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5/2022, 8:29:30 PM
為推進全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規範普通高中教學管理,全麵提高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省教育廳近期製定瞭《江西省普通高中學校教學管理基本要求》,在教學管理組織、教學計劃製定、教學管理實施、日常教學管理、嚴格學籍管理、選課走班管理、綜閤素質評價、教學質量評價、教學研究管理、教學條件保障等方麵進行全麵規範。一起來瞭解
江西省普通高中學校教學管理基本要求
(試行)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嚮,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全省普通高中學校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樹立科學的教育觀、人纔觀和質量觀,優化教學常規,強化教學管理,發展素質教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立德樹人。 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纔使命,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嚮,確立普通高中學校人纔培養目標。
堅持全麵發展。 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保障學生自主選擇權利,促進學生全麵而有個性地發展。
堅持統籌兼顧。 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特點,分類規範,穩步推進,增強教學管理的係統性和協調性。
堅持問題導嚮。 以常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導嚮,不斷優化教學過程,破解教學管理難題,切實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全麵提高教學質量。
三、基本任務
改進教學常規管理。 堅持以人為本,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進教學管理方式,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完善教學管理製度。 主要包括組織管理架構、教學計劃製定、教學管理實施、選課走班執行、教學質量評估、教學條件保障等。
促進教學特色發展。 探索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的轉變,構建具有學校特色、充滿活力的課程體係。
四、具體實施
(一)教學管理組織
校長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第一責任人,深入一綫瞭解學情、師情,確保教學管理務實高效。明確各分管副校長、管理部門及人員崗位職責,樹立為教學服務的思想,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優質服務,切實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年級組長和教研組長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具體實施者,要在優化學校教學管理上發揮重要作用。
(二)教學計劃製定
教學計劃是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學校要立足校情,按照人纔培養目標和國傢課程方案,堅持知識、能力並重,科學製定教學計劃,著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麵發展。教學計劃內容包括普通高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含各類課程比例、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課程安排等)、學分分配、教學進程總體安排等。學校應依據教學計劃,編製學年、學期教學工作安排,落實課程教學任務。學校教學計劃在執行過程中應根據需要不斷完善。
(三)教學管理實施
建立崗前培訓製度,確保全體任課教師勝任教學崗位。積極參加教研活動,精心組織集體備課。改進教學方法,提倡互動式、啓發式、探究式、體驗式教學,堅持因材施教,更加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更加強調提高學生綜閤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加注重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強作業設計研究,提升作業設計水平,科學設置試題難度,創新作業方式,控製作業總量和時長,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四)日常教學管理
學校要製定並嚴格執行校曆、教學計劃、課錶以及作息時間錶,保證學校教學秩序有序開展。除即將進入高三年級的學生,可在確保安全和堅持自願的原則下,在寒暑假期間適當安排教學外,所有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在其他情況下一律不得占用國傢法定節假日、雙休日及寒暑假組織學生違規補課。要全麵掌握教學信息,適時徵求師生意見,及時處理執行過程中齣現的問題。閤理配置和規劃建設教室、實驗室、學校實踐教學基地、體育藝術場館、校園網絡等教學設施,保證教學需要,提高資源效益。
(五)嚴格學籍管理
學校應按規定建立學生學籍檔案,製定相應的學籍管理辦法。學籍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對學生的入學、注冊、轉學、休學、復學、課程修習、成績與學分記載、畢業證書發放等。要規範學籍業務辦理流程,及時辦理學籍異動、流轉等相關業務,確保“人籍一緻、籍隨人走”,嚴禁齣現“空掛學籍”、違規招收旁聽生、藉讀生等現象。
(六)選課走班管理
1.基本原則。 自主性原則。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人選擇。
差異性原則。針對學生差異和學校實際,為每一名學生提供個人發展的平台,既要保證學生高中三年應修學分的獲得,又要減輕學生的負擔,對每學段選課數量進行控製。
