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3:05:55 PM
今天小編準備來和大傢聊一聊蜀漢的將領,黃權的故事~
黃權,字公衡,巴中人,也就是四川人,原先在劉備還沒入川前,是劉璋的部下。
211年,劉璋底下的張鬆提齣“將劉備迎進川中,使他討伐張魯”的戰略,黃權卻反對,說:劉備是天下的梟雄,但是要是他真的來瞭的話,我們到底要怎麼待他呢?如果說我們隻是用對待部下的禮節來對待他,那麼他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如果是以賓客的禮節來對待他,一山不容二虎這個道理大傢明白吧。反正我覺得,不論劉備入川後是否有歹心,都是對我們不利的,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乾脆彆讓他進來。
但是劉璋不聽呀,還是派法正去跟劉備商談瞭一下具體情況,然而這個時候,黃權卻慘遭打入冷宮,從中央流放到瞭地方上。
212年,劉備開始著手準備奪取益州,益州也就是劉璋的地盤,各州郡望風而降,隻有黃權閉城堅守,等到自己的主子劉璋投降後,纔去見瞭劉備錶示歸順。劉備也是聽說過黃權的大名的,因此也特彆器重,拜為偏將軍。
215年,曹操揍張魯,劉備就在一邊看熱鬧,前排自備小闆凳,嗑著瓜子看著曹操跟張魯PK。很快,張魯就被曹操擊破瞭,張魯逃到瞭巴中,劉備還在尋思接下來該怎麼辦呢?是不是要給張魯發個護照給予他政治保護。黃權就對劉備說,主公你到底還在考慮些什麼呀?要趕快齣手啊,漢中這個地方是在是太重要瞭,跟益州接壤,如果落入瞭曹操手中,那麼我們以後就會亞曆山大。所以,趁著曹操立足未穩,民心還沒歸附之前,去籌劃漢中吧。
接著就爆發瞭漢中之戰,結果不用說,蜀將黃忠斬殺瞭魏將夏侯淵,並占得瞭漢中。我們可能都會覺得這場戰役,功勞是黃忠的,或者說是隨軍齣徵的法正的。雖說他們倆是有功勞,但是當我們迴過頭來再看的時候,彆忘瞭黃權。早在行動之前,黃權就已經給劉備謀劃好瞭。
219年,劉備稱漢中王,領益州牧,是自領的,也就是說都是自封的。理所當然,手下的人個個都升官瞭,黃權也不例外。大傢彆忘瞭219年哦,這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在這年的下半年,關羽迎來瞭其人生的頂峰,不過很快就摔死瞭。
221年,劉備跟隨著曹丕的步伐也稱帝瞭,劉備稱帝後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製定國策,也不是給聯閤國遞國書,而是去揍吳國瞭。演義中說是因為劉備要給其二弟關羽報仇,纔去揍吳國的。但是,很多人都認為這站不住腳,首先是時間,報仇屬於一種情緒化的情感,而我們也知道,這種情緒化的情感並不會持續多久。隔瞭一年多纔去報仇,雖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但怎麼說呢,都有點不令人信服。
舉個例子吧,你跟一個人發生瞭爭吵,掄酒瓶,打架,甚至動刀子,這肯定是接二連三發生的,中間不可能有中斷。現實中,兩桌人吃著自己的飯,吃著吃著就吵起來瞭,就打起來瞭對吧,不可能有一方會覺得,今天你惹我不爽,我明天再來打你。就算有這種心思,晚上迴傢睡一覺第二天就煙消雲散瞭。
而且,劉備揍吳國是在稱帝後,就有種耀武揚威的感覺瞭,類似新官上任三把火。要進一步確立自己的權威,得找個軟柿子捏一下,而不巧,吳國就成瞭劉備眼中的軟柿子。但是,柿子軟不軟不是你劉備說瞭算,因此,劉備的此次伐吳以失敗而告終。
但是,在齣戰之前,黃權還是勸瞭一下劉備,說:老大,您這麼禦駕親徵風險太大瞭,而且,吳國擅長的是水軍,我們順流而下,過去是挺快,風一吹就到,但是迴來就難瞭,易進難退。因此,老大您派我先去打前鋒,去試探試探先,您就坐鎮後方,到時候我打不過瞭您再想辦法派人過來救我,如何?劉備拒絕瞭黃權的建議,而且覺得這種人不是主戰派,齣去帶在身邊也影響軍心,就讓他督領江北軍隊,以防禦魏國。
222年,吳將陸遜火燒連營,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敗北,正如黃權所言,水路被吳軍切斷瞭,這時候魏國也趁火打劫,黃權眼看蜀國是迴不去瞭,就乾脆投降瞭魏國。
按照當時的法律,將領投降,傢人是要被滅門的,雖說很不近人情,但也是有一定的曆史道理。有關部門就開始抓捕黃權的傢人,劉備擺擺手,說,算瞭吧,是我對不起黃權,不是黃權對不起我。
魏文帝曹丕也很欣賞黃權,於是就問他,你現在投降我,是想仿效陳平,韓信嘛?黃權說,哎,劉備對我挺好的,我走投無路,不能投降吳國,隻能投降你瞭,況且敗軍之將,怎敢仿效古人呢?後來有人傳言說黃權的傢人已經被殺瞭,曹丕就詢問黃權,要不要辦個喪事啊?沒關係,一切費用給你報銷!黃權說,我跟劉備諸葛亮是推心置腹的朋友,況且傳言未必真實,過陣子再看吧。果然,沒過多久,傳言不攻自破。
我不知道大傢看到瞭什麼,反正我是看到瞭君臣之間的互相信任!有人問,黃權這老匹夫,怎麼能投降呢?不應該戰死嗎?嗬嗬,並不是戰死纔值得崇敬,如果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以戰死為榮,以投降為恥,那麼我覺得這個社會離戰爭也就不遠瞭。當然瞭,賣主求榮這種事肯定是得不到曆史的諒解的。
223年,劉備死瞭,消息傳到魏國,大傢都互相慶祝,各大商場也為瞭迎閤國策,紛紛打齣跳樓價,秒殺劉備價等展開瞭喜慶活動,唯有黃權很傷心,也很難過。
我之前講於禁的時候講過,等於禁迴到魏國後,曹丕錶麵上寬慰於禁,什麼勝敗乃兵傢常事,沒關係啦之類的,然而背地裏卻叫人在曹操墓前畫上瞭“龐德誓死不降,於禁投降”的連環畫。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故意這樣畫下來給於禁看的,結果於禁越看越難受,自殺瞭。
這裏又可以看齣曹丕的內心陰險,曹丕看到黃權為劉備的死而難過,於是決定嚇嚇他。首先是派一個人去叫黃權,類似皇上有事找你,你快過去吧。然後在黃權去往皇宮的路上,曹丕又讓人不斷地過來催促,怎麼這麼慢呀,皇上叫你快點呢!黃權身邊的人都驚慌瞭,難道因為曹丕看齣瞭黃權對劉備的思念想殺他?但是黃權卻不為所動,對來的人說,知道瞭,我這堵車呢,馬上就到。
曹丕的這種內心,完全是小孩子捉弄彆人嘛!不知大傢感覺到沒,曹丕在某一方麵還是很天真的,屬於長不大的孩子。
最後,黃權有兩個兒子,一個跟著爸爸投降瞭魏國,另一個留在瞭蜀國,在鄧艾滅蜀的過程中,也就是在綿竹之戰中,與諸葛瞻一起戰死瞭。真可謂天壤之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