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薊 是菊科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早春時期的苗可作蔬菜食用 以薊為姓 在童話裏飛揚 - 趣味新聞網


薊 是菊科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早春時期的苗可作蔬菜食用 以薊為姓 在童話裏飛揚


發表日期 4/6/2022, 5:24:08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薊,是菊科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早春時期的苗可作蔬菜食用,春夏時期的花像發髻,花和莖葉以及鞦鼕時期的根可作藥用。以薊為姓,飛揚在童話中。一 高冷與火熱薊,是把高冷和火熱無縫對接的妙草兒。她的花,那紅…… .....


    

薊,是菊科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早春時期的苗可作蔬菜食用,春夏時期的花像發髻,花和莖葉以及鞦鼕時期的根可作藥用。

以薊為姓,飛揚在童話中。

一 高冷與火熱

薊,是把高冷和火熱無縫對接的妙草兒。

她的花,那紅色或紫色的小巧樣兒,像古人梳發時綰齣的發髻,一絲不苟,標準的美人髻,透齣的花語也是沉默、穩重、嚴謹的愛。她的苗和葉,則以奔放大氣的形象,放飛著自我,有大有小,還長著刺。如明代醫藥學傢李時珍所說:“薊猶髻也,其花如髻也。曰虎、曰貓,因其苗狀猙獰也。”“猙獰”在這兒,可不算貶義,隻是形象地形容其狀態。古人的饒有趣味,常令人綻放會心的微笑。

薊便有瞭大薊和小薊之分,大薊是虎薊,小薊是貓薊,其區彆如宋代醫藥學傢寇宗�]之說:“大小薊皆相似,花如髻。但大薊高三四尺,葉皺;小薊高一尺許,葉不皺,以此為異。作菜雖有微芒,不害人。”薊是處處有的,主要生長於海拔400米至2000米的山坡、林緣、灌叢、草地、荒地、田間、路邊、溪旁,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裏更是生長良好。

丹麥作傢漢斯・剋裏斯汀・安徒生看到薊時,也情不自禁寫她,童話《薊的遭遇》由此産生,安徒生在日記中說明瞭寫作的“唯一”理由:“我在巴斯納斯莊園附近的田野上見到瞭這樣一棵完美無缺的薊。我彆無選擇,隻好把它寫成一個故事。”薊的位置由此開啓。

童話中的薊本來“除瞭一隻拖牛奶車的老驢子以外,誰也不理它”。與近在咫尺的柵欄中美麗花園裏的花草樹木相比,她確實顯得有些低矮。可是,一位來自蘇格蘭的小姐看上瞭她,摘下她的第一朵花,插在一個年輕紳士衣服的扣眼裏。薊立刻“感到好像有露珠和陽光滲進瞭身體似的”,她也認為自己的位置“應該是在柵欄裏麵,而不是在柵欄外麵”,覺得自己“一定會被移植到花園裏去的”,並“每一分鍾都等著走過柵欄”,非常期盼自身價值實現。不過,直到蘇格蘭小姐和年輕紳士由愛情進入婚姻,薊的最後一朵漂亮得像銀子一樣的花的花萼都被他們帶進柵欄中的房屋客廳、刻在夫婦倆畫像相框上的時候,薊也沒能進入柵欄。

這篇童話最初發錶在紐約的《青少年河邊雜誌》1869年10月號,又在當年12月17日丹麥的《三篇新的童話和故事集》印齣。故事裏的薊,遇上瞭發現美的目光,隻是沒有得到想要的位置。這世間萬物,本應該有著各自匹配的位置,恣意不羈愛自由,隨心隨意不憋屈,彰顯齣生物之本性。然而,現實生活中,德纔與位置不匹配之事常有,有的被嚴重低估,處於低位置上;有的被嚴重高估,配不上那位置。

好在,在中國古代,薊與其位置比較匹配。人們常把薊當蔬菜食用。早春時節,采來薊的嫩苗或嫩葉,用沸水燙軟薊上尖刺,以清水漂洗乾淨,直接炒食。夏天來臨,要麼把薊做成湯菜,要麼直接做成涼拌菜,要麼將薊切碎和麵蒸食。深鞦時候,挖取薊的肉質根,清除雜質後,或用清水洗淨並加清水略微煮一下,醃成醬菜食用;或曬乾保存,製成乾品,以便日後食用。薊能夠保護肝腎和心血管,增強肝髒排毒功能,改善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

也由於被人喜愛,纔有瞭薊國,並帶來瞭薊姓。據《姓氏考略》記載,大約在殷商時期,古代範陽(約今北京城西南一帶)因為漫山遍野長著獨具氣質和纔情的薊,便自然形成一個小國,史稱薊國。薊國是今北京最早形成的國傢之一。西周時,薊國成為周國的封國,周武王姬發敬仰先賢的功德,封黃帝之後裔於薊國做諸侯,《禮記・樂記》載:“武王剋殷返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史記・周本紀》也說武王褒封“帝堯之後於薊”。薊國約公元前7世紀為燕國所並,原薊國君主族人便以國名為姓,稱薊氏,世代相傳。

我也喜歡薊,喜歡那清高端莊外錶下的自由純淨心。

二 浪漫與神奇

薊在中國古代姓氏中的位置也比較理想,開創瞭神話一般的存在。

其中心人物是東漢建安年間名士薊子訓。正史、野史、方誌類古籍對他均有記載。

南朝宋時期史學傢、文學傢範曄的《後漢書》載曰:“薊子訓者,不知所由來也。建安中,客在濟陰宛句。有神異之道。”“子訓流名京師,士大夫皆承風嚮慕之。”薊子訓不知從哪兒來的,建安年間客居在濟陰宛句(約為今山東菏澤西南),因為有“神異之道”,士大夫爭相拜訪,趨之若鶩。

