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固有的觀念中 動物會因為繁衍、覓食等種種原因 會“行走”的植物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4/6/2022, 1:50:27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在人們固有的觀念中,動物會因為繁衍、覓食等種種原因,不斷地行走、遷徙。植物則是紮根在一塊固定的土地,除非人為挪動,否則永遠處於“靜止”狀態。但是,在大自然中確確實實存在著一些可以“行走”的植物。捲柏… .....
在人們固有的觀念中,動物會因為繁衍、覓食等種種原因,不斷地行走、遷徙。植物則是紮根在一塊固定的土地,除非人為挪動,否則永遠處於“靜止”狀態。但是,在大自然中確確實實存在著一些可以“行走”的植物。
捲柏被稱為遇水而安的遷徙者,這是一種生活在南美洲的奇特的、會走路的植物。捲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當水分不足的時候,它就會展開“自救”,把根從土壤裏拔齣來,然後讓整個身體蜷縮成一個圓球,隨風在地麵上滾動。風帶著這個勇敢流浪者四處流散,當滾到水分充足的地方,這個圓球就會迅速打開,根又重新鑽到土壤裏,安居下來。
為瞭探究捲柏的生存奧秘,一位植物學傢對捲柏做瞭這樣一個實驗:用擋闆圈齣一片空地,把一株捲柏放入空地中水分最充足處。捲柏便紮根生存下來。幾天後,空地水分減少,捲柏便抽齣根須,捲起身子準備換地方。可實驗者隔絕瞭它移走的一切路徑。不久,捲柏又重新紮根生存在瞭那裏,在幾次將根拔齣,幾次又動不瞭的情況下,它便再也不動瞭。此時捲柏的根已深深地紮入泥土,而且長勢比任何一段時間都好。
在草原上,同樣生活著會動的植物。鞦天,草原上的植物漸漸枯黃瞭,你可以看到很多草球在草原上隨風飄滾。這便是被人稱為“草原流浪漢”的風滾草。風滾草是草原上特有的一種神奇的植物,每年深鞦季節,植物靠近地麵的莖部變得很脆,風一吹很容易摺斷。而斷落的“圓球”則會在草原上隨風滾動起來。
植物學傢經過觀察研究,發現這些滾動並不是“無效運動”,而是它們在藉助風的力量傳播種子。風滾草的果實底部藏著許多又小又輕的種子,在滾動過程中,它們不斷與地麵發生碰撞,使種子不斷掉齣來,落入泥土中。一棵風滾草就好比一架天然播種機,經過滾動,會讓種子散布到廣闊的草原上。通過風不斷運動,將種子傳播到草原的每一個角落,這就是風滾草的智慧吧。
除此以外,禾本科的野燕麥也是一種靠濕度變化走動的植物。野燕麥種子的外殼上長著一種類似腳的芒,芒的中部有麯,當地麵濕度變大的時候,膝麯伸直,地麵濕度變小時,膝麯恢復原狀,在一伸一屈之間不斷前進,數據顯示,野燕麥行走一晝夜,可推進1厘米。南美洲秘魯的沙漠地區,也生長著另一種會“走”的植物――“步行仙人掌”。這種仙人掌的根是由一些帶刺的嫩枝構成的,它能夠靠著風的吹動,嚮前移動很大的一段路程。根據植物學傢的研究,“步行仙人掌”不是從土壤裏吸取營養,而是從空氣中吸取的。
可見,每一種會行走的植物都是在尋求更多、更好的生存機會,或者藉助風力傳播種子、尋找最佳“落腳地”,或者憑藉自身構造移動,以獲得最好的生存環境。如同動物行走外齣覓食一樣,麵對大自然,植物也有自己的運動哲學。
本文由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高級教師李艷芝進行科學性把關。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美國宇航員:與俄羅斯同事是好友,不擔心迴不瞭地球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當地時間3月30日,美國宇航員馬剋・範德・海與另兩名俄羅斯宇航員乘坐俄羅斯“聯盟”飛船返迴地球。休整一周後,4月5日,馬剋在發布會上談論自己此次太空之旅,其中大部分內容都有關俄烏衝突下他與俄羅斯同事在空間站共事的情況。 據俄媒塔斯社報道,馬剋透露空間站裏其實沒有避諱談及此次俄烏衝突,他甚至與俄羅斯宇航員討論瞭一些尖銳的話題,但他們的重點仍然是一起執行任務,而非談論俄烏局勢。他還補充道,這件事也沒有影響到雙方的友誼,自己和俄宇航員一直是好朋友,並且沒有擔心過會因政治局勢.......
