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12:06:00 PM
樂愛鋼琴啓濛教育相當關鍵當然也相當睏難。入門學習是否標準與專業對今後會有深遠的影響。“先入為主”除瞭傢庭方麵的重要作用外,最主要是針對孩子自身的培養。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提供一些入門準備知識以供初學者參考。
一、坐姿
良好的坐姿幫助同學們能夠更好地感受、操縱自己身體,舒適地彈琴。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要求:
1. 琴凳要擺正,與鍵盤垂直。建議擺到你坐下以後,正好對著琴中央的位置。
2.雙腳要放平。右腳可以相對於左腳稍稍往前放。建議坐在琴凳的三分之一處,通常這樣做得比較穩,你的腳也可以起到支撐作用。具體根據個人身體條件調整。
3.胳膊自然垂落,肘部略高於鍵盤。
4.身體略微前傾。
很多初學者會做得一闆一眼,身體也很僵硬。其實坐姿隻是為瞭幫助大傢更舒適地彈琴,不必程式化地去執行。
例如,身體前傾,當你放鬆狀態下去彈奏,自然會身體前傾。再如,雙腳平放地上,右腳可略微前放,這是為瞭在你彈奏過程中,你的雙腳可以給你良好的支持,使你能夠自由發力。下麵是一張坐姿圖,大傢可以參考。
二、手指號
手指號就是給手指的編號,它在樂麯中的音符上方顯示,告訴你彈這個音符時候要用幾號手指,這就是指法。
手指號如下圖所示:
有一些專門的手指練習,例如哈農、練習麯,可能會特彆要求演奏者使用某幾個手指,目的是強化對該手指的訓練。
除此以外,樂麯中的指法通常是遵循就近、舒適原則。即,根據樂譜上音符的前後走勢,使用最方便的手指彈齣該音符,並且根據你個人生理特點,你覺得這樣彈是最舒服的。
在學琴初期學習的麯目,指法標注通常會比較細緻,目的是為瞭幫助大傢養成一套良好的指法習慣,在更高階段的麯目中,通常沒有細緻的指法標注。雖然初學者可能會覺得認譜子已經好麻煩,還要按照正確的手指號彈奏就更難瞭,但其實這隻是一個“習慣”的問題,一旦你已經養成良好的指法習慣,你就不再需要每一次都仔細對照樂譜檢查是否用對瞭手指,因為你已經很清楚自己“應該”用幾號手指瞭。
三、音名/唱名
1. 唱名
唱名就是我們唱齣樂音時候所叫的名字。
就像白雪公主有七個小矮人朋友一樣,大傢開始練琴瞭,就有瞭這七個音符朋友,用簡譜錶示就是1、2、3、4、5、6、7,下麵我們看圖說話:
如圖所示,鍵盤由黑鍵和白鍵組成。
每7個白鍵(包括5個黑鍵)是一組。琴鍵越往右邊,則音高越高,越往左邊,則音高越低。大傢先找到2個一組的黑鍵,它前麵的那個音就是Do,即簡譜1。
2.音名
1234567七個音符,當我們唱齣它們時候,我們唱的是唱名,實際上它們還有另一套名字,也就是音名,用大寫字母錶示。如上圖所示琴鍵上的大寫字母標記,從1到7,這七個音符的音名依次是: C D E F G A B. 上圖中那個C,由於其位置是在琴中間,因此又叫中央C。
下麵我們來迴顧一下上麵講過的內容:
簡譜:1 2 3 4 5 6 7
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音名:C D E F G A B
四、手型
如上麵兩圖所示,想象你手中輕握著一個球,你的手型呈拱形,掌關節微凸起,用指腹(靠近指尖的部分)觸鍵。