東晉道教學傢、煉丹傢、醫藥學傢葛洪的《神仙傳》載:“薊子訓者,齊人也。少嘗仕州郡,舉孝廉,除郎中。又從軍,除駙馬都尉,人莫知其有道……”薊子訓是齊國人,少年時期曾在州郡做官,被舉孝廉,任職郎中,後又從軍,任職駙馬都尉,當時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身懷絕技。

漢代時,許多人既信奉佛傢,又信奉道傢。薊子訓是佛道精通之人,待人謙恭有禮,很講信義,也善於宣揚自己的神技異術。他樂善好施,傢裏一辦筵席就是幾十桌,客人一來就是幾百人,人人都可以享受到美酒佳肴的款待。當時京城許多人都以能到他傢做客為榮,對他的道術深信不疑,並自覺成為粉絲,廣而告之其神異本領,故薊子訓之大名在京師以及北方各地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追逐觀者常有韆數。既到京師,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恒數百人,皆為設酒脯,終日不匱。”

大薊圖譜

薊子訓的神奇故事非常多。他曾在二十三戶朝士人傢同時齣現,穿著服飾之顔色式樣均無二緻,但談論的話題卻各不相同,這件奇聞,令“京師大驚異”。他的長生不老之事,更是被傳得沸沸揚揚:薊子訓二百多歲時,有個百歲老人對眾人說,他少時見過薊子訓在會稽集市上賣草藥,為人治病,且手到病除,當時的麵容就和現在一模一樣。薊子訓五百多歲時,有人在長安東霸城看見他手執藥草和“一老翁共摩挲銅人”,倆人共嘆:“適見鑄此已近五百歲矣。”原來倆人從發現鑄造這尊銅像起,至彼時已五百年瞭。聽到這話的人大為驚訝,想追隨薊子訓,但薊子訓迴頭看這人一眼,便和老翁駕著驢車離去,轉眼不見蹤影。

說薊子訓有500多歲可能有點誇張。據相關史料記載,薊子訓約公元184年生,壽命約100歲以上。其實,薊子訓是個精通醫術和方術、很會養生的高手,會一些民間障眼法之類的奇幻之術。藥草,也是薊子訓行神奇之術的重要道具。作為薊姓後裔,他當然喜愛薊。食用和療疾,都得心應手。他深知,大薊小薊都性味甘溫,大薊可以療癰消腫、止血去瘀、令人肥健,小薊可以養精保血、清熱除煩、開胃下食。當他的粉絲齣現咯血、吐血、尿血等癥狀或類似現代肝炎、腎炎、乳腺炎等病癥時,他就用薊來為他們治療,療效均好。治療過程中,他還營造一些奇幻效果。升騰的火光,繚繞的煙雲,常常在一瞬間將他環繞,令他宛若神仙,翩然下凡。內在的高超功底、外在的奇妙形式,讓他在人們眼中更加神奇瞭。

薊子訓晚年厭倦官場,認為做官會影響自己修煉不老之術,於是辭官,清心寡欲,研讀《易經》,寫些精短而涵義頗深的文章,還時常與孩童聊天嬉戲。那可愛孩童說的話,可不就是童話麼?薊子訓還變些小魔術和孩童一起開心。有時,輕輕一擺,幾朵薊花展在掌心;有時,緩緩一吹,數片薊葉從天而降。在孩童們的歡呼雀躍中,薊子訓攜著薊,跳躍在浪漫與神奇之間,和後來的安徒生,有著幾分相像。

我也喜歡薊在這童話裏的光景。

三 薊在童話中

在大洋彼岸的歐洲,薊更是美與理想的存在。

據記載,羅馬帝國強盛時期,曾經派精銳部隊越過英吉利海峽嚮蘇格蘭發起戰爭。蘇格蘭軍隊雖然據險防守,然以寡敵眾,顯得力有不逮。一天深夜,羅馬軍隊欲偷襲蘇格蘭,蘇格蘭軍卻因白日作戰疲憊已陷入睡眠而毫無察覺。就在羅馬軍隊即將潛入城堡時,一名羅馬士兵突然發齣瞭痛苦而尖銳的叫聲,很快驚醒瞭許多蘇格蘭人。原來這名羅馬士兵踩到路邊長滿尖刺的薊,尖刺帶來的劇烈疼痛讓他無法控製自己的聲音。蘇格蘭人發現瞭羅馬軍隊的偷襲,立刻做齣反擊,保住瞭蘇格蘭的土地。薊由此被認為是拯救國傢的花,蘇格蘭人將其尊為國花。

難怪在安徒生童話裏,那位蘇格蘭小姐一眼看中薊呀。薊,終於成為治愈係精靈。

安徒生決定寫童話,也始於對美的思想和位置的追求:“為瞭爭取未來的一代。”安徒生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苦鞋匠傢庭,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他的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早期主要創作、發錶和齣版詩歌和劇本等,1833年齣版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是他成人文學的代錶作,為他贏得國際聲譽。大約在1835年,他齣版瞭第一本童話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此後數年,他常常於聖誕節期間齣版一本童話集,作為送給孩子們的新年禮物。他用近40年時間創作瞭大量童話。擁有瞭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這樣美好的位置,安徒生實至名歸。

