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書摘】江浙菜在中國南方菜係裏是屬於比較復雜的菜係 不論是做菜的程序還是品嘗的方法 隱藏的滋味──江浙菜 - 趣味新聞網


【書摘】江浙菜在中國南方菜係裏是屬於比較復雜的菜係 不論是做菜的程序還是品嘗的方法 隱藏的滋味──江浙菜


發表日期 2016-05-23T10:11:39+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書摘】江浙菜在中國南方菜係裏是屬於比較復雜的菜係,不論是做菜的程序還是品嘗的方法,在赤油濃露之下,口味是隱藏瞭多層滋味的,很少有一道菜魚是魚肉是肉的……俗話說,吃要三代。也許江浙地區富裕得早,所以江 .....


    【書摘】

    江浙菜在中國南方菜係裏是屬於比較復雜的菜係,不論是做菜的程序還是品嘗的方法,在赤油濃露之下,口味是隱藏瞭多層滋味的,很少有一道菜魚是魚肉是肉的……

    俗話說,吃要三代。也許江浙地區富裕得早,所以江浙菜能及早登得上台麵吧。從袁枚的《隨園食單》以及《紅樓夢》,自清代開始就有江浙菜譜的記載,其記載之多步驟之繁瑣,雖然缺少現代化食譜中的圖片或影像,但是文字的描述就足以引人入勝。

    在台灣的各大飯店中常駐的餐廳,幾乎不會漏瞭的就是江浙菜館,近年來江浙菜似乎坐穩中餐裏主流菜係的地位。一種菜係經過百年以上,多人花下心血的精心研究調製改良,留下的終究是有些名堂的,這不是替江浙人說話,事實上,我更贊成「口味不容爭辯」這個概念。

    江浙口味究竟是個什麼口味?有哪些特色?依一般人的印象是「赤油濃露」,那些外觀深褐色、醬汁甜鹹等味全混在一起的菜餚,也許不能道盡江浙菜的全貌,但是卻也八九不離十。泛泛說來,江浙菜包含的範圍相當廣,包括上海菜、無錫菜、杭州菜、紹興菜、寜波菜、揚州菜、蘇州菜等等,每個地方又有不同的風味,無錫菜帶甜、寜波菜口味重、揚州菜以燜煮為主,蘇州菜以船菜齣名、細小精緻、杭州菜講快火爆炒,紹興菜善烹製河鮮。

    說到江浙菜的地域,則包含瞭長江齣口、淡水湖分布的各城鄉小鎮。也許是因為這個地區的經濟活動、政治活動、文化活動頻繁的關係,人的流動性高,文化交流也自然變多,其所涵蓋的麵嚮是相當的廣泛,也許就像很多人說他是上海人,其實真正的本幫上海人並不到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其實是上海周邊的各城鄉小鎮的人。

    這幾年,拜上海風之賜,江浙菜似乎更顯拉風瞭起來。基本上,我覺得江浙菜在中國南方菜係裏是屬於比較復雜的菜係,不論是做菜的程序還是品嘗的方法,在赤油濃露之下,口味是隱藏瞭多層滋味的,很少有一道菜魚是魚肉是肉的,大部分是經過多道加工處理之後,魚早不是魚、肉也不隻是肉,魚裏麵可能隱藏瞭肉、肉裏麵又暗藏瞭魚,錶麵上看似魚看似肉,仔細品嘗,卻有不可思議的眾多繁復的滋味在其中。

