。活動得到南都讀書俱樂部成員的熱烈歡迎。 “老北京屬於平民的那部分氣息最為難得,京味兒的價值在於切掉瞭帝京貴族的贅肉,炊煙與吆喝裏盡是百姓神采。”寫北京的名篇很多,最好看的,還是寫日常和市井。作傢侯磊的文化隨筆集《北京煙樹》,便是用鬍同裏的故事、街麵兒上的江湖、澡堂子裏的傳說、簋街的辣膩與煙火……記錄下人與城交織的生命體驗,以及.......


哲學傢列維納斯

哲學傢列維納斯

    《列維納斯傳》,(法)所羅門・馬爾卡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22年1月版,76.00元。 □林頤 法國作傢所羅門・馬爾卡撰寫的《列維納斯傳》,詩意靈巧,有理有情,鮮有傳記是如此的寫法,以此書寫列維納斯,正恰到好處。 法國的這批知識分子、哲學傢,給我的一個感覺,就是他們更醉心於各種概念、術語的創造,忙於建構理論體係,而對於鮮活的、滋潤心靈的智慧並不怎麼在意。而列維納斯,我在他的哲學裏讀到瞭一種感動,讀到瞭一種存在論意義上的對真實生命的關注。 在我的心目中,列維納斯就像哲學界的保羅・策蘭。列.......


王璜生文學性行走 給珠江帶來新的注解和思考

王璜生文學性行走 給珠江帶來新的注解和思考

    1984年9月19日,王璜生(右)與好友李毅結伴騎自行車齣發,開始珠江溯源行走計劃。姚玳玫 攝 《天生橋水電站》,紙本水墨設色,64x69cm,1984年寫生。 藝術傢王璜生與其作品《源頭・活水(草圖)》。 “王璜生・珠江溯源記1984/2022・巡迴展”現場。 《遠方與河》係列之一。膠片攝影繪製,112×498cm,2021年(共七件)。 珠江源植物水墨拓印之一,34×45cm,2020年。 《黔東南的集市上(染布)》,紙基銀鹽,1984年拍攝,2020年衝印。 .......


馮三民:齣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馮三民:齣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馮三民老師近照 馮三民,1954年生,陝西西安高陵區人。現任中國書畫傢協會理事,陝西省華夏文化藝術中心顧問,陝西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陝西漢風書畫院副院長。 馮三民老師在西安東城書畫院新房村培訓創作基地 自幼酷好書法,詩文頗具纔氣。以二王為宗師,在二王書法的基礎上,又吸取趙孟�之精華,經常於陝西書法名傢吳三大以筆會友,其作品大有吳三大書法之風格。 馮三民老師與王曉亮老師 馮三民老師與周峰川老師 書法藝術的魅力不僅吸引著韆韆萬萬的書法愛好者,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當中也是獨樹一幟的.......


從齣土文物說先秦甲胄:你們西周高富帥,就穿這個水平盔甲?

從齣土文物說先秦甲胄:你們西周高富帥,就穿這個水平盔甲?

    編者按:鎧甲是士兵的必要裝備之一。受電視劇影響,很多人覺得鎧甲的作用不大,不管你穿甲不穿甲,都是一刀砍死,但實際戰場中,有甲沒甲,那區彆就大瞭。簡單來說,沒甲活不成的,有甲能活,沒甲重傷的,有甲就是個輕傷,沒甲輕傷的,有甲無傷,總而言之,穿盔甲和不穿盔甲,那是天上地下的區彆。而西周時期盔甲,國內還是齣土過一些的,因此大傢可以參考這些已有裝備,來暢想一下上古時代的中國軍隊武備。 先說盔,西周時期齣土的盔有兩種,一種是皮銅閤製的復閤胄,形製與商代獸麵胄相似,這種胄在山東前掌大村齣土過實物,國內.......


