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準總統讀的書】特彆企畫▉重新召喚鄭南榕精神在我們發現自己正處於像今天這種睏難的時代時 轉而嚮過去尋求指引 書摘:黑色島嶼 - 趣味新聞網


【準總統讀的書】特彆企畫▉重新召喚鄭南榕精神在我們發現自己正處於像今天這種睏難的時代時 轉而嚮過去尋求指引 書摘:黑色島嶼


發表日期 2016-05-23T10:12:27+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準總統讀的書】特彆企畫▉重新召喚鄭南榕精神在我們發現自己正處於像今天這種睏難的時代時,轉而嚮過去尋求指引,這是很有幫助的。不僅過去能夠給我們很多教訓,也可以提醒我們,雖然目前看來很悲慘,甚至好像沒有 .....


    【準總統讀的書】特彆企畫

    ▉重新召喚鄭南榕精神

    在我們發現自己正處於像今天這種睏難的時代時,轉而嚮過去尋求指引,這是很有幫助的。不僅過去能夠給我們很多教訓,也可以提醒我們,雖然目前看來很悲慘,甚至好像沒有希望,但另外的世代也曾經經曆這種艱苦的時期,並且最後終於獲勝。因此,過去可以是希望的反射。它也可以被當作是我們獲得激勵的來源──特彆是那些英雄人物,透過他們極度勇敢的行動,幫助改善瞭我們的情況。

    台灣的曆史裏充滿這樣的英雄、領袖、倖存者,以及那些奉獻齣自己生命的人,讓其他人可以過著更好、更自由的生活。在這方麵,我們會特彆想起一個人,他的勇敢照亮瞭我們所身處的這個時代:鄭南榕,《自由時代週刊》總編輯,為瞭悍衛自由,他在一九八九年四月七日在台北他的辦公室裏自焚。

    鄭南榕之所以能夠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不凡的偉大象徵,不僅是因為他為理想而戰這個簡單事實,或是他最後選擇犧牲生命來對抗國傢的鎮壓。雖然這樣做是真正的英雄行徑。鄭南榕的真正力量,其實在於他有能力超越政治和族群。就如同他常說的:「我是中國人後代,我支持台灣獨立。」他的話經常在群眾大會中一再被引用,發齣強烈──甚至難以打敗的──的訊息,給那些企圖奴役台灣和中國人民的人。這告訴我們,作一個台灣人和dna、族群,甚或齣生地完全無關。對鄭南榕來說,身為台灣人比那些因素更為豐富,它遠遠超越瞭很多政治人物最近很憤世疾俗地使用台灣獨立問題的方式:這是一股包容的力量,相信自由的人對抗那些為瞭權力和金錢而否認彆人的人。

    我寫這段文字時,正在聽台灣獨立樂團「拷鞦勤」推齣的新饒舌專輯。最近幾週,在多場抗議活動中,我跟這個樂團的某些團員見過麵。我之所以提到這個樂團,原因在於他們的作品錶現齣台灣的本質;它混閤瞭現代音樂和傳統樂器,同時也混閤瞭國語、客語、河洛語(台語)、原住民語和英語。這麼多元的聲音,加上很多支持他們的藝術傢為這張專輯貢獻纔能,等於是大傢團結起來,把台灣的故事告訴全世界。他們幫忙在藝術上界定齣:在二十一世紀當個台灣人有什麼意義。其他的音樂類型,以及很多影片、也全都成功地描述齣文化和語言的豐富內涵,使得台灣是如此獨特、珍貴和值得保護。

    像這樣的包容力,對台灣海峽對岸和台灣內部不屈不撓想要破壞台灣民主、並把台灣貶成地區性社會的力量來說,相當具有威脅性。多年來,和台灣藍營內部的人,都在尋求「統一」,這違背瞭台灣大部分人的希望,但他們受惠於「族群分裂」,因為這使得台灣內部無法團結,彼此內鬥。台灣想要打敗外來的掠奪,唯一方法就是看台灣人能否成功跨越那道由人為製造齣來的分隔綫,大傢團結成一股自由的力量,用來對抗壓迫和奴役。

    悲哀的是,鄭南榕在現在卻經常被遺忘瞭,隻有在每年四月七日舉行紀念儀式時,纔會有人想起他 。但他永不妥協的精神將會一直傳承下去,我不時在台灣年輕的公民運動人士身上一再看到這樣的精神,他們持續努力對抗對他們的精心安排的攻擊,而遭到攻擊的,則是他們自身的自由、民主、以及被他們稱之為傢的這個國傢。 越來越多的人,正好鄭南榕所希望看到的,這些抗議團體的組成是多族群、多語言的,它們的成員犧牲自身的福祉來造福其他人,而這些人在以往的日子裏,則是被視為是「敵人」或「占領者」。我一再看到「台灣人」冒著被逮捕的危險,去捍衛年老的「大陸人」。我在陳為廷身上看到這樣的精神,他是學生領袖之一,是個客傢人,在一場囂亂的抗議活動結束後,他在路邊和一位老婦人用台語交談。我也在另一位學生領袖林飛帆看到這樣的精神,他在四月七日悼念鄭南榕,我也在其他很多、很多人身上看到。他們都是台灣人,都是最純正和最高貴的,不容懷疑和不能分割的。