    細數江浙菜的名菜相當不少,有所謂四小件、四大件、八小盆、八大盆的,其實四小件就是四樣小點心,四大件就是分量大些的大點心,八小盆就是八樣小菜、八大盆就是八大樣熱菜。四小件常見的有蘿蔔絲餅、春捲、銀絲捲、燒賣、蟹殼黃及各類酥餅等等,大件的點心,可能就是八寶飯、芋泥豆沙、酒釀湯圓、炒年糕等大件頭的,端看數量和當天在餐桌上的比重。所謂八小盆是可以預先做好的冷菜,例如說烤麩、蔥烤鯽魚、油燜筍、雪菜百頁、色澤美麗講究醃製過程的水晶肴肉、寜波菜之中的醉蟹還有紹興醉雞等等。八大盆就是所謂的主菜瞭,著名的有紅燒黃魚、紅燒下巴、揚州菜係中以手工剁齣肥瘦豬肉比例適中的揚州獅子頭、也是以刀工取勝的雞肉乾絲,無錫菜之中的無錫排骨和冰糖肘子,紹興菜之中的乾菜燜肉、寜波菜係的鹹魚蒸蛋、杭州菜之中的西湖醋魚、東坡肉、炸響鈴兒、韭黃鱔背、龍井蝦仁等等,這些都是齣名的菜色,此外醃篤鮮、二筋一白(兩種麵筋類的豆製品和白菜或百頁)、以及傢常式的蘿蔔絲鯽魚湯,都算是常見的湯品。至於現在江浙菜館裏的砂鍋,應該是綜閤瞭各地的湯品,發展齣來的南北閤。

    江浙菜中,魚鮮類占瞭很大比例,應是上海附近有多個水鄉和有湖的城市吧。湖鮮是江浙菜之中最重要的材料,如陽澄湖的大閘蟹、以及池塘裏的毛蟹、小到拇指大的河蝦、鱔魚、鰣魚、草魚等,另外一些是屬於海鮮或河海交界地帶的産物,如黃魚等。此外也許是水質好,還大量用到豆類製品,如百葉、烤麩、油豆腐、麵筋等等。

    至於烹調方式中,紅燒占很大比例,紅燒即是在食材中加瞭醬油燜煮,香醇的豆瓣醬油和冰糖是兩樣法寶,此外一鍋高湯也是必備的材料。不論是紅燒還是清燉燜煮的菜色,將這幾種材料加進去,江浙菜的基本味道就齣來瞭,這也許和做菜中用味精的意思差不多,而且不論是魚是肉,甚至是青菜,都可以這麼的淋上一兩匙豆瓣醬油或高湯去燴煮一下。記得小時候父親教我唱的童謠有幾句很有意思:「搖搖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說我好寶寶,給我一塊糕。糕太甜,鹽沾沾;糕太鹹,糖沾沾。」這童謠後幾句很有意思,說的不就是江浙菜的特點嗎?糖和鹽可以這樣混用的,甜甜鹹鹹的味道,基本上就是江浙料理的基本口味。

    不過江浙菜之中的高湯,是以雞高湯為主,顔色較清,偶有一些會再加火腿骨去熬,純以豬骨或牛骨熬的高湯比較少見,因此口味上還是清雞湯式的。一些講究的雞湯,是以數隻雞不加水去蒸齣來的,顔色仍是清澈見底,白色的濃湯並不多見。不過有些湯羹類的煮法,在起鍋前,會打個蛋白加進去,讓顔色漂亮些。

    至於紅燒菜色之中,無錫排骨、冰糖肘子、烤方、東坡肉、紅燒黃魚、蔥烤鯽魚、鮝魚肉等,無一不是用這些調味料燉齣來的,其中的差彆就在材料哪樣該先下哪樣該後下。調味料也並非一股腦全一次加足,更重要的是火候的掌握,大火小火如何控製、何時起鍋,舉凡紅燒的菜色,我的做法很少是一次完成,一定是經過數次的煮沸、下料、收乾、起鍋等程序,讓醬汁能入味卻又不至於死鹹死甜的。

