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11:08:34 PM
不久前,倫敦市政府宣布重磅消息,將盡快把辦公地點從市中心搬入位於東倫敦皇傢碼頭的水晶大廈。
這一消息曝光後,立即引發瞭廣泛的討論,畢竟,倫敦市政府捨棄的舊辦公樓是市中心知名地標,而且,位置優越,就在大名鼎鼎的倫敦塔橋旁邊。
那麼,倫敦市政府為何放著塔橋邊的樓不要,卻要大動乾戈搬到東倫敦呢?
倫敦市政府搬傢瞭
對倫敦稍微瞭解的人,對市政府辦公大樓應該都不陌生。
作為倫敦著名地標之一,這棟大樓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部結構,或者是地理位置,都實在太過“耀眼”。
倫敦市政廳大樓位於市中心南華剋區(Southwark),毗鄰泰晤士河南岸,從陽台可以直接看到倫敦塔橋。
不僅地理位置好,這座大樓的外觀也非常吸人眼球。它由英國著名現代主義建築設計師Norman Robert Foster親自操刀設計。這裏插一句,中國香港匯豐大廈,法國米洛高架大橋都齣自這位建築師之手。
而在這位設計師的奇思妙想下,倫敦市政廳大樓的外觀如同一個摩托車頭盔,也有人覺得像是一個發生瞭畸變的蛋殼,英國首相鮑裏斯在擔任倫敦市長期間還給它起瞭個綽號“洋蔥The Onion”。
大樓內部的結構也十分特彆,有一個巨大無比的螺鏇狀樓梯。
據悉,這座大樓總耗資4,300萬英鎊,在2002年建成後不久就成為瞭倫敦市政府的辦公樓,陪伴市政府走過瞭風風雨雨的近二十年。
不過,在去年底,這座大樓就徹底成為瞭“過去式”,不再作為倫敦市政府的辦公點,而倫敦市長和部分工作人員已經前往瞭位於東倫敦皇傢碼頭(RoyalDocks)的水晶大廈(TheCrystal)工作。水晶大廈也將被重新命名為市政廳(CityHall)。
在很多人看來,這一搬遷似乎有點難以理解,畢竟此前的辦公大樓是地標建築,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形象也深入人心。
對於這些不解,在之前的報道中,倫敦市長SadiqKhan也道齣瞭一些緣由。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竟然是――租金太貴!
1、原因一:租金太貴
實際上,市中心的舊辦公樓並不屬於市政府所有,而是科威特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管理機構科威特投資局(KIA)的財産。
因此,市政府每年都要嚮KIA繳納高達960萬英鎊的租金,還要額外支付300萬英鎊的商業費率和服務費用,以及數百萬英鎊的水電費、運營和維護費。
盡管KIA提齣可以給倫敦市政府一定的優惠,但SadiqKhan還是錶示,太貴瞭,租不起!
相比之下,水晶大廈是市政府2016年從西門子手中買下來的,每年隻需要花點運營費即可。
於是,為瞭省租金,市政府最終大動乾戈搬瞭過來,而據他們自己的預測,就算考慮到搬遷費、安全費等等,此舉最終能幫助市政府在五年內節省6,100萬英鎊,在十年內節省1.26億英鎊,這筆省下來的錢還可以用到更多公共服務中。
在公開講話中,SadiqKhan還錶示, 長遠來看,搬遷也是非常劃算的,因為擁有自己的房屋具備更多的確定性 。言下之意就是,以後租金還會不停上漲,早點搬遷也能早點省錢。
不過,話說迴來,倫敦市長的“生意經”放在我們普通人身上也是適用的。站在長期的角度,買房肯定要比租房劃算很多,尤其是英國的抵押貸款市場非常成熟,有時候每月的月供反而比租金便宜很多。因此,與其把錢交給房東,不如自己還貸買房,也算是一種強製儲蓄瞭。
關於這一點,我們之前也講過很多類似的例子,這裏不再贅述,再說迴倫敦市政府這次的搬遷舉動,除瞭省房租外,之所以選擇皇傢碼頭這個區域,也因為這一地區十分便利。
2、原因二:皇傢碼頭的便利性
作為辦公大樓,便利性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交通資源不能太差,而皇傢碼頭在這方麵並不輸市中心。
水晶大廈位於皇傢碼頭最西側,碼頭區輕軌DLR為這裏提供瞭方便的交通,距離最近的還有CanningTown等地鐵站。
不僅如此,倫敦最酷最有趣的齣行方式之一――阿聯酋空中纜車(EmiratesAir Line)就途徑水晶大廈,通過空中纜車,可以橫跨泰晤士河到達對麵的格林威治半島(GreenwichPeninsula),還可以欣賞到泰晤士河的絕美景色。
此外,倫敦城市機場也位於這一區域,橫貫倫敦東西的伊麗莎白綫( Elizabethline)也將途徑碼頭區,並在這裏提供一個新的站點CustomHouse,屆時前往金絲雀碼頭隻需要幾分鍾。
除瞭四通八達的交通外,碼頭區的生活也非常方便,有很多餐館、酒吧、咖啡館以及商超。
更值得一提的是,水晶大廈也靠近碼頭區河岸,與舊的辦公樓一樣,都擁有無與倫比的視野。這也是很多工作人員都傾心於這裏的原因之一。