童話的意義,是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它告訴我們,世界很殘酷,但要嚮往溫柔和堅強。安徒生用溫暖的筆和悲憫的心,為我們曾經柔軟的天真希冀而寫,也為我們如今曆經風雨之後的嘆息而寫,他為每一個讀他童話的孩子後來波瀾起伏的一生而寫,他給予童話角色極大的安慰和關懷。薊,也擁有瞭理想主義光芒。

“一個人的遭遇真是想不到的”,偶然而莫名,如風之來去,唯有思想的沉實厚重可以托起一切人間際遇及其帶來的擔負。雖然,薊進入柵欄的願望難以達到瞭,但是,薊的思想開齣瞭這樣一朵花:“隻要孩子走進裏麵去瞭,媽媽站在柵欄外麵也應該滿足瞭。”慰藉瞭自己的不得意,更錶達瞭最深切的母愛。這愛,是真正的光榮。

最令人對世間充滿感恩的是童話結尾句,陽光對薊說:“你也應該得到一個好的位置。”“在花盆裏呢?還是在相框上呢?”薊問。“在一個童話裏!”陽光說。

是的,童話就是一個發光的位置。

我們,也正滿心歡喜地,慢慢活成瞭自己越來越喜歡的模樣。(責編:瀋灃)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纍計播放超百萬次 滇劇《張桂梅》雲上演齣受好評

纍計播放超百萬次 滇劇《張桂梅》雲上演齣受好評

    雲南網訊(記者 李熙臨)3月以來,受全省疫情防控形勢影響,滇劇《張桂梅》多場演齣改綫上,截至3月31日,共計完成綫上演齣14場,纍計播放140萬餘次。 滇劇《張桂梅》從主人公的經曆齣發,“寫意”地描繪瞭“時代楷模”張桂梅老師的內心世界和奮鬥曆程,這部以人民為中心創作的謳歌黨、謳歌英雄的作品,用雲南極具本土特色的、感染力極強的文化符號――滇劇,嚮人們講述著發生在雲嶺大地上時代楷模的故事。 滇劇《張桂梅》劇照。蕭寒 攝 自2021年6月在昆明劇院首演後,滇劇《張桂梅》又赴多地演齣,深受群眾喜愛.......


名傢散文▍蘇北:歐梅如雪

名傢散文▍蘇北:歐梅如雪

    《安徽畫報》刊發的本文《歐梅如雪》 歐梅。楊春惠/攝 蘇北書法作品 蘇北近影 來源:安徽畫報 .......


京城校園植物圖鑒:“神奇”植物在哪裏?

京城校園植物圖鑒:“神奇”植物在哪裏?

    春日裏,漫步在校園中,“校花”們競相開放,“校草”“校樹”生機盎然。這些校園裏的植物,看似平平無奇,卻有著各自的“神奇”之處。它們的背後也許有鮮為人知的故事,也許寄托著彆具特色育人理念和文化,也許本身就有點“特彆”。 下麵,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京城校園裏的“神奇”植物圖鑒吧。 百年紫藤 香溢嘉銘 紫藤 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門口的一株百年紫藤。2002年破土開建學校之時,就為瞭保留這株樹,把校門留在這兒。 紫藤有著“生命熱烈、執著頑強、追求幸福、愛意深沉”的花語。.......


五管瓶人生最後一站的祝福|鎮館之寶

五管瓶人生最後一站的祝福|鎮館之寶

    全國各大博物館都有著自己的鎮館之寶,琳琅滿目,精品薈萃。本欄目將為你展示文物背後的故事,揭開塵封的未解之謎。 1976年的12月,在浙江龍泉縣查田鎮,墩頭村村民王元培正在該村附近的後垅源興修水庫。 正當他乾得揮汗如雨、筋疲力竭的時候,突然在庫底的泥層中看見瞭幾件色澤淡青、造型各異的帶釉瓷瓶。 這意外的發現,頓時讓王元培滿身的疲憊一掃而空。 大傢紛紛圍攏來,好奇地查看這些身份不明的青瓷器具,但見其中既有圓肚高嘴、把手修長的執壺,又有瓶體渾圓、瓶口細長的長頸瓶。 一個造型十分獨特的“五管瓶”更.......


北京高校大學生助力貴州馬尾綉等水族文化推廣

北京高校大學生助力貴州馬尾綉等水族文化推廣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殷商遺風,黔南雅意”綫下馬尾綉展覽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開展。展品來自貴州省三都自治縣,有馬尾綉背帶、馬尾綉條幅作品、馬尾綉相框作品、馬尾綉包具、馬尾綉擺件、水書作品等,受到北外師生的廣泛好評。 展覽由14名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在校學生發起,以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為契機,關注刺綉界的活化石――貴州三都自治縣水族馬尾綉的保護與推廣。 馬尾綉是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的水族村寨流傳的一種民間刺綉工藝,由於在製作過程中需要集中使用馬尾而得名。據考證,這一工藝已有長達韆年的曆史.......


首屆國際潮劇文化研修班汕頭開班 書寫新時代“僑”文章再添新筆

首屆國際潮劇文化研修班汕頭開班 書寫新時代“僑”文章再添新筆

    近日,由汕頭大學與廣東潮劇院聯閤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首屆國際潮劇文化研修班”正式開班。 首屆國際潮劇文化研修班以綫上綫下結閤的方式授課,學員來自廣東潮劇院、普寜市潮劇團、澄海文化藝術傳承中心在職演職人員等綫下學員25名,中國港澳地區和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綫上旁聽學員22名,課程內容包括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現場教學三大模塊。 據研修班副班主任、廣東潮劇院副院長詹少君介紹,首屆國際潮劇文化研修班的舉辦是潮劇界一件盛事,研修班由潮劇代錶性人物姚璿鞦老師親自擔綱班主任.......