    而更多的講究是在錶麵材料之外又加添瞭一些暗藏的材料。我們看《隨園食單》之中烹煮刀魚,「用蜜酒釀,清醬放盤中,如鰣魚法蒸之最佳,不必加水。如嫌刺多,則將極快刀颳取魚片,用鉗抽去其刺。用火腿湯,雞湯,筍湯煨之,鮮妙絕倫。」一條魚經過如此繁復的處理過程,吃到嘴裏是個什麼樣的滋味?我們再看,《紅樓夢》之中,劉姥姥吃到的那盤美味的茄子,錶麵上是一盤茄子,其實裏麵加添瞭雞油、雞胸肉、蘑菇、核果、新筍、五香豆乾、雞爪子等等,是眾多根本看不見的材料去煨去蒸去燜齣來的。

    江浙菜就是這麼不怕麻煩,也頗自豪的希望吃菜的人也能細細體會齣箇中滋味,這當然也和江浙人含蓄婉轉而復雜的性格有關,這是曆史文化的包袱。我們在飲食中也處處可見這樣的顯現。隨便一塊豆腐也要展現功力,江浙菜中大量齣現豆類製品,也許就是因為豆類製品耐煮、耐燉,一塊豆腐,可以吸進高湯中的全部精華,例如說醃篤鮮,例如說二筋一白,其中的百葉、腐皮捲會那麼好吃,當然因為高湯裏的火腿、醃肉、雞骨等等熬齣來的滋味。再看有名的上海稀飯——雞粥,一碗白白的稀飯,看似普通,其實是用去油之後的清雞湯去燉齣來的,不過現在好像隻是在白稀飯上頭淋一點雞汁上去。又例如刀魚麵,往往看不到刀魚,隻是用刀魚去煎過之後再去慢火熬齣來的湯去下的麵,麵端上來可能隻看到幾綴鹹菜,或一兩片菜葉,如果要問刀魚呢?肯定是會被上海人笑老土的。

    江浙菜中細緻的部分,除瞭烹調過程復雜,前置作業也是重點項目。材料的處理上,下手要狠,例如熬高湯的老火腿,火腿要老纔有滋味,但卻不能有腥味,因此即使是用來熬湯的材料,一定也是上選,色澤暗紅陳腐的部分要剔掉,否則會熬齣一鍋有腥味的湯頭,那麼接下來就不可能燉齣好東西。

    有些江浙館就很講究選材,例如蔬菜,一定取最細嫩的部分來用,清炒豌豆,這樣一道名稱普通的菜色,好不好吃就全看取材是否細緻,一粒粒鮮艷清爽的細粒豌豆,在選材時,不隻是挑最嫩最細的豌豆,還要將一片片豌豆去皮,隻留中間的豆仁炒來吃。至於做配菜的青江菜、鼕筍等,也都是剝到隻剩中間的菜心部分,蘆筍則削皮削到那麼筆芯似的嫩枝,紅燒牛肉,隻選牛前腿肉花腱中心的部分,蝦子隻挑河裏小拇指大的幼蝦,這些材料怎能不好吃呢?不過基於對食物資源的珍惜,這樣的取材,也許留在上個世紀的那個十裏洋場就好瞭。

    要熬齣好滋味,除瞭火候材料,我一直以為數量也是重點。我做菜的時候,最不能掌控的是數量,江浙菜多要經過燜煮的過程,這一燜煮,如果數量不夠,就不能入味。例如說揚州獅子頭,有一次過年,我分瞭幾個做好的肉丸子給朋友,請他自己加白菜去燴煮,結果他說捨不得一次吃完,所以把丸子冰在凍箱裏,一次拿兩粒齣來燉白菜。朋友那麼珍惜我送他的肉丸子,可是我很想對他說,兩粒肉丸子燉不齣好味道的白菜。是的,有些時候數量就是美味,難怪那麼多人愛吃菜尾,試想兩隻腳尖怎麼可能燉得齣好吃的紅燒豬腳呢?我常常做菜一做一大鍋,一方麵懶,總想一次煮幾天份的菜,另一方麵就怕太少瞭入不瞭昧,可是往往一餐吃不完第二餐再吃,兩餐吃不完吃第三餐時已經辨不齣原型,因此惹得傢人抱怨。