3、原因三:大力發展皇傢碼頭區的決心
實際上,倫敦市政府此次搬遷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非常看好皇傢碼頭的這片再生區,也希望大力發展這片區域。
近幾十年來,倫敦一直在大力推行東擴計劃,並挑選齣瞭一些最具潛力的地區作為重建中心。
2012年倫敦奧運會後,重建皇傢碼頭更是成瞭為倫敦市政府的優先政策事項,政府為此投入瞭大量的資源和資金。
而通過這次政府搬遷,倫敦市政府也希望樹立一種“帶頭作用”,以此來推動這一地區的發展。
在公開講話中,SadiqKhan就錶示,皇傢碼頭是一個瞭不起的地方,我們有機會加速該地區的重建。
他還指齣,此次搬遷將成為皇傢碼頭重建的催化劑,而隨著伊麗莎白綫的開通,這將在未來20年內為這一地區帶來2.5萬套新住房和6萬個新工作崗位。
很多業內人士也認為,能夠預見的是,市政府的搬遷將強化皇傢碼頭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重塑這一地區的聲譽,並吸引很多的企業到此。
可以說,在眾多重建區中,倫敦市政府挑選中瞭皇傢碼頭,這背後自然有大力扶植的深意。
那麼,倫敦市政府為何選中皇傢碼頭?該區域目前的重建工作又如何呢?
說起這個問題,還得從皇傢碼頭的曆史說起。
重現生機的皇傢碼頭
倫敦的皇傢碼頭(RoyalDocks)其實是一個碼頭群落,主要由皇傢阿爾伯特碼頭(RoyalAlbert Dock)、皇傢維多利亞碼頭(RoyalVictoria Dock)和英王喬治五世碼頭(KingGeorge V Dock)組成。
這三個碼頭共同構成瞭世界上最大的封閉式碼頭,水域麵積近250英畝,有12英裏的海濱,總占地1,200英畝。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皇傢碼頭成為瞭倫敦與世界進行貿易的“門戶”,這座繁忙的港口集散和運輸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和奢侈品,也見證著日不落帝國的繁榮昌盛。
然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集裝箱運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碼頭的貿易量開始不斷下滑,各個老碼頭相繼關閉,大部分工業企業遷齣,這裏逐漸變得蕭條起來,皇傢碼頭也成為瞭泰晤士河畔的一顆“遺珠”。
不過,1980年左右,皇傢碼頭迎來瞭轉機。當時,為瞭重現傳統工業區的輝煌,並最大化利用優質土地,倫敦市政府要求對有發展潛力和重要價值的地區展開重建。
1981年,倫敦碼頭區開發公司(LondonDock Develop Company)受命成立,開始負責這片區域的重建和復蘇。
此後十多年間,倫敦碼頭區開發公司在這裏傾注瞭很多心血,不斷改善當地交通並促進新住宅和商業的開發。
這其中最引入注目的就包括1988年投入使用的倫敦城市機場,以及於1994年開通的碼頭區輕軌DLR。
交通的改善讓孤立的皇傢碼頭與外界緊密聯係起來,也為其發展奠定瞭良好的基礎,並吸引瞭很多企業和學校的目光。
1999年,東倫敦大學在皇傢碼頭開放瞭新校區,隨後,該校還斥資2,100萬英鎊建造瞭一個新的體育和學術中心,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這個中心還是美國奧運代錶隊的訓練基地。
2000年,備受關注的倫敦ExCel國際會展中心正式開業,很快,這座占地100英畝的建築就成為瞭倫敦乃至全歐洲最有名的活動中心之一,經常承接各類大型活動,全球峰會,國際賽事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為瞭改善工業區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倫敦碼頭區開發公司還負責修建瞭倫敦最大的河濱公園ThamesBarrier park,這大大改善瞭當地的環境。
2011年,皇傢碼頭區迎來瞭進一步的發展。這一年,英國政府授予瞭皇傢碼頭城市企業區(Urbanenterprise zone)地位,以幫助該地區吸引就業和商業。該地區也是倫敦唯一一個企業區。
很多人認為, 這一舉動顯然是英國政府對該區域重要性的肯定,其目的就是為瞭在皇傢碼頭重現“金絲雀碼頭”的輝煌。
大傢的期待並沒有落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皇傢碼頭迎來瞭一股投資熱潮,其中不乏很多亮點項目。
2013年,位於皇傢維多利亞碼頭的“SilvertownQuays”項目開建,該項目占地62英畝,耗資35億英鎊,是倫敦最大的重建項目之一,將創造2.1萬個工作崗位,帶動2.6億英鎊的經濟收入,並落成3,000套新的住宅。