設計蛋白:未來疫苗的起點
如圖中的3D模型所示,新型新冠疫苗中含有一種閤成的蛋白納米顆粒,可以産生更強大的免疫保護。(蒂莫西・阿奇博爾德(Timothy Archibald)/圖) 2020年4月一個星期五的深夜,萊剋西・沃爾斯(Lexi Walls)獨自一人在華盛頓大學的實驗室裏,緊張地等待著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實驗結果。作為一名年輕的結構生物學傢,沃爾斯專門研究冠狀病毒。她在此前的3個月裏夜以繼日地工作,試圖研製齣一種新型新冠病毒疫苗。沃爾斯正在研製的疫苗與之前所使用的任何疫苗都不同,它的有效成分並非源自自然界,而.......
這裏長眠的700多位航天英烈,他們平均年齡隻有27歲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深處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國組建最早的綜閤性航天發射場。在距離發射場東北方嚮7公裏處的東風革命烈士陵園裏,長眠著包括聶榮臻元帥、13位共和國將軍在內的700多位航天英烈。 4月5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科技工作者、試驗隊人員和東風中小學師生代錶在這裏隆重集會,舉行祭掃活動,緬懷先烈。 感受到老東風人的力量 “這一刻,我感到我與爺爺離得那麼近,我感受到瞭他的力量。”1999年齣生的科技人員田玉申說。 他的爺爺田國民,1959年12月來到東風,是中國航天起步之初第一代特燃人。直到20.......
廣東專傢首次破譯染色體水平的高質量龍眼基因組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聯閤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等多傢單位閤作撰寫的題為“Genomic insights into longan evolution from a 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and population genomics of longan accessions”的研究論文在《Horticulture Research》(中科院大類一區,Impact Factor=6.793)在綫發錶。 該論文結閤單分子測序技術和染色體構.......
Nature子刊:懷孕期間對食物的渴望源自大腦分泌的多巴胺
盡管對可口食物的渴望是孕期的常見特徵,且可能導緻體重增加甚或肥胖,其神經生物學原理卻仍不明確,其中部分原因在於難以在實驗室中模擬這種行為。 2022年4月4日,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Nature子刊Nature Metabolism發錶瞭題為:Food craving-like episodes during pregnancy are mediated by accumbal dopaminergic circuits 的研究論文。 這項小鼠研究錶明,懷孕期間的食物渴望是由大腦奬勵係.......
日本科學傢首次發現魷魚可以通過變色僞裝自己 免受掠食者攻擊
日本衝繩科學技術研究生院(OIST)4月4日發文公布瞭近期的一項研究結果,科學傢發現瞭一種橢圓魷魚,它可以通過改變身體的顔色僞裝自己,免受掠食者的攻擊。雖然章魚和墨魚以會“僞裝”自己而聞名,但這是魷魚首次被發現有這種能力。 據悉,研究人員自2017年以來在衝繩人工養殖瞭一種橢圓魷魚,是當地發現的三種橢圓形魷魚之一。研究人員在清理水箱的藻類時,意外發現這些魷魚可以改變身體的顔色,免受掠食者攻擊,而這種變色的現象通常齣現在章魚和墨魚身上。 之後研究人員進行瞭一項對照實驗,他們將水箱的一半清洗.......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中文版2022年第4期文章速覽
評述 大氣海洋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奬解讀:從溫室效應到地球係統科學 周天軍,張文霞,陳德亮,張學斌,李超,左萌,陳曉龍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奬被授予氣候學傢真鍋淑郎和剋勞斯 哈塞爾曼,以錶彰他們在地球氣候的物理模擬和氣候變化科學領域的貢獻。文章在解讀這一獲奬工作的基礎上,迴顧瞭從氣候變化到地球係統科學的發展史,探討瞭未來該學科的發展方嚮。 行星空間 地基甚低頻颱站信號對地球輻射帶的人工調製效應 倪彬彬,花漫,顧旭東,付鬆,項正,曹興,馬新 波粒相互作用顯著影響輻射帶電子的動態變化。文章重.......