    經過那麼復雜的烹煮過程,江浙菜的菜色味道也許十分瞭得,但是以現代觀念來說,在排盤陳列上的賣相卻很不好看。江浙菜宴客講究菜的樣數,每餐不怕麻煩的擺瞭一桌子,鍋碗瓢盆洋洋灑灑一定要擺到桌子放不下,每盤每碗卻可能吃不到幾口,可是就要那麼擺著、熱著。

    可是以基本烹調法來說,不少菜經過蒸煮燉燜等多道程序,再這樣一熱再熱,外形大多已經走樣。從外錶看,那些湯湯水水、爛糊軟熟的菜色,盛到碗盤裏,多半東倒西歪,色澤暗糊,不成原型,所以江浙菜隻能用盆裝或碗裝,最起碼也是有深槽的盤子,現代化眉清目秀的西式餐盤似乎就不大閤用。可是若是在一些標榜江浙菜的雅痞餐廳裏,我們看到它換裝瞭美麗明朗的西式餐盤,卻先天上就覺得那些菜不夠地道,因此如何讓美昧與視覺兩者兼真,也許江浙菜在裝盤上得研究一套屬於自己菜係的餐具,讓菜色的陳列更誘人、更現代、更健康一些。

    然而不能否認,江浙菜細緻的一麵就是經過這種種程序,暗藏在菜色之中,那些隱藏的滋味,是廚師和食客之間不言可喻的絕妙交流。做一餐飯,就像做一件藝術品,而那藝術的呈現,不在錶麵,不是冰雕花飾,是一口吃下去心知肚明功力用在什麼地方瞭。

    當然江浙菜也不全是燉煮,爆炒的火候也是廚師展現功力的時候。例如說韭黃鱔魚、雪菜百頁、醬爆肉絲、腰果蝦仁等等,又要鮮嫩又要入味,沒有兩下子,是炒不齣個樣子的。當然清蒸也往往是展現功力的時候,西糊醋魚,沒兩下子,蒸過頭或不熟都會很慘,尤其還要一邊做醬汁,一邊要保持熱度,手腳可是要俐落些的。

    江浙菜大盆小盆超多的,由於大部分的滋味都隱藏在菜色之中,因此不像台菜、粵菜幾乎很少有什麼特彆的醬料,甚至在烹煮過程中,也很少放重口味的蔥、薑、蒜、香菜、辣椒等調味料。偶有搭配醉雞的沾料會用到一疊薑絲白醋、吃河蝦的時侯用一些紹興醋或酸醬油,幾乎隻有某幾樣炸的菜色,如用豆腐皮包絞肉和荸薺再下去油炸的「響鈴兒」纔會搭配些醬料,而這醬料也仍是八九不離十用的是豆瓣醬去做成的。

    豆瓣醬或甜麵醬其實和日本料理的味噌有同樣的意思,都是以黃豆或米發酵釀製齣來的。八寶辣醬即是用肉丁、筍丁、豆腐乾丁、毛豆仁等和豆瓣醬及甜麵醬燴煮的炸醬,基本上是下飯的菜色,和北方人和麵吃不大一樣。江浙人並非不吃麵食,但是做法和北方人不同,所謂的「上海麵」大都是細細的煨麵,就是麵條過水之後又迴麵湯裏再增煮一次,所以麵條都軟軟的,江浙人覺得入味,北方人大概就覺得太爛沒有咬勁。

    說到上海麵,最典型的代錶是雪菜肉絲麵,雪菜肉絲爆炒過後加水煮開,再將細麵過水後同煨,至於榨菜肉絲麵、蝦腰麵或鱔糊麵,也都是同法烹調,可以做點心吃,即使主餐吃麵,可能也還是少不瞭幾小盆還是什麼的。不過新上海麵,倒也都流行麵和澆頭分開來放。

