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11:59:52 PM
有個事,相當罕見。
眼瞅著層齣不窮的利好:降利率、首付,恢復開發貸,發並購貸、各部門錶態,也無法挽迴市場對房企的信心。
於是,頭部開發商們,實在憋不住瞭,乾脆自己齣來喊話。
2月24日晚間,10傢滬市房企債券發行人,在上交所官網,主動公開披露:銷售情況、債券發行情況、償債能力、公司整體戰略。
我大概看瞭一下。
保利說:我賬上1300多億,是短債的2倍多,評級BBB+,穩穩的。
旭輝和新城說:我們都已經贖迴美元債瞭,賬上還有子彈。
華發和新希望說:“三道紅綫”全綠。
碧桂園和龍湖說:我們找錢的渠道多,不怕。
總之,10個人都拍著胸脯錶示:我沒事,我沒有,彆亂說。
看看這10傢開發商,都是誰。
碧桂園、龍湖、保利、新城、新希望、金地、金茂、首開、華發、旭輝。
有點驚訝,是不是?
站齣來嚮市場鼓勁的10大開發商裏,竟然還有濃眉大眼的龍湖保利金地金茂。
按理說,以這幾傢的實力,根本不用發這份公告。
讓央企、國企、民企聯閤,同時抱團錶態,隻能說明:行業形勢,異常嚴峻。
越來越多的開發商,藉的錢還不上。
2021年,房企境內信用債違約數量達到52隻,約是2020年3.5倍,頭部房企違約總額超過500億。
今年的償債高峰,還在後麵等著,違約潮可能隻是剛開始。
行業銷售額下降的速度,目瞪口呆。
國信證券的數據,1月份,TOP3、TOP5、TOP10、TOP20、TOP30房企纍計銷售額分彆為1113億元、1546億元、2233億元、3194億元、3959億元,分彆同比下降40.2%、41.2%、41.9%、41.3%、39.9%。
這已經不是有點慘的問題瞭。
過完年的房地産,仍然陷入在“猜疑鏈”當中,無法自拔。
正榮、陽光城公開躺平,還不瞭債,某創,某光股價屢創新低,沒人知道下一個齣事的公司是誰,平日裏隱藏極深的錶外負債,加速暴露,市場的風險偏好極度收縮。
中泰證券今天有個報告,闡述瞭房地産“螺鏇式”惡化的原因。
1,買房的人,沒信心。
房地産稅試點提速、房價上漲預期減弱影響,居民購房預期收益率下降。
民營房企流動性壓力增加,爛尾風險擔憂提升,又進一步惡化居民購房預期。
2,開發商,左右為難。
因為全國性房企區域間的土地儲備不均衡,在預售資金監管加強的背景下,一旦現金流匱乏,通常會采取兩個經營行為。
一邊,在高庫存地區打摺拋售房地産項目,迴收現金。
另一邊,在庫存不足的地區,優化人員編製,縮減項目公司員工。
不管是打摺,還是裁員,都會進一步損害品牌形象,進而導緻銷售更睏難。
由此,市場供需兩端,開始呈現“螺鏇式”下行過程。
這個時候,一丁點的小道消息,都會對整個行業造成巨大影響。
可能是社交媒體上的一段文字,也可能是子虛烏有的傳言。
可能是商票不兌付,可能是去總部討要工程款。
可能是信托違約,也可能是一段沒頭沒尾的錄音和視頻。
任憑開發商如何解釋,怎麼給投資者鼓勁,韆方百計證明自己還有錢,也沒人願意相信。
隻要有風吹草動,金融機構第一時間抽貸、斷貸。
地方上的預售資金監管,迅速收緊。
資本市場馬上用腳投票,一瀉韆裏。
購房者直接PASS,抬走,下一位。
還是藍白最近一直絮叨的那句老話:信心,比黃金還珍貴。
這次大傢集體跳齣來,不分央企民企,也選擇報紙和媒體,同一天抱團通過交易所渠道發聲,著實少見。
但是,冷冰冰的公告,機械的數字羅列,依然沒有在市場上掀起太大波瀾。
接下來,還需要更高層級的調控“指揮棒”,纔能終止房地産的螺鏇式惡化。
2月24號,住建部的錶態,要比房企們的集體發聲,更加有力。
在“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發布會”上,住建部長王濛徽指齣:“我國現在仍然處於城市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們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100萬,住房的剛性需求比較旺盛。”“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閤理的改善性需求”。
對剛需的描述,是“旺盛”。
對改善的描述,是“滿足”。
總之,購買力是不缺的。
如果房企繼續躺平,收縮土儲規模,在即將到來的2022年首批次集中供地中,依然靠城投和地方平台公司托底,手裏囤的地無法轉化成住宅,土地流拍率居高不下。
那麼,核心城市客觀的購房需求,疊加住宅供應減少,到下半年,開發商纔有熬齣頭的希望。
但,也隻是希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