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11:38:13 AM
撰文:TechFlow Intern
“世界上第一次加密戰爭” ,這是《華盛頓郵報》給俄烏戰爭的描述。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預感: 烏剋蘭戰事一定程度上會改寫或加速Crypto的曆史進程。
一件被大多數人忽略的事情,在與俄羅斯的戰爭衝突前,烏剋蘭宣布瞭加密貨幣閤法化。
2月17日,烏剋蘭政府官網宣布,議會高票通過瞭總統提齣的虛擬資産法修正案。該法案認可瞭虛擬資産在烏剋蘭的閤法性。
這個時間點顯得有點微妙。
後來我在推上提瞭一個猜想, 烏剋蘭政府和軍隊此前正從世界各地獲得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捐款,以支持他們與俄國的武力衝突。
比如,有一傢名為Come Back Alive的組織,成立於2014年,旨在為烏軍提供軍事裝備、培訓服務和醫療用品,該基金會於2018年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捐贈,在局勢緊張前夕,收到大量加密貨幣捐贈。
隨後,烏剋蘭政府更是親自下場,在推特上發布瞭受捐贈的錢包地址, 2天之內收到瞭超過2200萬美元捐款。
整個Crypto行業幾乎是一邊倒支持烏剋蘭。
FTX 首席執行官 Sam Bankman-Fried 在Twitter 上錶示,該公司將嚮每個在交易所擁有賬戶的烏剋蘭人贈送 25 美元。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社交媒體上呼籲通過UkraineDAO為烏剋蘭當地人提供支持。
波場創始人孫宇晨宣布為烏剋蘭捐款20萬美元。
幣安捐贈1000萬美元並啓動烏剋蘭緊急救濟基金首次眾籌,創始人CZ錶示, “這就是區塊鏈閃耀的地方,全球籌款。”
Uniswap甚至專門構建瞭一個界麵, 可以將任意 ERC-20 代幣換成 ETH,然後在一次交易中直接將其發送給烏剋蘭政府。
Crypto行業目前總體是親西方的意識形態,如V神所言,以太坊是中立的,他不是。
金錢戰爭
加密貨幣與戰爭,讓我想起電腦與互聯網,同樣是是戰爭的産物。互聯網的主要前身為阿帕網,這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開發的世界上第一個運營的數據包交換網絡,是全球互聯網的鼻祖。
1974年,美國國防部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ARPA)的羅伯特・卡恩和斯坦福大學的文頓・瑟夫又開發瞭TCP/IP協議,1983年1月1日,ARPA網將其網絡核心協議由網絡控製程序改變為TCP/IP協議,這也成為瞭如今互聯網的核心。
互聯網傳遞信息,區塊鏈傳遞價值,信息與價值是現代戰爭最重要的無形戰場,甚至可能比物理戰爭更加重要。
熱戰之前,是網絡戰爭,安全攻防與輿論戰爭。
圖:360網絡安全研究院院長
戰爭是碎鈔機,比如2003年的伊拉剋戰爭,不到兩個月的進攻時間裏,美國的成本支齣在280億美元到300億美元之間。
因此,如何搞錢,如何維護本國金融穩定以及破壞他國金融穩定成為看不見的金融戰場。
加密資産正成為一種強大的新興戰爭眾籌工具 ,加密技術服務公司elliptic給齣瞭這樣的結論。
當麵臨金融製裁,無許可的Crypto或許又能成為一種規避製裁的對衝。
因此,很難說Crypto利好烏剋蘭還是俄羅斯,但比特幣再一次站在瞭舞台中央。
SWIFT、瑞士與比特幣
還記得2013年塞浦路斯債務危機嗎?比特幣的第一次齣圈大牛市,很多人也是因為該事件開始瞭解比特幣。
那年三月,“避稅天堂”塞浦路斯爆發瞭嚴重的債務危機,並且經濟總量連續三年萎縮、失業率高漲。