    江浙人也許是很早就奉行少量多餐(或者要加個多樣)的原則,所以餐與餐之間愛吃點心,所以江浙小點也很齣名。其中油豆腐細粉應是代錶作,其實說穿瞭,油豆腐細粉也就是二筋一白的縮小版,隻是湯頭講清,不用高湯,放瞭些榨菜等爽口的材料。其他也有類似北方人的麵點,但是因為用瞭不同的材料,做齣來風味也不同,例如說用薺菜、鼕瓜、蟹黃這些南方特有的季節材料做成的蒸餃、燒賣或是小籠包什麼的。不過以點心來說,江浙人特彆喜歡吃酥餅類的東西,其中最齣名的是蟹殼黃,一種烤得酥酥脆脆的酥餅,鹹的裏麵加瞭少許肉末,甜的放一點濃稠的糖漿,上麵還撒些芝麻。另外江浙式的蘿蔔絲餅,是先將蘿蔔絲炒乾,再用酥皮包起來烘(類似乾烤);此外還有棗泥酥餅、豆沙酥餅,以及餡料是用絞肉和榨菜做的眉毛餃等。

    經過繁復的烹煮,大件小件大盆小盆的吃完,上好的毛尖龍井來一盅最好,雨後三瓣的細嫩毛尖,清淡碧綠,再配上一些糕點,核棗糕、椒鹽芝麻片什麼的,完美的餐點纔算是真正的完成瞭。

    目前在台北若要我推薦江浙菜館,我還是願意選擇推薦永康街的秀蘭小館,盡管有時候我們抱怨她的廚師狀況不穩定,餐廳服務不大專業,價格卻又遠遠超過傢庭式餐廳,甚至比五星級飯店還高,但是秀蘭小館終究在選材和做法上有她堅持細緻的部分。

    我對她的大菜,蘿蔔牛腩和砂鍋雞湯比較不感興趣,對她的幾樣爆炒的時令菜色一直是贊不絕口。一位朋友問我,為什麼那樣一盤青菜要那麼貴?我想那些剝皮去蒂之後的細嫩蔬菜,盡管身價不閤理,欣賞的人在彆處吃不到,到這裏也隻好忍痛付錢吧。

    此外中山堂旁邊的「隆記菜館」,老店老滋味,大碗且價位閤理,那些服務多年的老伯伯也令人感覺親切,雖然比起來油多味重,但是偶爾會興起去吃一頓古早味念頭。至於大飯店內的江浙菜館,感覺上名不副實得多,興趣真的不大。

    其他還有什麼好的江浙菜館呢?應該是有的,總是這傢店裏某幾樣菜色特彆齣色或那傢的點心細巧下功,待我們一起尋訪吧。

    ***

    白菜獅子頭

    獅子頭是很齣名也很常見的菜色,宣一也有自己版本的獅子頭;重點在於肉丸子裏的肥瘦肉比例,宣一用的大約是瘦肥七三的比例,但加入雞的裏肌肉,後來更混入瞭魚漿,增加它的黏性和q度。「白菜獅子頭」另一個重點是大白菜,鼕天大白菜季時,大白菜不切開大片鋪在肉丸子底下,燉煮至爛,味道與菁華都跑到白菜裏,常常大傢吃完瞭白菜,獅子頭都還沒人動筷呢。

    【材料】

    ▉製作肉丸子

    絞肉 1斤半

    雞裏肌 2條(剁碎)

    魚漿 半斤

    老薑 小半支(削皮切末)

    荸薺 8顆(削皮切末)

    蛋清 3顆

    太白粉 適量

    醬油 少許

    糖 適量

    鹽 適量

    麻油 適量

    ▉燉煮白菜獅子頭

    大白菜 1棵

    蝦米 1小把

    香菇 3朵(泡開後切片)

    高湯 300c.c.

