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10:09:39 AM
3月1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瞭《關於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通知》,業內簡稱“鄭18條”。
縱觀目前地方城市齣台的寬鬆政策,“鄭18條”可以說是寬鬆力度最大的。
為什麼鄭州敢於“齣頭”?
會不會造成房價不穩?
彆的城市調控會不會效仿跟進?
01
細看“鄭18條”,可以說是目前全國首個全方位鬆綁調控政策的城市。
其一,放鬆限貸,認貸不認房。
新政第12條提齣,對於名下隻有一套住房且已結清房貸的,再貸款買房仍算首套。
紅姐認為,這比認房不認貸的寬鬆力度還大,有改善需求的本地人不必等賣舊纔能買新,有利於促進市場快速恢復。
其二,放寬限購,有老人來投靠傢庭可新購一套住房。
新政第3條提齣,子女、近親屬在鄭工作、生活的,鼓勵老年人來鄭投親養老,允許其投靠傢庭新購一套住房。
這意味著,如果老人來投靠,已有鄭州本地戶口的傢庭可購買第三套住房,未在鄭州落戶的外來人口傢庭,也可以再買第二套。
其三,放鬆限價,高品質住宅銷售限價可以適當上浮。
新政第10條提齣,提高商品住宅品質。對低容積率、高綠地率、環保節能和立體生態建築予以政策支持,對銷售限價給予一定比例的上浮,逐步增加高品質住宅供應量。
與此同時,新政對開發商也提齣瞭適當的支持舉措。
其一,鼓勵拿地。 新政第5條提齣, 土地競拍保證金 最低比例下調至掛牌價的20%,土地齣讓金可在成交後1年內實行分期繳納。
其二,幫助融資。 新政第11條提齣,定期組織銀企對接,鼓勵金融機構對受睏企業貸款展期、續貸,加大房地産企業並購貸款支持,有效緩解資金鏈運行壓力。
網傳一份文件顯示,按照河南省住建廳的要求,河南省房協正嚮房地産開發企業統計融資需求並上報。
其三,推行並堅持貨幣化安置。 新政第14條提齣,實施安置房建設工作三年行動,堅持以貨幣化安置為主。對未開工建設的安置房,鼓勵拆遷群眾選擇貨幣化安置。
推行貨幣化安置,意味著將提高有購房需求的被拆遷傢庭的商品房購買能力,增加瞭潛在購房人群。
02
業內有個共識,很多城市及房企都在等著3月的全國大會,看傳遞的是什麼精神,然後再開展行動。為什麼鄭州選在大會前齣台寬鬆力度較大的“鄭18條”呢?
多位身處河南的「地産銳觀察」投融資群群友私信告訴紅姐,因為鄭州實在是“太難瞭”。
2021年遭遇到7・20特大水災和疫情的雙重打擊,經濟大受影響。
2021年鄭州GDP總量12691.02億元,排名全國TOP50城市第16位,但是 GDP實際增速為4.7%(全國8.1%),排在全國50城倒數第二;也不及河南省內平均水平6.3%,排名墊後。
從土地齣讓金看,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2021年鄭州土地齣讓金收入805.18億元,同比增長29%。
但是從土地成交結構和拿地主體看,存在隱憂。據中指院統計,2021年鄭州全市域成交住宅用地700.24萬�O,同比減少42.25%。在第二輪和第三輪集中土拍中,民企幾乎躺平,央國企和地方平台成為托底。
記得去年9月網絡刷屏的建業地産提交的求救信,裏麵對受水災和新冠疫情雙重疊加衝擊帶來的損失及停工睏境,有細緻的描述。
也有群友告訴紅姐,水災、疫情疊加民企暴雷的影響,鄭州本地的金融機構在去年3季度開始就明顯感覺本土房企兌付壓力山大,拿地力不從心,地方政府也壓力山大。
春節開工後,網傳成立於1998年的河南本土房企名門地産於2月14日發布瞭一份內部文件,宣布公司放長假至今年5月31日,期間發放最低保障工資2000元,且復工時間待定。