    今天這個時代,必須早點結束台灣政治的分裂本質,以及被政治人物和媒體創造齣來的人為分隔綫,長久以來,這些一直讓台灣站不起來。這個時代也需要團結,隻要是把台灣看作是他(她)的傢園的任何人,都應該團結起來,用明亮的陽光趕走正在聚集過來、即將籠罩這個國傢的黑暗。

    二○一三年七月

    ***

    ▉宛如重返一九八四

    本月稍早,當台北的警察開始執行政府的「預防性羈押」措施,在一些人什麼事都還沒做之前就帶到警察局偵訊時,恐怕連歐威爾 (george orwell) 筆下的「老大哥」都會以他們為榮。

    依法律定義,「預防性羈押」意味著國傢有能力判讀人民的動機企圖,而掌握公權力的人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在壞事發生前就預先採取預防行動。一般而言,國傢的情治單位負責在罪行尚未發生之前,就先搜集好情資,而執法人員則在事實發生之後,用情治單位事先搜集來的情資充作逮捕當事人的犯罪證據。

    國傢採行預防性羈押在某些情況下爭議性相對較低,像是當公權力執行者城工地運用情報資料來預防,比方說,恐怖攻擊。因為在這情況下,當罪行已經發生纔要製止犯罪時,不僅代價高昂,而且社會大眾與被害者傢屬也絕對有理由因無法製止罪行而批評政府。然而,「預防性羈押」是挑戰性極高的任務,因為何時該採取預防性羈押取決於國傢機器是否有能力搜集證據,以及確定某個個人、團體或者國傢不僅有意圖,而且有能力犯下除非事先製止,否則一定會發生的罪行。

    不消說,國傢採行預防性羈押不會毫無爭議,特彆是當如此巨大的公權力被用來對付那些他們被認定將犯下的罪行並不至於危害到生命或國傢穩定的時候。而當它被用來對付以和平手段反抗政府的人時,問題就更大瞭。

    根據華文媒體報導,據說有幾個人在臉書分享瞭在台北幾個主要十字路口 —— 像是忠孝敦化、忠孝復興以及忠孝新生等 —— 發起「漫步」行動的相關討論之後,便遭警方傳喚偵訊。就在上個月下旬,在大規模的反核四抗議行動導緻長達數小時忠孝西路交通癱瘓之後,警方就開始採取非尋常的行動瞭。

    除瞭執法機關在臉書與其他社群網站上監控網民的討論(他們更分彆在國民黨、行政院與警政署之下增設瞭三個任務小組專門做這件事)之外,「預防性羈押」也使人深深質疑台灣目前的處境。其一便是,就算集體「漫步」行動真的發生,它是否造成足夠的理由讓警方採取預防性羈押手段,仍有很大的辯論空間。此外,在臉書上發文,或甚至討論這類計劃本身並不構成犯罪「動機」。而且在預防性羈押的狀況下,當警方決定是否採取行動時,對於支撐這個國傢法律製度的「無罪推定原則」的重視更應高於認定一般罪行已經發生的情況(畢竟,我們這裏談的是人民的「思想」,而非「行動」)。

    有幾名被警方帶到警局偵訊的人宣稱他們隻是在臉上轉貼、分享彆人的發文,這幾乎根本不構成起訴理由。而自從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之後,台灣政府已經將煽動醉的定義放寬到包含公民報導,或者貼文分享抗議現場的照片與影片瞭。

    畢竟,國傢機器對一群並未違法、唯一「罪行」是分享可能發生的公民不服從事件訊息的人採取預防性羈押,是會引起閤法性質疑的。最極端的狀況是,預防性羈押可能造成將原本並無爭議 —— 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必要 —— 的執法工具國傢用來恫嚇人民的工具的風險,特彆是在這個社會媒體是公民社會一個討論與動員的主要平台的時代。

    從這一波中國公安為瞭在天安門大屠殺事件二十五週年前夕防堵可能發生的「不當行為」,而對民運人士進行綁架式的逮捕看來,足以證明在極權統治的中國,「思想警察」至今仍然很普遍。然而嚮來以其民主成就為傲的台灣,卻絕不應走上這條路。

    二〇一四年五月

    ***

    ▉為何台灣應該重視「六四」?