    ▉做法

    1 ——將絞肉、雞絞肉、魚漿、荸薺末、薑末加蛋清及太白粉、鹽、糖、麻油、醬油和在一起做成肉丸,做肉丸時需左右手輪流拍打肉丸。

    2 ——取一 盤,盤底撒上薄薄太白粉,丸子上再撒太白粉靜置。

    3 ——定型:起油鍋至油滾後,將肉丸子下去炸約。絞肉有水分,請留意噴油。

    4 ——炸至錶麵金黃定型即可撈齣。

    5 ——同時準備一湯鍋,將大白菜一片片完整剝開,鋪在底部,放入蝦米、香菇和肉丸後加入高湯、鹽及蔥段開始燜煮。

    6 ——燜煮20分鍾後至湯色變稠即可起鍋。

    補充:製作肉丸時必須不斷地來迴拍打肉丸,拍成一個球狀使其緊密,油炸時就不易散掉。

    ***

    【本文摘自】

    ■國宴與傢宴

    王宣一著,硃守榖繪,新經典文化,300元,散文

    ***

    【延伸閱讀】

    ▉ 《讀書大展》:國宴傢宴遠,桃花嘆飄零

    ▉ 《國宴與傢宴》序:廚房裏的身影

    (開捲)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非典型青春啓濛

   【讀書大展】英國文學批評傢泰瑞‧ 伊格頓認為審美是政治無意識的代名詞,文化的背後有著對政治、社會的態度。因此文學經典化是各種權力競逐的過程,也是賦予作品多元解釋的過程。教科書的選文,由國傢權力主導,代錶當權者的價值觀。國傢權力受節製後,商品力量介入,言論市場開放,百傢爭鳴,質疑舊經典、塑造新經典成瞭文化現況,因此經典推薦者對社會的態度尤其值得探討。▉最溫柔的國民教育淩性傑、石曉楓主編的《人情的流轉:國民小說讀本》,國民是由作品裏的主角纍積而成,這個主角經曆瞭日治、美援、白色恐怖,而後有瞭一個青春.......


風吹得我像浮雲一樣-林芙美子的放浪人生

   【書人物】1922年,19歲的她,傻傻地跟著一名大學生從九州到瞭東京同居,沒多久便被拋棄瞭。她一個人在東京流浪,當女傭、牛肉店小妹、藥店助手,玩具工廠、糖果工廠女工,擺過地攤,也曾混跡餐廳成為她所稱「自甘墮落」的女侍……隻要能活下去,不用挨餓,幾乎什麼工作她都做。對她來講,這似乎也不那麼睏難,因為7歲起,她便在故鄉煤區裏,挨傢挨戶叫賣一個一錢的紅豆麵包,努力地與母親、養父一起活下去。如今隻不過三口減為隻身,孤獨瞭些而已。「看著電車,竟然不想活瞭。」「會有誰要買我?把我賣瞭吧!」「什麼東西可以相信.......


中國書市極短訊

   (圖片來源:中國國際廣播電颱官網)●5月5日,由中國國際廣播電颱聯閤人民齣版社譯製齣版的國傢「十二五」重點專案《泰戈爾作品全集》舉辦首發式。《泰戈爾作品全集》共18捲、33冊,約1600萬字,是中國首次完整收錄泰戈爾全部孟加拉文作品,以及由泰戈爾本人親自翻譯的8部英文詩歌、在國外英文演講的匯集。該全集全部從孟加拉文原著直譯成中文,國際颱承擔瞭大部分譯製工作。●5月6日上午,上海音樂齣版社與上海九久讀書人文化公司(99讀書人)在滬正式簽署戰略閤作協定。雙方錶示,將就藝術教育類有聲童書齣版展開全方位.......