楊絳獨女錢瑗:兩段婚姻均不美滿,無兒無女,卻是一位稱職的母親

楊絳獨女錢瑗:兩段婚姻均不美滿,無兒無女,卻是一位稱職的母親

    兒時錢瑗 59歲時死於肺癌,白發人送黑發人,有過兩次婚姻卻終身未孕,若是你會怎樣評價這樣的一生?遺憾還是不甘?抱怨還是憤懣? 但她卻說自己的一生都活在“愛”與“被愛”裏。 她就是《我們仨》中的小圓,錢鍾書和楊絳的獨生女錢瑗。 錢瑗的父親錢鍾書和母親楊絳,在中國近代的文化史上都是泰鬥級的人物。 與自己的父母相比,錢瑗的人生可以用“平凡”來形容,但她也踏實認真地做好瞭自己的工作,在自己所從事的領域內取得瞭傲人的成就。 錢瑗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在她眼裏,父親錢鍾書並不是一個多麼瞭不起值得尊敬的大.......


雲遊徐州博物館!

雲遊徐州博物館!

    為豐富廣大市民居傢抗疫期間精神文化生活,徐州博物館聚焦綫上“看展覽、賞文物、聽故事”三大闆塊,綜閤運用抖音、微博、微信、官網等平颱,每天定量或同步發布“博物館裏說徐州”“大漢氣象”“徐州寶藏”“VR虛擬漫遊及雲展覽”“青少年教育課程”等綫上內容。 看展覽 VR虛擬漫遊 主陳列樓六個展廳:古彭韆鞦、大漢氣象、漢傢煙火、天工漢玉、俑秀凝華、金戈鐵馬 土山東漢彭城王墓 西漢采石場遺址 乾隆行宮及碑園 虛擬漫遊感受徐州博物館獨特魅力 鄉俗 新歲―.......


契訶夫20句經典名言,句句穿心,簡直太絕瞭!

契訶夫20句經典名言,句句穿心,簡直太絕瞭!

    1860年1月29日俄國作傢,劇作傢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誕生於俄羅斯帝國羅斯托夫州亞速海邊的塔甘羅格。 契訶夫是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作傢,20世紀世界現代戲劇的奠基人之一,與法國作傢莫泊桑和美國作傢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傢”。 今天就來和大傢分享一下,契科夫的20句經典名言,一起來看看吧! 1、對自己不滿足,是任何真正有天纔的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2、蚜蟲吃青草,銹吃鐵,虛僞吃靈魂。 3、有教養不是吃飯不灑湯,是彆人灑湯的時候彆去看他。 4、大學能培養一切能力,.......


容軒讀印——清代流派印(二)

容軒讀印——清代流派印(二)

    三、丁敬開創的“浙派” 由丁敬開創的浙派興起於清代乾隆時期,其不僅影響深遠,且在中國印壇風靡瞭一個多世紀,和徽派並稱為清代兩大篆刻流派。浙派創始人丁敬(1695―1765),字敬身,號龍泓山人、研林,晚年號鈍丁,又署無不敬齋,浙江杭州人。雅好金石碑版,精鑒彆,富收藏,常往來於揚州、杭州等地,曾偕眾搜訪石刻,成《武林金石錄》。丁敬識見甚高,其有《論印絕句》雲:“古人篆刻思離群,舒捲渾同嶺上雲。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傢文。”漢印雖好,但不能墨守,而六朝唐宋印章也並非一無可取,可見丁敬在取法觀念.......


“姐妹花”鄧小玲鄧兆萍:要有“紅頭巾”的堅韌,也要有個性

“姐妹花”鄧小玲鄧兆萍:要有“紅頭巾”的堅韌,也要有個性

    20世紀初,廣東三水地區的農村女性漂洋過海,在新加坡的建築工地上務工,她們因為用紅頭巾作為工裝,因此被當地人稱為“紅頭巾”。她們自尊、自愛、自立、自強,愛國愛傢,她們堅毅隱忍、頑強拼搏,不畏苦難、戰勝苦難並超越苦難,她們身上浸潤著最質樸的真、善、美。在這樣一群女人身上,我們看到瞭中華文化的滋養,看到瞭崇高和坦然的人格之美,她們和她們的故事,也成瞭中國精神在世界的一種展示和認可。 為展現新時代女性風采,廣東粵劇院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都市報社共同發起“尋找新時代的‘紅頭巾’”活動,在大灣區尋.......


金庸是寫情高手,其實融入真情,纔是小說寫作的第一法門

金庸是寫情高手,其實融入真情,纔是小說寫作的第一法門

    看小說時,讀者往往不知不覺被情節吸引,沉浸在小說中,隨著人物的經曆而心情波瀾起伏。人物笑,我們笑;人物哭,我們哭。為什麼?我們的感情被小說帶走瞭。很多小說能夠緊緊吸引住讀者的感情。金庸的小說就有這個特點。讀金庸小說的時候,讀者的情緒無形中就被情節牽著走而心潮起伏。這是為什麼? 01 金庸是寫情高手 到《崖頂疑陣》一章,《射雕英雄傳》的故事還沒有進入真正的中心地帶,郭靖與黃蓉還沒有相遇,中心情節還處於等待發生的階段。即便如此,已經可以感受到金庸寫齣來瞭濃濃的真情。 以本章為例,金庸寫梅超風這.......


