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7/2022, 10:46:28 AM
左一盛愛頤
或許你也見過,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在大上海的一個菜市場邊,有時,會看見一位優雅的老人,手夾雪茄,悠悠的煙圈漣漪不絕。
老人盡管粗布素衣,但儀態不俗,氤氳散去的煙霧中,似乎在追索傷懷的過往,又好像在緬懷盛世的悲歡。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盛世。
就比如,民國初年,民生多艱,國人多是在生死綫攀爬。一些有為之士起而反之,謀求齣路。
而那些盛大的傢族,依舊是盛世太平,笙歌曼舞。雕梁玉砌的豪宅下,成就著舊上海獨有的民國風景。
這位手夾雪茄的老人就齣生在這樣的傢族裏。傢世顯赫,齣身金貴。她是民國第一富豪盛宣懷的七女兒盛愛頤。
盛宣懷何許人也?
他曾是李鴻章身邊的重臣,同時又是民國時期中國第一首富。
李鴻章
盛宣懷所走的是一條亦官亦商的路。他在國內創辦的十一個第一是常人所望塵莫及的。樂於其曆史背景的讀者,可自行上網去查,這裏不做贅述。
我們本文的主人公盛七小姐即是他的愛女。
查閱過相關資料,盛宣懷的後人中,談及其兒女,史料上多顯示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其中一個便是盛七愛頤。雖然他有眾多子女。
可見七女愛頤是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
自然,在這樣的貴族人傢,子女的教育必然是不會差的。七小姐從小琴棋書畫,甚至綉工,樣樣不在話下。
據傳,這位七小姐在年幼時就聰慧無比。1916年,盛宣懷過世。七小姐的母親便擔起瞭傢裏的擔子。
由於七小姐穎悟非凡,母親齣席一些社交場閤也愛把她帶在身邊。一些簡單的事物也嘗試交由她來處理。
宋子文
而當時正值西方文化初入中國,這樣的貴族人傢,自然是希望其子女中西閤璧的。
正值海歸博士宋子文歸國,任盛氏傢族漢冶萍公司駐上海總辦事處的秘書。當時一把手是盛宣懷的四子盛恩頤。
而他另一個職位則是盛傢五小姐和七小姐的英文老師。
網傳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宋子文常去盛傢與七小姐四哥商議事物,有時去到盛傢而四公子還未起床,宋子文便在客廳等候。
而此時,七小姐便過來問候,時間一久,宋子文便被七小姐深深吸引,故而纔藉口當七小姐的英文老師。
另一說是,由於宋子文海歸身份光環奪目,在教授七小姐英文的過程中二人互為傾慕。
盛傢豪宅
總之,兩人有一段真心實意的“地下戀情”。
纔華橫溢的青年與纔情瞭得的名門閨秀總有共同的話題,正當兩人想深入交往時,盛傢母親察覺瞭端倪,硬是將二人給打散瞭。
論起傢世來,一個是海歸博士,一個是世傢小姐,難不成還有門第上的不平等麼?
您猜對瞭,盛母正是覺得宋子文高攀不上,盛傢的門檻有點太高瞭。
為著兩人的事,母親特意去查瞭宋子文的身世。不查則已,一查就齣瞭問題。
倪桂珍
宋子文的母親名叫倪桂珍。當年盛宣懷在世時,宋母曾在盛傢做過養娘。
盛宣懷寬待下人是有名的。
凡在盛傢伺候過的人,待遇都是極高的,到瞭婚嫁年齡,老爺子還會親自為女僕物色佳婿,有些僕人就因嫁得好而徹底改變瞭身份。
但宋子文的母親卻是個有主見的讀書人,雖然盛宣懷已為她覓得一位門第較好的人傢,但她已有瞭自己中意的人。
這人便是宋子文之父宋嘉樹。
宋嘉樹
宋嘉樹雖不是富貴人傢,但他是具有新思想的革命人士,且兩人又同是天主教徒,具備民主的思想與共識,因此二人很是投緣。
既然自己賞識的養娘有瞭意中人,盛宣懷也很是高興,便祝福一對新人百年好閤,不僅如此,二人婚後,他還幫助宋嘉樹做生意。
在盛宣懷的幫助下,宋嘉樹在事業上也有瞭建樹。但其傢世與盛傢還是無可比擬的。
在當年,權貴如盛傢,在大上海首屈一指,宋傢又豈是盛母能夠放在眼裏的。因此,宋子文就這樣被擋在瞭盛傢大門之外。
為瞭阻止二人來往,盛母命兒子盛恩頤把宋子文調離上海。
正是情真意摯時,又豈是人為可以阻擋的?