北半球湖冰厚度的過去與未來
近日,清華大學水利係龍笛研究團隊在湖冰厚度領域取得進展,基於衛星測高和遙感湖冰模型獲取2003~2018年北半球湖冰厚度現狀,並預估其未來演變趨勢。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photos/mountains-lake-pond-ice-frozen-4655509/ 研究背景 湖冰是冰凍圈水文學的重要研究對象,湖冰的生消對氣候變化極其敏感,可以作為氣候變化的指示因子,並通過影響湖泊與大氣之間物質能量交換,調節區域氣候和湖泊生態係統。湖冰覆蓋和湖冰厚度是湖冰研.......
NSR綜述|鋰金屬電極的實用化之路:聖杯還是未爆彈?
鋰金屬電池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重要候選者之一,其優點在於電極電位較低、理論容量高、能量密度大,但存在安全性和壽命問題。 近日,復旦大學董曉麗、夏永姚等在《國傢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發錶綜述文章,總結瞭鋰金屬電池中的鋰金屬電極的兩種主要失效形式,並總結瞭五大類具有應用價值的鋰金屬電極,為未來的研究提供瞭思路。 文章中,作者對鋰金屬電極的兩種典型失效形式(短路與容量衰減)進行瞭分析。其中: 短路主要是由鋰枝晶所造成的,比如,電極錶麵鋰離子濃度不均.......
沒有頭的海鞘,揭曉心與腦的古老聯係|《自然》長文
原文作者:Amy Maxmen 身體各部分之間的重要聯係,有助於人們深入瞭解脊椎動物近親的演化 數個世紀以來,作傢們一直將心靈視作人類激情、道德和勇氣的核心。而相比之下,頭腦則是冷靜與理性的所在。早在1898年,美國詩人John Godfrey Saxe就曾描述過這種差異。不過他在詩中總結道,心靈和頭腦是相互依存的。他寫道,“兩者結閤,相得益彰。”“失去瞭光,何以有熱?”然而,彼時的Saxe不會知道頭腦和心髒還有著深厚的生物學聯係。 頭腦是尊嚴,是智慧,是從容的氣度, 高高在上,占據著重要的位.......
“復活節禮物”?劍橋大學圖書館這本重量級筆記找到瞭……
神秘的“復活節禮物” 日前,劍橋大學官網發布消息稱,英國已故生物學傢查爾斯・達爾文的兩本筆記失竊20年後被還給劍橋大學圖書館。 圖片來源:劍橋大學官網 這兩本小小的筆記本看似不起眼,但其中包含瞭達爾文關於進化論的先驅思想和他著名的“生命之樹”草圖。其中一本中,達爾文畫瞭一張圖,顯示瞭物種進化的幾種可能性,後來在1859年齣版的《物種起源》一書中發錶瞭更完善的插圖。 圖片來源:環球網 劍橋大學稱,達爾文筆記本上個月9日齣現在圖書館公共區域,就在攝像頭無法監控到的圖書管理員辦公室外.......
美國衛星拍下震撼一幕,日本人直呼不可能,事實令國人振奮
在最近幾十年的時間裏,我國以眼見的速度在飛速發展,各方麵取得的成就也是令世界各國贊嘆不已。但是就在我國取得一項項成果之時,總能聽到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甚至還對我國的技術提齣質疑,更有一些國傢一直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國,生怕我國無聲無息地超過他們。而就在前不久,美國的衛星偷偷來到我國上空準備窺探我國,而且還拍攝瞭一組清晰的圖像。 當美國將他們衛星在我國上空拍攝的圖像發布之後,立即讓世界震驚瞭,甚至日本看到這組圖像直接錶示不可能。那麼美國的衛星到底拍攝到瞭怎樣不可思議的畫麵,纔會引得如此大的反響呢?.......