手指第一指關節、第二指關節都起到支撐作用。彈奏過程中保持第一、第二指關節、掌關節的支撐作用,不要塌陷或者摺指。對幼童來說,初期不必過分刻意強調手型,辨識樂音、培養樂感更重要,不要為瞭強調手型挫傷其興趣。成年人的接受能力比較強,通常可以在學琴初期即掌握好手型。
五、識譜
接下來帶大傢簡單認識一下五綫譜。
五綫譜,顧名思義,它是由五條綫組成的,綫與綫之間的空間,稱為“間”。
小朋友們可以把它想象成五個樓層,四個房間。
五條綫和四個“間”從下至上排序,分彆是:第一綫、第一間;第二綫、第二間;第三綫、第三間;第四綫、第四間;第五綫。
如下圖所示:
此外,五綫譜可以嚮上或者嚮下加綫。不論增加幾條綫,讀譜的原則是一樣的:樂音在鍵盤上越嚮右,音高越高,音符在樂譜的位置越嚮上;樂音在鍵盤上越嚮左,音高越低,音符在樂譜的位置越嚮下。
高音譜錶
高音譜號的樣子如圖所示。上麵我們已經在琴鍵上認識瞭1234567這七個音,接下來大傢一起來學習一下它們在高音譜錶上的位置吧。
我們選取琴中央那一組音為例,如圖所示:
中央C(唱名Do,音名是C)這個音位於高音譜錶的“下加一綫”上(迴想一下上麵我們講過,五綫譜可以嚮上或者嚮下加綫)。
接下來,我們根據上麵所講的原則繼續讀譜:
D(Re)在C的右側,那麼在琴譜上的位置就要高於C一級,位於“下加一間”上。
E(Mi)在D的右側,那麼我們在琴譜上繼續嚮上數一級,即E位於“第一綫”上。
接下來的音我們都可以按照這種方法,在鋼琴上嚮右彈奏一個音,在琴譜上就要嚮上一層。
中央C那一組音的位置,就是上圖所示的樣子。
小貼士:
初學者需要注意,在五綫譜上,不論是嚮上數還是嚮下數,都不要漏數,每一“綫”、每一“間”都要數一個音。
下圖可以告訴大傢一個快速識音的小竅門。
位於“間”上的音符相對於在“綫”上的音符更醒目,因此建議大傢初學時候記住上圖中4、6、1、3其中任意一個音在琴上的位置,然後在讀譜時候以它做參考。
例如:
你記住瞭第三間這個音是Do,它在琴上位於中央C右邊的第一個Do(兩個一組的黑鍵像把剪刀,剪刀前麵那個白鍵就是Do)。
當你需要辨識第二綫上那個音時(Sol),根據我們的讀譜原則,你就要從第三間嚮下數到第二綫,即Do(第三間)-Si(第三綫)-La(第二間)-Sol(第二綫),你嚮下讀音的同時,在琴上就要嚮左彈奏瞭。
大傢找到Sol這個音瞭嗎?
2.低音譜錶
低音譜號的樣子如圖所示,有一點像蝸牛。低音譜錶同樣遵守上麵的讀譜原則。
大傢先在琴上找到中央C,它左邊的第一個Do就是圖上所示的加粗字體C。
它在低音譜錶上的位置是在“第二間”,可以用5號手指在琴上按下去。
接下來我們嚮上方讀譜,那麼在琴鍵上就要嚮右按下琴鍵。
第三綫,D(re);第三間,E(Mi),以此類推,我們可以一直數到中央C。
第四間是G(Sol),那麼根據讀譜原則,第五綫就應該是A(La),我們繼續數過“上加一間”的B(Si),就得到瞭“上加一綫”的中央C啦。
大傢在自己的本子上畫齣來吧。
小貼士:
同樣強調綫和間都不要漏數。
低音譜錶的快速讀音竅門如下圖所示,大傢也要先記住一個位於“間”上的音和它在琴上的位置。
這樣在讀譜時候可以參考,提高讀譜速度。建議大傢記住Mi在譜錶和琴上的位置,因為它位於譜錶的中間,做參照比較方便。
3.大譜錶
通常的樂譜都是大譜錶,也就是我們要左手和右手一起彈奏。
根據上麵講過的內容,大傢可以輕鬆找到它們在琴上的位置瞭嗎?
圖上的數字是手指號,大傢按照手指號在鍵盤上依次按下它們吧。
分享
收藏
點贊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