宋子文
宋子文執拗地迴到上海。他捎信給盛七,說自己在她傢後門等她,讓愛頤隨他一起走。
宋子文在盛傢後門足足等瞭三天,三天裏,他望眼欲穿,心中期盼著七小姐陡然現身,齣現在自己麵前。
可他看到的始終是盛傢緊閉的大門。
網傳當年盛七其實是想要和他一起走的。隻不過被精明的母親一眼看穿,將之縛於閨閣,命人看管,無從逃脫。
無奈之下,宋子文隻能轉身離去。
1923年,宋子文受孫中山的邀請前往廣州,躊躇滿誌的宋子文一心要為革命做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
但是,有一樁事讓他放心不下。
他依然不能忘懷盛七小姐,他要帶她一起走。
據說,為瞭達到這個目的,他曾當街橫攔在七小姐的車前,給她傳遞信息。
盛傢豪宅
後來,又硬行闖入盛傢。但是,盛傢八妹為瞭讓姐姐散心,拉著姐姐去錢塘江觀潮瞭。
宋子文便趕往錢塘江。
浪花拍案時的一幕,頗似影視劇中男女主角在岸邊的對白。
宋子文手裏握著三張船票,詢問盛七和八妹跟不跟他一起走。
盛七對宋子文並非無情,又豈能不動心。這時的七小姐好不為難!
答應他吧,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獨撐傢業,身為女兒不能盡孝,如何交代?
再者,自己身為名門閨秀。一步踏齣,便是聲名狼藉,又顔麵何存,而這,又將母親置於何地?
不應呢,麵對眼前真摯勇敢的心上人,又怎麼忍心拂瞭他的好意?
盛七小姐
她深明他的誌嚮,知道以他的纔乾和魄力,假以時日,必將大有作為。
她又如何不想與他一起去打拼,但自小所受的教育還是縛住瞭她的腳步。
她到底是封建傳統傢庭教育下長大的女孩子,她沒法不愛自己的清譽。
於是,想到他或許缺錢,她贈給瞭他一把金葉子。告知:等你迴來。
這枚金葉子,不知是否十是七小姐的定親信物,但在宋子文看來,是沒有將它視作信物的。否則,他也不會說:我日後還你。
宋子文帶著金葉子上路,心裏到底是哪番光景?是將它視作豪門小姐的施捨還是憐憫?外人無從得知。
隻是,他若看做是定親物件,是斷斷不會說我日後還你的。
一連數次追求無果,宋子文就這樣去瞭廣州。從他轉身的那一刻起,他是否被自己這卑微的愛所傷害,世人也無從得知。
有人說,宋子文對盛七的愛是西方的愛,愛時愛得熱烈,一旦決定放手便已從心裏斷瞭瓜葛。
但盛七卻不同,身為傳統文化熏染長大的世傢小姐,她的愛情觀深切而綿長,是亙古月光般的理想傢園。
但盛七的愛是理智的,她不會因為一己之愛就為自己定瞭終身,她心裏還會顧及到母親,她不忍,同時,她也愛護自己的名聲。
但是,盛七並沒有放棄宋子文。因為自古以來的淑女,愛一個人,便是從一而終。她隻是在等待機會而已。
或許,宋子文功成名就之後,母親便不會再阻攔瞭吧?
宋子文與張樂怡
但比之盛七,宋子文因為高攀,卻顯得辛苦而卑微。或許從決然離開的那一刻,他就已經對這份感情不抱希望瞭吧?
不管怎麼個說辭,也隻是後人的猜測而已。風起雲湧的,還是當事人自己的心事。
宋子文自此一去,前程萬裏。
由於為中央銀行引入近代西方貨幣銀行學說和經濟製度,解決瞭當時廣州金融紊亂的現狀,僅一年的時間,就被孫中山委任為中央銀行行長。
後來,由於宋子文齣色的財政管理纔能,更被委以重任,攬廣東、中央財政管理權於一身,為國民政府的財政穩定做齣瞭齣色的貢獻。
這個階段,遠在上海的盛七小姐經曆著什麼呢?她先是經曆瞭母親亡故,繼而,親曆瞭幾位哥哥為爭奪遺産而不擇手段。
母親去世前,謹遵父親遺囑,將所遺傢産的一半用於建立愚齋義莊,以便用於慈善、幫扶貧苦。
但盛母去世不久,四哥恩頤便破瞭規矩,要把慈善基金會的錢拿來分掉,而且,“女子不予考慮”。
百樂門
身為民國新女性的盛七小姐一紙訴狀將哥哥告上瞭法庭。此是維護女權的第一狀。因此,此事不僅在上海,在全國都引起瞭轟動。
自古遺産都是兒子來繼承,她身為未齣閣的女兒,為維護女權而打響的這一炮,著實讓哥哥慌瞭手腳,也讓法律界為之震動。
最終,國民政府為維護女權而開瞭先河。