匠人的春天

   【中國書房】「工匠精神」一詞近日在中國炙手可熱,剛結束不久的全國「兩會」中,它首度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訂製、柔性化生産,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何為「工匠精神」?中國到底有沒有「工匠精神」?當代中國為何需要「工匠精神」?這個詞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後,目前書市上幾本涉及「工匠精神」的書也隨之備受關注。有趣的是,相關書籍大多在「兩會」之前即已問世,且不少均有傲人的銷量,讀者口碑與社會效益雙雙豐收,顯然並非僅憑高層金口而洛陽紙貴。「匠人精神」火起來的根源.......


吳明益 vs pipiet senja談:國際移民文學

   【颱印作傢雙邊座談】第一場由文化部翡翠計畫補助薦邀的「颱印作傢雙邊座談」,2016年4月起於國立颱灣博物館每月舉行一場交流活動。第一場對談主題「國際移民文學」,作傢吳明益與擁有「移民工之母」美譽的印尼作傢pipiet senja有精采且深刻的討論,開捲特刊載對談全文,以饗未能與會讀者。***主持人張正:本次規劃「颱印作傢雙邊座談」,核心概念跟我們舉辦「移民工文學奬」很接近,就是那些沒有聲音的群體,其實他們都是有意見的,怎麼讓這些意見更被聽到,或是被所謂的主流社會、強勢的團體聽到,是很重要的。印尼.......


少年a自傳《絕歌》 雙書評

   【一書雙評】1997年發生在日本的「酒鬼薔微聖鬥事件」,因手段兇殘駭人且兇手年僅14歲,強烈衝擊社會。多年後,這名「少年a」齣版自傳,再度引發輿論譁然。而颱灣近年因數起隨機殺人事件,相關現象與製度亦屢受討論。為此,開捲特邀長期關注並參與此議題的精神科醫師與新聞工作者,針對《絕歌》撰評,各依所見所思,提齣更深層的生命之問。■絕歌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前少年a著,蘇默譯,時報齣版,320元,自傳走在危機四伏的荊棘路上為什麼讀?要怎麼讀?翻開《絕歌》前,每個讀者可能都必須自問這兩個問題。一如記者報導.......


科學與人文的對話

   【跨界對談】哈拉瑞 vs 張鈞翔以色列曆史學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跨越人文學科,調動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科學知識完成的《人類大曆史》一書,以淵博知識、優異文筆生動呈現人類史上各種復雜麵嚮,受到各國知識界好評。哈拉瑞日前來颱,應開捲之邀與國立科學博物館地質組主任張鈞翔,展開人文與科學的跨界對談。以下是對談全文。▉張鈞翔(以下簡稱「張」):《人類大曆史》是一本很棒的作品,非常受歡迎。首先,我想請教,您過去有料想到自己的作品會如此受歡迎嗎?我本身在博物館工作,為民眾設計許多.......


老樹總能發新枝

   【貓耳朵寫周記】貓最近減肥有成,走在巷子的圍牆上,一邊踮腳聞著野花香, 一邊感受夏風吹過樹梢,接著前腳一伸輕盈跳到一棵老樹上,看著樹下幾個小屁孩在捉迷藏,忍不住想跟他們講講《愛心樹》(水滴文化)的故事……「從前從前,有一棵樹,她很愛一個小男孩……」這是《失落的一角》作者謝爾˙希爾弗斯坦的另一本圖文書經典作,風格雋永,喵~老派,連筆觸都隻有黑白綫條、頁麵大片留白,簡簡單單講瞭一棵樹被一個男孩取用殆盡、「吃人夠夠」的故事。不隻貓覺得結局很哀傷,連1964年齣版時,齣版社都猶豫不決要不要改掉這個很悲的.......




大莊展雄心 貼牌與品牌兩手抓

福建房價泡沫化 恐步江浙後塵

紅燒下巴上海味 料理費工富膠質

蘇泊爾小C多功能料理機,引領烹飪新時代!

紅巢燒肉 套餐主菜自由配


前一篇新聞
隱藏版美食 雲林鬥六鵝肉明夢幻鴨舌
后一篇新聞
雀巢拚銷售 壓寶醫療食品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