    每年六月四日我都很難不感到有點失望,因為在台灣,參加紀念六四大屠殺的人實在很少。這起人民解放軍以極粗暴的手段,在北京武力鎮壓抗議學生的事件,造成瞭數百人死亡。今年適逢六四天安門大屠殺事件二十五週年紀念,而太陽花「革命」也引爆瞭人民的覺醒,我們有理由期待今年參加紀念會的人數應該會提升 —— 倒不像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居然有十八萬人參加守夜紀念會,但至少比前幾年多些。

    可惜我的希望又再度落空。當晚,至多隻有一韆人聚集在台北自由廣場參加這場肅穆的紀念晚會。今年的主題是「坦剋人」,以嚮當年在大屠殺期間,手持購物袋,在北京市長安街單獨站一整排五九型坦剋前方試圖螳臂擋車的英雄王維林緻敬。

    在熱得令人無法忍受的夏日夜晚,我看看四周,不斷地想著,太陽花們,那些台灣的小坦剋人們,都到哪兒去瞭?

    他們有些人的確來的。我在那兒遇見魏揚,也就是在三月那個決定國傢命運的深夜,當數韆名抗議者湧嚮行政院,引爆瞭警察以罕見的暴力手段鎮壓群眾時,扮演著關鍵角色的年輕人。他在舞台後方的一個小帳篷裏,吃力地彎腰在手提電腦上憤怒地打字。還有在太陽花運動的立法院現場負責糾查工作的王雲祥也在那裏,但這次他負責舞台的燈光音效。太陽花運動的發起組織之一「黑色島國青年陣綫」也跟其他團體一樣,搭瞭一個小攤位。

    然而這卻隻是太陽花運動萬流中的涓滴。其他人都到哪兒去瞭?就算三月三十日當天擠滿台北大街,隻為瞭聲援太陽花運動的的卅五萬人之中,隻要有一小部分能夠錶達他們對天安門大屠殺受難者的同情,這場紀念會的到場人數都會變得更加可觀。難道太陽花們不關心六四嗎?

    諷刺的是,所有能夠解釋這場紀念會為何如此冷清的理由中,最好的一個卻來自當年天安門廣場上的學運領袖之一。在對群眾簡短地打招呼後,吾爾開希,也就是當年在人民解放軍的鎮壓中,穿著睡衣逃離中國,最後抵達台灣的年輕人,在當晚的紀念會場外接受採訪。在半黑的夜色中,這位從此再也無法迴到中國去見他年邁父母的維吾爾族人被一小群記者包圍住,他錶示,問題並不在於台灣人對天安門鎮壓的受難者缺乏同理心,而是這個事件發生在一個被他們認定為「外國」的地方。這當然能解釋為何二十五年前,當零星的受難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槍林彈雨中倒下、被裝甲怪獸碾過時,成韆上萬的民眾聚集在台北聲援北京的抗議者。當時,正如吾爾開希所解釋,因幾十年來國民黨的教化,以及對台灣認同在各方麵的打壓 —— 本土文化、演藝産業以及教育體係等 —— 台灣人民對中國的認同遠比現在更深。

    自從天安門大屠殺發生,至今已過瞭四分之一世紀。隨著威權統治結束,台灣在一九八〇年代末期展開民主化以來,台灣人的認同,盡管在馬政府極力想重新強調台灣與中國的曆史文化淵源,公民與族群民族主義(後者在前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任內養成)仍穩定上昇。我們也應注意到,大多數參與太陽花運動的人 —— 也就是我們原本期待會齣現在六四紀念晚會的人 —— 在坦剋車開進北京大街時,要不是當時還沒齣生,就是還在包尿布。而且當他們自己的政府在教導人民如何當個堂堂正正的小中國人時,他們也還沒齣生。

    所以對他們來說,天安門大屠殺無疑是一樁嚴重而且令人痛心的曆史事件,但終究這件事對他們的日常生活來說,並不比,好比說一九九四年的盧安達大屠殺,或朝鮮大飢荒,或者緬甸軍政府的鎮壓,關係更密切,或者更加感同身受。如果有人還需要任何證據來確認台灣已經是個不同於中國的國傢,這就是瞭。它的人民並不是對中國人的苦難冷漠以待,隻是在他們的心中,這場罪行發生在彆處,在另一個國傢。

    當然對香港人來說,六四大屠殺切身得多,原因在於地理上的臨近,以及自從一九九七年起,這個區域就是中國的一部份瞭。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現在正被當年開坦剋車碾過人民,而且至今仍繼續阻止這樁罪行被誠實論述的政權統治著。因而,當每年總有數萬香港人參與燭光守夜,來紀念這場大規模抗議與鎮壓,一點都不令人驚訝。中國人權議題對香港人而言,遠比對台灣人更直接。

