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1年,趙盾被晉襄公立為中軍元帥,一時間風光無限,權傾朝野。
在隨後三年時間,趙盾先後違背晉襄公遺願,欲立公子雍為君;其次大殺群臣,成為春鞦曆史上第一位權臣,走上權力的巔峰。
權臣的世界
01 生在終點
趙盾是何許人也?為什麼能在當時的天下霸主晉國獨斷專權?事情的根源還要從晉文公時期說起。
在晉文公還是一個流浪漢的時候,當時死死的跟在他身邊的有兩個人:趙衰和狐偃。
一路跟隨文公整整走瞭30年,踏遍當時的中原諸國,立下瞭汗馬功勞,從而在文公時期得到瞭重用。
而這位趙衰便是趙盾的父親,除此之外,晉文公將自己的女兒趙姬許配給趙衰。
作為趙衰的兒子,含著金鑰匙齣生的他,一成年就站在瞭當時權利的中心。當彆人還在賽跑的時候,趙盾在他齣生的第一刻就站在瞭賽道的終點。
流亡大臣集團
趙衰與前中軍元帥先軫之子先且居勢力逐漸坐大,文公在位時,這些人還沒有太大的野心。
等到文公去世後,下屬一班老臣的權利就隱隱有超越君權的趨勢瞭。
而晉襄公看在眼裏,卻實在是沒有打壓他們的能力,一時竟然無可奈何,隻好忍氣吞聲,等待機會。
皇天不負有心人,這個機會在公元前622年悄然而至。
02 權臣的崛起
在這一年,晉國的四位創業大臣:趙衰、欒枝、胥臣、先且居紛紛去世。這些老臣一個個離開,對於襄公來說是韆載難逢的好機會。
按照以往的慣例,晉國國君會在來年的祭祀大會上重新安排公卿的排位,在這些人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中軍元帥和副帥。
中軍元帥是什麼身份?軍政大權一把抓,是除瞭晉襄公之外的第二號人物。
這樣的職位,襄公自然不願意把他再給之前四位大臣的後代,他看中瞭當時名叫士榖、梁益耳的兩位能臣。這樣,無論是對自己鞏固權勢,還是對外打壓卿族,都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助力。
晉國大臣世傢
但這樣的安排,有可能嗎?事實上,在襄公拋齣這個話題不到一刻鍾,上一任元帥先且居的兒子,已經投入瞭趙盾的集團之下的官二代——先剋,率先發難。
與其說他是在勸諫,不如說是在威脅,先剋說道:當年狐、趙兩大傢族對晉國的功勞,是不能忘記的。這裏的狐、趙指的是與晉文公一起流亡的兩位大臣:趙衰和狐偃。
意思很簡單,如果不讓趙、狐兩傢的官二代坐上這個位置,那麼這就意味著否認瞭這兩大傢族為晉國立下的赫赫戰功。自然,如果否定瞭兩位領袖,那麼就會得罪當時跟隨晉文公的整個功臣集團。
這樣的代價,晉襄公如何能承擔的起?
沒有任何辦法的襄公,在第二年的祭祀大典上,隻好宣布由狐偃之子狐射姑接任中軍元帥,趙衰的兒子趙盾擔任中軍副帥。
隻是要從第三爬上第二的位置,何其艱難。趙盾是如何達到的呢?
這時候,趙盾放在晉襄公身邊的一張大牌,終於發揮瞭作用。這張牌就是晉襄公的老師、太傅陽處父。
陽處父曾經與趙盾之父趙衰共事,非常喜歡趙盾。因此陽處父藉著對襄公的影響力,竟然在第二年,重開祭祀大典,一舉把趙盾扶上瞭中軍元帥的位置。
俗話說,打江山易,坐江山難。爬上權力巔峰的趙盾,是如何使自己淩駕於君權之上的呢?
公元前620年,晉襄公病逝。臨終托孤,期望趙盾立幼子夷皋為君。
隻是,襄公屍骨未寒,趙盾以夷皋年幼(此時尚隻有7歲),便意圖從秦國迎接長子公子雍,如此一來,一方麵能與秦國結好,一方麵定鼎之功無人能比。
隻是他忘記瞭一個人,那就是狐射姑。狐氏傢族雖然堅決反對,但無可奈何。一氣之下,狐射姑從陳國接迴瞭襄公的次子:公子樂。趙盾聽說此事,竟然直接派手下將公子樂在半途截殺。
這已經不再是官位高下的問題,這根本是對狐傢的莫大羞辱。惱羞成怒之下,狐射姑指使弟弟刺殺瞭陽處父。
晉襄公像
至此,死一個陽處父卻搬倒瞭整個狐氏傢族,這比生意穩賺不賠。隻是礙於國內勢力,趙盾不得不立夷皋為君,是為晉靈公。
狐射姑倒瞭,趙盾讓曾經替他說盡好話的先剋,接替瞭的他中軍副帥之職。
可先剋身上既沒有軍功,身份也不夠貴重,根本沒有資格擔任中軍副帥,再加上他毫不避諱的投靠趙盾這棵大樹的行為,招來瞭箕鄭、先都等失勢老臣的反擊。
公元前618年,箕鄭父、先都、士穀、梁益耳、蒯得五位大臣聯閤發動瞭叛亂,第一刀就紮死瞭副帥先剋。
趙盾故技重施,佯作不知,卻私下召權勢最大的箕鄭父商量國事,利用喝酒之際,派人先後抓捕其餘四人。至此,五將亂晉,以趙盾大獲全勝告一段落。
第二日,靈公與靈公之母襄夫人苦苦哀求趙盾,放過除箕鄭父之外的其餘四人。趙盾絲毫不以為意,手起刀落,五顆人頭落地。至此,晉國上下無人不懼趙盾之危。
趙盾從此在晉國建立起以趙氏專政的體係。
04 後世影響
電影趙氏孤兒劇照(韓闕,黃曉明飾)
總而言之,晉文公、襄公兩代霸主統治下的晉國看起來君明臣賢、尊卑有序,並且在與其它諸侯國的競爭下,都取的瞭不錯的成績。
隻是在此之後,晉國卻慢慢陷入瞭權臣當道的時代,趙氏傢族死而後興、韓氏傢族在韓闕的帶領下一騎絕塵,魏姓傢族也趁機而起,晉國在春鞦稱霸上百年,是唯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國傢,最後卻因此被三大傢族瓜分,豈不可惜!
參考文獻:
東周列國誌——馮夢龍
史記——司馬遷
責任編輯: