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7:30:30 PM
1982年9月11日,一架來自台灣的飛機緩緩抵達北京首都機場。
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抱著一隻楠木小盒子,一邊小心翼翼地保護,一邊看嚮機場尋覓著等待他的人。
和他迎麵而來的人群中,亦有一位和他一般白發蒼蒼的老人,看模樣,和他有幾分相似。
看著眼前生動的、魂牽夢繞又朝思暮想的親人,老人終於忍不住痛哭齣聲,“大哥,都怪我,我沒有保護好明華妹妹......”
說罷,兩個老人抱頭痛哭。
4天後,老人從台灣帶來的小盒子經中央批準後,追悼會,葬入八寶山。
這天,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隆重地拉起瞭“革命烈士肖明華同誌追悼會”的橫幅。
前來追悼的人們看著照片上年輕溫婉的女子,紛紛紅瞭眼眶,想到她這短短的一生,人們默默地流下瞭自己的淚水。
照片上的女子,正是被老人帶迴故土的蕭明華,她一身正氣地投身革命,為祖國統一做齣瞭巨大的貢獻,而她被迫害身亡時,僅僅28歲。
灼灼明華,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傢
1922年8月,浙江嘉興,一個叫做蕭明華的小女孩齣生瞭。她是傢中最小的孩子,其上還有三個哥哥與一個姐姐,與一般重男輕女的傢庭不一樣,蕭明華作為蕭傢最小的孩子,從小受盡瞭來自爸爸媽媽與哥哥姐姐們的寵愛。
蕭明華作為最小的孩子,傢裏人都親切地稱號她為“華寶”。
盡管華寶的父親蕭子山開瞭一傢織襪作坊,但華寶的傢庭並不富裕,即使如此,父親蕭子山很有遠見、也十分樂意地齣資讓傢中的五個孩子都去讀書。
幼時,華寶便聰明伶俐而勤奮好學,在學校,她的成績一嚮不錯,後來考取瞭河南省立開封師範。
不幸的是,抗日戰爭爆發瞭,父親蕭子山的織襪作坊也破産瞭,於是全傢前往內地重慶避難,
即使遷到重慶,蕭明華也沒有放棄讀書,不久後,她成功考取瞭重慶師範學校。
正是在這重慶師範學校,她接觸瞭國語注音符號,以她的天賦,她很快的將國語注音符號學好,還能用來寫文著作,這也是她投身革命的開始。
抗日勝利後,蕭傢迴遷,蕭明華又很快的前往北平師範學習,她文采盎然,在這期間,多次在《黃河》、《北辰》等著名刊物上發錶瞭自己的文章。
在此期間,蕭明華也認識瞭鼎鼎大名的謝冰瑩――正是冰心。
冰心當年對蕭明華稱贊道:“是一個聰明而最富同情心的孩子,有文學天纔,又很用功,無疑義的將來一定是中國最具前途的女作傢。”
一身正氣投身革命,滿心嚮黨奔赴台灣
在北平師範學習的期間,蕭明華不僅僅認識瞭著名女作傢謝冰瑩,也結識瞭大哥的好友硃芳春――也是一名地下黨負責人。
抗日戰爭結束後,如火如荼地解放戰爭又打響,她親眼見證過國民黨的腐敗統治,便投身於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中。
1948年,即將從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蕭明華請她的老師魏建功為她題寫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此時,她與眾人都沒能想到,她也會成為像項羽一般“不肯過江東”般的人物。
卒業前夜,蕭明華收到一封從台灣寄來的信,寄信人是她的恩師,時任台灣大學國文係主任,他知曉蕭明華精通普通話注音和拼音應用,於是想邀請蕭明華赴往台灣。
蕭明華心想,解放戰爭達到瞭高潮,民族解放的號角也響起瞭,如果可以去到台灣,這將是在台灣建立情報網絡的好機會,經由細細的思量,蕭明華將本人前赴台灣做諜報的設法主意告訴瞭硃芳春。
毫無疑問的,黨組織同意瞭,專門發齣指示:“允許赴台開展工作,以自身安全為重。到達台灣後,會先想辦法站穩腳跟,根據形勢發展進行下一步工作。”
1948年6月,蕭明華特意迴瞭一趟老傢,看到白發蒼蒼的父親母親,心下萬分不捨,怕垂垂老矣的父母親為自己擔心,隻說自己前往台灣任教。
身陷牢獄不後悔,一顆紅心永嚮黨
從1949年末到1950年1月,蕭明華與其老師假扮夫妻前後6次將關鍵情報送迴,這些情報為解放軍解放東南沿海、海南島奠定深厚的基礎。但就在那時危險開始瞭,1950年1月,在台灣的負責人蔡孝乾被發現逮捕。
起初,蔡孝乾看中一個機會逃走,但3個月後,再次被捕時,蔡孝乾叛變投敵瞭,此次叛變損失慘重,暗藏在台灣的1800位同誌中1100多人被拘係戕害,大傢熟悉的女共産黨員硃楓也在其中。
1950年2月4日,兩個陌生人敲響瞭蕭明華宿捨的門,說他們找硃芳春。
蕭明華心中立即警覺,及時讓硃芳春從後門脫離,並告訴假如沒有接到她的親筆信,無論如何也不能迴來。
蕭明華與他約定暗號,隻有外麵竹竿上掛著的衣服,纔能進入宿捨,也就是說是安全的,這一天也是蕭明華哥哥蕭明柱的誕辰。
蕭明華心下知曉身份可能被泄密瞭,2月6日深夜,蕭明華在大學宿捨被捕時仍記得帶上幾件衣服,她從竹竿上取下衣服,這是對當時的同誌們的警報。
在獄中,蕭明華仍想盡辦法讓同誌逃離,也正是她的情報,拯救瞭不少人。
蕭明華在獄中度過瞭生命的最後278天,被押往刑場時她全身多處骨摺,滿身鮮血,即使如此,敵人也不曾從她口中套齣一句情報,即便如此,逝世的前一秒她仍高昂著頭顱,不曾因此屈膝,嚮著大陸高喊:“萬歲!”
即使當時的她,並不是一名共産黨員,而她看嚮大陸的方嚮,正是她的故鄉浙江,在她心中,也時刻記掛著傢人。
小結:
正是有這麼多的英烈前僕後繼,我們纔有如今的平安盛世。而我們新一代的人們,也定當不負盛世,各自努力,負重前行,纔是我們對他們的慰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