讀讀《白鹿原》之外的陳忠實 12篇中短篇小說被結集齣版

讀讀《白鹿原》之外的陳忠實 12篇中短篇小說被結集齣版

    封麵新聞記者 張傑 提到陳忠實的名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他那部經典的長篇小說《白鹿原》。首次齣版於1993年的《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傢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錶現瞭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曆史變化。1998年,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奬。2016年,陳忠實去世後,這部作品依然有著強勁的生命力。其實,除瞭《白鹿原》,陳忠實在生前還曾創作發錶瞭不少中短篇小說,同樣非常精彩。《小說評論》主編、文學評論傢王春林看來,“隻有把《白鹿原.......


嶽陽教師陳迎圓夢“冰心奬” ,她是永遠好奇的“風娃娃”

嶽陽教師陳迎圓夢“冰心奬” ,她是永遠好奇的“風娃娃”

    全省唯二!嶽陽教師陳迎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奬 湖南日報 新湖南客戶端4月6日訊(記者 張璿)“周末,我常常帶著孩子去大自然走走看看,聽風看雲賞花觀鳥;在與孩子閑聊時,有瞭風兒愛‘撓癢癢’的有趣想法,於是,就隨手記瞭下來,試著寫下這個有關風娃娃的小童話。”4月6日,獲得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奬的嶽陽語文教師陳迎,嚮記者講述瞭獲奬作品《愛撓癢癢的風娃娃》的創作過程。 3月底,2021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奬揭曉。此次參評共收到2800餘篇全國參賽稿件,經過幾輪評選,最終確定37篇獲奬作品;湖南僅有兩位作.......


劇透!嵊州名人故居將有全新打開方式

劇透!嵊州名人故居將有全新打開方式

    紹興是名士之鄉,名人故居眾多。今年的紹興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齣,加快名人故居修繕提級,新增開放名人故居5傢以上。作為名人文化的主要承載,名人故居是紹興城市文化的一張金名片,也是“重塑城市文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目前紹興名人故居的保護利用現狀如何?我們該如何用好這筆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産,讓名人故居真正“活”起來,擦亮城市文化標識?記者做瞭調查走訪。 擦亮越劇名傢故居金名片 嵊州市甘霖鎮小黃山村,三間白牆黑瓦的老屋靜靜佇立著。老屋的外牆上,掛著嵊州市文物保護點“袁雪芬故居”的牌子,格外醒目。.......


創作談丨趙濤:書禪記

創作談丨趙濤:書禪記

    書禪:煙霞深處,2020年。 書禪記 文/趙濤 餘少時,學書於劉公本美,始臨《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承至言於先聖,受真教於上賢”,又上溯漢碑,潛心顔真卿、楊凝式及宋四傢,博觀約取,聊以自娛。 辛醜夏,《中國藝術報》載拙文《畫禪記》。或曰:亦可作《書禪記》。 書,心畫也。禪,明心也。書禪不二,以心印心,前人所論備矣。餘幸得見王陽明書周敦頤《太極圖說》,嘆缺九十餘字,乃不揣愚陋,接踵先賢,以王陽明手跡集字,始成完璧。王陽明一代儒宗,自言“乃知古人隨時隨事隻在心上學,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大.......


離婚不到半年就另娶,二婚嬌妻到底有多美?餘華:初見就被秒殺

離婚不到半年就另娶,二婚嬌妻到底有多美?餘華:初見就被秒殺

    餘華和陳虹閤照 1987年,北京魯迅文學院裏,餘華第一次見到陳虹,驚為天人。 班上這名年輕女子明眸善睞,巧笑嫣然,尤其是那一頭烏黑長發,濃密柔潤。 這個年代,男性文學傢占瞭絕大多數,而女性文學傢卻寥寥可數。而這名女子不僅長得漂亮,還文采齣眾,一下就吸引瞭眾多男作傢的關注,其中就有餘華。 初見的印象太過深刻,給餘華的心中劃下瞭一道深深的印記。餘華和同班同學聊天的時候得知,這女子叫陳虹,是一名詩人,也是一名編劇。 沒人知道餘華心中的震撼,餘華也並未將這震撼錶露齣來。有詩雲“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


林黛玉死前,最後一口會吃什麼東西?賈母給王熙鳳的半碗粥裏有答案!

林黛玉死前,最後一口會吃什麼東西?賈母給王熙鳳的半碗粥裏有答案!

    生老病死是人生法則。 林黛玉體弱多病,臨死之前,最後一口會吃什麼東西呢? 《紅樓夢》一書未完,隻能推測。 林黛玉死亡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是依據“帶在林中掛”的判詞推測,她是上吊而死; 第二種是依據“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詩句,以及林黛玉“瀟湘妃子”之稱,推測她是投湖而死。 第三種是依據絳珠仙草還淚說,推測她是淚盡而亡。 三種推測中,林黛玉淚盡而亡最為貼切,她為情而活,也為情而死,誘發的原因是身體之疾。 林黛玉天生有病纏身。 一進榮國府,眾人見她麵龐怯弱不勝,就知她有不足之癥,詢問之下,.......


文學花園中的“采蜜人”(譯者·書)

文學花園中的“采蜜人”(譯者·書)

    馮植生著《裴多菲研究》。 資料圖片 馮植生編譯的《匈牙利詩選》。 資料圖片 匈牙利布達佩斯一景。 資料圖片 古往今來,無論中外,詩歌特彆受讀者的關注和喜愛。詩歌語言簡明鮮活,意涵深刻,朗朗上口,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能夠穿透讀者的內心,在思想和情感上引發共鳴。人們每讀到一首好詩,總是愛不釋手,吟誦不忘。 詩歌之所以受到普遍歡迎,還有深層次原因。古人雲,詩言誌,就是指詩歌作者在詩作裏抒發情感、錶達思想。詩人不能脫離他生活的時代,他們是時代前進腳步最直接的感知人,用詩歌錶達自己對.......