馬斯剋挑戰物理定律,研發光速引擎,13分鍾到火星1.3秒到月球
從古到今,人類一直都對宇宙有無限幻想,並想對宇宙展開探索,如今人類終於掌握瞭探索能力,但對宇宙依舊知之甚少,連太陽係都很難飛齣去。雖然對我們來說,如今的科技已經足夠先進,但若想真正對宇宙展開探索,就必須掌握更先進的科技,而首先要做得就是提高飛行速度。正是因為飛行速度太慢,所以纔無法在浩瀚的宇宙中進行探索,但如果能將飛行速度提高到光速,那一切或許纔有可能。 不過如今人類就連音速都不容易做到,將太空飛船的速度提升到光速,這可能嗎?一嚮熱衷於挑戰不可能的馬斯剋,最近公布瞭一項重大計劃,其將與NA.......
可再生能源存儲重大突破!新型“鼕眠電池”僅在受熱時釋放能量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為瞭釋放可再生能源的全部潛力,科學傢們正不斷探索先進的電池技術,努力解決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間歇性問題。太平洋西北國傢實驗室(PNNL)的一個團隊提齣瞭一種新的設計,符閤這一領域的幾個重要條件,展示瞭一種“鼕眠”電池,它可以一次保存能量數月。 這項研究的核心是一種被稱為熔鹽電池的儲能技術。這種電池已經以各種形式存在瞭50多年,並且由於其成本低和使用常見的材料,被認為是電網規模的可再生能源存儲解決方案。 據悉,這些設備使用熔鹽作為電解質,它是在電池的兩個電極(陰極和.......
可再生能源存儲重大突破!新型“鼕眠電池”僅在受熱時釋放能量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為瞭釋放可再生能源的全部潛力,科學傢們正不斷探索先進的電池技術,努力解決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的間歇性問題。太平洋西北國傢實驗室(PNNL)的一個團隊提齣瞭一種新的設計,符閤這一領域的幾個重要條件,展示瞭一種“鼕眠”電池,它可以一次保存能量數月。 這項研究的核心是一種被稱為熔鹽電池的儲能技術。這種電池已經以各種形式存在瞭50多年,並且由於其成本低和使用常見的材料,被認為是電網規模的可再生能源存儲解決方案。 據悉,這些設備使用熔鹽作為電解質,它是在電池的兩個電極(陰極和.......
前沿動態|陳艷:剪切帶的奧秘
編者按:力學研究所非綫性力學國傢重點實驗室的戴蘭宏研究團隊,曆經十餘年的實驗和理論研究,係統建立瞭包含熱/自由體積等多過程耦閤與時空多尺度的剪切帶新理論,揭示齣納米尺度結構非均勻可誘導自由體積聚集主控的結構軟化剪切帶新機製,得到瞭剪切帶失穩判據、協同演化、特徵厚度以及誘緻斷裂機理等一係列原創性成果。因而獲得瞭2020年度國傢自然科學二等奬,並被評選為力學所2021年度“十大亮點工作”之一。本文對此項工作做瞭較為全麵的介紹。 剪切帶的奧秘 陳艷 剪切帶是什麼?簡單地說,剪切帶就是介質中剪切變形高.......
諾貝爾化學奬得主 人類25年可以看到基因編輯嬰兒
歐聯網4月6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道,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化學及生物學教授、諾貝爾化學奬得主、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先驅珍妮弗・道德納(Jennifer Doudna)與共同獲諾貝爾奬的法國微生物學傢、遺傳學傢和生物化學傢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 (Emmanuelle Charpentier)發錶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論文已十年,研究人員現在則正朝下一個更高目標進展。 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化學及生物學教授道德納(Jennifer Doudna)。 據彭博社報道,對一些人來說,Crisp.......
【19:00,直播即將開始!】山鷹老師:鳥有什麼好聊的?
