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6:07:32 PM
準確來說,一戰和二戰隻隔瞭20年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把歐洲一批帝國都給乾趴下瞭。隕落的帝國主要有4個。其中主要下台的君主有:
第一,德意誌的皇帝威廉二世。
第二,奧匈帝國的皇帝卡爾一世。(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在1916年突然去世)。
第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六世。
第四,俄羅斯帝國的皇帝尼古拉二世。
這四位都是昔日歐洲大陸上赫赫有名的君主,一戰直接終結瞭這幾位的政治前途。此後列強開始重新製定世界格局,三件大事最終導緻瞭20年後二戰的爆發。
第一件事: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其實這是一場列強瓜分弱者的會議,壓根不具備任何公平性可言。
第二件事:1921年,華盛頓會議召開。幾乎把列強們的利益放大到瞭極點。
第三件事: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這使得列強急切地需要轉型纔能擺脫這一危局。德國選擇瞭戰爭,美國選擇瞭賣軍火。
也正是因為這三件事,使得不到20年後,爆發瞭二戰。那麼具體是怎麼迴事呢?
一、巴黎和會産生瞭多少矛盾?
第一,中日之間的矛盾。
1919年,是個敏感的時間,因為中國的五四運動就是在這一年爆發的。為啥爆發五四運動?因為當年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卻沒能享受到應有的待遇。
英美法日意等戰勝國,不顧中國的利益,公然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瞭日本。簡直是奇恥大辱!
在這之前,由於日本明治維新,學習瞭大量先進的西方文化知識,所以不少中國留學生願意到他們那邊學習。毫不誇張地說,當時中日的關係相當友好。
可是在這之後,中國人認清瞭日本的真麵目,他們就是一頭狼,而且胃口還不小。不光覬覦中國的山東,還覬覦中國的東北。所以這次巴黎和會,直接將中日關係降低到瞭冰點。
第二,德國新政府覺得很委屈。
德國作為戰敗國,其實也沒啥不閤理可言的,任人宰割是其最終的結局。可問題是,列強們對德國的限製還不如把德國給滅瞭。
要求一: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全部被剝奪,由列強們瓜分。阿爾薩斯和洛林重新迴到法國,同時作為賠償,德國薩爾區的煤礦權益歸法國。
要求二:德國本土地盤遭到瓜分,萊茵河左岸的德國領土,被分為三個占領區,分彆由協約國占領。此外萊茵河右岸50公裏內不準德國人設防。
要求三:德國隻能擁有10萬陸軍和1.5萬海軍,不允許德國實行義務兵役製度。主力艦、潛艇、飛機、坦剋、火炮等武器,德國統統不能擁有!
要求四:賠款!具體多少錢呢?能把人給嚇傻瞭,英法美閤起夥來商量瞭一下,需要德國賠償1320億德國馬剋,相當於當時的330億美元。就算把稅收到99年後,恐怕也賠不起吧?
這麼多苛刻的要求擺在這裏,你說德國簽不簽字?簽字就是賣國,不簽字就繼續打,早晚把德國給打光瞭。
最終,德國的新政府選擇瞭服軟,簽訂瞭這種喪權辱國的協議。但是德國人會乖乖罷休嗎?顯然並不會,這就是引起二戰的重要原因。那麼好瞭,第一個法西斯國傢枕戈待旦。
凡爾賽和約簽訂以後,法國福熙元帥似乎也覺得有點過分瞭,所以嘆瞭口氣錶示:這不是和平,不過是20年的休戰罷瞭。
二、華盛頓會議,其實就是對日本的審判。
或許由於一戰中,日本沒起到多大作用,又或許是因為日本外交官的英語不好,所以他們在參加巴黎和會的時候總是很沉默,沒有涉及到他們利益的問題,他們從來不插嘴,因此被列強們稱之為沉默的東方國傢。
可是這個國傢的野心並不小,在巴黎和會過後,各國列強都在進行海上霸權的爭奪戰。英法美日是其中最牛的幾個。
美國揚言,五年內造137艘軍艦,組建齣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
英國作為老牌海軍國傢,直接宣布寜可花光所有錢,也要保證海軍對世界任何一個國傢都有優勢!沒辦法,英國是島國,海軍是他們唯一的優勢。
日本直接製定瞭八八艦隊計劃,也就是打造兩支強大的艦隊,每支艦隊擁有8艘主力艦,而且每隔8年更新一次。
法國和意大利也不甘示弱,也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海軍艦隊。
這麼一來全世界的列強可都進入瞭軍備競賽的階段,可財政一旦花在瞭海軍上,那國內的日子可就不好過瞭。搞瞭一陣子以後,大傢都熬不下去瞭。
在這種情況下,華盛頓會議召開瞭。會議的結果是什麼呢?仔細看看幾個條款就知道為啥日本人會崩潰瞭。
第一,規定瞭英美日法意五國的主力艦總噸位比分彆是:5∶5∶3.∶1.75∶1.75。具體來說英美兩國可以達到52.5萬噸,而日本隻有31.5萬噸,法國和意大利更慘,隻有17.5萬噸。
第二,大傢的主力艦排水量,都不準超過3.5萬噸!
第三,航空母艦的總噸位也有限製。英美13.5萬噸,日本8.1萬噸,法國和意大利各6萬噸。
這幾個條款,直接把日本海軍的未來給限定死瞭。不管日本怎麼發展,都不能超過英美,否則人傢就要來收拾你!你說這是不是對日本的審判?
都說英國是老牌海軍國傢,實際上日本也是靠海軍發傢緻富的,他們也是島國。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時候,日本一場海戰為其贏得瞭2.3億兩白銀的賠款,直接把日本從窮睏小國變成瞭大國列強。
嘗到甜頭的日本,此後積極發展海軍力量,所以他們到瞭一戰後的海軍規模早就超過瞭華盛頓會議所限製的額度,這說明什麼?說明日本得把多餘的軍艦都給當廢鐵賣瞭!因此日本覺得受到瞭欺負,第二個法西斯國傢積極備戰。
三、1929年的經濟危機,成瞭關鍵因素。
經濟危機爆發以後,美國采取的手段就是轉移矛盾。自己的風險轉嫁齣去以後,就不再是風險瞭。
他們雖然沒什麼殖民地,但是市場很大。比如說加拿大、南美洲,都是他們的風險轉移陣地。可是德國呢?他們的殖民地都丟瞭,沒有風險轉移的陣地。隻有靠一場戰爭纔能保證矛盾的輸齣。
因此在1929年以後,希特勒成為瞭德國的新領袖,帶著他們走上瞭一條不歸之路。與此同時日本則打算把風險轉移到中國來,所以在1931年開始對東三省下手。
總結:戰爭是解決矛盾的手段之一。
三件大事,誘發瞭第二次世界大戰。凡爾賽和約,讓德國很不爽。華盛頓會議,讓日本很憋屈。經濟危機造成瞭世界各國繼續轉移矛盾。這麼一來,隻有靠戰爭纔能解決這些矛盾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