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2:37:13 PM
1、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拓跋燾在位期間攻滅鬍夏,統一北方,鎮壓蓋吳,大破柔然。他不僅是一位雄纔大略的英主,更是南北朝時期實至名歸的“祖安”第一人。其中最著名的還是他寫給劉宋皇帝劉義隆的兩封信。
公元450年,拓跋燾揮師20萬大軍南下,與劉宋大戰之後,劉宋的援軍及時趕到戰場,北魏此時也人睏馬乏,不得不引軍返迴。迴到北魏的拓跋燾覺得劉義隆隻會耍這些小手段,不和他堂堂正正地打一場,越想越氣,越想越不服,於是,拓跋燾“鍵盤俠”附體,寫給瞭劉義隆第一封信:
“以前蓋吳在關隴兩地謀反,你派人拉攏,給他們贈送武器、金銀,可蓋吳這些人,不過是想騙取你的金銀財寶罷瞭,你們隔得如此遙遠,他們又豈能真心聽你號令,你如果是真男人,就親自率軍北上和我堂堂正正打一場,取迴你失去的疆土。
你用金銀財寶誘惑我邊境的百姓,算什麼本事!啊?還為投奔你宋之人免除七年賦稅,這不就是培養奸佞嗎。我這一次揮師南下獲得的人口土地和你誘降我的人口相比,多嗎? 多嗎!!!
你如果想要保全劉氏血脈,就應該割讓長江以北給我,這樣的話我便考慮把江南讓給你,從此不對你劉宋用兵。不然的話,你就趕緊讓臣子將領們做好準備,等鞦天一到,我便親自率軍來拿瞭你的揚州,到那時,大勢已去,你就隻能坐著等死瞭。
以前你搞的小把戲,和北方各國聯盟,結果怎麼樣瞭?那些國傢都被我滅瞭,以此種形式來看,你獨木難支,能撐到何時!如今我要北上鏟除打不過就跑的柔然,你最好在南方給我安分點,不然等到瞭鞦天,我便將你一並鏟除。
我之所以不先討伐你,是因為你不像柔然那麼能跑。等我揮師南下時,你除瞭能在主城挖溝,還有什麼辦法?我取揚州的方式像君子一樣大大方方,而不像你,隻會乾背地裏引誘勾結的勾當。
你派來的間諜,已經被我抓瞭,我不屑於處死他們,現在把他們在放迴去,他們在我魏國看到瞭不少,讓好好學習學習我們魏國的國風。前幾年,你讓裴方明滅瞭仇池,後來又忌憚他的功勞,又將裴方明處死,這樣的忠臣良將,卻死於非命,你還能拿什麼跟我鬥?
你經常想與我一決高下,我又不像苻堅那麼傻,我會在白天派騎兵圍攻你,晚上撤退到一百裏之外紮營,我知道你們南方的傳統是夜裏偷襲,但你們的士兵晚上最多也不過跑五十裏,等你們追上我的軍隊時,天都已經亮瞭,你的士兵,就等著被我收割吧!
你父親那一輩的江鈴,可以算是有些智謀,但巧瞭不是,都被你給殺完瞭,這難道不是上天都在幫助我嗎? 更何況,抓你何須我動刀兵,我這裏有婆羅門的法師,派個小鬼過去,都能把你抓瞭。”原文齣處:《資治通鑒》魏主遺帝書。
同年,劉義隆齣師北伐,而劉義隆北伐的消息再次傳到“邏輯鬼纔”拓跋燾耳中,拓跋燾“陰陽怪氣”重新上綫,第二次“鍵盤攻擊”開始:
我們兩國現在本來是和平共處的,但你貪得無厭總是引誘我魏境百姓。今年春天的時候,我率軍南巡,就是為瞭把這些被你誘騙的魏民,遷迴本國。但現在我又聽說你要北上攻打我。
可以啊,你的軍隊如果能抵達中山城、桑乾川,那就盡管放馬過來吧,我不會迎接你也不會送你。
如果你是厭倦瞭自己的國土,倒是可以來我的平城住一住,我當然也可以去揚州,咱們倆換換環境。你今年都五十多歲瞭,卻還沒齣過傢門,真是可憐啊!你這次國力雖然能支持你北上,但卻也隻有三歲嬰兒的水平,跟我們馬上長大的鮮卑人比不瞭!
你來我北魏是客人,我想我也沒有什麼可以送你的,姑且就送你十二匹獵馬,毛氈,藥品這些吧!你遠道而來,如果馬力不足,就乘我送的馬,天氣冷瞭,就穿我送的衣服,萬一水土不服病瞭,就送我吃的藥吧!原文齣處:《資治通鑒》魏主遺帝書。
劉義隆雖然沒有迴信,但是估計被氣得不輕吧,不然也不會不聽朝臣的建議,執意要北伐瞭。
2、諸葛亮
諸葛亮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傢,謀略傢,死後更是進入瞭“武侯廟”,而他成為網紅的原因還是因為那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顔無恥之人!”此句齣自《三國演義》,雖不是正史,但也可以算是一次超強“鍵盤攻擊”瞭。
王朗: 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孔明:正是在下。
王朗: 我早就聽聞先生的大名瞭,今天有幸相會,果然是名不虛傳啊。先生是識時務之人,為什麼要興無名之師,犯我邊界啊?
孔明:我奉詔討賊,為什麼師齣無名?
王: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孔明:曹賊篡漢,霸占中原,也配稱為有名之人?
王朗: 從桓帝、靈帝以來......如果你倒戈卸甲,用禮儀來投降,仍不失封侯的地位,國傢安定,人民歡樂,難道不好嗎?
孔明: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麵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齣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至。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顔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緻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你、你、諸葛村夫......
孔明:住口!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諛之臣,隻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麵前妄稱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麵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王朗: 我、我、我……
孔明: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隻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顔無恥之人!
王朗: 你、你……啊……(墜於馬下,左右上前扶起,已死。)原文齣自《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