勃拉姆斯的音樂纔華

勃拉姆斯的音樂纔華

    圖為勃拉姆斯鋼琴麯專輯封麵。 資料圖片 1876年初鼕,萊茵河畔風景如畫,卡爾斯魯厄的人們卻無暇欣賞這旖旎風光,人們都在靜聽一麯偉大的交響樂。49年前,音樂巨人貝多芬永遠離開瞭他們。這一次,人們卻仿佛再次聽到貝多芬的憂鬱與痛苦、激情與樂觀,而這美妙的聲音齣自貝多芬的崇拜者勃拉姆斯,一位在貝多芬身後齣生的德國音樂天纔。 在此之前,勃拉姆斯已經創作多部廣為流傳的音樂,包括《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麯》《匈牙利舞麯》等,享譽歐洲,甚至被許多人認為已經超越瞭貝多芬。他纔華橫溢,卻直到43歲纔完成平生第.......


【薦讀】七律·壬寅春日漢陰旅遊直播齣鏡作

【薦讀】七律·壬寅春日漢陰旅遊直播齣鏡作

    七律・壬寅春日漢陰旅遊直播齣鏡作 作者:戴承元 春雨沙沙話漢陰, 此心如洗映天心。 書鄉來者推過往, 鳳堰古田耕到今。 大謝忽來應飽看, 少陵更解為長吟。 從來學問關憂樂, 紙上丘園共與耘。 賞析 賞析者:白楊林 王子瀟 譯文:在下著小雨的春日裏,我們來說一說漢陰,我的心如同被雨水清洗過的天空一般澄澈明亮。書法之鄉(漢陰)的人們不斷推陳齣新,鳳堰古梯田一直耕種到現在,漢陰的美景就算是謝靈運突然來訪也會大飽眼福,若杜甫來瞭更會欣賞對景吟詩。自古及今,做學問都要關心百姓的憂愁與歡樂,書本.......


《洛陽明清碑誌·宜陽捲》齣版 收錄宜陽縣現存碑刻413方

《洛陽明清碑誌·宜陽捲》齣版 收錄宜陽縣現存碑刻413方

    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王邦瑞神道碑、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召伯聽政處石碑……6日,記者獲悉,《洛陽明清碑誌・宜陽捲》由中州古籍齣版社齣版。該書由張博主編,洛陽市文物勘探中心、洛陽師範學院編纂,共收錄宜陽縣現存碑刻413方。 《洛陽明清碑誌・宜陽捲》是“洛陽明清碑誌”叢書中的一本,收錄碑刻年代從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到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內容涉及政治經濟、人文曆史、自然風光、宗教信仰、祠堂傢廟、土地水利、村規民約、民風民俗等。本書上冊為圖版,圖版注明瞭碑刻的年.......


清明誦經典(三)

清明誦經典(三)

    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這萬物復蘇的季節,清明以春迴踏青的悠揚,以思念感懷的委婉嚮我們走來,訴說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淵源和精粹的人文精華! 【END】 編輯|李珂心 審核|王益群 劉娟 責編|張金鑫 .......


『藝術中國』陳正民

『藝術中國』陳正民

    陳正民(1911年11月9日至2016年4月24日),號世邦,貴州省普定縣人,著名書法傢。世邦先生幼年在普定私塾讀書,一九二七年九月至一九三一年八月在普定縣坪上小學任教。後來在普定縣經商。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時期,為開啓鄉民智慧,傳播抗日思想,創辦瞭普定書局。一九四零年受普定縣縣長王同榮委托到普定縣各鄉鎮書寫抗日、禁毒標語,同時任普定縣城糧倉管委會主任。一九四一年到安順開設“閤益”商號,經營棉紗、食鹽、桐油,並在貴陽設立分號。世邦先生一生酷愛文學和書法藝術,曾任民國時期普定縣《民報》主編.......


黃豆豆:舞齣時代風采(人物)

黃豆豆:舞齣時代風采(人物)

    來源:海外網 黃豆豆在舞蹈《憶張思德》中飾演張思德。 黃豆豆在舞劇《閃閃的紅星》中飾演潘鼕子。本文配圖由受訪者提供 日前,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錶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共同授予44人“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上海歌舞團藝術總監黃豆豆名列其中。 “能夠和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藝術門類的文藝工作者一起受到錶彰,我感到非常光榮,也感到責任重大。這是對我們以往所從事的藝術工作的認可和鼓勵,我們要更加努力,肩負起更大的責任。”黃豆豆說。 立德.......


窗前的杏樹(泥土芬芳)

窗前的杏樹(泥土芬芳)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第一眼看到小杏樹開花,我悄悄說瞭句:“從此算是住進杏花村啦。”十多年前的鼕天,我抱著最後一箱子圖書搬進這處房子。一天清晨,我隱約看見有花枝在窗外浮動,疑心看花瞭眼,於是齣門抵近觀察,結果遇見瞭佇立在晨曦中的小杏樹。 農曆二月,小杏樹準時復蘇,枝頭升起繁星般的蓓蕾。窗含杏花春意鬧啊!我知道一場花事已經臨近瞭。小杏樹還是那麼認真地遵守著與春天的約定,早早便在春風中呼喚著我的注意。春分之後,晝漸漸長瞭,夜漸漸短瞭,小杏樹枝頭的蓓蕾已愈發飽滿,似乎一陣暖風,就可以拉開枝頭舞颱的.......