為瞭應對這種嚴峻的局麵,4月17日塞浦路斯總統尼剋斯發錶電視講話稱,為求獲得歐盟100億歐元的緊急援助貸款,該國政府將嚮當地銀行存款用戶徵收存款稅;其中存款達10萬歐元或以上的稅率為9.9%,10萬歐元以下的稅率為6.75%。
民眾可就不樂意瞭,瘋狂擠兌現金,與此同時,比特幣網絡卻經曆瞭誕生以來的首次瘋狂湧入。部分知曉比特幣的塞浦路斯民眾,爭相擠嚮比特幣網絡,將手中的貨幣部分兌換為BTC,以規避政策風險,受此影響,比特幣價格短短幾天內,從三十多美元推高至265美元,實現瞭近十倍增長。
比特幣誕生於2008年金融危機,並在2013年塞浦路斯債務危機、美國政府停擺危機、2015年的希臘債務危機以及2016年的脫歐公投期間,步步蛻變齣圈。
這一次是戰爭危機,比特幣迎來瞭屬於它的“完美敘事”。
2月26日,美國與歐盟、英國和加拿大發錶共同聲明,宣布禁止俄羅斯使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國際結算係統。
若某個國傢被排除齣SWIFT係統,可以類比於某自然人在社交媒體中被刪號,SWIFT因此被認為是製裁手段中的“金融核彈”,有此待遇的此前有朝鮮和伊朗。
全球大富豪們的存錢罐瑞士罕見放棄中立的立場,決定跟進歐盟對俄羅斯實施製裁,凍結俄國資産。
與此同時,俄羅斯進行外匯管製,禁止居民嚮國外銀行賬戶匯款,禁止民眾攜帶大量外幣齣境
……
傳統金融價值轉移設施癱瘓、資産被中心化機構凍結,資本管製……這恰好迎閤瞭比特幣或者區塊鏈最初的敘事, 一個無需許可,去中心化的價值轉移網絡。
技術是中立的,比特幣也是,但對於歐美政府而言,他們的擔憂在於,如何規避俄羅斯用加密貨幣逃脫製裁。
美國財政部發布新規,禁止美國人嚮俄羅斯寡頭和實體提供任何支持,包括使用數字貨幣或資産進行交易。此外,美國財政部還要求幣安、FTX和Coinbase三大加密資産交易所屏蔽受製裁的人員和地址。
烏剋蘭方更加激進,數字化轉型部嚮Coinbase、Binance、Huobi、KuCoin、Bybit、Gate.io 和 Whitebit 以及烏剋蘭交易所 Kuna八傢交易平台發送瞭正式信函,以“擔心加密資産被用來逃避製裁”為由,要求它們停止為俄羅斯用戶提供服務。
Coinbase、Binance、Kraken 分彆錶達瞭“抗議”,“交易所不能在沒有法律要求的情況下凍結俄羅斯客戶的賬戶。”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但是交易所中心化的,交易所迎來瞭去中心化主義與中心化權力之間的碰撞考驗。
Money Freedom
1791年,Speech(言論)、Religion(宗教), Press(新聞)、 Assembly(集會)、 Petition(請願)的自由被寫入一些國傢憲法。
但似乎缺少瞭點什麼? Money Freedom。
直到2008年,Money Freedom有瞭技術可能性。
用李笑來的話說, 比特幣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用技術手段實現瞭私有財産神聖不可侵犯。
尤其在戰爭環境中,當主權國傢本身麵臨威脅,依托於主權信用的貨幣難以幸免,超主權的硬通貨是救命稻草,以前似乎隻有黃金,現在多瞭一種選項。矽榖初創公司 Portside 的開發人員 Artyom Fedosov 深有體會:
正如一個朋友所說, 持有比特幣,不是期待比特幣漲上天,而是說不定有一天,它能救命,救他全傢的命。
最後,希望戰爭早日結束。
在戰爭中,政治傢提供彈藥
富人提供食物,
窮人則提供他們的孩子……
戰爭結束後,政客們取迴剩餘的彈藥
富人會種更多的糧食
而窮人,隻能尋找孩子的墳墓
MAKE LOVE, NOT WAR !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