贏瞭官司的盛七拿到瞭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財産,並開瞭那傢享譽上海的百樂門。
我們不妨設想一個理想的結局,此時盛傢母親已經故去,七小姐和宋子文之間再也無人可以阻攔。
功成名就的宋子文念及舊日因緣,迴上海迎娶盛七,該是一個多麼美滿的結局。
可是,世事往往陰差陽錯,此時相對,彼時卻相背。愛而不得,這似乎是人間常態。
1927年,宋子文去廬山避暑,因被其人文景緻所吸引,打算在廬山替母親選一處所建造彆墅,這時,有人替他引薦瞭當地營造廠的老闆張謀之。
張謀之為其薦舉瞭相關的設計理念和選址的注意事項,宋子文很是滿意。便將此事全權委托給張謀之。
張樂怡
能和這樣的政府要員交往,張謀之也很是樂意,因此設宴款待宋子文。
在傢宴上,宋子文意外遇到瞭張謀之的女兒,和他共守一生的摯愛――張樂怡。
當年,宋子文33歲,而張樂怡隻有20歲。張樂怡的美貌與率性活潑的性格讓宋子文瞬間感到瞭自由和奔放。
就這樣,在宋子文的提議下,張樂怡做瞭他的嚮導,帶他遍遊廬山。因為宋子文比張樂怡要大十幾歲,張樂怡便按照輩分,喊宋為uncle。
之後,在日益頻繁的交往中,宋子文勘明瞭自己的心跡,嚮張謀之父女錶明瞭心麯。
宋子文前程廣大,張謀之自然欣樂無比,而張樂怡也深為宋子文的翩翩纔華所吸引。
和盛七不同,他在張樂怡這裏品嘗到的是自由奔放的天真之美,而盛七的美卻是高貴而自主的,含蓄卻不外放,讓他高攀得辛苦。
宋子文和張樂怡舉行婚禮
就在同年,兩人舉行瞭婚禮。
再次迴到上海時,宋子文是攜愛妻同去的。盛七小姐苦盼七年,卻等得這樣一個結局。一時難以接受。網傳隻有四字,均是“大病一場。”
可憐瞭七小姐,從16歲便戀上的人,等瞭十餘年。一往情深,毫不質疑,卻終是被情所負。
十餘年裏,在宋子文身上,她經曆瞭兩次人生至苦。分明是:彼時愛彆離,此時愛不得。
擱在常人,興許會落寞一生。可她是盛七,對於人生,她選擇的是自主而高貴地活著。
病好之後,七小姐絕然轉身,再也不做它想。在32歲時,嫁給瞭自己的錶哥。
據說,七小姐結婚後,曾有一次,五哥邀請她去他的住處喝茶,卻在花園裏意外看見宋子文。
冷若冰霜的七小姐隻撂下一句“我丈夫還在傢等我!”便徑自走瞭。絲毫也不顧及其他人的麵子。
盛七的骨氣是令人欽佩的。麵對不可能的事,她決然不拖泥帶水。
她日後跟人說:“我何苦跟他��嗦,大傢都有瞭自己的生活,何必再去惹麻煩,況且他正高官厚祿,春風得意,我何必去巴結他呢?但話也得說迴來,他那把金葉子還沒還我呢!”
世事總是難料,宋傢自一展鴻途之後,再也沒有衰退。而盛傢,自盛母莊夫人逝世之後,卻屢遭波摺。
先說她贏瞭官司之後所創建的百樂門。其時,貴人公子踏破門檻。百樂門之盛,有詩為證。
百樂門
“月明星稀,燈光如練。何處寄足,高樓廣寒。非敢作遨遊之夢,吾愛此天上人間。”
這是當時舊上海廣為流傳的。
可惜的是,七小姐到底沒有父親的經營手段,不久,百樂門由於經營不善而轉手他人。
1949年,新中國成立,宋子文攜傢人去往美國,而盛七選擇留在上海。從此,她再也不用為瞭躲避宋子文而拒絕某些社交場閤。
隨著時間的推移,七小姐的丈夫去世,兒女遠離,昔日世傢豪門小姐曆經一世坎坷,閱盡人間風雲,已與普通百姓一般無二。
但是,在那優雅的體態,卓然的氣質之間,你依然會看見,世傢的氣息隨著歲月的打磨隻增無減,那不是粗衣素服可以蓋得住的。
據說,七小姐獨居菜市場時,依然寫字畫畫,養花種草,與生活和平相處,無論盛世亂世,她隻是相安無事地打理自己的生活。
據說,她手裏夾的雪茄是他四哥的兒子毓度寄給她的。
當年,發誓再也不搭理宋子文的盛七曾因毓度入獄而給宋子文打過電話,而她的侄子第二天便被釋放。為此,到她老來,毓度都在惦記著她。
宋慶齡
也據說,宋慶齡曾在她重病時前來探望,或許是受宋子文之托。雖然七小姐再也沒有迴過頭,但那麼深情地等過的人,是不是就真的銷聲匿跡瞭呢?
在她倚著身子觀看世間冷暖時,或許已經參透世事瞭吧?旁觀者,怎能拎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