不僅如此,該項目還承諾為中小型企業和品牌提供500萬平方英尺的商業空間,位於改造區中心的重點項目――廢棄麵粉廠韆禧磨坊(MillenniumMills),未來還將被打造成一個初創企業和新興企業的孵化中心。
除瞭這些大型項目外,很多住宅開發商也加大瞭對皇傢碼頭的投資,其中不乏中國、新加坡等海外投資者。
交通方麵,耗資10億英鎊的銀城隧道SilvertownTunnel 也將於2024年投入使用。
2018年,倫敦市長再次批準瞭一個3.14億英鎊的投資計劃,並承諾在未來20年,嚮皇傢碼頭區投資80億英鎊。
而就算今天,當地政府對皇傢碼頭的“偏愛”也沒有絲毫減弱。
今年年初,倫敦市長再次就新的皇傢碼頭和貝剋頓河畔機會區的規劃框架(OAPF)草案展開瞭公眾谘詢。
這一戰略文件全麵規劃瞭皇傢碼頭和貝剋頓河濱機會區的未來發展,包括修建住房、創造工作、改善交通以及基礎設施等。
倫敦市長錶示,通過這些建設,未來皇傢碼頭將成為一個經濟繁榮、企業雲集、生活便利、設施齊全的嶄新的城市和商業中心。
總之,迴顧皇傢碼頭這一路的曆史,再聯想到倫敦市政府搬遷的這一舉動,不難看齣政府對這一地區的重視。
在期待皇傢碼頭發展的同時,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政府的戰略規劃也為我們提供瞭一些難得的投資機會。
我們常說,投資就要買有潛力,能預期的地方,而那些政府提到最多,正在砸錢,或齣現在官方規劃中的地方無疑是最保險的選擇之一。
通常,被納入政府規劃的區域不僅有政策方麵的傾斜和資金的投入,在政府的信用背書下,很多優質企業也願意在這裏加大投資,修建住房或開發商業,各路資金也會在嗅到商機後不斷湧入,其發展前景也是可以預見的。
從這點來看,被倫敦市政府“偏愛”的皇傢碼頭無疑就是下一個投資熱點。
在這裏,房産君也給大傢推薦一個位於皇傢碼頭附近的好盤――瓏茵港項目!
瓏茵港項目
瓏茵港項目離維多利亞碼頭僅僅隻有0.2英裏,走路到泰晤士河僅需3分鍾。
項目共有8期,是一個大型的樓盤項目,共有854套住宅。目前,一期項目已經交付完成,入住率幾乎達到瞭100%。
該項目的交通便利,樓盤位於CustomHouse和RoyalVictoria兩個輕軌站之間,步行5分鍾就能夠搭乘輕軌綫通勤。隻需18分鍾即可直達老金融城,15分鍾可達金絲雀碼頭。到東邊的倫敦城市機場和東倫敦大學,搭乘輕軌也僅需15分鍾左右。
而且,該樓盤臨水而建,小區內綠化極高,公共綠地麵積相當於20個網球場。對經曆瞭疫情的人們來說,有水有樹的房子自然不容錯過。
不過,之所以給大傢推薦這一樓盤,除瞭居住舒適、方便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這個項目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
在前麵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分析過,皇傢碼頭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潛力區,區域優勢的帶動下,該樓盤無論是升值潛力還是租金迴報都非常可觀。
在租金方麵,該樓盤距離新興金融城金絲雀碼頭,正在發展的皇傢碼頭商業區都不遠,周邊商圈雲集,上班的白領眾多。同時,該項目距離東倫敦大學僅十幾分鍾車程,租賃需求旺盛。
而以目前的租金來算,皇傢碼頭區的租金迴報率大約在4.3%�C5%左右。
除瞭租金收益外,該樓盤的房價增長也是可以預期的。在前麵我們已經說過,倫敦市長承諾為皇傢碼頭區投入80億英鎊,而在政府支持下,各路資金的湧入是必然的。
最終,這勢必會帶來區域的發展,帶動周邊基礎設施的升級,並創造海量的就業崗位和24%的人口增長。新湧現的崗位帶來的不僅是源源不斷的租客,更是買房的剛需人群,供不應求必然推動房價上漲。
房産圈的結尾提示:
從倫敦市政府的選址,我們可以一窺皇傢碼頭在政府規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這也從側麵證明,不僅是普通民眾,倫敦市政府對於重建區的未來也是極為看好的,並願意押注更多的資源和資金,以獲取長綫迴報。
在眾多重建區中,皇傢碼頭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瞭倫敦市政府發展中的“重中之重”,其增長更是可以預期的。
而瓏茵港作為皇傢碼頭目前在建的優質大型項目之一,勢必也會藉此契機,獲得更好的發展。
如果大傢對這個項目感興趣,歡迎加客服微信BuyHomeUKSerena谘詢。
也歡迎在3月19日和20日,參加我們的南京見麵會!
時間:3月19日(周六)、3月20日(周日)下午
地點:南京市中心
名額有限
誠邀您參加
麵對麵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