讓人民群眾得實惠

讓人民群眾得實惠

    圖:江西上栗縣不斷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圖為水源小學“水木源”學生社團在斑竹山黨性教育基地接受紅色教育、開展藝術創作。 鍾 楊攝 圖:江蘇如皋市農傢書屋內,教師誌願者指導小朋友彩繪戲劇臉譜。 徐 慧攝 圖:四川西昌市連續3年舉辦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圖為第三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舉辦惠民展演。 資料圖片 圖:哈爾濱大劇院外景。 資料圖片 版式設計:張芳曼 近年來,各地革命文物保護單位、農傢書屋、劇院、博物館、文化館不斷創新服務形式、服務手段和服務內容,極大地滿足瞭人.......


時評|油漆刷換國畫筆,老有所能是升級版老有所樂

時評|油漆刷換國畫筆,老有所能是升級版老有所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特約評論員 洪信良 湖州德清縣金鵝村村民潘建華,當瞭40多年油漆工,頭發花白瞭,沒想到還有機會於2019年去中國美院進修國畫。今年58歲的老潘,拿得起油漆刷,也拿得起毛筆,還能帶些弟子教學國畫。 儒傢倡導“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主要是就社會對不同年齡段與生理條件的人的“養”而言的,而在當今時代,除瞭保障老有所養,更進一步倡導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在我看來,像德清老潘這樣頭發花白又添新技能,老有所學後老有所能,打破“壯有所用”的.......


哇洞大開限定藝術特展開展!五大定製版圖構築哇唧唧哇成長記錄

哇洞大開限定藝術特展開展!五大定製版圖構築哇唧唧哇成長記錄

    4月2日,哇唧唧哇用一場怪趣有力的限定藝術特展迎接五周年的紀念日,此次展覽將通過哇洞、明日島、怪力島、星光島和WATKIO島五個主題布局的搭建、在內容上輻射公司的影視、綜藝、音樂、藝人等業務闆塊,開啓哇唧唧哇五年的成長記錄;選擇以跨界藝術的形式傳遞哇唧唧哇內在多元的藝術基因和蓬勃鮮活的創作力,達成一場彆開生麵的周年紀念。 開啓“哇洞”跨界共創 WATKIO塗鴉玩轉怪趣創作力 恰逢五周年公司喬遷新址,此次哇洞大開限定藝術特展是哇唧唧哇全新辦公區首次對外界開放,奇思妙想的跨界錶達隨處可見。激發.......


高價迴收:比黃金還貴的50元紙幣,你可彆傻傻的花掉!

高價迴收:比黃金還貴的50元紙幣,你可彆傻傻的花掉!

    人民幣收藏的種類很多,但是有很多朋友因為缺乏瞭解,所以哪怕是遇到瞭非常值錢的紙幣也不知道,反而是傻傻的花掉瞭,也讓一筆意外之財從自己的手中悄悄溜走,為瞭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今天筆者特意為大傢來介紹一種非常值得收藏的50元紙幣,據傳價格比黃金還貴,趕緊看看你的手裏有沒有這樣的紙幣吧。 在紙幣收藏中,靚號是非常火熱的一個品種,靚號又分為老虎號,大象號,麒麟號,其中麒麟號最為值錢,但是也是最稀有的,最難遇到的,所以說大傢以後遇見瞭就韆萬彆錯過瞭。因為可能你錯過的是一個潛力股! 當然除瞭這些之外其.......


高價迴收:你可彆袁大頭普通版本價格不高,帶有印記的價值300萬

高價迴收:你可彆袁大頭普通版本價格不高,帶有印記的價值300萬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韆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製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袁大頭在製造的時候是相當嚴謹的,不管是重量還是成色都有相當嚴格的管理,每星期要抽樣送到“財務部”化驗,中國銀行也會隨時派員檢查,不閤格的隨時熔毀,絕不遷就,使得每一枚留存下來的“袁大頭”都是精品。......... 袁大頭民國九年版 袁大頭不同版本的特徵 目前市場中比較常見的“袁大頭”版本有民國3年、9年和10年,民國8年的要少見一些,下麵就來介紹一下這幾個版.......


硃熹三子硃在墓誌銘

硃熹三子硃在墓誌銘

    3月31日,記者在建甌市博物館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拓印“宋故太中大夫煥章閣待製硃府君壙誌”,即硃熹第三子硃在墓誌銘。 據瞭解,該拓印的碑長99cm、寬62 cm、厚7 cm。墓誌銘為圓首,單麵刻字,所用石材為頁岩青石。 據記載,硃在,字叔敬、敬之,號立紀,理學傢硃熹第三子,世襲博士,以蔭補官,嘉定間(1208~1224)任泉州通判,紹定年間(1228~1233),纍升至吏部郎。宋紹興丙子年十月十六日生,淳熙丙申年九月初九歿,葬於建寜府城東光祿坊安寺後山。 該碑是1984年11月間.......


央華戲劇年度巨作《悲慘世界》正式發布,劉燁12年後再演話劇

央華戲劇年度巨作《悲慘世界》正式發布,劉燁12年後再演話劇

    2022年3月31日由央華戲劇主辦的央華2022年度巨作《悲慘世界》分享發布行動在北京“蔡冠深文化交流中心”舉辦。活動宣布瞭央華戲劇的最新創作計劃――中文版戲劇《悲慘世界》的項目啓動,該劇由央華戲劇與法國濛彼利埃演員之春戲劇節共同投資齣品,集結瞭中法兩國的實力創作團隊和優秀藝術傢,將於2023年1 在京首演,並開啓全國巡演,以中法兩國藝術相互融閤的獨特魅力,共同迎接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的重要時刻。 中法攜手共同創作 中國舞颱上的法國文學經典 初春的北京生機盎然,在風景如畫的蔡冠深.......


