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7:59:50 PM
去年廣州樓市最意氣風發的闆塊一定少不瞭老黃埔。
城光 、 富頤 、 中鼎 三劍客齊頭並進,吹風價喊上6,開盤時全靠搶,3成首付免談,風頭一時無兩。
頗有一絲你敲鑼來我打鼓,接著奏樂接著舞,誰也不服誰的場麵。
經過市場一年多的洗刷,倒像是分齣瞭層次感來。中鼎漸透明,城光依然生猛,富頤則比較掙紮。
掙紮!兌現成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頂著“舊改之王”的光環,加上“一個珠江新城,一半富力造”的美譽,茅崗村舊改從齣生那一刻起就充滿瞭期待。
但先後鬧齣“陽台風波”、“鐵路風波”、“學校風波”,還有去年房地産行業風嚮變化引發的“企業生存風波”。
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頗有把富頤拉下神壇之勢。
陽台風波: 76�O、91�O戶型各有一個北嚮陽台全封閉報建,按100%計算麵積,造成退房問題。
鐵路風波: 太靠近鐵路,紅綫內改規,幾棟樓被取消,後續規劃變化,被人噴成是呼嘯山莊。
學校風波: 項目最初宣傳是廣附,後來隱晦宣傳是省一級,周末業主去維q投訴,直接迴復非廣附(業主原話,實際以官宣為準)。
業主原話 |圖:業主提供
此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是學校問題。
眼看T區年中就交付瞭,學校能否開學卻成疑,傢長怎能不急。
作為一個老營銷人,深知一個樓盤的價值排序。
商場可以低端點,醫療可以遠一點,園林可以小一點……但學校的事最不能馬虎。
典型的 欺負我可以,但連纍瞭我的孩子不行 !
公立學校從5月份開始招生報名,而且黃埔區一直有 提前開冊入學 的傳統,6月份交樓, 實際上今年要開學真的很難 。
學校現狀 |圖:業主提供
加上業主蹲點監工,發現學校並沒什麼動靜,主體是基本完工瞭,裏麵什麼情況無從知曉。
並且,連學校品牌都遲遲沒有官宣,如今口頭答復說非廣附(以官宣為準)。
今年想開學,難!
渣男!沒有不要緊
但無法兌現不行
學校的問題,一直是很多樓盤爆發的點。
成也蕭何敗蕭何,正因為學校的關注度高,齣現問題時後果也加倍。
學校暴雷成習,黃埔新盤多,需要落實的學校配套多,更是成為重災區。
除瞭 時間可能趕不及外 ,此次富頤業主爭議的點 在於是否為廣附 。
當初宣傳 |圖:業主提供
宣傳的時候信誓旦旦,逼定的時候雄氣赳赳,齣現問題的時候“我也沒辦法”。
原本有沒有不要緊,說齣來後能不能兌現纔重要。
如果原本就沒有,或是品牌不確定,但客戶依然埋單,那無話可說。
但承諾瞭卻無法兌現,很難不讓人覺得你是“ 渣男 ”。
那種“ 當初小甜甜如今牛夫人 ”的感覺,誰都火冒三丈。
銷售與業主交談截圖 |圖:業主提供
更何況, 限價之下咱傢的房子也沒怎麼增值呀 !
眼睜睜看著 同村“老哥” 起高樓,宴賓客,如今已經拉開 七八韆價差 瞭。
再者, 隔壁村“村花” 大麵積都喊上 7字頭 瞭,我“ 富姨 ”賣瞭那麼久還是 4字頭 !
如果你是業主,心裏怎麼會好過?
學校維q,或許隻是長久壓抑之下引發的一場集中爆發!
有學位需求的業主,趕孩子上好的學校;
沒學位需求的業主,要好的學校來增值。
首批買富頤的業主,有好一部分都是天朗明居舊業主的再購。
就是因為覺得天朗不錯,物業不錯,它傢房子信得過,誰曾想過卻一直齣現問題。
|視頻 圖:業主提供
所以纔齣現“ 營銷一邊賣房,業主一邊呐喊 ”的狀況。
總之,業主的請願是:“中國開發商不騙中國業主,說到要做到!”
爆發!學位需求提升
學校問題須重視
2015年10月開放全麵二孩政策,17、18年新生人口明顯有提升。
其中,2017年廣州市戶籍新生人口為 20.1萬 ,環比增長 46.39% ,近15年來新高,2018年也有17.1萬。
煥言之,接下來兩三年學位需求將會階段性提升,2023、2024年小學入學人數將達到峰值。
所以,學校的問題必須更加重視起來,否則矛盾會繼續激化。
另一方麵, 教育資源的不公,學校師資資源的優劣 問題一直存在。
所以學位房、優質學校之爭是深入人心,人性使然的事。
所謂名校,優勢是 師資力量好 ,更重要的是 招生力量強 !
這個 社會是參差的 ,學習好的孩子本來就是少數。
通過各種門檻把學習好的孩子招收過來,再加上優質的師資、教育硬件以及學習環境,buff疊加,優中取優,名校的成績自然更好看。
|圖:網絡
去年大刀闊斧的 搞雙減,搞校長和教師資源流動輪崗 ,本意就是不需要 掐尖好學生和好學校 ,扭轉所謂教育不公之勢。
一來一迴,學校間的差距會縮小,但不會消失。
而優化教育環境這一趨勢不會改變,傢長們必須更新觀念。
規避!三方並舉
纔能促進發展平衡
教育是社會的一種生態,如何保持平衡也是目前當局正在做的。
政府做好 政策引導和監管 ,充分考慮現實需求和社會民意。
開發商做好 如實宣傳 ,實事求是,不誇大事實,並把要落實、該公示的信息要透明化,不利因素要說清。
業主雞娃心切,但 育兒觀念也要更新 。
買張好的房票入學,那隻是敲門磚,不要以為進瞭名校就入瞭保險箱。
除瞭基因,除瞭學校,傢庭環境也很重要,最終拼的還是孩子的學習和自覺能力。
再者,學習好隻是其一,而不是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