發展性原則。設置課程時,既滿足升學考試需要,又有利於學生長遠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2.選課流程。 選課按以下流程操作:高一下學期結束前學生開始選課課程設置編製編製《選課指導手冊》召開動員大會指導學生填寫意嚮錶整理統計調整傢長和學生簽訂選課確認書確定模塊、學生確定任課教師、上課地點製作任課教師和學生課錶。
大緻步驟為:
準備階段。 所選課程包括《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學校編製《選課指導手冊》,對普通高中課程結構、各學段所開設的模塊內容作齣簡要說明,並對選課流程、教學班學生管理、教師評價等問題提前規劃,製訂相關的管理辦法。
選課階段。 召開動員大會,就選課的意義、原則、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嚮學生及傢長宣傳解釋。由行政班班主任及學生發展指導教師為學生提供選課谘詢服務,學生本人填寫選課意嚮錶。
公布結果階段。 高一下學期結束前,公布選課結果和各門課程選修學生名單,編製學生個性化課程錶。學生所選課程,不能隨意更改。
3.學生管理。 同時製定行政班、教學班管理辦法。日常管理以行政班為主,教學班管理主要責任人為任課教師,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主。
(七)綜閤素質評價
健全普通高中學生綜閤素質評價製度,完善評價體係,強化對學生愛國情懷、遵紀守法、創新思維、體質達標、審美能力、勞動實踐等方麵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麵而有個性地發展。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指導學生注重平時收集整理相關材料。規範評價程序,嚴格審核公示等環節管理。建立健全監督保障與誠信責任追究製度,確保材料真實有效。
(八)教學質量評價
堅持科學有效,組織開展教學質量評價工作,製定評價辦法,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健全綜閤評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傢長評價等方式,提高教學質量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把教學質量評價作為日常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堅持教學質量評價經常化與製度化。建立激勵機製與約束機製,奬優罰劣,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九)教學研究管理
積極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研究活動,共同探索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把學校的教育實踐過程變成教學研究的過程,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完善教學研究製度,根據實際,因地製宜采用多種方式,構建教學研究平台,豐富教學研究活動,提升教學研究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加強校本課程研究與開發,豐富學校課程體係,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積極組織開展校本培訓,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開展教學名師、教學能手評選工作,鼓勵優秀教師積極投身教學研究。
(十)教學條件保障
堅持教學優先的經費保障原則,學校要按規定確保教育教學、教學改革等的經費投入,加強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學校行政、後勤等要服從服務於教育教學管理,加強協同配閤,確保教學管理工作高效開展。
五、管理責任
切實落實市縣在高中學校教學管理中的監管責任。按照國傢規定,設區市、縣政府履行舉辦普通高中教育的主體責任,各地應當加大經費投入,加強校捨建設,改善教育裝備,加快補齊短闆,持續保障普通高中學校基礎條件,不斷適應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閤改革的要求。市、縣不得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及奬懲學校和教師。將教學管理實施情況納入政府履行教育職責重要內容,健全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製度,加強對學校教學管理的日常監管,規範辦學行為,提高教育質量。落實校長在學校教學管理中的主體責任,校長帶頭鑽研課程方案、課程標準,鼓勵校長帶頭上課,深入課堂一綫聽課指導,全麵掌握學校教育教學實施情況,研究解決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強化責任追究。對在辦學方嚮、教育投入、學校建設等方麵存在嚴重問題的,將依法依紀依規追究當地政府和主要領導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違背黨的教育方針、背離素質教育導嚮、不按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實施教學等行為,依法依規追究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和有關人員的責任。對監管不力的教育行政部門,取消其各類評優評先資格,在當年市縣高質量發展綜閤績效考核評價中倒扣分數,在分配中央和省級教育項目資金時相應扣減所在地管理因素分值;對教學管理混亂、教育質量明顯滑坡、師生和傢長反映強烈的學校,由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視情節輕重分彆給予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撤銷榮譽稱號等處理;對相關責任人,視情節輕重分彆給予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責令檢查、誡勉談話、行政處分、建議地方黨委、政府調離直至撤職等相關處分。
本基本要求適用於江西省普通高中學校的教學管理,自2022年3月1日起試行,由江西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來源:江西省教育廳
編輯:孔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