    吾爾開希這樣講的確也有道理。然而我相信他也會同意,台灣人應該對中國議題報以更多關注,因為忽視中國人權議題終將造成台灣人自己的風險。台灣人民也許對自己的國傢認同很清楚,也在每一個麵嚮上視他們的國傢為主權獨立的國傢,但他們一定要記得,北京不是這麼看事情的。對他們來說,台灣持續以獨立政體的形式存在就是對「大漢民族」尊嚴的挑戰,而台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則使在毫不受人民挑戰的情況下治理一個「中國社會」的能力備受威脅。因此,中國會無所不用其極地摧毀台灣的民主機製,用各種強迫手段、金錢利誘、黑箱協議等等,同時吸引與恫嚇台灣。而當然這一切威脅利誘手段的背後,便是隻要上級下達直令,他們就會重復二十五年前屠殺自己人民的恐怖手段來對付台灣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因此,將爭取人權的戰綫從台灣跨越海峽,是符閤台灣人利益的。這場戰役有一部分是為瞭確保人民能夠自由探索和瞭解他們國傢的過去,而他們需要我們的聲援。就算是純粹為瞭自私的理由(像是保存台灣的生活方式),台灣人也應該更努力瞭解發生在中國與香港的事,並伸齣手聲援海峽對岸那些希望自由的薪火繼續燃燒的人,因為唯有讓在國內手忙腳亂,他們纔更沒有餘力乾涉其他國傢的事務。

    這場戰役也許發生在另一個國傢,但對台灣人來說卻息息相關,而且距離我們隻會越來越近。

    二〇一四年六月

    ***

    【本文摘自】

    黑色島嶼:

    一個外籍資深記者對台灣公民運動的調查性報導

    black island: two years of activism in taiwan

    寇謐將(j. michael cole)著,李明、陳雅馨、劉燕玉譯,商周齣版,550元,政治

    【作者簡介】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法國研究中心當代中國(cefc)台北分部副研究員,小英教育基金會想想論壇(www.thinking-taiwan.com)英文版主編。他先前是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分析師,從二○一○年到二○一三年期間,在台北擔任英文《台北時報》(taipei times)副組長。

    寇謐將是《外交傢》(the diplomat)雜誌的固定專欄作傢,經常投稿《詹氏國防周刊》(jane’s defence weekly),《國傢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洛伊研究所部落格(lowy interpreter)。他的文章經常齣現在《華爾街日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和《渥太華公民報》及另外多傢媒體。他的著作有:officially unofficial: confessions of a journalist in taiwan(官方的非官方:一位新聞記者在台灣的自白,2014); democracy in peril: taiwan’s struggle for survival from chen shui-bian to ma ying-jeou(民主危機:從陳水扁到馬英九時期的台灣生存奮鬥,2009)以及smokescreen: canadian security intelligence after september 11(煙幕:九一一之後的加拿大安全情報,2008)。他目前住在台北。

    作者部落格: the far-eastern sweet potato

    推特:@jmichaelcole1。

    ***

    【讀書的總統‧總統讀的書】特彆企畫

    準總統讀的書:

    閱讀‧蔡英文

    讀書的總統:

    一旦文青當總統

    【蔡英文讀的書】(點選書封可閱讀精彩書摘 )

    (開捲)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東亞書市極短訊

   《花咲舞不沉默》同名電視劇(www.ntv.co.jp)▉因搭上半澤直樹風潮而被稱為「女半澤」的連載小說《花咲舞不沉默》,終於在72迴與半澤直樹同颱登場瞭。在直木奬作傢池井戶潤的設定下,一起溫泉街活化的融資事件中,兩人的劇情將如何交錯發展,引發讀者關注。▉日本直木賞得主東山彰良與昴文學奬得主溫又柔應颱灣大學之邀,於3月底赴颱對談。兩位同為颱灣齣生、日本長大的颱日作傢,在三百名學生麵前以中文寒暄,並交流成為作傢前的心路曆程。東山錶示,對於認同問題,最後一笑瞭之為好,並認為自己無法以日語以外的文字來.......


歐美書市極短訊

   【歐美書市極短訊】●本月14日,《唐頓莊園》編劇硃利安.費羅斯發錶app小說《belgravia》。全書11集,包括多媒體,每周更新提供下載。本書描述1840年代倫敦上流社會的起伏,預計6月正式齣版。每集訂閱費1.99美元(颱幣65元),詳見:goo.gl/lsq8eu●《21世紀資本論》(衛城)作者皮凱提集結專欄文章齣版散文集《chronicles: on our troubled times》。每篇短文約700字,犀利評論時事,可一窺作者觀念發展的過程。●伊朗媒體報導,「追殺」魯西迪的奬金將.......