萬曆皇帝禦刀國內罕見,國外卻是大路貨,濛古鐵騎到拿破侖都愛用

萬曆皇帝禦刀國內罕見,國外卻是大路貨,濛古鐵騎到拿破侖都愛用

    編者按:提起明代帝王刀,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明定陵齣土的十字護手刀,很多癡迷於刀劍的朋友都是看這個復原圖片長大的。而這把刀上的十字護手,其實在國內刀劍不多見,卻在世界很流行。本文就通過這把刀的復原,來說一下十字護手刀劍的故事。 該刀齣土簡報如下:(一)鐵刀:長條形,魚腹刃,刀把兩側有木夾柄,柄首包鑲金片。上飾流雲紋。柄中部靠下有金十字護手。刀外有鞘,齣土時刀與鞘銹蝕一起,無法剝離。刀已斷為三段。鞘,木質,外包一層沙魚皮。髹紅漆。脊部鑲長條形金飾,上刻兩組雲龍紋。末端包有金�@,上飾流雲.......


張即之61歲楷書《金剛經》,張力十足!

張即之61歲楷書《金剛經》,張力十足!

    張即之(1186―1263年),字溫夫,號樗寮,曆陽(今安徽和縣)人,生於名門顯宦傢庭,愛國詞人張孝祥之侄,係中唐著名詩人張籍的八世孫,擅書法,其書法深受唐人影響,初學歐陽詢、褚遂良和顔真卿,後轉師米芾,參以漢隸及晉唐經書,加上受禪宗哲學思想的影響,故形成一種獨特的書法藝術風格。 淳佑六年(1246年)歲在丙午即之年六十一歲謹題 陳謙題南宋張即之《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樗寮翁作此書,宋朝之名筆也。多寫佛經,追薦先世。趙文敏公以師之,今觀是經,深得用筆之妙,覽者.......


書畫大傢的“絕筆”之作,生命與藝術的最後交響!

書畫大傢的“絕筆”之作,生命與藝術的最後交響!

    “絕筆”之所以重要,在於它的返璞歸真和無拘無束。隨著生命最後對藝術和人生的理解更趨完滿,大師們的絕筆之作常會達到齣神入化、渾然天成的境界。在生命最後,無論是書畫對象還是技巧,抑或是作品的位置經營統統都被放下。總而言之,絕筆之作是藝術傢臨終前發齣的最真實的心靈告白。 【張大韆】 1981年7月,83歲的張大韆應日本橫濱著名僑領李海天之請為其旅館大廳繪製《廬山圖》,張大韆雖然遊蹤遍及中國,廬山卻是從未親履之地,故選擇此題材是對他藝術事業的一種自我挑戰。 張大韆 《廬山圖》巨幅 局部 大.......


“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是啥意思?

“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是啥意思?

    薑夔在《續書譜》裏有一個翟博壽學書法的記載說:“翟博壽問於米老曰:‘書法當何如?’米老曰:‘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後能之”。 薑夔(1154~1221)南宋江西人,齣生在一個官宦傢庭。他距離米芾生活的時代(1051~1107)一百多年,應該說對米芾的記載是非常可靠的,因為,像米芾如此詳細談書法的理論,隻有對書法非常有研究的人纔會非常重視,所以流傳到薑夔的耳朵裏,也是非常準確的米芾理論。 米芾的這個話是說,筆畫是露鋒還是藏鋒,都要選擇好調鋒點,也叫用筆“選點”。 筆鋒到瞭“選點”.......




《三少四壯集》波拿巴公主性冷感

近代烏剋蘭的民族認同是如何形成的?

法共和黨推費雍選總統 同時拼歐洲未來

歐洲》波蘭成經濟寵兒

退將會唱大陸國歌?馮世寬不相信

梅剋爾:從鐵幕女兒到西方自由民主旗手

楊篪潔:與美閤作睏難 責任不在中

熱門話題-小英新論述 夠真誠嗎?

穿越日本明治年間 帝國飯店名古屋重現

拿破侖的椅子

歐巴馬蒲亭交談4分鍾 討論敘利亞烏剋蘭


前一篇新聞
江漢路一帶!評估價2.2萬/㎡!這片舊城要拆瞭!
后一篇新聞
祁連山國傢公園(青海片區):探索産學研教深度融閤的閉環鏈條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