雪漠作品參展2022年倫敦書展

雪漠作品參展2022年倫敦書展

    2022年倫敦書展於4月5日至7日在英國倫敦奧林匹亞展覽中心召開。雪漠作品將在倫敦書展中國國圖集團(CIBTC)展位7H40上進行專題展覽。 雖然在全球疫情的籠罩下,作為每年春季最重要的國際齣版界盛會,倫敦書展還是吸引瞭超過115個國傢的上韆傢參展商參展,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中國、土耳其等國的齣版單位將參加綫下展,預計參展專業人士將超過2萬人。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加深,更多海外人士希望從講述中華文明及當代中國的故事中瞭解中國的過去和現在,更好地讀懂中國。以雪漠.......


【孔子傢語】對待殺父仇人應該怎麼辦?

【孔子傢語】對待殺父仇人應該怎麼辦?

    微國學 演播:張正伊 麯禮子夏問第四十三 【原文】 子夏問於孔子曰:“居(注1)父母之仇,如之何?” 孔子曰:“寢苫枕乾(注2),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於朝市,不返兵而鬥(注3)。” 曰:“請問居昆弟之仇,如之何?” 孔子曰:“仕,弗與同國,銜君命而使(注4),雖遇之不鬥。” 曰:“請問從(注5)昆弟之仇如之何?” 曰:“不為魁(注6),主人(注7)能報之,則執兵(注8)而陪其後。” 【注釋】 (注1)居:處於,.......


【文化分享】人生三貶又如何,能吃纔是我的超能力

【文化分享】人生三貶又如何,能吃纔是我的超能力

    從燧人氏鑽木取火,伏羲氏結網捕魚,神農氏播種五榖,到如今各色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那些一晃即逝的美味瞬間,早就被最細心的美食傢,以最絕妙的方式留下。 早在詩經裏便有“其甘如薺”,唐朝詩人張誌和的一首《漁歌子》,更是把鱖魚的鮮美道於紙上。但若要推選最能代錶中國味道的吃貨,那一定非蘇東坡莫屬。 颱灣詩人餘光中就曾經說: “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為他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嚴肅;而蘇東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們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蘇東坡是個樂天派,人生三次被貶,.......


早安武漢|在彆人的故事裏尋找自己的心路痕跡

早安武漢|在彆人的故事裏尋找自己的心路痕跡

    閱讀書籍 在彆人的故事裏 尋找自己的心路痕跡 在彆人的酸甜苦辣裏 體味自己的喜怒哀樂 統籌�O倪寜 金思柳 創意 | 梅鼕妮 視覺 | 李靖 編輯 | 葉諱麗 武漢發布編輯部齣品 .......


【能工巧匠看寶雞】飛針走綫綉齣五彩生活

【能工巧匠看寶雞】飛針走綫綉齣五彩生活

    飛針走綫綉齣五彩生活 ――記國傢級非遺項目西秦刺綉代錶性傳承人李惠蓮 李惠蓮,生於1961 年,韆陽縣南寨鎮人,是韆陽縣太陽鳥工藝品專業閤作社理事長,多次參加海內外刺綉演示活動,獲奬多項,被譽為“三秦巧娘”“鄉土工匠”,是國傢級非遺項目西秦刺綉代錶性傳承人。近年來,李惠蓮與高校開展閤作,多次受邀到高校授課,受到老師和學生的歡迎。太陽鳥工藝品專業閤作社也成為大學生實踐基地,西安美院每年都會組織學生來這裏參觀、體驗、學習。 韆陽縣是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西秦刺綉”的重要傳承地,南寨.......


法國畫傢作品《俄羅斯舞者》被英美術館改名,成瞭《烏剋蘭舞者》

法國畫傢作品《俄羅斯舞者》被英美術館改名,成瞭《烏剋蘭舞者》

    (觀察者網訊)隨著西方無邊際地擴大俄烏衝突的影響,120多年前創作的畫也被盯上瞭。 據《紐約郵報》4月4日報道,法國印象派畫傢、雕塑傢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知名畫作《俄羅斯舞者》(Russian Dancers)近日被英國國傢美術館重新命名為《烏剋蘭舞者》(Ukrainian Dancers)。 綜閤《紐約郵報》和英國《衛報》報道,該作品是一幅描繪舞蹈團的色粉畫(粉彩畫),據信是埃德加・德加(1834-1917)於1899年創作的。晚年的德加對來巴黎巡演的舞蹈演齣很感興趣,.......


夜讀|青山不老

夜讀|青山不老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傢好!這裏是閃電夜讀,我是禹城融媒主播龐偉偉,今晚與您分享梁衡的散文《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節選) 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溝裏,山上全是樹,所以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談話,就如坐在船上,四圍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 但是,我知道這條山溝以外的大環境。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是乾旱、霜凍、沙暴等一切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過去,這裏風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頭。縣誌載:“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




秦始皇到底姓什麼?其實他根本不姓嬴,而是這個中國大姓

以薊為姓 在童話裏飛揚

這20句安徒生經典名言,句句都是超贊素材!

話說丨追尋北京稱謂變遷的曆史軌跡

山民究竟善不善戰?為何瑞士方陣橫掃歐洲,蘇格蘭人卻總送人頭?


前一篇新聞
南通生物臉譜APP公測版發布 當地3508種生物輕鬆瞭解
后一篇新聞
揭秘:拔瞭網綫,電腦還能被竊密和控製嗎?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