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4/2022, 9:15:39 PM
作者 | 毛容易
文章來源 | 格隆匯樓市
說真的,不是深圳不想放鬆,而是現在全國上下都盯著,有時候, 無形的壓力,更緻命 。
從2月初指導價滿一周年以來,不斷傳齣政策調整的消息,幾乎每個月都會來一次,
3月份,深圳住建局在迴應指導價調整一事上,消息被全國各大媒體報道,深圳中介更是大做文章,輿論反響太大,以至於後來這條消息又被刪除瞭。
4月的傳言更是離譜,“全國有貸記錄,隻要還清深圳買房即可首付3成;深戶3年社保+3年深戶調整為1年社保+1年深戶,非深戶5年社保調整為3年”。
雖然該訊息目前已被證實為謠言,但也産生瞭不小的影響。
輿論的壓力導緻政策一而再再二三的難産,無限期延後,但其實深圳迫切需要一場放鬆,提振信心。
深圳4月份的成交數據齣爐, 二手住宅僅1860套 ,相比於3月份成交有所好轉,但依然是處於曆史低位。
圖片截自深圳房地産信息平台
1-4月深圳二手房住宅共成交5357套,對比去年1-4月的二手住宅成交數據(22840套),簡直不堪入目。
那些嚷嚷著深圳樓市快速迴暖的,可以洗洗睡瞭。
二手房市場持續承壓,新房市場也呈現疲軟狀態,以鴻榮源尚�Z公館為例,推售441套房源,戶型59-82平2-3房,均價8.9萬/平。
開盤前,項目打著剛需上車的旗號,讓市場期待不已,加上認籌成績不差, 441套吸引瞭551批客戶 ,入圍比1:1.2。
說真的,小戶型確實不錯,擊中剛需心懷,500多萬買南山2房,700多萬買3房,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是市場好的周期,正常是能夠當天完全去化的,現在卻齣現瞭一些尷尬的情況,項目開盤之初便打摺,但現在不僅沒有清盤,並且還開啓瞭轉介。
被市場一緻看好,卻還剩下不少82平戶型,按道理82平不差,戶型緊湊實用,能夠做到3房,在南山是無可挑剔的。
從去化的節奏可以看齣,說明 市場依舊疲軟,剛需不足瞭 。
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價格錯配的原因。
82平戶型雖然實用,符閤剛需的需求,但是總價方麵去到730萬左右,已經不是剛需能承受的價格,反而是改善群體纔能負擔得起的價格。
深圳樓市整體偏冷,還會持續陰跌下去嗎?
說實話,指望深圳樓市更壞,繼續降價的,要收心瞭,一方麵,現在市麵上的房子,不少已經接近瞭2020年初。
樂有傢數據顯示,深圳接近指導價的房子已經超過50%;相比於2020年最高峰,普遍迴調10-15%,有的甚至更多。
舉個例子,中介朋友圈消息,南山瑞景華庭30平單間最近成交價270萬,然而2020年3月的成交總價是260萬,幾乎倒迴到瞭兩年前。
另一方麵, 深圳市場有迴暖的預期 。
一個標誌性事件,4月末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後,輿論徹底轉嚮,之前對樓市是猛打猛敲,現在是萬般嗬護。
廣東省政府發文,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彆化住房信貸政策,閤理確定轄區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 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要求 。
接著佛山、中山、東莞、惠州等,一個接一個放鬆,目前,大灣區內僅剩廣州與深圳,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瞭。
個人預計,廣州的放鬆或將先於深圳,雖然深圳明麵的成交數據不好看,但盯的人實在太多,放鬆左右為難。
可以說,深圳樓市最難熬的時刻已經過去瞭,反過來說, 當下也是深圳樓市最好的進場時機,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 。
上周土拍,深圳錶現齣不俗的成績。
而且還是在地塊位置不算好,以及部分地塊上調限價之後産生的結果,很難不讓人懷疑,深圳還需要放鬆嗎?
但是即便限價有所放鬆,需要注意的是,基本都是國企央企級彆的房企在搶灘,而深圳本地的民營房企則意興闌珊。
這說明,即使土地限價有所放鬆,也不能代錶全局。
對於買房人來說,關鍵問題是 指導價壓製 之下,不能再加杠杆,二手房首付普遍去到5成左右,改善首付比例去到7-8成,首付壓力高,置換還是無從下手。
二手房降溫之後,新房也跟著下行,熱度直綫下降。適當的放鬆指導價,提振市場信心是有必要的。
退一步來說,現如今放鬆指導價不一定會帶動成交大幅上漲,因為 對未來信 心變瞭,投資環境變瞭 ,看不到上漲預期,這也是樓市最大的黑天鵝。
作者觀點,不代錶格隆匯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