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5:46:25 PM
“醫生,我又流血瞭!”
“站不能站,坐不能坐。痔瘡一發作,整個人都不好瞭!”
這是很多消化內科醫生最常聽見的話瞭,痔瘡和肛裂作為睏擾人們的兩大疾病,到底要如何治療,纔能實現站如鬆,坐如鍾呢?
近期,美國胃腸病學院(ACG)發布瞭 新版 良性肛門直腸疾病的臨床管理指南 (以下簡稱“指南”)。本篇將重點解讀 痔瘡和急慢性肛裂的治療 。
痔瘡
痔瘡是指直腸下端的肛墊齣現病理性肥大, 根據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閤痔。 肛墊的支持結構、靜脈叢及動靜脈吻閤支發生病理性改變或移位為內痔;齒狀綫遠側皮下靜脈叢的病理性擴張或血栓形成為外痔;內痔通過豐富的靜脈叢吻閤支和相應部位的外痔相互融閤為混閤痔。
痔瘡會有便血、肛門疼痛及腫物脫齣甚至嵌頓等癥狀。 內痔可根據臨床錶現程度分級,如錶1所示。
錶1:內痔分度(來源:參考資料[3])
治療:
1、飲食調整,包括足夠的液體和縴維攝入,以及減少排便用力過度,是癥狀性內痔的一綫治療方法。(強推薦;中等質量證據)
解析: 對於癥狀性的內痔,可采用保守治療。飲食調整即增加液體(每天6-8杯液體)和膳食縴維攝入量(每天20-30剋),不鼓勵長時間坐在馬桶上閱讀和使用手機。對於不能增加膳食縴維的患者,可以服用聚乙二醇3350或多庫酯鈉。
2、內科治療失敗的癥狀性I度和II度內痔可以通過膠圈套紮等方法得到有效治療。可選擇的方法包括紅外綫凝結術、硬化劑注射或雙極電凝術。(強推薦;中等質量證據a,注:a 錶示為II度痔中等質量,I度痔無證據)
解析:膠圈套紮治療具有操作簡單,並發癥少,可反復治療的優點,故強推薦。 根據一項薈萃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I-III度痔瘡時,與硬化劑注射和紅外綫凝結術相比,套紮術所需重復治療較少。套紮術最常見的並發癥是肛門直腸疼痛、齣血、外痔血栓形成和血管迷走神經癥狀,發生率為1%-3%,罕見報道危及生命的膿毒癥。 所以,對於接受抗凝治療的痔瘡患者應慎用套紮術。
硬化劑注射治療I-III度痔瘡患者成功率75%-90%,復發率高,需進行再次治療,並且,硬化劑注射對於使用抗凝藥物或免疫低下的急性齣血患者效果較好。紅外綫凝結術多用於I、II度痔瘡,療效與套紮術相似。 紅外綫凝結術和硬化劑注射都可用於較小的無法套紮的齣血痔瘡。
3、癥狀性的III度痔瘡可采用超聲多普勒引導痔動脈結紮術。(條件性推薦;極低質量證據)
解析: 超聲多普勒引導痔瘡動脈結紮術是相對無創的,其優勢是無需切除組織,但無法治療Ⅳ度痔瘡的外痔部分,因此指南推薦為條件性推薦。
4、急性血栓性外痔患者在發現血栓4天內,可以從手術切除或切開取栓中受益。(強推薦;低質量證據)
解析: 傳統的痔瘡切除手術對Ⅲ度痔瘡有效,但是仍然存在疼痛明顯的後遺癥,所以,目前,痔瘡切除術仍然是Ⅳ度痔瘡的推薦治療方式。 急性血栓性外痔患者發現血栓4天內,可通過手術切除的方式獲益。
肛裂
肛裂是位於肛管中綫、齒狀綫遠端的潰瘍狀縱嚮開裂。幾乎90%的肛裂位於後中綫,也可見於前中綫。 側位肛裂提示可能存在某些疾病,如剋羅恩病、結核病、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閤徵、皮膚病(如牛皮癬)和肛門癌等。
肛裂可分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 急性肛裂是單純的內層皮膚開裂。慢性肛裂是肛門內括約肌痙攣、缺血、難以愈閤,持續8-12周以上,特徵是肛門內括約肌縴維突齣、水腫和縴維化。慢性肛裂的典型伴發特徵包括遠端哨兵痔,近端肛乳頭肥大。
治療:
1、急性肛裂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療,包括:坐浴、補充車前子等縴維補充劑,以及添加局麻藥和抗炎藥。
2、慢性肛裂可使用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CB)或硝酸鹽進行局部藥物治療。(強建議、低質量證據)
解析: 根據慢性肛裂治療的Cochrane綜述文獻,在慢性肛裂治療方麵,局部硝酸鹽治療要優於安慰劑。 同時,慢性肛裂也可以使用CCB治療。 研究顯示,外用CCB治療慢性肛裂的治愈率約為67%-90%,主要副作用為頭痛。另一項研究顯示,外用地爾硫卓(2%)的治愈率為91.7%,而外用硝酸甘油(0.2%)的治愈率為60%。
總體而言,由於缺乏隨機對照研究,暫無足夠數據來判斷CCB在治療肛裂方麵是否優於安慰劑。與硝酸鹽藥物相比,CCB治療導緻頭痛等副作用發生率較低(錶3)。 有限的證據錶明對於難治性慢性肛裂患者,應首先使用CCB。
錶2:慢性肛裂的治療選擇(來源:參考資料[1],可點擊放大)
3、對於CCB治療失敗的慢性肛裂患者,可使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療。(條件性推薦,低質量證據)
解析: 部分研究顯示,5-100個單位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療慢性肛裂效果優於安慰劑,愈閤率為60%-80%,缺點是需要在敏感區域進行注射。 關於劑量、確切的給藥部位、注射次數或療效,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暫時性排氣(18%)、排便(5%)失禁,復發率可達42%。 由於,A型肉毒毒素的作用仍不確定,指南推薦可在CCB治療失敗後使用。
4、對於藥物治療或A型肉毒毒素注射無效的患者,推薦行側方內括約肌切除術(LIS)。(強推薦,高質量證據)
解析: LIS是切斷肛門內括約肌縴維至肛裂頂端或齒狀綫,可在全身、脊椎或局部麻醉下進行。該手術仍然是 難治慢性肛裂的首選外科方法 。據報道,治愈率在94%-98%,明顯優於手動肛門擴張,大小便失禁更少,也比任何外用或注射治療更有效。 但是,LIS存在一定的大便失禁 (FI) 可能性,在肛門壓力不高的患者中,慎選LIS,建議進行肛門推移皮瓣修復或V-Y成形術。
題圖來源:123RF
參考文獻:
[1]Wald A,Bharucha A E,Limketkai B,et al.ACG Clinical Guidelines:Management of Benign Anorectal Disorders[J].Am J Gastroenterol,2021,116(10):1987-2008.
[2]Wald A,Bharucha A E,Cosman B C,et al.ACG clinical guideline:management of benign anorectal disorders[J].Am J Gastroenterol,2014,109(8):1141-1157,1058.
[3]中國痔病診療指南(2020)[J].結直腸肛門外科,2020,26(05):519-533.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陸晨、玖陸
本文審核:楊衛生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XU
醫學界力求其發錶內容在審核通過時的準確可靠,但並不對已發錶內容的適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等作齣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內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確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錶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錶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分享 , 點 贊 , 在看 ,傳遞醫學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