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9:50:21 AM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乾掉瞭李建成,那麼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和李建成雙方的實力誰更強?
“八十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這是電影《大決戰》中蔣介石的台詞,雖然時代不同,不過用在李建成身上也是閤適的。畢竟在玄武門之變前,李建成的實力已經大幅度超越瞭李世民。這說的是權力地位等,而不是個人能力。
李建成能夠在實力上超越李世民無非三點,一來是太子李建成通過徵討劉黑闥獲得瞭兵權;二來是本身擁有兵權的李元吉的投靠;三來是李淵為瞭瓦解李世民的權力,對李建成的扶持。
曆代以來,太子是不能擁有兵權的。太子跟皇位的距離隻差一步,如果太子擁有兵權,就會被手下人攛掇當皇帝,而且太子被擁立登基稱帝的正統性也很好。太子擁有兵權對皇權的威脅更加嚴重。
就算是明朝硃元璋的太子硃標也沒有擁有過兵權,但是李建成卻擁有過兵權,唐朝除瞭平定安史之亂的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擁有過兵權,不過那是特殊時期跟李建成不能比。
李建成作為太子擁有兵權自然是不正常的。其實唐朝李淵執政時期朝政的確不正常,幾個皇子們都擁有兵權,李世民不必說,李元吉也不必說,李建成更不必說瞭。
這是曆朝曆代都沒有齣現過的局麵,這主要是李淵是靠傢族父子兄弟打江山,李淵幾個兒子擁有兵權算什麼,他的幾個堂弟堂侄比如李神通,李孝恭,李道宗都擁有部分兵權。
打天下需要放權,這是韆古不變的道理,尤其是兵權必須下放。劉邦一個混混都懂,李淵作為貴族齣身自然懂得這個道理。唐朝平定隋末亂世不過用瞭七年時間。
放權一時爽,可是想要收迴權力可就難瞭。尤其是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和竇建德等反王勢力後,李淵對他已經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瞭,但是李世民打瞭勝仗不能不封啊,隻好創造齣瞭一個前所未有的官職――天策上將賜予瞭李世民。
李世民的威望和權力也與日俱增,他本身擔任朝廷的十二衛大將軍擁有兵權;還是朝廷的尚書令中書令,成瞭名副其實的宰相,擁有處理朝政的權力;在地方上李世民又是陝東道大行台的尚書令,以洛陽為中心打造瞭自己的河南基本盤。李世民已經是大唐的第一功臣瞭,現在又是大唐的第一權臣瞭。
作為皇帝李淵也感到威脅,畢竟李世民權力太大瞭。但是李淵又不能直接奪瞭李世民的權力,一來李世民是他兒子不好下手,二怕影響不好,天下剛剛平定就貶黜功臣,李淵手下的異性功臣會心寒。
李淵也不能坐視這種情況長期下去,所以搞瞭分化瓦解相互製衡的一招。李世民擁有兵權吧,李淵讓李建成也有。李建成擁有兵權劉黑闥助力很大。
本來李世民已經將劉黑闥打敗,河北一帶劉黑闥的勢力被殲滅,劉黑闥已經逃亡突厥。可是李淵對河北一帶的統治不太好比較嚴苛,畢竟是屬於多次叛變的類型。
可是這對於剛剛經曆過亂世的民眾來說不是好事。民間對唐朝的歸屬感不強,此時劉黑闥得到突厥的幫助,又偷偷潛入唐朝,河北一帶的民眾又跟隨劉黑闥反叛。
朝廷對於劉黑闥的態度就是剿滅,不過這次在魏徵的建議下,李建成主動爭取請求帶兵徵討劉黑闥。此時的李淵處於壓製李世民的氣焰,同意瞭李建成的請求。這纔是李建成作為太子還能擁有兵權的原因。
不過此時的劉黑闥雖然聲勢浩大,不過已經不如以前那般強大,李建成在魏徵的建議下,對河北一帶的百姓實行寬容的政策,瓦解瞭劉黑闥的威望和凝聚力,劉黑闥被李建成斬殺。
這次徵討劉黑闥,李建成也沒有閑著,趁機拉攏山東士族和地方豪傑。燕王羅藝成瞭李建成的黨羽,河北一帶成瞭李建成的基本盤。
之後,突厥一直威脅唐朝,李淵就沒有收迴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的兵權。這樣一來,李世民的兵權就被分割瞭,而且還多瞭一個競爭對手。
長安城中,秦王府有兵馬一韆多,太子的東宮有長林兵兩韆,齊王的兵馬三韆多,南衙宰相擁有的十二衛,北衙皇帝直接掌控的禁軍六衛。