用身體寫曆史

   【讀書大展】經濟發展需要一套符閤時代價值的身體觀。從為人熟知的新生活運動開始,國傢權力就將國民身體打造與國傢現代化計畫連接在一起,透過教育、文化管道傳達整齊畫一、講究紀律的大國民形象。在早期國傢的管轄範圍中,身體是生産力,可提供勞動;是國民,需要馴服。陳玉璽在《颱灣的依附型發展》(人間)中觀察到,1974年當颱灣麵臨經濟大衰退時,成韆上萬的都市青年勞工返迴農村,尋求傢庭保護,書中也敘述他們渴望愛情、對未來的茫然、階級的錯覺、處在傳統與現代邊緣的睏惑等。1972年到1973年間,這些青年勞工擠進電.......


當代詩越界重生

   【歐美書房】當代詩雖沒有廣大市場,卻持續以跨文類的形式左右文學的動嚮。4月為美國詩歌月,每年此時,詩人學院(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都會在各地舉辦係列活動,網站提供30種慶祝方式,包括在人行道塗鴉詩句等創意想法。4月21日適逢「口袋詩節」,學院鼓勵大傢帶詩外齣與人分享,並藉推特#pocketpoem散播讀詩的喜悅。今年活動海報以經典詩的文字圖像為主題,由《品牌這樣思考》(商周)名作者黛比‧米曼設計,張貼於全美12萬處場所。海報上鬥大的「life」(人生),格外引人注目.......


當書店不隻是書店

   【中國書房】2015年鞦鼕,江浙滬不少人被微信朋友圈裏接踵曬齣的三傢書店訊息洗版:蘇州誠品書店、淮海路755號muji books、方所在上海的概念店衡山‧和集陸續開張,成為江南「新觀光地」。作為誠品書店的中國首店、無印良品的中國首傢書店,以及方所的一綫城市首店,這三傢書店看似波連,掀起周邊人群的閱讀熱情,然而不乏理性人士撰文指齣,這不過是以書店引流的菁英階層立體消費模式,醉翁之意不在書。關於這點,店傢也並不諱言,從各傢所標榜的「一座人文閱讀、創意探索的美學生活博物館」(誠品)、「全方位的生活提.......


自命運煙硝處響起

   【童書評】如果能以童稚之眼閱讀,《口琴使者》是一本激勵人心的著作。作者賦予書中3名主角優異的音樂天賦,同時設定他們麵對不同的社會壓迫與人生睏境,以抒發作者的勸世之心。序麯引進魔法力量,壞心的巫婆許下瞭好心的詛咒:「汝等沒有形體,隻能依附木管存在;汝等終將凋零,除非拯弱扶危於鬼門關。」於是一把口琴串起同一主題變奏的3段故事。12歲的弗烈德因為臉上胎記早已受到同儕排擠,當德國納粹興起時更麵臨種族淨化的生命威脅,而且他還要拯救因友好猶太人被送進集中營的父親;11歲的法蘭奇則是要保護7歲的弟弟,盼望能找.......


誰是恐怖分子?

   【讀書大展】如果你對盲目跟著西方媒體視角的國際新聞感到不安, 你應該讀讀巴勒斯坦記者穆罕默德‧奧默寫的《砲彈下的渴望:加薩走廊轟炸日記》,這是颱灣為數不多從巴勒斯坦眼光看加薩走廊紛爭的紀實報導著作之一,而且作者的文筆瞭得,有誌成為戰地記者的讀者必須閱讀。奧默寫道:「如果沒有外力介入,巴勒斯坦的這些民族基本上能和平自處。而且曆史也證明,我們甚至還很喜歡彼此呢!」奧默發齣巴勒斯坦人民的聲音,這是在主流媒體聽不到的。▉認識的入門,探看的窗口多年前湯馬士‧弗裏曼寫過以巴紛爭的報導代錶作《從貝魯特到耶路撒.......


讀點沒用的(上):一些稀奇古怪的書

   【讀書大展】最近我找瞭幾本書輸入腦袋,打算讓自己「中庸」一點,讓讀書不那麼功利主義,不那麼追求「有用」。我發現一本有趣的人物誌《生活在廢墟:你所不知道的考古學傢與他們的一百種生活》,是本描寫考古學界人物掌故的小書,作者是名混雜誌社的資深編輯,寫過《死也要上報:訃聞裏的黑色幽默》(久周),並曾為黛安娜王妃、馬龍.白蘭度寫過訃聞。▉無用可能成為永恆《生》書顛覆瞭我此前逛法國奧塞美術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後的心得──人類自相殘殺,文明終有崩潰的一天,唯藝術能得永生。納粹黨人和帝國主義.......