又是一年春,一起來看看鳥吧。 草長鶯飛,願疫情早日結束,人民安居樂業! 直播地址見文後。 新冠疫情還未結束,但春天已等不及。在傢裏的各位,你是否透過窗戶,聽見鳥兒們興高采烈地啼叫,看到它們展翅飛舞的美麗姿態呢? 在上海的墨子沙龍全體工作人員都在居傢工作,我們邀請山鷹老師做這場直播,是希望這些鳥兒們,為全國疫區的觀眾們,也為我們自己加油打氣。既然無法走齣傢門,那麼就在傢裏跟隨著山鷹老師,瞭解上海乃至全國多彩繽紛的鳥類們吧。 “一方水土養一方鳥”,不同城市的鳥兒們長相不同,個性也不.......
河南發現自然界新礦物
記者從河南省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獲悉,該局參加的一個科研團隊發現並命名瞭一種自然界新礦物“空鐵黝銀礦”,近日正式獲得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批準。 該局技術人員介紹,空鐵黝銀礦發現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銀洞坡金礦,是國際新礦物大傢庭中屬於“河南籍”的第九個成員。經物理性質、化學成分、晶體結構和譜學特徵等係統礦物學研究後,研究團隊確認其為一種自然界尚未被發現的黝銅礦族新礦物。 空鐵黝銀礦樣本。(受訪者供圖) 據觀察研究,該礦物標本呈灰黑色,反射光下呈灰色,並具有棕紅色內反射、不透明金.......
小公園人手一個的神器被我搞到瞭,開團隻要19.9!
籌備瞭許久的春遊計劃裏總覺得還少點啥:野餐、放風箏、踏青這些個每年都一樣的老套路確實年復一年的沒啥意思,你可能還缺的是一個老少皆宜的娛樂項目――能把一傢人都籠絡在一起耍起來的小道具。 比如一個腳踩升空的”飛天小火箭“。 今天要推薦的這款腳踩式飛天小火箭,不僅老少皆宜零門檻上手,而且小小一盒攜帶方便,拼裝過程超簡單,到瞭公園再現組裝都來得及! 小火箭真的可以飛上天,輕輕一踩能飛9米高!操作簡單又魔性!日常價 29.9,今天立減10元!開團入手隻要 19.9,不過數量不多,閉眼入手的零決策快樂.......
乘坐俄飛船返迴地球後,美國宇航員稱“與俄宇航員都是親密朋友”
據法新社報道,在返迴地球近一周後,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員馬剋・範德・海(Mark Vande Hei)4月5日錶示,美國宇航員和俄羅斯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上的關係仍然是積極的,盡管他們所屬的國傢因為烏剋蘭局勢而關係緊張。 三名宇航員在艙內開心擺手勢。圖源:外媒 3月30日,範德・海與俄羅斯宇航員安東・什卡普列羅夫和彼得・杜布羅夫一起乘坐俄羅斯“聯盟”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迴地球。範德・海在落地後,還開心竪起瞭大拇指。 這位美國宇航員5日在得剋薩斯州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關於我與俄羅斯.......
中歐科技閤作“龍計劃”五期閤作協議正式簽署
2022年4月1日下午,中歐科技閤作“龍計劃”(簡稱“龍計劃”)五期協議簽署儀式通過綫上形式成功舉辦。國傢遙感中心主任王琦安、副主任劉誌春,科技部閤作司歐洲處相關負責同誌,歐洲空間局對地觀測部科學、應用和氣候部門主任莫裏斯・伯傑,國際關係部總乾事卡爾・伯奎斯特,“龍計劃”五期中歐首席科學傢李增元研究員和伊夫-路易斯・德斯諾博士等20餘人參加瞭會議。 會議開始,王琦安主任和莫裏斯・伯傑主任分彆緻開幕辭。王琦安主任錶示,在中歐共同努力下,“龍計劃”閤作機製不斷成熟,影響力不斷擴大,不僅得到瞭科.......
太空秘史:庫珀太空迴來後自稱目擊大量類飛碟物,真相是什麼?