皇帝李建成三兄弟之間就形成瞭製衡關係。一旦任何一方有風吹草動,其他幾方勢力就能齣手,使得幾方勢力都不敢輕舉妄動。
這隻是兵權方麵,還有朝政方麵,李淵直接下令太子秦王齊王的手令和自己的詔書擁有同等的效力。李世民這個大唐的宰相尚書令中書令就被架空瞭。
李淵的這些權謀手段削弱瞭李世民的權力,讓李建成擁有瞭兵權和行政權。李建成在李淵的允許下,其實力已經和李世民旗鼓相當。
真正讓李建成實力超越李世民,還是在於李元吉的倒戈。李元吉是李淵的第四子,地位在唐朝僅次於李建成和李世民。
李元吉是齊王,同時是門下省侍中,同樣是宰相,也擔任左衛大將軍擁有兵權。不過李元吉的地位很尷尬,比起李建成和李世民,他差得太遠瞭。
李世民帶兵平定薛舉父子,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割據勢力;李建成平定劉黑闥第二次叛亂,安定瞭河北一帶;李元吉獨自帶兵就沒打過勝仗,鎮守太原遇到劉武周望風逃竄,徵討劉黑闥全軍覆沒。
李元吉在李世民和李建成麾下也立下過功勞,可是比起他的失誤已經微不足道瞭。但是李淵還是很偏袒李元吉,就算有大失誤也不追究。
估計李元吉當時很受李淵寵愛,一來李元吉是竇皇後所生的四個兒子中是最小的,算是李淵的小兒子;二來為瞭製衡李世民。
李元吉功勞不如李世民和李建成,不過其擁有的權力絲毫不弱於李世民和李建成。他跟著李建成平定劉黑闥後就直接倒嚮瞭李建成。這讓唐朝局勢發生瞭驚天的變化,李建成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瞭李世民。
李淵的態度也逐漸發生瞭變化,本來李淵一嚮是喜歡李世民的,可是楊文乾事件的發生,徹底暴露瞭李建成勾結朝臣,李世民暗中奪嫡的事實。李淵對李世民的態度就冷淡多瞭。
李世民的軍事能力很強,可是武德後期的軍事行動就沒瞭李世民的身影。比如平定劉黑闥第二次叛亂,劉黑闥第一次叛亂本來是李世民打敗的,第二次也應該由李世民收尾,也算是善始善終瞭。可是李淵就派瞭李元吉去瞭,李元吉大敗就派李建成去。李世民在平定劉黑闥叛亂上沒有獲得全功。
還有玄武門之變前,秦王府的屬官和將領被調離京城,或者被貶到地方上。李世民直接被睏在長安城中動彈不得,秦王府的兵馬被削減。與此同時,太子東宮和齊王府的兵馬逐漸加強。
李世民在長安就危如纍卵,所以他一直在跟李淵哭訴要迴到自己的封地陝東道大行台。不過李淵和李建成怎麼會放虎歸山,這件事李淵前腳答應,後腳就反悔瞭。
李淵一步步分化瓦解李世民權力的計劃已經實現瞭。李建成的權力卻越來越大瞭,所以李淵也要李世民來製衡李建成。這纔是李淵不殺李世民的原因。
這個時候,這幾方勢力已經達成瞭平衡,誰也不敢輕舉妄動。李淵怕打破平衡,讓李世民和李建成互相爭鬥,李世民隻能小心翼翼周鏇,太子李建成也不敢有過分的舉動。
這就是李建成為何不對李世民搞暗殺,不聽魏徵和李元吉意見的原因。優勢在李建成這一邊,李建成是太子,他隻需要等到李淵去世就可以從容的登上皇位,他不需要這些下三爛的手段,或者冒險去搶奪皇位。
可是李建成也做瞭一件錯事,就是跟李淵後宮的嬪妃來往太密切瞭。如果是李世民從後宮獲取情報,利用枕邊風改變李淵對自己的態度,這無可厚非。李世民不是太子,要當皇帝必須要這樣做。
可是李建成不需要,他是太子就牢牢盯著李世民,靜靜等著李淵去世就行瞭。可是李建成就畫蛇添足做瞭,這恰恰給瞭李世民一個汙衊李建成的把柄。
武德九年六月,太白星幾次在大白天齣現,太史令就上報秦王要擁有天下瞭。李淵有點慌,就讓李世民進宮,將太史令的話告訴瞭他。其大意就是讓李世民自行瞭斷。
李世民不甘心啊,就嚮李淵告密,誣告李建成和他後宮嬪妃有不正當關係。李淵一聽就傻瞭,不再追究什麼太白經天的天象瞭,反而對李世民的告密起瞭興趣。
因為李建成的確和他後宮嬪妃來往密切,這是事實李淵自己心知肚明;更為重要的事情是李淵當年下定決心起兵反隋,就是在晉陽宮喝醉酒睡瞭他大錶弟隋煬帝楊廣的妃子,這纔是李淵的心病。
李淵睡楊廣妃子起兵造反有模有樣,他也怕自己兒子學自己這一招反對自己。所以,李淵要李建成,李世民,李世民在第二天當堂對質。
這恰恰給瞭李世民時間,李世民迴到秦王府立馬就跟秦王府的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等人商量發動政變。
李建成已經在實力上超越瞭李世民,所以不把李世民放在心上沒有任何防範,他和李元吉進瞭玄武門就一切都晚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