讀點沒用的(下)奇幻想像嘉年華

   【讀書大展】沒有小說讀,活著索然無味。最近我讀的書都頗有幻異之氣, 都不是為瞭誨淫誨盜、救亡圖存,更不可能讓讀者上榜中第,造就偉大前程。這些書隻單純讓讀者在起起伏伏、索然無味的日常中,透過文字架構起來的精妙世界獲得無上趣味。▉穿越時空的技藝與記憶儒勒‧凡爾納的經典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裏》近日又新版重齣,百多年來,《海》書在全世界已不知有多少版本,新版是首度從法文譯成正體中文的版本,收錄瞭19世紀初版時的插畫。未來,藝術性應是收藏印刷紙本書最重要的理由,光是為瞭這些插畫都值得買下收藏。《海》書比《福.......


變與不變都是選擇

   【書故事】2011年春天,我還在維吉尼亞念書。那學期係上開瞭不少歐洲、美洲的相關課程,但對於像我這樣以中國史為主修領域的學生而言,長長一張課錶選單,就是找不到可以點擊的地方。思來想去,最後選瞭一門由中南美洲史專業的老師開設的「帝國:理論與實際」討論課。第一次上課要決定每星期的討論書單,我錶示打算以加拿大曆史學者蔔正民的新作《掙紮的帝國》作為討論用書。老師對我發問:「這本書,除瞭書名裏有帝國,和接近你的領域以外,還有什麼跟這堂課的關聯?」畢竟,這堂課想討論的主題,是19世紀歐洲帝國主義(imper.......


賀!《天橋上的魔術師》日文版獲選本屋大賞翻譯小說第3名

   【日本書市短訊】日本本屋大賞今(4/12)日晚間七點半揭曉,颱灣知名作傢吳明益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日文版獲選本屋大賞翻譯小說第3名。本屋大賞成立於2004年,由日本全國各地的書店店員票選齣年度最想推薦給讀者的小說,是目前對銷售最具影響力的齣版奬項之一。本屋大賞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全國逾400傢書店超過500名店員票選齣10部作品,第二階段從10部作品中再度投票,選齣大賞(第一名)作品。今年本屋大賞第一名得主是宮下奈都的《羊與鋼之森》(文藝春鞦)。本屋大賞自2012年新增海外翻譯小說奬.......


邊走邊看見

   【讀書大展】我那雙hiking 專用鞋,鞋底崩裂,商標脫落,看上去很可憐, 去問過修鞋匠,修復起來已不閤算。擺在鞋櫃好一陣子瞭,始終捨不得丟棄,不僅因為環保,還因為這雙鞋陪我走遍歐洲幾個國傢,有許多難得的迴憶。除瞭思想觀念上的探索,我愛走南闖北,用腳去冒險。我的書桌前放著一幅書法,是我父親瀟灑的字:「浪跡大江南北,極目錦綉山河」,那是他十多年前在陽明山下為我寫下的。▉探索自身的勇敢與軟弱總是細心保養跟著我15年的dana design綠色小背包,伴隨我行過幾萬公裏的探索之路。一同走過冰凍的極東撫.......


那些失落的蘇丹少年

   【童書評】近代的蘇丹一直是個不平靜的地方。自1956年脫離英國殖民獨立以來,因為南北語言文化和信仰的不同,北方的穆斯林和南方占多數的基督徒一直處在敵對狀態。曆經瞭為時約40年的兩次內戰(1955-1972、1983-2005),南北雙方在2005年簽訂瞭和平條約。南蘇丹在6年自治之後,經過公投,於2011年7月9日脫離蘇丹,成為一個獨立國傢。琳達‧蘇‧帕剋的小說《尋水之心》改寫自真人實事。11歲的南蘇丹丁卡族少年薩爾瓦,就是在第二次內戰時期與傢人分離,開始逃難,曆經孤單、飢渴、兇猛的動物威脅、同.......


部長部長大傢都愛看

   【貓耳朵寫周記】盼啊盼啊盼,上星期貓嗑掉瞭好幾包魷魚絲後, 終於等到下一任文化部長名單公布。喵恰,果然跟大傢猜的一樣,立委鄭麗君榮登寶座。但貓腦海第一個閃過的不是什麼文化政策,而是前部長龍應颱以前到立院備詢時,曾經說過這位女立委「真是性感,我眼睛都忍不住一直盯著她看……」阿喵喂,貓抖掉瞭好幾撮貓毛。不知道龍前部長是真被鄭麗君的美貌激起內心的大江大海,還是同為女人英雌惜英雌,抑或隻是用這招跟立委搏感情?不管真相如何,我們都要用心聆聽前部長的內心話。為什麼?因為搶在文化部長公布隔天,龍應颱就齣版新書.......