太空秘史:庫珀太空迴來後自稱目擊大量類飛碟物,真相是什麼? 庫珀在太空見到的不明飛行物到底是什麼?為何此後從未發生過? 說起阿姆斯特朗、尤裏・加加林,他們可以說是太空史上的風雲人物,而戈登・庫珀呢?我相信知道戈登・庫珀的人的比例要小得多,但是對於那些太空愛好者來說,或許戈登・庫珀的事跡對他們來說更有吸引力。 我們知道太空探索是始於1961年的世界曆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那時起,宇航員被派到太空進行研究、拍照、記錄奇怪的現象,但事實證明,公眾對遙遠而黑暗的太空中發生的一切完全是一張白紙,宇宙隱.......
淩宗偉:僞科學追求證實,而科學追求證僞
【異史氏曰】為什麼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因為隻有學生開始質疑瞭,纔可能進入真正的學習與思考的狀態。孔老夫子說:“疑是思之始,學之端。”亞裏斯多德說:“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懷疑的態度、質疑的精神。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時給學生灌輸證明正確的思維,很少有鼓勵大膽懷疑小心求證的情況。看上去教學中老師總是將一個一個的問題拋齣來,啓發學生思考,最終的目的卻隻有一個,那就是要找到“正確的答案”。盡管過去的初中語文教材中也有一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
哈佛“長壽分子”公開,國産技術打破壟斷,或開闢全民百歲時代
對抗衰老、超越死亡,是人類誕生以來就刻進DNA裏的訴求和本能。詩人李白就用浪漫主義的筆觸寫下瞭“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的妙句,錶達瞭對長生不老的嚮往。 伴隨現代醫學、分子生物學等領域的進步,科學傢發現瞭乾細胞對炎性衰老的作用機製,CART技術可以100%清除衰老細胞,NAD+分子可以激活sirtuins長壽蛋白逆轉衰老(故被成為青春分子),這些前沿的科研成果都為人類“不老”的質樸嚮往提供瞭一定科學支撐。 美日科學傢發現“重返青春”的秘密 近期,日本東京大學在《Science》發布人體臨床.......
韓研究院:在納米技術等8個領域,中國高質量論文數量均超美國
(觀察者網訊)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4月4日報道,韓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KISTI)4月1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無論是在科學論文的數量和質量方麵,中國都已經實現對美國的超越。 截圖自紐西斯通訊社網站 在這份名為《全球美中科技競爭地形圖》的報告中,KISTI將2017年至2019年中美兩國各領域的科學論文分齣39個大類下的254個小類(可再細分為4140條分支)進行分析。除瞭論文的數量之外,該研究院還對中美被引用數位列全球前10%和全球前1%的論文進行瞭比較。 論文被引用數可體現論文被認可的程.......
南通生物臉譜APP公測版發布 當地3508種生物輕鬆瞭解
手機一點,就知道當地有多少種生物。近期,南通生物臉譜APP公測版發布,不僅給全南通3508種生物建立瞭“綫上身份證”,也為公眾提供瞭可共同參與的物種多樣性數據平颱。 據介紹,南通生物臉譜APP內的“南通生物多樣性本底數據庫”版塊內收錄瞭最新調查得齣的南通全市3508種物種,包括植物、鳥類、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等類型。界麵用紅、綠、黃三種顔色,來區分該物種在南通市的生存狀況和受關注程度。 南通市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保護處四級主任科員高磊說:“比如說鳥類裏麵我們熟知的勺嘴鷸,後麵標注瞭一個紅色.......
愛因斯坦大腦比正常人小10%!關於大腦的7個奇妙冷知識
毫無疑問,大腦對於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器官,它幫助我們思考、感受和錶達言語。它也是人體最為復雜和最瞭不起的器官之一。可我們對於大腦的瞭解並不多,甚至有不少關於大腦的錯誤知識流傳很廣。例如,很多人長期認為,人腦隻開發瞭10%,但這個說法根本就不符閤科學事實。我們的大腦是完全開發過的,隻是每個人對大腦的使用能力不同。接下來,小編整理瞭,關於大腦的7個奇妙冷知識。 1、大腦占身體重量的2% 通常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大腦占其體重大約2%。但即便它對於人的整個身體而言非常小,但卻要消耗人體大量的能量.......
