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3:18:00 PM
硃元璋的禦筆真跡見過嗎?大字不識幾個卻造反成功的硃元璋,因為一起“越獄案”奮筆疾書《吳王手諭》,
讓我們見識到瞭老硃傢的書法…
01、發現《吳王手諭》
這件“寶貝”的發現,要追溯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
一個名叫薛處的人因為在長春給日本人當過漢奸翻譯,被政府清算罪行判瞭17年勞改徒刑。在清抄薛傢的時候,大傢發現瞭不少字畫古玩。
當年末代皇帝溥儀齣逃吉林長春,帶走瞭一大批紫禁城的奇珍異寶,隨著僞滿洲國的覆滅,這些珍寶被人陸陸續續偷運賣掉,造成瞭重大的文物流失……
而當時,薛處正好就在長春幫小鬼子乾活!此人素來喜好字畫古玩,便趁著兵荒馬亂之際,低價收購瞭一批清宮廷流齣的藏品。
此後幾年,薛處迴到瞭自己的老傢無锡,以為可以隱藏自己的罪行過完下半輩子。
然而,他終究沒有躲過這一劫!在清查薛傢古玩文物的時候,這幅極其珍貴的《吳王手諭》就在其中……
當有人認齣這幅字帖可能是明太祖硃元璋的真跡時,一時間全國轟動!
02、背後的故事
說起硃元璋這個人,他從一個衣不蔽體的窮人傢放牛娃,成長為扛起造反大旗的先鋒,一路過關斬將逆襲成功,當上瞭明朝開國皇帝……
由於硃元璋的經曆實在是太過傳奇,使得“發現硃元璋書法真跡”的消息引起多方關注。
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還是覺得稀奇,硃元璋也能寫字?他不是大字不識幾個的大老粗嘛?
這你就太小看硃元璋瞭!人傢還真能寫,而且這件《吳王手諭》還與一樁離奇的“越獄”案件有關,可謂與史書記載遙相呼應!
史料記載,硃元璋於1365年10月發動對張士誠的作戰,命徐達、常遇春攻取淮東、泰州一帶。
在這期間,徐達打瞭打勝仗,活捉瞭大量張士誠的親信部將。然而,一開始硃元璋的命令是抓到這些高級將領不要馬上處置,帶到他麵前再說!
誰知,正是因為這道命令,這些敗軍之將被押解途中,卻發生瞭匪夷所思的“集體越獄”事件。
這些人不但越獄成功,還在半途藉走瞭明朝大軍的軍需船隻,揚長而去……
硃元璋得知此事氣的吐血,趕緊奮筆疾書一封書信,快馬加鞭送到前綫的徐達帳前。由於當時硃元璋還自稱吳王,因此這封信便被稱為《吳王手諭》。
03、錯彆字之爭
我們先來看這件《吳王手諭》,它縱35.9厘米,橫58.7厘米,文14行,共118字。
手諭寫道:“吳王親筆差人賫至軍前,教左相國徐達知會:今後就陣獲到寇軍及首目人等,不須解來,就於軍中典刑。近自十月二十五日二更二點,都督府斷事牢內所禁張寇首目二十四名將牢子打死,逃齣城外。至龍灣,二更時分將一隻解軍需的船拿去。隨時根捕,至龍灣發快船根趕,必是可獲。今後不必解來。”
翻譯成大白話:(潛台詞:由於越獄事件太過窩火)以後抓到敵寇,不需要大費周章地押解到我麵前瞭!你們陣前該殺就殺,狠一點!
這就是《吳王手諭》書寫的曆史背景。
如此珍貴的明代傳奇帝王親筆禦書,當年應該是通過官方渠道進入瞭紫禁城,成瞭清朝皇帝們的收藏,卻又被溥儀偷運齣國,最終流落民間……
無锡政府一看,發現瞭硃元璋的禦筆真跡,不得瞭啊!趕緊收藏進瞭自己的博物館,妥妥得被奉為鎮館之寶……
值得一提的是,這118個字的硃元璋禦筆,其實還有兩處疑似“錯彆字”,許多專傢也是討論瞭好些年,沒有個定論。
大傢再迴過頭去看一下手諭,裏麵有兩處地方,用瞭“根”字非常奇怪。
第一處是“隨時根捕”,第一處是“發快船根趕”。猛一看,“根”字用得莫名其妙,是不是有錯彆字的嫌疑?
有一種觀點是認為硃元璋文化不高,寫瞭錯彆字,應當理解為“跟蹤”的“跟”,像明代的王世貞就是這麼理解的;
另一種觀點,則直接將“根”字解讀為“發狠”的“狠”,這個說法從古漢語通假字的角度看是不能成立的。
還有專傢認為,硃元璋的“根”,就是“追根究底”的“根”,是“窮究”的意思,與斬草除根是一個意思,這就是硃元璋文化程度不高,寫大白話的特點……
迄今為止,已發現的硃元璋禦筆真跡很少,一說隻有3件,一說是有5件。不管是三件還是五件,以他老人傢這曆史知名度來說,每一件都應該是國寶級文物瞭!
雖然硃元璋齣生貧寒,小時候沒讀過什麼書,可是他確實是一個好學之人不假。從如今的大量曆史文獻中,也多有記載他做皇帝之後如何勤勉,如何補拙的故事……
甚至,修《明史》的清朝史臣就認為硃元璋的很多文筆,達到瞭“文士顧不及也”的水平。
如今,大傢欣賞一下老硃的這篇草根氣息濃鬱的書法作品,有什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