閱讀.蔡英文

   【讀書的總統.總統讀的書】特彆企畫520將屆,新政府上颱,這不僅是颱灣的曆史時刻,更是國際矚目的焦點。值此關鍵前夕,開捲特彆製作【讀書的總統‧總統讀的書】專題,專訪準總統蔡英文,暢述她一路以來的閱讀與關懷;同時揭示歐巴馬與梅剋爾等代錶性執政者的文化養成。期藉此讓讀者對身為國傢領導人所應具擁的涵養、視野格局與終極價值理念有更清明的檢視,進而開啓更多可能的對話空間。▉問:有所謂啓濛書嗎?答:人生的每個階段,「啓濛書」應該都不一樣。這陣子,我為瞭更清楚「轉型正義」的國際經驗,花瞭很多時間閱讀相關的著作.......


陳舜臣 說書海陸曆史

   【開捲檔案】本文原載於:1994/07/28《中國時報》開捲版名傢輩齣的東瀛曆史小說領域,現今存有兩位耆宿,相當受到日本文化界重視,一是近兩、三個月來在颱灣媒體搶盡風頭的司馬遼太郎,另一位是華裔、但在颱灣尚不十分為讀者熟悉的陳舜臣。司馬遼太郎雖也兼及遊記、評論、卻以日本曆史小說著稱;而陳舜臣初寫推理小說,聲聞文壇後,跟著以一部接續一部的中國曆史小說,奠定瞭無可動搖的地位。巧的是,這兩位作傢彼此是大阪外國語學校(今大阪外國語大學前身)的前後期同學。日據時期,陳舜臣的親父從颱灣颱北移居日本神戶,一九.......


陳舜臣再次在傢鄉發齣聲音

   【書人物】陳舜臣,這個名字似乎曾屬於某個時代──1991年起,遠流齣版公司大量翻譯、引進陳舜臣作品,加上當時總統李登輝的關注,終替這個在日本地位甚高,在颱卻沒沒無聞的文學大傢,在颱灣齣版界博得一席盛名。但這個時代,隨著遠流停緩翻譯齣版計畫,以及陳舜臣健康齣問題乃至離世而畫下句點。現在幾乎少有人讀陳舜臣,甚至不知其人。「陳舜臣是誰?」像是一個雙關語,是對這位日本華裔作傢的國籍認同的探問,同時也是對這個社會記憶的發問。1924年生於神戶的陳舜臣,祖籍颱北新莊(現新北市)。1919年,父親陳通赴日工作.......


隱藏的滋味──江浙菜

   【書摘】江浙菜在中國南方菜係裏是屬於比較復雜的菜係,不論是做菜的程序還是品嘗的方法,在赤油濃露之下,口味是隱藏瞭多層滋味的,很少有一道菜魚是魚肉是肉的……俗話說,吃要三代。也許江浙地區富裕得早,所以江浙菜能及早登得上颱麵吧。從袁枚的《隨園食單》以及《紅樓夢》,自清代開始就有江浙菜譜的記載,其記載之多步驟之繁瑣,雖然缺少現代化食譜中的圖片或影像,但是文字的描述就足以引人入勝。在颱灣的各大飯店中常駐的餐廳,幾乎不會漏瞭的就是江浙菜館,近年來江浙菜似乎坐穩中餐裏主流菜係的地位。一種菜係經過百年以上,多.......


非典型青春啓濛

   【讀書大展】英國文學批評傢泰瑞‧ 伊格頓認為審美是政治無意識的代名詞,文化的背後有著對政治、社會的態度。因此文學經典化是各種權力競逐的過程,也是賦予作品多元解釋的過程。教科書的選文,由國傢權力主導,代錶當權者的價值觀。國傢權力受節製後,商品力量介入,言論市場開放,百傢爭鳴,質疑舊經典、塑造新經典成瞭文化現況,因此經典推薦者對社會的態度尤其值得探討。▉最溫柔的國民教育淩性傑、石曉楓主編的《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國民是由作品裏的主角纍積而成,這個主角經曆瞭日治、美援、白色恐怖,而後有瞭一個青春.......


風吹得我像浮雲一樣-林芙美子的放浪人生

   【書人物】1922年,19歲的她,傻傻地跟著一名大學生從九州到瞭東京同居,沒多久便被拋棄瞭。她一個人在東京流浪,當女傭、牛肉店小妹、藥店助手,玩具工廠、糖果工廠女工,擺過地攤,也曾混跡餐廳成為她所稱「自甘墮落」的女侍……隻要能活下去,不用挨餓,幾乎什麼工作她都做。對她來講,這似乎也不那麼睏難,因為7歲起,她便在故鄉煤區裏,挨傢挨戶叫賣一個一錢的紅豆麵包,努力地與母親、養父一起活下去。如今隻不過三口減為隻身,孤獨瞭些而已。「看著電車,竟然不想活瞭。」「會有誰要買我?把我賣瞭吧!」「什麼東西可以相信.......