中科大發現細菌遊動新模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消息,該校物理係袁軍華、張榕京課題組通過聯閤使用細菌三維追蹤技術與鞭毛絲動態熒光觀察技術,發現瞭銅綠假單胞菌的新遊動模式。該研究結果於近日發錶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細菌運動是其生存和感染宿主的關鍵。細菌通過遊動模式之間的交替轉換來探索環境。不同於周身多鞭毛的大腸杆菌,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典型的極性單鞭毛細菌,在可鏇轉鞭毛馬達的驅動下,它在液體中實現遊動模式切換:鞭毛逆時針鏇轉時推動胞體前進,鞭毛順時針鏇轉時拖曳胞體後退。 圖1.細菌遊動的明場及熒光圖像。虛綫代錶細菌胞體,.......
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結閤中最睏難的問題
20世紀的前幾十年是物理學奇跡的年代。首先,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徹底改變瞭我們對空間、時間、運動和引力的看法。然後,20年代和30年代的量子革命顛覆瞭我們對亞原子世界的所有直覺。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一起使我們能夠解釋幾乎所有觀察到的基本現象,它們預測瞭許多意想不到的現象,這些現象後來都得到瞭證實。 然而,這兩種理論在根本上相互矛盾。自物理學黃金時代以來的一個世紀裏,我們一直試圖調和兩者,但都沒有成功。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究竟有什麼衝突? 基本信息 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的偉大引力理論,在其中.......
【書評】未來500年:邁嚮太空的生命工程之旅
書名:《未來500年:邁嚮太空的生命工程之旅》 作者:Christopher E. Mason(剋裏斯托弗・梅森)NASA首席科學傢 齣版時間:2022-04-01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美國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Bill Nelson)當地時間28日錶示,美國計劃在2040年將人類送上火星。納爾遜稱,“我們的計劃是在2040年,人類可以在火星上行走。” 此外,美國正在實施“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其目標是在2025年重返月球。納爾遜還稱,美國總統拜登要求在202.......
隱形戰爭?中國要做好10年動態清零的準備
陶醫生按: 之前陶醫生寫的或轉的文章,可能讓大傢誤以為陶醫生是躺平派,然而這肯定是誤解。在COVID-19仍然是甲類管理傳染病期間,陶醫生是清零派。隻是,陶醫生認為在清零過程中需要探索摺騰最小的方案。 怎麼摺騰最小呢?我的觀點主要有兩點: 第一,盡量減小封閉管控區域的麵積,能封樓層的不封全樓,能封全樓的不封小區,能封小區的不封街道……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對經濟民生的影響。 第二,提倡無癥狀和輕癥者居傢隔離,大大減少對醫療資源的擠兌,避免後者造成次生災害的死亡數,超過病毒本身的緻死數。 不過,如.......
全球首次發現2022年第1號礦物!河南桐柏發現自然界新礦物
4月3日,記者從河南省地礦局獲悉,由該局參加的一個科研團隊發現並命名瞭一種自然界新礦物――空鐵黝銀礦。該礦物近日正式獲得國際礦物學協會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批準。 該局技術人員介紹,空鐵黝銀礦發現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銀洞坡金礦,是國際新礦物大傢庭中屬於“河南籍”的第九個成員。經物理性質、化學成分、晶體結構和譜學特徵等係統礦物學研究後,研究團隊確認其為一種自然界尚未被發現的黝銅礦族新礦物。 空鐵黝銀礦是自然界最富銀的黝銅礦族礦物,銀含量高達52.3%。作為熱液礦床中的常見礦物,含銀黝銅礦不僅.......
“齣差三人組”要迴來瞭,返迴地球前航天員還要完成這些事……
從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至今,神十三航天員乘組已經在軌駐留5個多月,期間完成瞭多項太空實驗任務,並創造瞭多項紀錄,計劃於4月中旬返迴地麵。 4分鍾視頻迴顧“齣差三人組”的 “太空之旅” △謹以本片迎接“三人組”迴傢(央視頻號:央視軍事) “齣差三人組”返迴倒計時! 網友紛紛錶示:太期待瞭 上周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 圓滿完成瞭“天宮課堂” 第二課的授課活動 神舟十三號三名航天員 已經在空間站中工作生活瞭五個多月 按計劃 他們將在軌工作生活180天左右 如今已經進.......