近期,河南本土龍頭建業集團傳齣裁員優化比例或高達60%,旗下三大上市公司同時更換CEO,也傳遞瞭企業麵臨的巨大壓力及不得不做齣調整應變。
上述群友還介紹, 河南本土開發商基本上靠著本土資方在支撐,目前藉新還舊已經很難,甚至有的已徘徊在生死邊緣。
03
談及新齣的“鄭18條”會不會扭轉目前的睏局,有鄭州本地群友錶示還需要觀察。
首先,從融資來看,“鄭18條”或許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幫助。
“能用來融資的項目基本已經融過瞭 (沒有抵押物) ,能給錢的機構大部分都是本土的,股份製和商業大行幫不上忙”。
其次,關鍵看樓市銷售會不會盡快迴暖。
據河南樓市報道,2021全年鄭州市新房銷售約163450套,創近五年新低,同比下降32.9%;二手房約成交65450套,同比下降3.73%。
來源:河南樓市
有群友介紹,鄭州二手房交易稅費上執行的標準和北京一樣高企,如果房子産權非滿五唯一,交易時須按差額20%徵收個稅。
而市場潛規則這部分稅費由買方承擔,加重交易門檻,也影響瞭鄭州二手房市場的成交。
好消息是,據鄭州地産報道,目前鄭州的鄭東新區、經開區、中牟、港區四個區域已經執行新政策,業主自己選擇可按核定價格1%徵收個稅,大概率很快將在全鄭州各個區域執行。
預計接下來鄭州二手房交易會有迴暖,進而帶動新房市場成交。
研究機構普遍認為,“鄭18條”扶持力度較大,有望提振市場觀望者的信心,部分措施應該能直接改善鄭州樓市低迷現狀。
04
那麼,接下來會不會有更多城市跟進效仿“鄭18條”呢?
有「地産銳觀察」投融資群群友認為預計不會,因為鄭州2021年遭遇瞭特大水災,有區彆於全國其他城市的特殊情況。
但券商研究機構普遍認為,鄭州作為中部二綫省會城市,信號意義較強,預計未來兩月內會有更多城市效仿鄭州模式。
國泰君安認為,2022年房地産行業最主要的風險已由資金鏈風險升級至需求下行的風險,市場呼籲更加強有力的政策來延緩樓市的下行,但對政策推齣節奏及力度存在一定分歧。
因此,“鄭18條”齣台的時點和政策力度,對全國其他城市有極強的信號意義。在全行業下行背景下,鄭州模式預計將被大多城市跟進。
中信證券也認為,“鄭18條”具備示範效應,對首套房認定標準的變化如被大規模效仿,將有可能推動房地産市場走齣低榖。預測樓市銷售將在3月見底,房企投資信心有望在二季度逐步恢復。
鄭州CBD
05
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鄭州“認貸不認房”政策的落地,意味著地産政策走入托底刺激周期,會不會又重迴地産拯救經濟的老路。
紅姐認為,鄭州放鬆限貸、放寬限購,符閤“提升改善型購房的信貸支持,滿足閤理的改善型購房需求”的調控導嚮;鄭州城中村改造規模大,推行貨幣化安置也在因城施策框架之內。
當然地方政府也會隨時監控市場波動變化。鄭州新政在第16條有提齣,要加大聯閤執法力度, 堅持控新治舊,消存量、控增量、防變量 。
“鄭州去年遭遇一次水患、兩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很大,水災後很快就涼涼瞭。”有一位去年在鄭州工作瞭整一年的「地産銳觀察」投融資群群友說。
其認為,這一輪國傢政策緊縮是全麵的緊縮,政策一起上,導緻大傢都沒有騰挪的空間,“真覺得有些過瞭”。
紅姐也認為,當前政策主要在“糾偏”,而不是重迴“刺激”。最重要的是促使需求停止觀望,推動樓市銷量迴暖,進而提升各方信心,有“量”纔有其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