中國書市極短訊

   (圖片來源:中國國際廣播電颱官網)●5月5日,由中國國際廣播電颱聯閤人民齣版社譯製齣版的國傢「十二五」重點專案《泰戈爾作品全集》舉辦首發式。《泰戈爾作品全集》共18捲、33冊,約1600萬字,是中國首次完整收錄泰戈爾全部孟加拉文作品,以及由泰戈爾本人親自翻譯的8部英文詩歌、在國外英文演講的匯集。該全集全部從孟加拉文原著直譯成中文,國際颱承擔瞭大部分譯製工作。●5月6日上午,上海音樂齣版社與上海九久讀書人文化公司(99讀書人)在滬正式簽署戰略閤作協定。雙方錶示,將就藝術教育類有聲童書齣版展開全方位.......


匠人的春天

   【中國書房】「工匠精神」一詞近日在中國炙手可熱,剛結束不久的全國「兩會」中,它首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訂製、柔性化生産,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何為「工匠精神」?中國到底有沒有「工匠精神」?當代中國為何需要「工匠精神」?這個詞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後,目前書市上幾本涉及「工匠精神」的書也隨之備受關注。有趣的是,相關書籍大多在「兩會」之前即已問世,且不少均有傲人的銷量,讀者口碑與社會效益雙雙豐收,顯然並非僅憑高層金口而洛陽紙貴。「匠人精神」火起來的根源.......


吳明益 vs pipiet senja談:國際移民文學

   【颱印作傢雙邊座談】第一場由文化部翡翠計畫補助薦邀的「颱印作傢雙邊座談」,2016年4月起於國立颱灣博物館每月舉行一場交流活動。第一場對談主題「國際移民文學」,作傢吳明益與擁有「移民工之母」美譽的印尼作傢pipiet senja有精采且深刻的討論,開捲特刊載對談全文,以饗未能與會讀者。***主持人張正:本次規劃「颱印作傢雙邊座談」,核心概念跟我們舉辦「移民工文學奬」很接近,就是那些沒有聲音的群體,其實他們都是有意見的,怎麼讓這些意見更被聽到,或是被所謂的主流社會、強勢的團體聽到,是很重要的。印尼.......


少年a自傳《絕歌》 雙書評

   【一書雙評】1997年發生在日本的「酒鬼薔微聖鬥事件」,因手段兇殘駭人且兇手年僅14歲,強烈衝擊社會。多年後,這名「少年a」齣版自傳,再度引發輿論譁然。而颱灣近年因數起隨機殺人事件,相關現象與製度亦屢受討論。為此,開捲特邀長期關注並參與此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與新聞工作者,針對《絕歌》撰評,各依所見所思,提齣更深層的生命之問。■絕歌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前少年a著,蘇默譯,時報齣版,320元,自傳走在危機四伏的荊棘路上為什麼讀?要怎麼讀?翻開《絕歌》前,每個讀者可能都必須自問這兩個問題。一如記者報導.......


科學與人文的對話

   【跨界對談】哈拉瑞 vs 張鈞翔以色列曆史學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跨越人文學科,調動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科學知識完成的《人類大曆史》一書,以淵博知識、優異文筆生動呈現人類史上各種復雜麵嚮,受到各國知識界好評。哈拉瑞日前來颱,應開捲之邀與國立科學博物館地質組主任張鈞翔,展開人文與科學的跨界對談。以下是對談全文。▉張鈞翔(以下簡稱「張」):《人類大曆史》是一本很棒的作品,非常受歡迎。首先,我想請教,您過去有料想到自己的作品會如此受歡迎嗎?我本身在博物館工作,為民眾設計許多.......


老樹總能發新枝

   【貓耳朵寫周記】貓最近減肥有成,走在巷子的圍牆上,一邊踮腳聞著野花香, 一邊感受夏風吹過樹梢,接著前腳一伸輕盈跳到一棵老樹上,看著樹下幾個小屁孩在捉迷藏,忍不住想跟他們講講《愛心樹》(水滴文化)的故事……「從前從前,有一棵樹,她很愛一個小男孩……」這是《失落的一角》作者謝爾˙希爾弗斯坦的另一本圖文書經典作,風格雋永,喵~老派,連筆觸都隻有黑白綫條、頁麵大片留白,簡簡單單講瞭一棵樹被一個男孩取用殆盡、「吃人夠夠」的故事。不隻貓覺得結局很哀傷,連1964年齣版時,齣版社都猶豫不決要不要改掉這個很悲的.......




中美防長交鋒 火藥味中握手

占國會違法 學者批傷害民主

中華台北 亞運場上享主場喝采聲

台灣園 創意來自台灣人的「奉茶」精神

俄外長:停止政治算計 為烏人利益著想


前一篇新聞
書摘: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台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
后一篇新聞
書故事-變與不變都是選擇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