一睹行星誕生的風采
一睹行星誕生的風采 很多行星都有衛星。不過,盡管我們已發現瞭數韆顆係外行星,但係外衛星卻一顆都沒有找到。一個原因是,探測係外行星已屬不易,探測係外衛星更是難上加難。 但這種局麵也許很快就會改觀。我們將看到第一顆係外衛星,而且是正在誕生的係外衛星! 當一個新的恒星係統正在形成時,行星會從環繞恒星的塵埃盤――環恒星盤――中析齣。然後,行星又會從該塵埃盤中吸聚氣體和塵埃,形成環繞自己的塵埃盤――環行星盤。環行星盤不僅為行星的繼續成長提供材料,還可能孕育衛星。 距離地球約370光年的恒星PDS 7.......
當小行星來襲,除瞭讓地球流浪,我們還能怎麼辦?
當小行星來襲,除瞭讓地球流浪,人類還能怎麼辦?針對近地小行星撞擊威脅,世界各國科學傢開展瞭大量研究,發展瞭九種代錶性“招式”。 Part.1 第一招:躲 如果小行星個頭太小,導緻的危害效應有限,而處置起來得不償失,那我們可以躲到地下工事中,避其鋒芒,躲過空爆引發的衝擊波、熱輻射和光輻射等危害效應。這一招,一般用於直徑十米級近地小行星。 此外,如果小行星雖然尺寸很大,但預警時間太短,比如有些小行星從發現到撞擊地球可能隻有數天的時間,根本來不及實施在軌處置,這時候也隻有采取“躲”的方式,疏散人.......
銀河係可能有反物質星
什麼是反物質星? 反物質星,顧名思義,就是由反物質組成的星。 在自然界,任何粒子都有其對應的反粒子。粒子和反粒子,除瞭所帶電荷符號相反,其他方麵如電量、質量、平均壽命都完全相同。如果是較為復雜的原子呢,隻要把裏麵所有的粒子都換成反粒子,即可得到對應的反原子。譬如,氫原子是由1個質子和核外的1個電子組成的,反氫原子則是由1個反質子和核外的1個正電子組成的。 普通恒星靠把氫聚變成氦而發光。反物質恒星則靠把反氫聚變成反氦而發光。 正如普通恒星發射光子,反物質恒星應該發射反光子纔是,但巧得很,光子.......
南北極同時異常升溫!釋放何種信號?
3月中旬 南極多個氣象站升溫近40℃ 與此同時 北極部分地區也經曆瞭異常偏暖的情況 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高齣約30℃ 南北兩極季節相反 為什麼會同時齣現異常升溫? 兩者是否有關聯? 未來極地升溫是否會更加頻繁? 將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 對此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傢氣候中心 以及國傢衛星氣象中心專傢 進行瞭解讀 ―― 1.實況迴顧:南極多個氣象站升溫近40℃ 北極部分地區氣溫偏高30℃ 數據錶明,截至3月18日,南極多個氣象站升溫近40℃,升溫最為劇烈的是位於南極冰蓋最高點的我國南極昆侖站,4.......
科學傢將惰性氣體自鏇與堿金屬自鏇強耦閤,有助常溫量子存儲
近日,科學傢實現瞭惰性氣體自鏇與堿金屬自鏇的強耦閤,為操控惰性氣體的核自鏇提供瞭一條路徑,並為室溫下進行量子存儲和量子糾纏鋪平瞭道路。 堿金屬-惰性氣體自鏇係統的實驗方案和相乾時間測量,圖片來自論文 據悉,宏觀量子係統通常會由於與環境的耦閤而迅速失去相乾性。惰性氣體的核自鏇則由於完整的電子殼層保護,可以在室溫及以上的溫度保持數小時的相乾性,因此能夠儲存量子信息長達數小時,可用於製作高度穩定的磁力計。 但此前科學界很難對其進行控製,這是由於電子殼層在保護惰性氣體核自鏇的相乾性同時,阻礙瞭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